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其自然进程为长期的左向右分流,肺血流持续血容量增加所导致的肺血管收缩和血管壁重构、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失调、肺动脉微血栓形成等,最终进展为艾森曼格综合征,直至死亡.其为动脉型肺动脉高压中的一种重要类型,这些认知已经影响了目前临床上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3.
高飞林禾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2016,(3):138-140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及妊娠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关键。方法本文回顾分析2013—2015年期间我院收治的3例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结缔组织病合并妊娠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基础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为混合结缔组织病;3例患者发现肺动脉高压时均合并妊娠,均死亡,1例在妊娠20周死亡,2例产后死亡。死亡原因包括肺动脉高压危象,室性心律失常。结论肺动脉高压是结缔组织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一旦妊娠,死亡率高。对此类患者强调早期诊断及教育,避免妊娠,在孕早期及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4.
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产科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产科结局,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来本院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母婴的产科结局。【结果131例孕妇中,死胎引产2例(6.5%),妊娠中期医源性终止妊娠3例(9.7%),余26例妊娠期满行剖宫产术(83.9%)。31例产妇死亡1例(3.2%);16例(51.6%)产后转ICU,持续监护后康复;余14例产后较为稳定(45.2%)。31例孕妇死胎引产2例,余29例围产儿死亡6例,存活23例。孕妇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高者,产儿的死亡率越高(χ^2=12.314,P一0.002)。存活的23例胎产儿中,孕妇肺动脉高压程度轻者,产儿体重较高(t=2.516,P=0.019);并且孕妇肺动脉高压程度轻者,早产率较低(χ^2=5.855,P=0.016)。【结论】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对母婴均有较高的风险,并且随肺动脉高压程度增加,风险增大;妊娠合并轻度肺动脉高压经积极处理,仍有望获得满意的产科结局。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 ,2 4岁 ,G2 P1 ,因停经 39+ 6 周 ,心累气紧 3月 ,规律性腹胀痛 7小时入院。孕早中期无特殊不适 ,未定期产前检查。近3月出现活动后心累气紧 ,夜间可以平卧 ,无呼吸困难。既往体健 ,否认心脏病史。 4年前在外院足月顺娩一活婴 ,孕期及分娩经过顺利。查体 :T 36 6℃ ,P 92次 /分 ,R 2 4次 /分 ,Bp 1 2 0 /80mmHg,神清合作 ,可高枕平卧 ,面色苍白 ,口唇及甲床紫绀明显 ,颈静脉充盈可见 ,胸廓形态正常 ,双肺呼吸音清 ,心率 92次 /分 ,律齐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各瓣膜区未闻及确切杂音 ,肝脾扪诊不满意 ,双下肢不肿。产科检查 :… 相似文献
6.
7.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15)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由已知或未知原因引起的以肺血管收缩、重构、原位血栓形成为主要病变特征,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及血流受限,肺动脉压力异常升高的病理生理综合征,最终可导致右心功能受损,甚至死亡。恢复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逆转肺血管重构,促进血管新生替代永久性闭塞血管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关键。近年研究发现,内皮祖细胞在维持血管内稳态、逆转肺血管重构及促进血管新生方面有重大意义,本文就肺动脉高压的内皮祖细胞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9.
妊娠合并尿路感染的诊治江苏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肾病研究室(226000)钱桐荪,徐学康在孕妇的感染性疾病中,尿路感染(简称尿感)仅出于呼吸系感染,而居第二位。孕妇发生尿感者约占7%,如以清洁中段尿定量细菌培养的有意义菌尿作为诊断标准,则其发病率远超过此... 相似文献
10.
肺动脉高压是结缔组织病患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影响到最多达15%的结缔组织病患者,预后很差,已有证据显示在结缔组织病患者中早期发现肺动脉高压进而早期开始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除常用的超声心动图外,近年来已有一些生化标记物、肺功能检查及心电图指标等被发现有助于早期筛查肺动脉高压,也有一些联合多种参数的筛查流程问世。治疗方面肺动脉靶向药物包括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前列环素类似物以及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均被证实对于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有效。本综述的目的是描述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发病及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着重强调最新发表的一系列早期筛查方法以及已经被证实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1.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52岁.因阵发性头痛1 a,胸闷、胸痛1周于2011-05-11收入科.既往体健.缘于1 a前无诱因出现头痛,症状持续数小时可自行缓解,1~3次/月,阵发性发作,时间无规律,伴左侧肢体无力,无发热、恶心、呕吐,无抽搐、眩晕、视力障碍,无脱发、口腔溃疡,无口干、眼干.至当地医院多次行头颅CT、MRI检查,查肺结核血清抗体阳性、抗核抗体阳性,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脑梗死”,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治疗半月(具体剂量不详),症状较前稍好转后自行停药. 相似文献
12.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以肺血管重构为特征,以肺血管阻力病理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常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肺动脉高压现有的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症状,提高了生存率,但不能阻止病情的恶化,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长期预后仍不尽人意。近年来,基于对肺动脉高压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认识,肺动脉高压的靶向治疗药物也不断涌现,为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现将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5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PIH)是孕产妇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常危及母婴生命,防治重度妊高征是减少母婴病死率的关键[1]。本科2006-06-2009-06收治妊高征患者58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吸入一氧化氮(N0)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选取2009-05-2010-12共58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患者用开始浓度为20ppm的一氧化氮吸入后54例患者平均肺动脉压明显下降,预后良好,未发现明显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其中1例因经济方面的原故放弃治疗,1例死于低心排血量,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结论 吸入NO治疗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氧合指数,配合良好的护理有利于保证NO治疗的疗效,NO治疗PAH的效果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确定超声心动图是否能非侵入性鉴别诊断肺动脉高压(PAH)和肺静脉高压(PVH).方法 随机选择56例经超声心动图确定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40 mmHg的患者,并在7 d内进行心导管检查.依据左室舒张末压或肺毛细血管契压(PCWP)将患者分为PAH组30例,PVH组26例.两组患者应用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分别测定跨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峰,晚期A峰,E/A比值,二尖瓣血流减速时间(DT),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和E/E'值.结果 与PVH组比较,PAH组A峰、DT、PASP及E,增大,而E峰、E/A值和E/E'值却降低.E/E'值和E/A值是PAH和PVH鉴别诊断的最佳指标,其E/E'值和E/A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7%和91%,而诊断PVH的最佳界值点是E/E'>9.2(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7%),E/A>1.7(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2%).结论 采用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可正确鉴别PAH和PVH.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总结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行体外循环手术治疗,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与血压收缩比(sPAP/sBP)≥0.75]的2~12个月的28例婴儿在围手术期所采用的处理方法和监护措施。对术前心衰、难治肺炎患儿抗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吸痰和支持等处理。以加强呼吸道管理和循环压力监护,镇静、肌松、充分给氧、及时纠正酸中毒、肺血管扩张剂和一氧化氮吸入疗法等措施防治术后PHC。结果:术后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PHC)8例,sPAP/sBP为0.75~2.00。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脑气栓1例,严重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肺部并发症(肺炎、肺不张、气胸)5例。手术死亡1例,为严重PHC不能脱离体外循环者。除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术后未愈和脑气栓者出院时下肢肌力Ⅳ~V级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应把握好手术适应证.有不可逆的肺高压患儿应禁止手术。术后加强监护和处理致关重要。术后PHC是手术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由Dresdale等[1]于1951年首先正式提出,是不同病因导致的以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助升高为特点的一组病理生理综合征,笔者将护理干预对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讨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6-01-2010-12收治的PAH患者4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3例,对照组22例。年龄54~85岁,平均69岁。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为正常认知功能且自愿接受有关知识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