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心房颤动病人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60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30例,给予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遵医、饮食控制及定期复诊等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治疗后有28例患者表示满意,占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在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对心房颤动(AF)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期间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AF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和随访,观察组实施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AF患者华法林抗凝知识问卷和抗凝依从性问卷总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达标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华法林抗凝知识问卷、依从性问卷总分和INR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3.495、3.036、4.385,P 0.05)。两组患者的出血和血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683、1.636,P 0.05)。结论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能显著提高AF患者华法林抗凝知识的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改善INR的达标状况,但不会影响短期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提高心房颤动术后患者回访及抗凝依从性的影响程度。方法:截取2009年6月1日至2011年6月1日,心房颤动患者1 213例,按护理干预开始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接受华法林规范化治疗培训的护士,对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及非护理干预,对两组不同时间段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护理干预组相比,手术1个月后的抗凝监测依从性明显低于护理干预组,随着时间延长这种趋势愈加明显。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规范监测的依从性及主动回访率。  相似文献   

4.
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具有高风险血栓栓塞患者运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脑卒中的发生率及高龄患者(≥65岁)运用华法林的安全性.方法 观察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具有高风险血栓栓塞患者204例,按照是否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华法林抗凝,起始剂量为2.0 mg/d,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0~3.0之间),对照组常规治疗,未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比较两组年脑卒中发生率,其次将治疗组按照年龄是否≥65岁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比较两组年出血率及脑卒中发生率.结果 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组年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高龄患者与低龄患者的年出血率明显差异(P>0.05).结论 非瓣腊性心房勯动患者运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生率,且高龄患者运用适当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华法林抗凝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门诊复诊和电话随访的方式对18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记录患者抗凝认知、治疗依从性、社会支持情况及抗凝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80例患者中发生出血50例(27.78%),栓塞6例(3.34%),抗凝认知得分和社会支持得分是患者发生抗凝相关并发症的显著预测因子。结论华法林抗凝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及其照护者抗凝知识的指导,同时强调社会支持对患者术后抗凝治疗效果的重要性,降低华法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检索对国内外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现状及提高患者依从性的研究方法进行汇总分析,了解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现状。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治疗现状不容乐观。通过健康教育、电话随访、抗凝服务中心管理患者等方法可以提高华法林治疗依从性。组建专业抗栓管理小组,提高华法林规范治疗依从性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持续性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中采用个案护理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受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6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其中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30例患者采用个案护理管理模式。并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3.45±4.18)天,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25.36±6.78)天,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6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持续性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中采用个案护理管理的临床价值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出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缺血性脑卒中是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并发症。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脑卒中67%风险[1],但其引发的出血目前仍然是华法林应用的最大顾虑,我国目前仅有2%的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2]。如何降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同时减少出血的发生一直是老年心房颤动治疗的研究热点。为提高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现将本科收治的112例心房颤动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专病随访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主要是进行对比阐述其护理效果,将本院12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出院教育组和专病随访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出院指导,专病随访组在此基础上由专职护士实施出院后专病随访,半年后利用电话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患者抗凝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专病随访组患者比常规出院教育组在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自我监测及饮食调理等方面的依从性均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由专职护士实施专病随访能有效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后服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12月收治的96例老年下肢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收治的109例老年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按常规进行出院指导,并告知定期来院复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出院后1 w、1、3、6个月给予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按时复诊率、生活方式(吸烟、饮酒、运动)是否健康、血压、血糖、血脂控制情况及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按时复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和再吸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电话随访能提高老年ASO患者支架术后服药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对心房颤动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进行管理,探索城乡联合规范化管理在提高心房颤动患者抗凝依从性,治疗窗内时间(time in therapeutic range,TTR),减少血栓风险,控制出血风险的价值。方法入组22个社区心房颤动需要抗凝的患者共142例,对22个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进行业务培训,使其掌握心房颤动的CHA2DS2-VASc评分,华法林的用法,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的监测,并发症的处理。心房颤动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在本院进行评估后,发予心房颤动患者信息卡片,并与相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对接,嘱患者回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华法林剂量调节;另一组为对照组,直接嘱其到本院心血管内科门诊进行华法林剂量调整。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之间的依从性,INR初次达标时间、TTR、出血的并发症,血栓并发症等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观察组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TR高于对照组;达标时间迟于对照组;两组间出血及血栓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医院与社区联合进行心房颤动抗凝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患者抗凝的依从性、TTR,并不增加并发症风险,有利于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内科》2016,(6)
目的探讨80岁及以上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接受低强度和标准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评估采用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系统指导老年人抗凝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门诊随诊的80岁及以上的心房颤动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标准强度抗凝组和低强度抗凝组,每组60例,分别接受标准强度和低强度的华法林抗凝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出血事件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利用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强度抗凝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强度抗凝组(P0.05)。120例患者中,HAS-BLED评分为2分或以上的患者严重出血发生率为2.5%,评分为1分的患者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 80岁及以上心房颤动患者接受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效果与标准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相当,但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出血风险。HAS-BLED出血评分可用来评估老年人抗凝治疗的出血风险,通过纠正及监测可改变的出血危险因素,可减少抗凝治疗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基于"互联网+"的心房颤动患者的华法林抗凝治疗管理,分析其可行性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9月收治的非瓣膜性持续性房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选择的随访方式分为互联网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互联网管理组患者中建立华法林抗凝微信群及QQ群,定期发布房颤教育知识、服用华法林注意事项等,定期举办线上抗凝知识讲座,接受患者咨询,并提醒患者准时返院复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最新的INR检查结果调整华法林剂量。对照组患者在医院普通心内科门诊就诊,根据INR复查结果及时调整华法林剂量。每次复诊检测两组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INR。随访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INR达标情况及出血、脑卒中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互联网管理组患者随访率为100.0%,对照组失访4例。随访9个月,互联网管理组患者INR达标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互联网管理组患者发生出血1例、脑卒中1例,对照组发生出血4例、脑卒中4例,互联网管理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对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华法林抗凝管理是可行的,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提高患者的INR达标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在心房颤动患者苄丙酮香豆素(华法林钠)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心房颤动患者1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治疗前均未使用华法林钠,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有临床药师参与,对患者及医师进行有关华法林钠抗凝的知识宣传、健康教育及药物咨询等药学服务,比较两组华法林钠使用率、2 w(INR)达标率、INR稳定性、出血发生率、栓塞性疾病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华法林钠使用率、2 wINR达标率、INR稳定性均明显升高(P<0. 05),出血及栓塞性疾病发生率明显降低(P<0. 05)。结论临床药师在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钠抗凝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2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188例接受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治疗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4例。研究组术后早期给予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统计对比两组并发症(出血、血栓或栓塞)发生情况及研究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饮酒状况、抽烟状况、病程、并发疾病、抗凝知识认知程度、社会支持及治疗依从性),分析术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23%,对照组39.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得知,社会支持、治疗依从性、抗凝知识认知程度、文化程度、居住地、并发疾病、病程、性别均与早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并发症发生并存在明显相关性(P 0.05),而饮酒状况、吸烟状况与早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抗凝知识认知程度均是早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发生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P 0.05)。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不佳,出血、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社会支持、抗凝知识认知程度均是早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制定有针对性干预方案,减少或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瓣膜性房颤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方面的影响展开探究。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收治的瓣膜性房颤患者共92例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依次行连续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了提高瓣膜性房颤患者华法林治疗依从性及后期生存质量,临床对其应配合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出院后延续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7例,对照组28例,研究组在患者出院后采用延续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出院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压控制优良率(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67.86%),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5.71%),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对其实施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描述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依从性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进行人工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进行电话回访,随访满2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遵从医嘱的依从率,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区域、文化程度患者按时服药、按量服用药及定期复查的分布特征,分析影响依从性的因素时,按依从性分为依从性较好组和依从性较差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女性患者按剂量服药与定期复查的比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18岁以下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有依从性的非常好,≤60岁组按时服药及定期复查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城镇和农村患者对按剂量服药的依从性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服药依从性与患者本人或家属文化程度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依从性受到性别、年龄、城乡区域及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电话回访和有针对指导利于提高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脑心健康管理师主导的延续性护理对出院后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104例出院后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实施常规出院后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脑心健康管理师主导实施延续性护理,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的生活方式、按时服药率、按时复诊率、复发率和血脂水平,以及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血压达标率、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得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戒烟、戒酒、运动锻炼情况,以及按时服药率、按时复诊率、血压达标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NIHS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出院后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脑心健康管理师主导的延续性护理,可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服药依从性,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效地降低复发率、提高按时复诊率、减轻神经缺损程度和改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的依从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保守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性患者272例,根据应用抗凝药种类不同分为华法林组96例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组176例,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抗凝依从性和各自停药原因及影响因素。结果华法林组与NOACs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心功能分级、合并疾病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平均随访(8.80±3.51)月,NOACs组停药率显著高于华法林组(57.39%vs.22.92%,P<0.001)。对房颤疾病本身及其危害认识不足是两组患者停药的共同主要原因,经济因素、购买因素、出血因素、对疾病缺乏认识对两组患者停用抗凝药均具有显著影响。结论目前新型口服抗凝药服药依从性仍较低,多种因素影响房颤抗凝,其中对房颤缺乏正确认识是导致患者停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