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分析红细胞在MAP保存液中不同储存阶段的代谢特征,探索红细胞在MAP保存液中的代谢标志物。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检测10袋MAP去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在制备当天(d 0)、储存第14 d(d 14)、储存期末(d 35)等3个不同储存阶段红细胞内和上清液中的代谢物变化情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不同储存时间的红细胞差异性特征离子和代谢标志物。结果:红细胞内和上清液中提取物在存储初期、中期和末期3个储存阶段检测到的特征离子数能够得到明显区分。乳酸、烟碱胺、葡萄糖、5-羟脯氨酸和苹果酸等5种红细胞代谢相关物质在3个储存阶段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作为红细胞储存期内的代谢标志物。结论:UPLC-MS/MS方法结合多变量数据统计分析可用于红细胞代谢特征研究,红细胞在不同储存阶段的差异性代谢物质可作为红细胞储存期质量检测标志物,本研究结果为研究红细胞储存期质量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采集量和不同的制备时间对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影响,为不足量血制备的悬浮红细胞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全血采血量和制备前全血不同保存时间作为标本分组依据将标本分为4个不足量血实验组和2个足量采血对照组,每组10袋,制备成悬浮红细胞。在制备d0、d7、d14、d21、d28、d35分别取样,检测红细胞计数及形态指标、常规质量控制指标和红细胞代谢及功能指标。结果与d0相比,各组标本各储存时间点的红细胞计数及形态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容量、Hct和Hb 3个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2组储存期末溶血率高于C1组(P0.05);S4组储存期末溶血率高于C2组(P0.05)。4个实验组ATP、Glucose、2,3-DPG各个储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2组LDH和LA储存d28起显著高于C1组(P0.05)。S4组LDH、LA从储存d21起显著高于C2组(P0.05)。S3组LDH、LA从储存d35显著高于C2组(P0.05)。结论当全血采集量在50%—65%标识量时,在全血储存8 h内制备成悬浮红细胞,并在储存21 d内使用;全血采集量在66%—89%标识量时,可在全血储存8h内或8h后制备成悬浮红细胞,并在储存28 d内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脂肪血制备的悬浮红细胞的质量变化。方法按常规制备滤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方法处理轻、中、重度脂肪血及正常血,检测其过滤前后红细胞渗透脆性,观察红细胞在储存期K+、Na+浓度、pH值、游离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中、重度组红细胞渗透脆性在过滤后明显增高,轻度组、正常组无明显变化。储存期中、重度组红细胞K+浓度、游离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高于轻度组和正常组(P0.05)。Na+浓度、pH值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轻度脂肪血可采用弃其血浆,利用红细胞,而对于中、重度脂肪血应该选择报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利用ACD-B抗凝的不足量血制备MAP悬浮红细胞的技术标准和工艺路线,临床评价该血液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34份实际采血量≥66%标示量的不足量血,按采血后不同储存时间分成3组,分别制备MAP(含氯化钠-腺嘌呤-葡萄糖-甘露醇-磷酸盐的红细胞添加液)悬浮红细胞,在35 d的保存期内检测相关理化指标;临床观察56例不足量血制剂的疗效和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结果 在35 d的保存期内,采血后不同的储存时间对于相关制剂的K+浓度、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和游离红细胞膜蛋白(EMP)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1、0.007和0.002).在14 d的保存时间内4h组较正常的重要理化指标,除了K+在第14 d显著降低外,pH、Na+、FHb、2,3-二磷酸甘油(2,3-PPG)和EMP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期超过21 d的不足量血制剂的K+、FHb和EMP与正常对照组相比,4h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最小.结论 利用实际采血量≥66%标示量的不足量血,在采血后4h内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其35 d保存期末的红细胞理化和功能指标与足量全血制备的悬浮红细胞的差异是可以接受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输注采血后4h内制备、储存7d内的该血液制品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生产厂家滤器制得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在不同保存时间时相关指标优劣。方法随机使用4个厂家带白细胞滤器的一次性采血袋采集200、300、400mL全血,然后分别制备为1U、1.5U及2U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共240袋,分别按照不同规格保存于(4±2)℃储血专用冰箱。使用无菌接驳器分别取同一规格、不同厂家的保存期为0、7、14、21、28和35d的悬浮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标本共计240份,测定其血容量、血细胞比容、白细胞残留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并计算其储存期末溶血率。结果同一厂家滤器制备不同规格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厂家滤器制备的同一规格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在血容量、血浆FHb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厂家滤器制备的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在不同储存期的FHb、保存期末溶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从血细胞比容、FHb水平、溶血率等指标综合考虑,选择带白细胞滤器的一次性采血袋,以确保去白细胞效果及红细胞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低气压缺氧环境对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影响,为悬浮红细胞空运、空投、高原运输储存的实现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用压力控制装置模拟高空万米(0.026 MPa)和海拔6 000 m(0.047 MPa)低压气环境,悬浮红细胞分为3组(5袋/组,1.5 U/袋),对照组,4℃储血冰箱正常存储;0.026 MPa组,置于0.026 MPa环境中,2℃~6℃存放24 h; 0.047 MPa组,置于0.047 MPa环境中,2℃~6℃存放7 d。试验后,悬浮红细胞储存于4℃储血冰箱中,于储存期2 d, 9 d, 14 d, 28 d, 35 d观察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HCT、MCV、钾离子K+、钠离子Na+、游离血红蛋白FHb、溶血率,流变学指标及2,3-DPG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仅有葡萄糖Glu消耗显著增加(P<0.05)和乳酸LAC堆积的一过性增加。结论 低气压缺氧环境对悬浮红细胞质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途火车运输对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悬浮红细胞(2 U)7袋,无菌技术将7袋悬浮红细胞各分装50 mL于7个无菌小袋,将分装的7袋50 mL标本置于4℃冰箱保存作为对照组,分装后剩余的7袋约250 mL标本作为试验组放置在血液运输箱,经长途火车运输后,分别在特定储存期测定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钾离子(K~+)、三磷酸腺苷(ATP),并计算溶血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储存期7 d、14 d、28 d、35 d,试验组K~+水平[(15.82±0.34)、(10.62±0.40)、(32.96±1.52)、(55.47±5.83)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储存期7 d、21 d、28 d、35 d,试验组FHb水平[(0.42±0.20)、(0.74±0.25)、(0.80±0.34)、(1.04±0.33)g/L]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储存期14 d,试验组ATP水平(1.85±0.03)μmol/gH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的溶血率在储存期7 d、14 d、21 d、28 d、35 d[(0.09±0.04)%、(0.08±0.04)%、(0.15±0.05)%、(0.16±0.07)%、(0.21±0.0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长途火车运输后,红细胞质量明显下降,且随储存时间延长,血液质量下降更加显著,运输后的血液可以保存至21 d并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和常规制备悬浮红细胞在储存期内的溶血率变化,评价储存前白细胞过滤对于红细胞溶血率的的影响。方法随机采集80袋200 mL全血,将其分为白细胞过滤组和未过滤组,其中过滤组分别用上海输血技术公司、威高和南格尔3家公司的血袋各采20袋,过滤并制成悬浮红细胞;未过滤组用上海输血技术公司普通血袋采20袋,制成悬浮红细胞。2组置于(4±2)℃条件下储存35 d,在储存期14、21、28、35 d取样检测红细胞溶血率。结果 60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期内平均红细胞溶血率分别为14 d(0.11±0.06)%、21 d(0.20±0.10)%、28 d(0.31±0.13)%、35 d(0.42±0.15)%,20袋未过滤组平均红细胞溶血率分别为14 d(0.07±0.08)%、21 d(0.10±0.06)%、28 d(0.15±0.09)%、35 d(0.22±0.11)%,过滤保存21 d后溶血率有显著升高(P<0.05),但2组结果均符合欧盟和AABB标准中对于储存期末红细胞溶血率的要求。3家公司血袋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保存期末溶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储存前白细胞滤除过程未对35 d储存期的红细胞溶血率产生明显影响,35 d储存期的红细胞符合欧盟标准和AABB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航空运输对悬浮红细胞能量代谢及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于成都采集并制备悬浮红细胞30袋(2 U/袋),每袋无菌技术分离出100 m L置于4℃冰箱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成都至拉萨空运往返,在特定保存时间检测两组悬浮红细胞中的乳酸、葡萄糖、K~+、Na~+、PaO_2、PaCO_2、2,3-DPG的含量。结果实验组红细胞中K~+(20.00±0.00)mmol/L和PaCO_2(109.9±8.15)mm Hg均高于对照组K~+(19.78±0.48)mmol/L和Pa CO2(85.33±24.86)mm Hg,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红细胞中葡萄糖(21.68±3.00)mmol/L和PaO_2(47.97±17.37)mm Hg均低于对照组葡萄糖(22.30±2.40)mmol/L和PaO_2(117.4±79.62)mm Hg,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Na+、2,3-DPG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航空运输会对红细胞能量代谢及携氧能力,尤其是K~+和乳酸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甘油化红细胞冻存前保留或去除细胞外多余甘油溶液对解冻后红细胞质量影响的差异。方法采取配对设计的方法,以甘油化红细胞冻存前保留细胞外多余甘油溶液为试验组,去除细胞外多余甘油溶液为对照组,制备生成6对红细胞添加液(甘露醇-腺嘌呤-磷酸盐,简称MAP)悬浮和6对0.9%Na Cl悬浮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比较分析其新鲜制备后甘油残留量、血红蛋白含量和游离血红蛋白(FHb)含量的差异,以及保存期间FHb含量和上清钾离子(K+)浓度的差异。结果新鲜制备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甘油残留量、FHb含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甘油残留量,FHb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受实验过程留样损失的影响,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Hb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保存期间MAP悬浮和0.9%Na Cl悬浮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上清K+浓度和FHb含量均呈现试验组低于对照组的总体趋势,其中MAP悬浮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制备后21 d、28 d,试验组与对照组FHb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制备后7 d上清K+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9%Na Cl悬浮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制备后12 h、24 h试验组与对照组FHb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制备后6 h、12 h、24 h上清K+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油化红细胞冻存前保留或去除细胞外多余甘油溶液对新鲜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但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前者表现出更有利于红细胞稳定性保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机器及手工方法制备的红细胞产品不同储存期质控指标差异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该血站现有的60袋去白悬浮红细胞作为原料血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去白悬浮红细胞原料血所实施的制备红细胞产品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手工盐水法制备的手工组和实施机器洗涤法进行制备的机器组。手工组利用常用的无菌接驳机和离心机进行重复3次的洗涤制备红细胞产品待检,机器组则采取该站新试用的国产智能红细胞洗涤机进行自动化洗涤制备,对比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洗涤红细胞产品的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质含量以及储存期末溶血率关键检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无论是手工组还是机器组,二者所制备的洗涤红细胞产品血红蛋白含量均是随着储存期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但手工组血红蛋白含量较之机器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制备洗涤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方面,手工、机器两组均是随着储存期的延长逐渐升高,手工组溶血率升高情况明显高于机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两组上清蛋白质含量方面,机器、手工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红细胞产品的制备,机器制备法所得洗涤红细胞产品质量更为稳定,储存期的延长并不会对其质量有太大影响;在质控指标方面,手工及机器两种方法均可达到国家标准,而综合关键检测指标来看,机器制备方法产品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对稽留流产患者血清和绒毛组织性激素、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入住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的MA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入院1 d给予米非司酮200 mg口服,服药前后禁食2h,第3天将卡前列甲酯栓1 mg经阴道置于后穹窿,1 h后行清宫术。入院1、2 d分别早晚给予米非司酮50、25 mg口服,服药前后禁食2 h,入院3 d晨给予米索前列醇0.6 mg,空腹口服,3 h后行清宫术。观察2组清宫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负压吸引压力、宫腔吸引时间、阴道持续出血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入院时及清宫术前血清和绒毛组织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孕酮(P)、雌二醇(E2)、程序性死亡分子-5(PDCD-5)、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入院时及清宫术前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GSH/GSSG、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清宫术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负压吸引压力、宫腔吸引时间、阴道持续出血时间等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时,2组血清、绒毛组织β-h CG、P、E2、IL-18、PDCD-5、GSH、GSH/GSSG、GSSG、RO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清宫术前,试验组血清、绒毛组织β-h CG、P、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18、PDCD-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清宫术前,试验组GSH、GSH/GSS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GSSG、ROS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可缓解机体炎性及氧化应激反应,调节血清和绒毛组织性激素、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因子水平,促进胎盘组织脱离,为成功实施清宫手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鲜全血4℃储存时间不同后制备去白悬浮红细胞的质量差异。方法全血采集后4℃冷藏储存,分别于全血采集当日(d0制备组)和第二日(d2制备组)制备去白悬浮红细胞。检测制备过程中白细胞残留量、血液过滤时间、滤器损失血量和去白悬浮红细胞容量,检测全血冷藏储存不同时间Hct、MCV、RBC、Hb数值,2组去白悬浮红细胞的pH值、K~+、Na~+、游离血红蛋白及血浆溶血率。结果 d0制备组和d2制备组的滤白时间分别为(7.67±1.95)min和(11.55±2.43)min,2组去白悬浮红细胞的容量分别为(305.21±21.95)mL和(311.11±21.08)mL(P0.05),滤器损失血量和去白悬浮红细胞的白细胞残留量无差异(P0.05),全血冷藏储存不同时间Hct、RBC和Hb的数值变化均无差异(P0.05),采血后即刻、d0制备前及d2制备前MCV值分别为:(89.37±2.57) fL、(89.68±2.74)fL、(90.30±3.25) fL(P0.05),2组去白悬浮红细胞的K~+、Na~+、pH值以及游离血红蛋白的数据无差异(P0.05),d0制备组血浆溶血率低于d2制备组(P0.05)。结论随着全血冷藏时间的延长,全血中红细胞体积增大,造成去白悬浮红细胞的容量差异和血浆溶血率的增加。建议全血采集后冷藏储存10 h内完成去白悬浮红细胞的制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原不同血红蛋白(Hb)水平人群血液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储存质量的差异。方法选择久居高原地区不同Hb水平的男性志愿者分为2个实验组,A组:10名,Hb≥180 g/L;B组:10名,Hb(120—160)g/L;另以平原地区正常男性志愿者为对照组(C组):10名,Hb(120—160)g/L。各组分别采集全血200 mL/人(份)(10份/组),离心分离去除血浆后,加入MAP保存液50 mL/份,制备得到的悬浮红细胞平均分装到4个50 mL小袋,于4℃冰箱储存d1、d7、d21、d35分别按不同检测项目取同等量标本测定反映红细胞质量的制备。结果 A、B、C 3组悬浮红细胞储存d1、d7、d21、d35溶血率(%)分别为:0.05±0.03 vs 0.06±0.07 vs 0.05±0.01,0.05±0.03 vs 0.05±0.04 vs0.05±0.03,0.06±0.03 vs 0.07±0.04 vs 0.06±0.03,0.10±0.05 vs 0.09±0.04 vs 0.07±0.03(P0.05);红细胞渗透脆性(g/L)分别为:4.22±0.19 vs 4.18±0.15 vs 4.18±0.14,4.06±0.28 vs4.16±0.10 vs 4.25±0.15,4.09±0.26 vs 4.14±0.15 vs 4.17±0.12,4.11±0.25 vs4.12±0.14 vs 4.11±0.12(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200-1)分别为:0.58±0.03 vs0.58±0.02 vs 0.58±0.01,0.58±0.03 vs 0.57±0.02 vs 0.59±0.02,0.55±0.04 vs 0.55±0.03 vs 0.57±0.02,0.54±0.05vs 0.53±0.03 vs 0.55±0.02(P0.05)。结论采用高原不同Hb水平人群血液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在正常储存时间内的质量均符合现行血液储存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储存期间更换添加液对红细胞储存的影响,验证更换添加液能否减轻红细胞储存损伤。方法将20名O型献血者的悬浮红细胞随机分为更换组和对照组,每组10名。更换组在储存d14更换添加液(SAGM)。2组均在存储d3、d7、d14、d21、d28和d35进行采样检测。Na~+、K~+、葡萄糖和乳酸为所测定的生化指标。结果更换添加液后(d21—d35),更换组上清液中K+浓度分别为(7.45±1.22)mmoml/L、(11.77±1.81)mmoml/L、(15.60±2.21)mmoml/L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浓度分别为(5.28±0.56)mmoml/L、(6.44±0.70)mmoml/L、(7.51±0.75)mmoml/L低于对照组(P0.05);更换组葡萄糖浓度分别为(31.72±1.46)mmoml/L、(30.36±0.83)mmoml/L、(31.2±1.40)mmoml/L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储存期间更换红细胞添加液可以补充葡萄糖,去除乳酸等代谢废物,从而达到减轻红细胞储存损伤的目的。更换添加液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可以较快的进入临床实践,减轻红细胞储存损伤,提高输血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减振装置对运输悬浮红细胞的减振效果。方法使用电磁振动实验系统,选择组合轮式车振动环境,利用振动监测仪,选用能反映振动强度的加速度均方根值来计算减振效率。选取采集后储存7 d的悬浮红细胞(2 U) 20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袋,2组悬浮红细胞均放于制式血箱内,并将实验组放于减振装置上。2组均使用电磁振动实验系统,选择组合轮式车振动环境,模拟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振动方向为水平、纵向、垂直3方向,每个方向振动1 h,累积振动3 h。分别在振动前、累计振动3 h后留取血样,检测FHb浓度、溶血率、LDH、K~+浓度,分析比较振动前、振动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减振效率(75.51%)明显高于对照组(25.42%);2组悬浮红细胞振动后FHb浓度、溶血率、LDH、K~+含量较振动前显著升高(P0.05);振动后实验组FHb浓度、溶血率、LDH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K~+含量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减振装置对血液运输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库存悬浮红细胞应用血液回收机洗涤处理后预充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室间隔缺损择期手术患儿4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A(Group A)实验组B(Group B),A组对CPB预充用库存悬浮红细胞不进行任何处理,B组应用血液回收机对库存悬浮红细胞进行洗涤处理后再预充。分别在体外循环开始前(T1)、体外循环结束时(T2)、术后2 h(T3)、术后12 h(T4)、术后24 h(T5)取动脉血标本行TNF-α、IL-6、IL-8、IL-10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比较2组之间差异。结果 2组患儿的血TNF-α、IL-6、IL-8、IL-10和CRP在T2、T3、T4均呈持续升高趋势并在T5恢复至略高于术前水平;TNF-α、IL-8在术后整个过程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6、IL-10在T5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 T3至T5显著升高无下降趋势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回收机洗涤预充用库存悬浮红细胞可降低婴幼儿体外循环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促进患儿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客机运输对不同保存期悬浮红细胞质量及保存期限的影响。方法保存了10、21、32 d的保养液为MAP配方的悬浮红细胞各6袋,每袋红细胞制备时均分为2袋,分别进入实验组和对照组。保存了10、21、32d的红细胞依次分3批次进行实验。实验组血液分别搭乘播音-737客机往返飞行3 h,期间经历2次起降。对照组血液到达机场后直接返回医院,放置于本科室储血专用冰箱保存。前2批血液分别在飞行结束后及红细胞保存d28、d 35无菌取样15 mL进行血细胞计数、红细胞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悬浮红细胞上清游离血红蛋白(free hemoglobin,FHb)、钾离子(potassium,K~+)和乳酸(lactic acid,LA)浓度检测。第3批血液分别在保存d21、28、35无菌取样进行上述指标检测。结果每批次实验结果均显示随着悬浮红细胞保存时间的延长,其上清中FHb、钾离子和乳酸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红细胞ATP水平随保存时间延长显著降低;红细胞计数结果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保存10、21、32 d后经历3 h大型飞机运输的悬浮红细胞在各个检测时间点各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客机运输3 h,期间起飞降落均为2次,对保存10、21、32 d的悬浮红细胞的质量及保存期限均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洗涤红细胞的改良制备方法。方法以80袋悬浮红细胞为原料血,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40袋,实验组采用无菌接合技术建立联袋洗涤系统,以2次洗涤的改良方法制备洗涤红细胞,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制备。比较两种方法的白细胞清除率、血浆蛋白清除率、红细胞回收率及制备时间。结果改良制备方法的红细胞回收率高于传统方法(P〈0.05),改良方法制备时间比传统方法明显缩短(P〈0.05)。但两种方法的白细胞清除率、血浆蛋白清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制备方法较传统方法操作步骤简便、制备时间短,制备条件要求简单,其洗涤红细胞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乳糜血制备的红细胞保存液(MAP)混悬洗涤红细胞在保存期内的溶血率。方法将MAP混悬洗涤红细胞分对照、轻、中、重度乳糜血在2—6℃保存后测定其储存期末溶血率,并分别在储存期的d2、d7、d14、d21、d28、d30、d35取样检测红细胞的溶血率。结果 MAP混悬洗涤红细胞对照组、轻、中、重度乳糜组的储存期末溶血率分别为:(0. 156±0. 027)%、(0. 174±0. 049)%、(0. 271±0. 066)%、(0. 463±0. 127)%。MAP混悬洗涤红细胞乳糜程度不同,不同储存期红细胞溶血率均差异显著(P<0. 05)。结论在保存期内,使用轻中度乳糜血制备的MAP混悬洗涤红细胞质量控制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