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克隆表达细粒棘球绦虫烯醇酶(EgEno)基因,并对其免疫诊断价值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从细粒棘球绦虫cDNA中扩增目的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转化E.coliBL21(DE3),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 PAGE和免疫印迹法鉴定;采用细粒棘球蚴病及其他几种寄生虫病患者的血清和健康人血清,通过ELISA法评价重组EgEno抗原的免疫诊断效果。结果重组质粒pET28a EgEno构建成功。SDS PAGE和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在E.coli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重组蛋白EgEno相对分子量约为50 kDa,可被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识别。EgEno对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免疫诊断敏感性为81.25%。结论克隆出细粒棘球绦虫EgEno基因并在E.coliBL21(DE3)中表达,重组EgEno对细粒棘球蚴病有较好的免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细粒棘球绦虫抗原B重组蛋白(rAgB),并分析其免疫反应性。 方法 将rAgB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41a(+)中,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菌株,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获得重组蛋白rAgB-GST。用谷胱甘肽琼脂糖树脂亲和层析柱(GST-sepharose 4B)纯化,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免疫反应性,并用免疫胶体金包虫诊断试剂盒作为对照。 结果 PCR、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均显示重组质粒pET41a-rAgB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重组蛋白rAgB-GST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40 800,纯化蛋白含量为78.4%。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AgB-GST检测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阳性率分别为79.2%(95/120)和51.1%(23/45),但与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以及健康人血清反应均为阴性。rAgB-GS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2%(95/120)和81.0%(98/121),均略高于免疫胶体金棘球蚴病诊断试剂盒的敏感性(72.8%,75/103)和特异性(76.9%,30/39)。 结论 重组rAgB-GST蛋白可被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清识别,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细粒棘球蚴P-29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反应性分析。方法以细粒棘球蚴总RNA为模板,反转录PCR扩增P-29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44a(+)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P-29,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观察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用蛋白纯化试剂盒纯化蛋白,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重组蛋白与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免疫反应性。结果PCR、双酶切和DNA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ET-P-29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Nus-P-29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93000,纯化后的蛋白浓度为0.78mg/ml。重组蛋白Nus-P-29能被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识别。结论细粒棘球蚴P-29基因表达成功,纯化后的重组蛋白Nus-P-29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克隆表达细粒棘球绦虫亲环蛋白 (EgCyP) 基因, 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从细粒棘球绦虫cD? NA中扩增目的基因, 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 转化大肠埃希菌 (E.coli) BL21 (DE3), 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后, 进行SDS?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鉴定, 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 重组质粒pET28a?EgCyP构建成功。SDS? 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显示, 重组蛋白在E.coli BL21 (DE3) 中获得高效表达, 重组蛋白EgCyP分子量约为22 kDa, 可被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犬血清识别。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蛋白具有7个潜在的抗原表位。 结论 成功克隆出细粒棘球绦虫EgCyP基因并在E.coli BL21 (DE3) 中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原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细粒棘球蚴病重组多表位疫苗EgG1Y162⁃2(4)进行原核表达并初步鉴定。方法 利用免疫信息学方法对基于接头序列“GSGGSG”的细粒棘球蚴病重组多表位疫苗EgG1Y162⁃2(4)进行三维结构建模,分析其结构变化并评估该疫苗抗原性。通过EcoR I和Sal Ⅰ双酶切构建pET30a⁃EgG1Y162⁃2(4)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入感受态细胞,利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 IPTG)诱导蛋白表达, Western blotting鉴定原核表达蛋白产物,并应用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及健康人血清分析重组蛋白抗原性。 结果 构建的重组疫苗EgG1Y162⁃2(4)三维结构串联的4个EgG1Y162⁃2蛋白均能独立、有效表达且具有良好抗原性。重组质粒pET30a⁃EgG1Y162⁃2(4)在0.2 mmol/L IPTG 37 ℃诱导4 h条件下,上清中目的蛋白表达量最高,使用60 mmol/L咪唑洗脱的蛋白成分较纯。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重组多表位蛋白HIS⁃EgG1Y162⁃2(4)在约39 kDa位置处出现条带,且该蛋白可被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识别。结论 成功构建了细粒棘球蚴重组疫苗EgG1Y162⁃2(4),为研究细粒棘球蚴病重组多表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我国3种商品化抗棘球蚴抗体检测试剂盒用于棘球蚴病血清学诊断的效能。方法 收集142份细粒棘球蚴病、89份多房棘球蚴病确诊患者及39份健康对照者血清标本,分别采用试剂盒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B(ELISA法)、C(胶体金法)检测,比较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差异,分析采用试剂盒A和B检测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吸光度值(A值)与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评价3种试剂盒检测棘球蚴病的效果。结果 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单核细胞计数(MONO)、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AS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细粒棘球蚴病患者淋巴细胞计数(LYM)和白蛋白(ALB)中位数显著高于多房棘球蚴病患者(P均< 0.05),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中位数显著高于细粒棘球蚴病患者(P < 0.01)。采用试剂盒A检测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A值与患者WBC(rs = 0.153,P < 0.05)、EOS(rs = 0.174,P < 0.05)呈线性正相关,与TBIL(rs = -0.134,P < 0.05)、IBIL(rs = -0.146,P < 0.05)呈线性负相关。采用试剂盒B检测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A值与WBC(rs = 0.257,P < 0.01)、NEU(rs = 0.203,P < 0.01)、MONO(rs = 0.159,P < 0.05)、EOS(rs = 0.330,P < 0.01)、ALT(rs = 0.171,P < 0.01)、AST(rs = 0.160,P < 0.05)呈线性正相关,与ALB呈线性负相关(rs = -0.168,P < 0.05)。试剂盒A、B和C诊断棘球蚴病患者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6.30%、69.63%和91.48%,敏感度分别为84.42%、64.94%和92.21%,特异度分别为97.44%、97.44%和87.18%,约登指数分别为0.82、0.62和0.79,Kappa值分别为0.600、0.337和0.750。试剂盒A、B和C诊断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4.54%、64.64%和71.82%,敏感度分别为80.99%、55.63%和68.31%,特异度分别为97.44%、97.44%和87.18%,约登指数分别为0.78、0.53和0.56;试剂盒A、B和C诊断多房棘球蚴病患者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2.19%、85.16%和85.16%,敏感度分别为89.89%、79.78%和84.27%,特异度分别为97.44%、97.44%和87.18%,约登指数分别为0.87、0.77和0.72。试剂盒C在诊断细粒和多房棘球蚴病时存在交叉反应。试剂盒A和B用于诊断棘球蚴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0和0.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1.618,P > 0.05),试剂盒A和B诊断棘球蚴病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 = 0.585,P < 0.01)。结论 3种抗棘球蚴抗体检测试剂盒对多房棘球蚴病血清学诊断效果均优于细粒棘球蚴病。试剂盒A诊断棘球蚴病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性能相对稳定、干扰因素相对较少,适合用于棘球蚴病术前初步诊断和术后患者血清抗体随访监测;试剂盒C诊断棘球蚴病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方便、报告率高,适用于棘球蚴病初步筛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转化生长因子βI型受体胞内域(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ype I receptor intracellular domain,TβRI—I)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并纯化EgTβRI—I蛋白。方法采集感染Eg的羊源原头蚴,Trizol法提取原头蚴总RNA,RT—PCR扩增EgTβRI—I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和序列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BL21,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蛋白,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pET28a—EgβIRI—I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经IPTG诱导可表达EgTβRI—I蛋白(分子质量单位为48ku),纯化后获得大量纯度较高的可溶性蛋白。结论成功构建pET28a—EgTβRI—I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纯化的可溶性目的蛋白,为研究EgTβRI—I在Eg体内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作用方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诱导表达和纯化细粒棘球蚴Eg95抗原重组蛋白,对其与CE病人血清学反应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IPTG诱导pET28a-Eg95原核表达质粒,表达和纯化Eg95重组蛋白,SDS-PAGE 电泳对其进行初步鉴定,Western blot法检测其与中间宿主CE病人血清学反应情况.结果 pET28a-Eg95重组蛋白得到成功表达,SDS-PAGE 电泳显示相对分子量约为15kDa.Western blot 结果 表明,pET28a-Eg95重组蛋白能被CE病人血清识别,11例CE病人血清中8例呈阳性反应.结论 细粒棘球蚴Eg95抗原存在于中间宿主CE病人体内,Eg95蛋白作为保护性抗原可能成为CE病人术后辅助性治疗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克隆、表达细粒棘球蚴EPC1(EgEPC1)基因,鉴定重组抗原的反应原性,并用棘球蚴病患者血清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从绵羊肝脏棘球蚴囊中分离原头节,提取其总RNA,采用RT-PCR扩增EgEPC1基因,将其克隆至pGEM-T载体,再将其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28a-EgEPC1,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对纯化的重组抗原进行鉴定分析。以该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ELISA方法,检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60份)特异性IgG抗体,同时以多房棘球蚴病(37份)、囊尾蚴病(16份)、华支睾吸虫病(7份)、日本血吸虫病(4份)患者和健康人血清(33份)作为对照,评价重组抗原EgEPC1的免疫诊断效果。结果双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均显示重组质粒PET28a-EgEPC1构建成功。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重组质粒PET28a-EgEPC1在E.coli BL21(DE3)...  相似文献   

10.
棘球蚴病药物治疗现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棘球蚴病 (echinococcosis)俗称包虫病 (hydatiddis ease) ,是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和家畜等体内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我国有两种棘球蚴病即细粒棘球蚴病 (囊型包虫病cysticechinococcosis,CE)和多房棘球蚴病 (泡型包虫病alveolarechinococcosis,AE) [1 ],该病被列为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之一。其分布地域广泛 ,主要分布于西北和西南的广大农牧区。目前对于包虫病的治疗 ,仍然以外科手术为主 ,但对于多发性、多脏器包虫囊肿、手术耐受性差、术后复发以及晚期泡型棘球蚴病患者 ,药物治疗具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目的 克隆刚地弓形虫硫氧还蛋白 (Thioredoxin,Trx) 基因,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 通过诱导表达和纯化蛋白, 免 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 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刚地弓形虫Trx基因, 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 中, 转化大肠 埃希菌 (E. coli) Rosetta, 用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 采用镍亲和层析法获得纯化蛋白并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 Western blotting技术鉴定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结果 成功从刚地弓形虫 cDNA 中扩增出 Trx 目的基因, 构建了 Trx/pET?28a (+) 重组质粒, 获得抗Trx重组蛋白的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出弓形虫Trx蛋白的特异性条 带。结论 结论 用制备的兔抗Trx多克隆抗体能检测弓形虫Trx在速殖子内的表达,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刚地弓形虫Trx功能 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克隆、表达细粒棘球绦虫基底膜特异性硫酸乙酰肝素聚糖核心蛋白(H3),并评价其检测囊型包虫病的 效果。方法将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cDNA文库中免疫筛选的H3基因,克隆入pGEX?4T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转化 大肠杆菌BL21细胞,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用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用ELISA方法检测囊型 包虫病患者血清、其他寄生虫病患者血清及健康人血清,评价其检测效能,并与本课题组制备的细粒棘球蚴包囊液粗抗 原(Hydatid cyst fluid,HCF)和重组AgB8/2进行比较。结果成功构建细粒棘球蚴pGEX?4T?H3重组质粒,并在原核细胞 中成功表达。重组H3抗原、纯化HCF和rAgB8/2检测囊型包虫病患者血清的敏感度分别为84.0%(68/81)、90.1%(73/ 81)、77.8%(63/81),3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4.58,P > 0.05)。重组H3抗原与泡型包虫病患者、囊虫病患者及血吸虫 病患者血清分别存在63.3%(19/30)、16.7%(5/30)和5.0%(1/20)的交叉反应,与50份健康者血清无交叉反应;H3检测总 特异度为80.8%(105/130),H3、纯化HCF[71.5%(93/130)]和rAgB8/2[82.3%(107/130)]特异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5.71,P > 0.05)。结论重组H3抗原在囊型包虫病诊断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人神经肽Y(NPY)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制备兔抗人NPY抗血清。方法:取已构建好且经测序确认无误的再组质粒pET28a—NPY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并经SDS—PAGE检测和Western印迹鉴定,表达产物包涵体经Ni^2+-NTA亲和层析纯化,以纯化后的融合蛋白pET28a—NPY为抗原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Western blotting、ELISA法鉴定获得的抗血清。结果经IPTG诱导含有pET28a—NPY重组质粒的DE3菌,表达出重组人NPY融合蛋白。重组蛋白经Ni^2+-NTA亲和层析进行纯化后,得到了较高纯度的融合蛋白,用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家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ting、ELISA法证实多克隆抗体制备成功。结论:成功表达了人NPY蛋白并获得了其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人NPY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牛分枝杆菌Mb2277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高纯度的融合表达蛋白,并对其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根据GenBank提供的M.bovisMb2277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牛分枝杆菌(93006)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出Mb2277基因片段,以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PCR产物和pET28a(+),后将纯化的Mb2277基因克隆至pET28a(+)中,构建出原核表达质粒,再转化到E.coliBL21(DE3)表达菌株中,IPTG诱导后,收集菌体进行SDS-PAGE,进一步利用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的反应原性进行研究。结果获得了牛结核分枝杆菌Mb2277原核表达质粒,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分析可见约25ku蛋白表达条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产物与兔抗分枝杆菌抗体具有反应性。结论该蛋白具有较强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扩增并表达日本血吸虫泛素活化酶E1蛋白。方法利用PCR技术得到E1基因序列,并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coli)BL21株,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达产物与鉴定其免疫反应性。结果SjE1基因开放阅读框长651bp,编码217个氨基酸残基,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纯化的SjE1蛋白能被疫区居民血吸虫抗体阳性者血清、急性及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清识别,与健康人血清无反应。结论日本血吸虫蛋白基因SjE1在体外获得表达,其表达蛋白具有一定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克隆HIV-1Vif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进行蛋白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检测。方法 PCR扩增Vif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Vif,进行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获得的阳性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检测分析,利用亲和层析方法纯化Vif蛋白。利用Pull-Down方法检测HIV-1Vif与SH3(HCK)特异性结合活性。结果通过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ET28a(+)/Vif构建正确。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鉴定了原核表达的Vif重组蛋白大小正确。纯化了蛋白Vif、SH3和GST。GST pull-down试验说明Vif和SH3蛋白具有体外特异性结合活性。结论成功地克隆、表达和纯化了Vif蛋白,Vif与SH3蛋白具有结合活性,为进一步研究针对Vif与SH3结合的药物筛选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克隆肝螺杆菌(H.hepaticus)甲基基团接受趋化信号转导蛋白(MCP)基因,制备MCP重组蛋白,为以后检测我国人群肝螺杆菌感染率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2b(+),构建MCP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2b+/MCP。将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通过Ni-NTA亲和层析系统纯化重组蛋白。结果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22b+/MCP,含有该质粒的大肠杆菌经1 mmol/L IPTG诱导4 h后表达一相对分子质量约14 kD的重组蛋白,经Ni-NTA亲和层析系统纯化获得了MCP的纯化重组蛋白rhMCP。结论获得了肝螺杆菌MCP的纯化重组蛋白,为进一步利用血清学方法调查我国人群肝螺杆菌感染率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8.
弓形虫表面抗原IMP1的克隆 原核表达及免疫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目的 克隆刚地弓形虫强毒RH株的表面抗原免疫作图蛋白1 (Immune mapped protein?1, IMP1), 并对其进行原 核表达纯化、 鉴定。方法 方法 采用逆转录法合成刚地弓形虫RH株的第一链cDNA, 以此为模板, 用PCR法扩增野生型IMP1 基因的最大开放阅读框 (ORF) 序列, TA克隆测序鉴定后, 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b中, 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b? IMP1, 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 (DE3), 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 (IPTG) 诱导表达携带6 × 组 氨酸标签的IMP1融合蛋白, 改变温度、 诱导时间和IPTG浓度以优化诱导表达条件并测定蛋白可溶性, 通过镍离子螯合 (Ni 2+ ?NTA) 亲和层析纯化IMP1融合蛋白, 经Western blotting验证重组蛋白的特异性。结果 结果 在弓形虫RH株速殖子cD? NA中成功调取了IMP1基因的ORF序列, 并通过TA克隆和测序鉴定了IMP1基因的正确性,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原核表达 重组质粒pET28b?IMP1, 经双酶切和测序验证了重组载体的正确性, 并通过条件筛选确定了IMP1的最佳表达条件为 20 ℃下0.3 mmol/L IPTG诱导9 h。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 IMP1全蛋白表达量和可溶性均较好, 与镍柱填料有较高的亲 和力, 能实现高效纯化。经SDS?PAGE及 Western blotting鉴定, IMP1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结论 结论 新型强毒弓形虫RH 株的表面抗原IMP1可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 全长蛋白可溶, 性状稳定。本研究为进一步制备IMP1多克 隆抗体, 进行后续的体内表达研究以及抗弓形虫感染亚单位疫苗的构建和IMP1晶体结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