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凋亡与心肺复苏后心肌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搏骤停因其具有严重的社会经济学影响,一直以来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随着复苏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提高,对此类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CPR)和高级生命支持后,其中有20%~40%的患者可以达到自主循环恢复(ROSC),但仍有高达50%~70%的ROSC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1-2].经常令临床医师们感到失望的是,据统计,院内或院外成功复苏患者的最终生存率仅30%左右[3-5].上述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心搏骤停患者易罹患心搏骤停综合征中的两大特征性损害,即CPR后心肌功能障碍及CPR后脑损伤[6],其中,CPR后心肌功能障碍因其可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导致复苏后早期高病死率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
心肺复苏(CPR)自20世纪60年代在临床应用以来,每年成功救治了数以万计的心搏骤停(CA)患者[1],但总体来说,相对于庞大的CA人群,复苏成功率仍然很低.尽管复苏方法不断改进,有20% ~ 40%的患者可以达到自主循环恢复(ROSC),但住院期间病死率仍高达50%~70%[2-3],而最终生存率仅30%左右[4-6].半个世纪以来,为了提高复苏成功率和出院存活率,人们对标准心肺复苏术(S-CPR)进行了研究和改良,并先后发明了多种CPR新方法和改良方法[7-12],包括复苏期间给予气管插管和呼吸机控制通气时机的选择[13]等.双下肢屈曲挤压心肺复苏术(CPR-BPLE)是根据CPR原理和人体自身解剖特点对S-CPR改良后得到的一种新型复苏技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实时监测颅内微循环的犬心脏骤停模型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可以实时观察颅内微循环变化的犬室颤心脏骤停(CA)模型.方法 6只比格犬开颅后采用交流电诱发室颤,同时观察犬诱发室颤前、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2 h内动脉内平均压(MAP)、右颈总动脉平均流量(Q)、耳及颅内微循环灌注量.结果 犬全部诱发室颤,无干预3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6只比格犬均复苏成功.ROSC 30 min颅内微循环最高均值,与其余各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C 5 min MAP低值与ROSC 105 min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分析表明CA前MAP与Q呈负相关(r=-0.941,P=0.005).ROSC后,耳与颅内微循环正相关(r=0.269,P=0.049);而耳微循环与MAP(r=-0.454,P=0.001)、Q(r=-0.440,P=0.001)呈负相关;MAP与Q呈正相关(r=0.297,P=0.029).结论 开颅窗比格犬CA模型,可动态观察颅内微循环变化,为心肺脑复苏(CPCR)提供更直接更可靠的观察手段和方法.颅内微循环在复苏后30 min时存在高灌注.复苏后2 h内耳与颅内微循环灌注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危急重症抢救里最严重的病例类型之一。美国恢复自主循环(ROSC)的院外心脏骤停(OHCA)患者出院存活率为10%[1],北京ROSC的OHCA患者出院存活率为1.3%[2]。院前ROSC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维持心脏有效电活动并将患者成功送至目标医院, 进一步院内综合处置以获得更高生存率和中枢神经功能恢复率。ROSC的OHCA原因复杂多样, 不确定性强, 病死率高。即使入院时存活的患者其出院存活率仍旧很低, 加拿大一项多中心研究纳入793例OHCA患者,其中26.2%的ROSC,存活入院率14.4%, 存活出院率1.6%[3]。ROSC的OHCA患者的预后受到心脏骤停至复苏开始时间、复苏开始至ROSC时间等多因素影响。OHCA患者即使初始复苏成功送达医院多数仍会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而死亡[4]。能否将ROSC的OHCA患者成功转送到目标医院院前评估至关重要。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发现休克指数对复苏后能否将患者成功转送至目标医院有较强评估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引起世界范围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020年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对全球16个院外CA(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OHCA)中心的数据分析显示, OHCA的年发病率为(30.0~97.1)/10万;接受治疗的患者30 d存活率为3.1%~20.4%, 仅2.8%~18.2%的患者有良好的神经功能预后[1]。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报道OHCA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良好的患者比例更低[2,3]。CA患者经过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后脑损伤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4], 因此ROSC后脑保护一直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目标体温管理(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 TTM)是应用物理和(或)化学方法将核心体温快速降到目标温度, 维持一定时间后缓慢升温至正常生理体温的过程。2002年发表的两个随机对照研究证实[5,6], CA复苏后脑损伤患者...  相似文献   

6.
心肺复苏(CPR)的根本目标是使心搏骤停患者回归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努力不断降低复苏患者出院病死率,减少脑神经系统的损害.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由于脑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不一,对心搏骤停复苏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心肺复苏(CPR)成功与否与复苏前冠状动脉(冠脉)血流灌注直接相关.肾上腺素可增加冠脉灌注压(CPP),但是冠脉血流以及心肌组织和细胞的血液供应并未因此而增加,相反肾上腺素还可使微循环血流灌注减少或停止,从而不利于CPR[1].文献报道山莨菪碱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2].有实验证实山莨菪碱能解除冠脉微循环痉挛,明显减少心肌微梗死面积,增加心肌局部血流量,改善心功能等[3].还有实验研究提示,山莨菪碱可通过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其微循环,明显提高心室纤颤(室颤)阈值,并增强心肌细胞的电稳定性[4].本课题组既往研究提示,山莨菪碱对CPR有促进作用[5],因此设想在CPR过程中将山莨菪碱与肾上腺素联合使用以减轻肾上腺素对CPR的负面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复苏成功率的目的.故本研究拟观察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对心搏骤停家猪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电除颤次数、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及复苏成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亚低温用于心搏骤停后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后即使经过有效心肺复苏、恢复了自主循环(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但仍有一些患者死亡或留有严重的后遗症.研究发现,亚低温能改善心肺复苏后生存率和神经功能损伤[1-2],但其作用机制还未完全阐明.亚低温治疗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对此需加强认识和管理.现将有关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动物模型的成功构建是探究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全身器官功能损害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干预措施效果的重要前提[1]。猪作为可获得性较便利的哺乳动物,其心脏解剖结构、侧支循环、血流动力学等特征与人类相似[2-4],培养周期较灵长类动物短,常被用于新型按压仪、药物研发以及器官功能损伤机制探索的临床前研究。  相似文献   

10.
影响心肺复苏后存活率的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PR)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存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并统计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急诊科或院外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经急诊科CPR成功ROSC并在急诊科观察,维持6h以上后收入我院ICU病房进一步治疗年龄大于15岁患者的资料。结果:总43例,存活出院11例,存活率25.58%;ROSC间期、瞳孔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情况、复苏后MODS与ROSC后的预后有着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地点、复苏后高血糖、低血压与ROSC后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与ROSC后的预后关系不大(P>0.05)。结论:CPR后ROSC患者的病死率仍高,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地点、ROSC间期、瞳孔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情况、复苏后多脏器功能不全、高血糖、低血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急诊医务人员心肺复苏(CPR)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跳骤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复苏患者自主循环(ROSC)恢复率不断提高,可达40%~60%[1].但是,心跳骤停后,机体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神经、内分泌、血管活性物质都发生了剧烈改变,组织器官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机体有可能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出现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post-resuscitation multipie organdysfunction syndrome,PR.MODS).CPR患者发生PR.MODS,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出院率只维持在2%~22%的水平[2-5].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心肺复苏患者在心脏骤停时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进一步测定淋巴细胞亚群也有明显变化,即随着复苏成功有一从抑制到上调的动态演变的过程.对该现象深入研究或许对预测ROSC,MODS的发生,探讨PR·MODS发病机制、病情演变及治疗,对提高复苏的最终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具有一定的意义[6].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徒手复苏和心肺复苏仪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脑缺血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以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心搏骤停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按标准徒手心肺复苏方法进行心肺复苏,研究组采用心肺复苏仪进行心肺复苏,比较两组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及ROSC24h后血液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S100蛋白质、血清肌钙蛋白I(cTnI)、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指标。结果:两组患者ROSC后的NSE、S100、cTnI及H-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健康组(P0.01),研究组ROSC后24h的NSE、S100、cTnI及H-FA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肺复苏仪能够确保持续、有力和迅速按压,从而有效减轻和缓解患者的心脑缺血性损伤,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脉搏血氧波形(pulse oximetry plethysmographic waveform,POP)为无创监测方法获得,相比于有创监测技术,其在心肺复苏期间的临床可用性更高。本研究旨在分析基于POP波形获取的三个参数:心肺复苏质量指数(CPR quality index,CQI)、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与按压分数(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CCF)对心肺复苏质量与患者复苏可能性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描述性研究,基于74例心肺复苏病例,以患者是否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将其分为ROSC组与非ROSC组。通过导出与分析临床原始数据,获取以上参数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分布与变化,进而研究上述参数对患者预后的临床评估价值。结果在患者复苏终末期,三个参数在两组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QI对于复苏患者ROSC可能性的评估价值显著高于PI与CCF(P<0.05)。结论通过POP波形获取的CQI、PI与CCF参数在复苏终末期均可对心肺复苏质量与患者ROSC可能性进行评估,其中CQI的评估价值高于PI与CCF。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苏后机体微循环改变特点及氢溴酸山莨菪碱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北京白猪随机分为3组,即氢溴酸山莨菪碱组(AH组,8只),生理盐水组(Saline组,8只)及假手术组(Sham组,8只)。对AH组及Saline组动物应用电刺激诱导室颤,在室颤8 min后给予心肺复苏至恢复自主循环(recover the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Saline组复苏后仅给予盐水静点,AH组给予盐水+氢溴酸山莨菪碱静点。留取6个时间点(基础状态,ROSC即刻,ROSC1 h, ROSC2 h, ROSC4 h及ROSC 6 h)的动静脉血液,分别检测血气分析及细胞因子IL-4及IFN-γ,并检测各时间点的微循环指标PVD及MFI,同时测量连续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CO),全心射血分数(global ejection fraction, GEF)。分析3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复苏后,PVD与MFI在肠道及舌下部位均明显下降(与基线和假手术组相比,P<0.05)。自复苏后2 h开始,AH组与Saline组肠道PVD(1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机持续机械胸外心脏按压模式对心搏呼吸骤停(CPA)老年患者心肺复苏(CPR)效果的影响。方法依据CPR时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方式的不同将150例院内发生的CPA老年患者分为两组,76例采用心肺复苏机持续机械胸外心脏按压的为机械组,74例采用多人次人工徒手胸外心脏按压的为人工组,两组使用气管插管、电除颤、药物复苏等抢救措施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恢复自主循环(ROSC)所需时间及比例。结果机械组患者ROSC所需时间优于人工组[(17.5±5.2)min比(26.8±7.3)min,P0.05],机械组ROSC例数高于人工组(42例比28例,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持续机械胸外心脏按压模式在缩短CPA老年患者ROSC时间、提高ROSC比例及CPR有效率方面均优于人工徒手胸外心脏按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窒息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清、大脑皮层S100B蛋白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常温组(B组,常规复苏)、保存性低温组(C组,常规复苏,心跳骤停时给予亚低温治疗)、复苏性低温组[D组,常规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30min给予亚低温治疗],各组于心跳骤停时和ROSC后2、4h取血,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观察各时点血清大脑皮层S100B蛋白、GFAP的动态变化。结果:(1)B、C、D各组血清S100B蛋白从ROSC后2h起开始升高,并持续上升至4h,与A组比较,各时点血清S100B蛋白含量及大脑皮层S100B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2)与B组比较,C组ROSC后2h血清S100B蛋白含量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SC后4h血清S100B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层S100B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3)与A组比较,B、C、D各组ROSC后4h大脑皮层GFAP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大鼠血清、大脑皮层组织S100B蛋白和GFAP在ROSC后早期即有表达,可以作为诊断脑损伤及判断预后的敏感标志物;亚低温可减轻窒息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致死因素与院前心跳骤停(SCA)患者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ecovery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之间的相关性,为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提供指导。方法:2015年12月至2019年6月院前SCA患者心肺复苏时都遵从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的复苏方法和复苏用药。根据院前致死因素,将SCA患者分为创伤因素致死组(观察组)和非创伤因素致死组(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SCA患者ROSC间的统计学差异,以判断致死因素与院前SCA患者ROSC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SCA患者在遵从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中复苏方法和复苏用药的条件下,两组SCA患者的ROSC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致死因素与院前SCA患者心肺复苏ROSC间的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脉搏血氧波形(pulse oximetry plethysmographic waveform, POP)为无创监测方法获得, 相比于有创监测技术, 其在心肺复苏期间的临床可用性更高。本研究旨在分析基于POP波形获取的三个参数:心肺复苏质量指数(CPR quality index, CQI)、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 PI)与按压分数(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 CCF)对心肺复苏质量与患者复苏可能性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描述性研究, 基于74例心肺复苏病例, 以患者是否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将其分为ROSC组与非ROSC组。通过导出与分析临床原始数据, 获取以上参数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分布与变化, 进而研究上述参数对患者预后的临床评估价值。结果在患者复苏终末期, 三个参数在两组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QI对于复苏患者ROSC可能性的评估价值显著高于PI与CCF(P<0.05)。结论通过POP波形获取的CQI、PI与CCF参数...  相似文献   

19.
近60年来, 尽管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相关领域的研究取得很多进展, CPR技术的普及也备受重视, 但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患者的预后仍不容乐观[1]。CA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后脑损伤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2]。因此, ROSC后脑保护一直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3]。随着2002年2篇关于CA后亚低温治疗有里程碑意义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4,5], 亚低温治疗受到持续关注并被2005年及以后的各版《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简称为CPR国际指南)和国内专家共识重点推荐为ROSC后昏迷患者脑保护的唯一治疗方法[1,6,7,8,9,10,11,12]。鉴于对目标温度的不断探索和新证据的出现, 2011年5个专业协会建议将"治疗性低温"一词替换为"目标温度管理"(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 TTM), 这意味着控制性目标温度的范围很广, 甚至包括控制性常温[13]。2015年CPR国际指南将TTM的目标温度从32~34℃调整为32~36℃[8]。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红景天甙在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中的保护作用。方法:18只健康SD大鼠(450~550g)在完成手术后,被随机分为三个组:假手术组、心脏骤停对照组、红景天甙组(40 mg/kg)。除假手术组外,大鼠心脏骤停模型通过右颈外静脉置管的导丝电诱颤实现。ROSC后6 h,持续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HR、MAP、ETCO2)。在ROSC 0、ROSC 1、3、6 h测量心功能:大鼠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心肌活动指数(MPI),舌下微循环:微血管流动指数(MFI)和灌注微血管密度(PVD)。结果:红景天甙可改善大鼠ROSC后1、2、3h的MAP,但在其他时间段对MAP并无显著的影响。红景天甙组对复苏后大鼠的HR和ETCO2无显著影响。同时,红景天甙可显著提高心脏骤停后鼠EF和CO,降低MPI。红景天甙可显著提高复苏后MFI和PVD。结论:红景天甙通过改善复苏后“无复流现象”,减轻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