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温度觉阈值(thermotactile perception threshold,TPT)被推荐用于评估手传递振动(hand-transmitted vibration,HTV)所致的小感觉神经功能的变化,我国早已将指端TPT测试列为HTV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的选检项目之一。研究发现,随着时间推移,温度觉损伤与振动接触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本文主要针对TPT在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HAVD)所致神经损伤方面的检测特点和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otactile disease,HAVD)是长期频繁接触手传振动而导致的上肢神经和血管损伤性疾病,伴温度觉和振动觉减退,随着振动暴露时间的延长常呈不可逆发展。指端振动觉阈值(vibrotactile perception threshold,VPT)可定量地判断作业人员的触觉灵敏度,常作为HAVD的辅助诊断指标。本文就国内外指端VPT的研究进展、影响因素、局限性进行综述,为今后指端VPT在HAVD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HAVD)是公认的职业病之一。近年来,HAVD在我国南方地区金属制造业等行业高发,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劳动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拟从HAVD的发现、分布特点、临床症状、诊断、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业企业的发展,手臂振动职业危害日趋广泛;有关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HAVD)的防治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为了给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使研究成果更具实用性,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对目前有关HAVD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HAVD)是我国法定职业病,指长期从事手臂振动作业所引起的以手臂末梢循环或神经功能障碍、骨关节损伤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一般难以治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振动工具以及生产方式更新,HAVD发病特点发生明显改变。本文从HAVD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改变、损伤分析、诊断指标、治疗技术、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作一概述,为HAVD治疗技术更新与防治规范制定提供参考,保护职业性手臂振动接触者健康。  相似文献   

6.
正职业性手臂振动病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所导致的以手部末梢循环障碍和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可导致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常见的手传振动作业主要包括:(1)操作锤打工具,如操作凿岩机、空气锤、筛选机、风铲和捣固机等;(2)手持转动工具,如操作电钻、风钻、喷砂机、金刚砂抛光机和钻孔机等;(3)使用固定轮转工具,如使用砂轮机、抛光机、球磨机和电锯等;(4)驾驶交通运输车辆与使用农业机械,如驾驶汽车和使用脱粒机等。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为间歇性或持续性手麻和(或)手痛,其次为手胀、手掌多汗和手臂无力等,体格检  相似文献   

7.
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HAVD)是指长期从事手传振动(hand-transmitted vibration,HTV)工作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障碍、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可伴有手臂骨关节-肌肉损伤的全身性疾病。关于职业性HAVD的诊断和防治等方面尚存在发病机制不够明确、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等难题。目前,不少国家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多推荐指端收缩压(finge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FSBP)作为辅助诊断指标。本文拟就FSBP在HAVD诊断中的应用及其特点进行综述,为今后我国HAVD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手臂振动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臂振动病是我国的法定职业病。2 0世纪90年代以来,手臂振动病在应用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并为现行的《手臂振动病的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笔者对1996年以来国内有关手臂振动防治研究的研究论文进行了检索,共获取10 0余篇文章(包括本研究所的论文6 0余篇)。现结合这些文献资料,将这一研究领域中的国内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一、手臂振动病研究的新特点近年来,有关手臂振动病的研究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将一般性的有关手臂振动病的流行病学、现场劳动卫生学方面…  相似文献   

9.
手臂振动病是长期使用振动工具引起的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可引起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被认为是最具致残性的疾病之一,典型表现为振动性白指。职业性手臂振动病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确诊患者应及时调离手传振动作业岗位,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扩张血管、营养神经、物理和运动疗法等综合治疗。本文对3例手臂振动病...  相似文献   

10.
关于手臂振动病的研究,国外早有不少报道,笔者也发表了一些粗浅见解。特别是新近修订、发布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GBZ7-2002),以及国家推荐标准《手持式机械作业防振要求》(GB/T 17958-2000)和《手套掌部振动传递率的测量与评价》(GB/T 18703-2002)等,充分反映了国内这一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1.
选择60名健康成年男性作为对照组,30名接触手传振动(HTV)的男性工人作为接振组,进行职业健康特征以及指端收缩压(FSBP)采集,计算健康人群的医学参考值范围;比较10℃以及15℃下对照组FSBP指数(%FSBP)的差异,并分别绘制两种温度下除大拇指外四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FSBP诊断手臂振动病(HAVD)的价值。结果显示,食指至小指的%FSBP医学参考值上限10℃时分别为99.08%、102.46%、107.83%、105.49%,15℃时分别为130.71%、145.29%、137.34%、136.89%;10℃时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5、0.880、0.755(P<0.05),10℃时小指以及15℃时四指的AUC均P>0.05。提示%FSBP检测在HAVD及其他振动性血管损伤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首选指标可以定为10℃时的中指%FSBP,异常判定值可设为79.88%。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针灸止痛在职业性手臂振动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职业性手臂振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4)和试验组(n=47)。对照组接受一般治疗,试验组接受一般治疗+针灸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 questionaire,DASH)评定研究对象上肢疼痛状况,同时检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DASH量表测得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 < 0.01);试验组治疗后得分低于治疗前(P < 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试验组TNF-α质量浓度低于对照组(P < 0.01)。两组患者TNF-α在治疗后的浓度均低于治疗前(P < 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91例患者的TNF-α质量浓度与疼痛评分呈正相关(r=0.314,P < 0.01)。
  结论  针灸对职业性手臂振动病患者疼痛症状疗效肯定,其机制考虑与针灸治疗降低了血TNF-α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五金制品厂手臂振动病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某五金制品厂研磨车间162名长期接触手传振动的工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1)该车间工作场所手传振动超出国家卫生标准限值的要求。2)162名工人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中,发现有42.59%手指发麻、38.27%手指关节痛、37.04%痛触觉减退、22.22%振动觉减退、43.21%冷水复温试验阳性;162名工人中有132名做了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异常有78例(59.09%)。3)有61人(37.65%)诊断为职业性轻度手臂振动病,2人(1.23%)诊断为职业性中度手臂振动病。结论五金制品厂研磨车间工人手臂振动病的发生率高,振动对作业工人健康危害严重,建议该厂改善劳动条件,加强防护措施,以减少手臂振动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手臂振动病动物模型建立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职业病的防治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建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成熟的动物模型,可以使我们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发病机制的研究,并为寻找与确立用于早期识别和评价的生物标志物,为提出和制定防治干预措施提供重要依据。近10余年来,手臂振动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国内外一直处于摸索和研究之中,虽已有了部分成功经验,但较之其他职业卫生领域中的动物模型,由于起步较晚,显得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某汽车车轮制造厂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发生原因,为制定职业性手臂振动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调查分析该企业的基本情况、生产工艺、劳动时间、操作方式、打磨工具,检查工作地点并测量手传振动的强度,对发病原因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轮毂车间操作人员以手持打磨工具立位(强迫性体位)打磨为主且操作不规范,发生病例的铝铸坯打磨工段日平均接振时间11 h;轮毂车间岗位手传振动检测结果符合要求。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得出,日接振时间与振动诊断级别存在相关性(rs=0.932,P < 0.01);企业近三年未开展手传振动岗位检测与评价工作以及手传振动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结论 企业应及早识别手传振动危害,改变强迫性体位和握力,严格控制振动作业时间,加强个体防护,完善工作场所检测与评价工作和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以预防和减少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上肢骨关节X射线片在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病例组62例手臂振动病患者和对照组30例工人的手部、腕部、肘部的X射线征象按年龄、工龄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例组的X射线征象为指骨粗隆肥厚35例次(56.5%),指骨基底部增宽24例次(38.7%),骨质增生24例次(38.7%),小囊肿20例次(32.3%),骨质疏松14例次(22.6%),骨皮质增厚10例次(16.1%).对照组的X射线征象为指骨粗隆肥厚15例次(50.0%),指骨基底部增宽9例次(30.0%),骨质增生10例次(33.3%),小囊肿3例次(10.0%),骨质疏松1例次(3.3%),无骨皮质增厚.2组小囊肿、骨质疏松、骨皮质增厚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关节X射线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手臂振动病有一定临床价值,对X射线征象要综合分析,其中小囊肿、骨质疏松、骨皮质增厚、骨岛样病变、腕骨的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HAV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选择108例职业性手臂振动病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综合治疗组(HBO组)和常规中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针灸、理疗等中西医综合治疗,HBO组在常规中西医治疗基础上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肌电图、冷水复温试验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HBO组治疗手麻症状、痛觉减退、触觉减退、振动觉减退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组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运动远端潜伏期、感觉传导速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组左、右手的5 min、10 min复温试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BO联合中西医治疗职业性HAVD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冷水复温率、神经肌电图,且较为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振动性神经病与腕管综合征非常相似,两者的鉴别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1例曾接触局部振动职业病危害的患者临床分析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认为在进行局部振动病诊断时应注意职业接触史的调查,诊断的关键在于接触振动因素的振动强度、振动频率和接触时间,临床上手臂振动病累及双手,常以一手为重,多神经损害;而腕管综合征常以一手为重,只累及正中神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手臂振动病的X射线及磁共振成像(MR I)表现,重点研究其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所有142例病人全部进行X射线和MR I检查,按照工龄分为5组,分别统计X射线及MR I征象,对各种征象进行X射线和MR I比较分析;MR I与对照组比较分析;各工龄组间比较分析。结果X射线显示征象以骨质疏松、骨质硬化、腕骨坏死为主;MR I除显示上述征象外,还能够显示关节积液、骨髓水肿、软组织损伤等。以井下非振动作业工人为对照组进行比较,骨髓水肿和腕骨坏死两项在对照组中未显示;关节积液、骨质疏松、骨质硬化3项MR I显示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2=130.82,10.42和10.39,P<0.01);各工龄组间比较,MR I征象发生高峰在1~5年组;X射线征象发生高峰在21年以上组。结论MR I可以早期显示手臂振动病的骨关节改变,明显早于X射线;MR I所显示的征象多数与振动作业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告打磨作业伴随振动所致的职业危害。方法对患者的职业史、操作形式、打磨工具、生产环境的调查及有关的临床检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我国现行的有关标准诊断。结果按照GB10434—89《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打磨机的加速度严重超标。3例手持工件打磨的工人出现明显的双手苍白,感觉障碍等雷诺氏征。结论长期接触较强的局部振动的打磨作业者容易患职业性手臂振动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