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①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病人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变化。②方法对9例非梗阻性HCM病人和11例健康志愿者应用冠状动脉内多普勒导丝测定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和左回旋支(LCx)血流频谱。③结果HCM组LAD的收缩期时间速度积分(STVI)明显小于对照组(t=5.66,P〈0.01),而舒张期时间速度积分(DTVI)明显大于对照组(t=2.65,P〈0.05)。HCM组中3例出现收缩期逆向血流频谱。HCM组LAD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明显小于对照组(t=4.76,P〈0.01)。LCx的STVI、DTVI和CFR两组间无差异。STVI与室壁厚度呈负相关(r=-0.57,P〈0.01),而DTVI与室壁厚度呈正相关(r=0.43,P〈0.01)。LAD/LCx CFR比值与舒张末期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比值呈负相关(r=-0.67,P〈0.01)。④结论非梗阻性HCM中供应肥厚心肌的冠状动脉存在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异常,而这些变化与心肌肥厚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对21例肥厚型心肌病病人临床及心电图改变进行了分析。通过1至18年的随访观察,分析心电图改变主要为病理性Q波、复杂心律失常、心肌肥厚、劳损。在随访过程中2例Q波逐渐减小,其中1例Q波完全消失;2例发生心肌梗塞,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缺血是常见的,但发生心肌梗塞少有报道。在21例病人中有明显心功能不全3例,无猝死病例。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对1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及同年龄组20例正常人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对AHCM组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表明:AHCM组心尖部明显增厚,平均15±2.3mm.EF、SV、CO、△T、PEP/LVET、V_E、V_A、V_A/V_E、D_C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AHCM组心电图特征是T波深倒,平均8.6±1.2mm,伴有S—T段压低。本研究旨在探讨AHCM的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因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超声心动图自动边缘检测(ABD)是无创性心功能声学定量的新技术。为了评价该技术在肥厚型心肌病者中的应用价值,本工作对一组肥厚范围较广和一组肥厚范围较局限的心肌病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ABD能很好地反映肥厚型心肌病者的心功能状态;随着心肌肥厚的程度和范围增加,左房的排空和充盈功能明显下降,左室充盈功能也下降。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3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MR所见与病理结果。发现HCM其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厚度远超过正常室壁外,收缩增厚比明显降低。2例心肌病变组织信号强度大部分高于正常心肌,T_2值延长。1例病变组织其信号强度增高呈灶状,并有块状低信号,T_2值短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室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wall thicknes,LVWT)、左心室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volume index,LVVI)、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与其诊断左心室肥厚常用5项心电图标准间的关系.方法 对3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LVWT、LVVI、LVMI与其诊断左心室肥厚常用5项心电图标准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多数心电图标准与LVWT、LVVI、LVMI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okolow-Lyon(SL)指数、Romhilt-Estes(RE)记分对LVWT(57.2%)、LVMI(59.2%)均有显著影响.结论 5项心电图标准中SL指数、RE记分为预报LVWT、LVMI的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8.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遣传病,该文报导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3个家系,并对3个家系中全部成员进行HLADQA1-DQB1基因分型,确定其以DQA1-DQB1单倍型。结果显示3个家系中,每个家系的第Ⅱ代所有患病同胞与第Ⅰ代表病双亲间共有一个相同的DQA1-DQB1单倍型,而第Ⅱ代未患病同胞则不带有这个单倍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3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表明:室性及房性心律失常常见,但严重室性及快速房性心律失常较扩张型心肌病发生率低。有晕厥史者10例,多发生于活动时,其中5例无室早发生,3例为单源偶发室早。有心功能不全者,左室肥厚者短阵室速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24例肥厚性心肌病,对其肥厚的部位以及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指出:①肥厚性心肌病根据心肌肥厚部位的不同,可以分成室间隔肥厚、心室中部肥厚和心尖肥厚三种不同亚型;②由于心肌肥厚部位的不同,三种亚型之间存在显著不同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特征;③梗阻型室间隔厚度与非梗阻型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梗阻型心肌肥厚的范围可能较广;④二维超声心动图是确定心肌肥厚部位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31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按美国超声心动图检查标准测定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质量和应力指数,结果表明:(1)心肌病组心肌质量(309.5±44.7g)较对照组(203.2±41.4g)显著增加(P<0.01);(2)左室充盈压,心肌病组(17.8±3.2mmHg)亦较对照组(12.2±2.9mmHg)增高(P<0.05)。与此相反,左室壁应力指数,心肌病组(133.7±31.5mmHg),低于对照组(190.6±39.8mmHg)(P<0.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病人的左心室整体和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方法选取室间隔中上段肥厚的HCM病人40例(HCM组)和健康对照者40例(对照组),测量并比较两组左心室各节段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整体峰值纵向应变(GLPS)及其应变率(GLSRs)、达峰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CM组左心室各节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减低(t=2.00~9.32,P〈0.05),左心室GLPS和GLSRs也减低(t=17.75、4.23,P〈0.05)。结论STI能够准确评价HCM病人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3.
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 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 HOC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 5例 HOCM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结果 :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终左心室与主动脉压阶差 ( LVOTC)由 ( 72± 2 3) mm Hg下降至术后的 ( 36± 2 3) mm Hg。术后 1 0 d测定 UCG,提示室间隔厚度 /左心室后壁厚度比值下降 0 .7± 0 .42 ,左心室流出道内径平均增加 ( 5 .1± 4.2 ) mm。 2例术中出一过性 度房室传导阻滞 ( AVB) ,2~ 1 0 min内均自行恢复。 2例出现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且出院时心电图仍遗留。 PTSMA术后住院期间 ,5例病人均无晕厥、心绞痛发作 ,心悸、气短及胸闷症状均明显减轻 ,听诊心脏杂音均较术前减轻 ~ 级 ,心功能恢复 ~ 级。结论 :PTSMA是治疗 HOCM的一种新的介入技术 ,其临床近期疗效满意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36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进行了分析。本组除一例外均有心电图异常改变(97%),其主要分类为:①异位搏动和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②房室扩大;③QRS低电压,异常Q波,原发性ST—T改变;④传导障碍。以左室肥厚(50%)和异位搏动及异位节律(50%)为最常见。对异常Q波的形成及与心肌梗塞的鉴别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Xiu-zhang Lü 《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2004,19(3):203-206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ulsed Doppler tissue imaging in assessing the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and in discriminating between normal subjects and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with various stages of diastolic dysfunction. Methods We measured the peak diastolic velocities of mitral annulus in 81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with various stages of diastolic dysfunction and 50 normal volunteers by Doppler tissue imaging using the apical window at 2-chamber and long apical views, respectively. The myocardial velocities were determined with use of variance F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Early diastolic myocardial velocities ofmitral annulus were higher in normal subjects tha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with either delayed relaxation, pseudonormal filling, or restrictive filling. However, peak myocardial velocities of mitral annulus during atrial contraction were similar in normal subjects and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Conclusion Doppler tissue imaging can directly reflect upon left diastolic ventricular function. Early phase of diastole was the best discriminator between control subjects and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导应用体表峰值标测图(EPM)观察和分析32例扩张型及肥厚型心肌病所归纳的现象,结果显示两型心肌病均可出现弥漫性多样化的除极和复极异常,包括多R中心、R凹陷、异位Q图、R和/或S中心电位增大及不同的T图分布和极性改变,本方法可在临床用来帮助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18.
刘薇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2):115-117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实时三维成像,其中7例为非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4例为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其中2例左心室流出道梗阻,1例左心室中部梗阻,1例左、右心室流出道均梗阻。结果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清晰显示肥厚型心肌病的肥厚部位、肥厚肌束、室壁运动状况及收缩期前向运动(SAM)现象。结论与二维超声心动图相比,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反映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脏的立体空间结构,能够确定二尖瓣前叶运动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MRI诊断肥厚型心肌病(HCM)9例。结果:9例左心室腔变形,以狭长形多见,舒张不良5例,收缩不良1例。左室游离壁肥厚部位收缩增厚比7例<1.25,左室流出道狭窄2例,室中隔中部肥厚3例,局部球形增厚1例,一致性肥厚4例,心尖肥厚1例。其收缩增厚比4例为1.0,提示室间隔几乎无运动。5例左房增大。6例室中隔信号强度不均匀,其中3例与心肌组织学对比提示了心肌组织变性程度。4例冠状动脉近端清晰可见,无狭窄。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心脏损害状况,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20例DCM患者心脏结构、功能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DCM患者心脏结构明显异常,并有收缩功能低下、室壁应力增高及左室舒张未压增高。且相关分析表明,舒张未左室容量与左室肌重正相关,r=0.84(P<0.001),左室搏功指数与体循环阻力负相关,r=-0.73(P<0.01),左室收缩期最大壁应力与相对空壁厚度负相关,r=-0.70(P<0.001),左室收缩未期壁应力与短轴缩短率负相关,r=-0.46(P<0.05)。表明DCM前后负荷匹配不佳,形成恶性循环;相对室壁厚度减低可致室壁应力明显增高,示其心肌肥厚代偿不足;收缩功能损害同时伴左室舒张末压升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