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的检查,随后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共计人数30例,其就诊时间在2018年8月-2019年8月。随后按照数字排列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一般组和观察组。结果通过对一般组和观察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比较,其中一般组中心肌缺血检出率为66.67%。一般组中心律失常检出率为60.0%。观察组中心肌缺血检出率为86.67%。观察组中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0.0%。观察组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检出率优于一般组。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8例进行分析,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两种不同的方法检查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检出率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进行检测中,采用心电图检查,精确度更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然后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统计分析两种检查方法下患者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情况、心律失常类型.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下患者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彩超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患者,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dECG)、彩超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检出率,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dECG与彩超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结果dECG对房性早搏的检出率为62.0%(31/50),彩超对房性早搏的检出率为40.0%(20/50)。dECG对房性早搏的检出率高于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CG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85.7%(36/42),彩超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66.7%(28/42)。dECG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于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CG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于彩超,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AECG)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共收集AECG检测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为观察组,行3导联AECG归为3导联组(40例),行12导联AECG者归为12导联组(40例),将同期行常规心电图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观察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室性及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成对,左右束阻滞房室阻滞检出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12导联组分析时间较3导联组长,ST段抬高及ST段压低检出率较3导联组高;12导联组房性逸搏、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室上速、心房颤动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2导联AECG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中检出率高于常规心动图和3导联AECG,有利于心律失常分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120例患者,均是于2017年6月-2020年5月在我院中接受老年冠心病治疗的患者,随意分两组,其中包含1组与2组,前者有患者60例,应用新型诊断方式,后者有患者60例,应用传统诊断方式,对比1组与2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检出率、房室传导阻...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在老年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是引起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1],严重者引起心肌梗死,并引发各种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性猝死[2].有典型心绞痛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依靠发作时心电图(ECG)ST-T的改变诊断并不困难[3],但是因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不能及时记录到ECG的变化,常规ECG容易漏诊.12导联动态心电仪是一种可以长时间无间断记录和收集资料分析患者心脏电生理活动的检测仪器,已成为临床心血管疾患无创性检查的重要电子仪器[4].本文通过收集常规ECG与动态ECG在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资料,对比分析两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 动态心电图是美国物理学家Norman J·Holter于1957年发明的,故又称Holter心电图,简称Holter,现在一般称为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m,AECG)。AECG检出的心电信息量远大于普通心电图,尤其是对短暂性心律失常的捕捉和一过性心肌缺血的检出,普通心电图是不可比的。AECG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7年5月-2019年5月为时间段,选取50例老年心血管高危对象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实施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本组50例高危对象经常规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15例(30.0%)、心律失常12例(24.0%),而经动态心电图分别检出28例(56.0%)、27例(54.0%),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86例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9月-2019年5月,均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检查结果 .结果 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检出人数与常规心电图检出情况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能较好检查出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等情况,便于医师及时给予药物干预治疗,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诊断老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在湖北省黄石人福医院诊治的老年心血管病高危对象8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的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对老年心血管病高危对象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总检出率分别为54.8%和57.1%、对无临床症状对象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46.5%和44.2%;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心律失常总检出率分别为25.0%和31.0%、对无临床症状对象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11.6%和18.6%,两种心电图检查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老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价值更高,能显著提高无临床症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检出率,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对200例老年人动态心电图进行了分析,以探索老年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其相互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65例,女35例;年龄60~80岁。其中冠心病58例(29%),高血压性心脏病35例(17.5%),风湿性心脏病18例(9%),心肌炎8例(4%),肺心病合并冠心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最佳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进入本院进行专业诊断的冠心病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选择动态心电图技术(A组)、常规心电图技术(B组)展开诊断工作,并给予两种技术类型诊断结果展开比较。结果测定心肌缺血现象后,A组阳性患者37例,B组阳性患者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中房性心律失常症状、室性心动过速症状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症状的阳性率均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冠心病患者接受专业诊断时,展开动态心电图技术更具可行性,阳性率较高,推荐选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老年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展开动态心电图技术的意义。方法研究筛选71例因冠心病、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进入我院的老年患者,选择动态心电图技术对其进行诊断,重点观察患者心律失常症状、心肌缺血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 71例患者接受专业检查后,发现58例(81.69%)存在心肌缺血问题,其中有症状的患者共20例(34.48%),而无症状的患者共有38例(65.52%)。此外,55例患者(77.46%)存在心律失常问题。结论对于患上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专业诊断工作中,通过展开动态心电图技术,可实现对其心律失常情况及其心肌缺血情况的及早判断,防止出现误诊现象或者漏诊现象,以充分改善转归。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供血量不能满足心肌对能量的需要时即发生心肌缺血,实际上是心肌的氧供应与氧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可分为需氧量增加性心肌缺血和供氧量减少性心肌缺血,前者是在冠状动脉阻塞性病变基础上,由于运动、心动过速、情绪激动引起心肌需氧量增加,导致短暂性心肌氧的供不应求,是引起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大多数发作的机制。而后者是由于冠状动脉张力增高,血小板凝集或血栓形成引起心肌的供氧急剧减少,导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讨论研究12导联动态心电图用于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老年冠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分别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及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方式检测心肌缺血与心肌失常的检出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76.6%显著高于对照组42.0%且观察组心律失常各项检测指标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诊断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试验共纳入80例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观察对象均进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有63例心肌缺血阳性,阳性率为78.75%;常规心电图检查有51例心肌缺血阳性,阳性率为63.75%,两组相比有差异(χ2=4.3936,P=0.0360);在心率失常各分型的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诊断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心电图诊断,动态心电图诊断在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中具有更高的准确率,有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提高治疗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存的主要疾病之一〔1〕。冠状动脉造影(CAG)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是其创伤大、成本高且存在一定风险,因此无法普及〔2〕。近年来,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临床冠心病诊断过程中显现出了明显的优势〔3〕。本研究分析了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及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DCG)技术分析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肺心病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心脏代偿情况进行分组,其中60例心脏功能代偿组(B组),60例心功能失代偿组(C组);对照组60例(A组)。DCG分析系统24 h连续不间断采集其心电信息,分析ST-T改变,包括ST段下移和抬高发生率、ST段改变幅度、各型心律失常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B、C两组ST段下移的发生率、平均幅度及位移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ST段下移的发生率、位移幅度及位移时间及ST段抬高的发生率、位移幅度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窦性心动过缓(SB)、室性期前收缩(VPB)、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的VPB、PVT、心房颤动(AF)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ST段压低≥0.10 m V,VPB、PVT、AF的高发生率是鉴别慢性肺心病心功能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冠心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心肌缺血阳性率为92.31%,与对照组的71.15%相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早期检查和诊断,可提高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阳性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诊断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