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摘要目的确定3级神经内分泌癌与1/2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鉴别诊断特征。方法本研究纳入161例经手术证实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人。回顾性分析病理切片以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纵隔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纵隔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结果:6例中,4例位于前中纵隔,2例位于前纵隔,肿块密度不均匀,6例均有坏死灶,肿瘤平均径6.4cm,4例伴有显著的上腔静脉阻塞症,5例上腔静脉内瘤栓,5例伴有头臂静脉受压.结论:CT能够确定纵隔神经内分泌癌的位置、大小、形态及累及范围,为手术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食管神经内分泌癌的CT影像学表现,探讨食管神经内分泌癌(NECs)和鳞状细胞癌(SCCs)的CT鉴别特征。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22例食管神经内分泌癌,作为对照组采用1:1匹配抽样纳入22例食管鳞癌;回顾性分析两种肿瘤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学特征。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评估CT表现的各种分类和连续性变量;连续性变量的CT特征采用ROC曲线分析,最终确定转移性淋巴结大小的最佳界限值。用Kappa检验分类变量两观察者一致性;用ICC检验连续性变量两观察者一致性。结果食管神经内分泌癌与鳞癌在临床症状(吞咽困难)、瘤周食管内壁界面形态、增强模式、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大小、肝转移瘤增强模式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肿瘤的淋巴结大小的最佳界值为2.05cm。结论 CT对鉴别食管神经内分泌癌与鳞癌有一定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分析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NEC)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6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7例肝脏原发性NE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并总结分析其CT表现。结果 7例患者中单发4例,多发3例,表现为单个较大主灶伴多发子灶。肿瘤最大径4.8~17.3cm,4例边界清楚,3例边界欠清。7例密度均欠均匀,可见不同程度囊变坏死。动脉期7例肿瘤实质部分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其中3例强化范围增加,逐渐向内填充。肿瘤血管显影3例,瘤体边缘包膜样强化2例。侵犯胆囊壁2例;肝内胆管扩张3例;肝门区、后腹膜淋巴结肿大4例。结论肝脏原发性NEC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CT检查对该病诊断与鉴别有一定的价值,确诊仍需依赖病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在良恶性胰腺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F-p NETs)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临床病理证实为NF-p NETs的CT资料,比较良恶性NF-p NETs相关CT征象的差异。结果 :恶性组病变平均直径(6.2±1.8)cm,良性组病变平均直径(4.5±1.5)c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NF-p NETs中,11个病变具有侵袭性,其中良性组3个,恶性组8个,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组动脉期及门脉期肿瘤绝对强化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动脉期及门脉期肿瘤绝对强化值可作为除病变大小、侵袭性外鉴别NF-p NETs良恶性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retz  C 张林 《放射学实践》1995,10(2):63-65
借助适当的CT影像检查技术可证实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但必须考虑到诊断的限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P)的 CT 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 NETP 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运用 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比较不同级别肿瘤间的强化差异,运用 Fisher 精确检验法比较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肿瘤间强化程度的差异。结果:28例中功能性 NETP 5例,非功能 NETP 23例;根据 WHO 分级, G1级15例,G2级9例,G3级4例;肿瘤以实性成份为主25例(8例为完全实性),囊性为主3例;18例肿瘤实性部分在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强化,其余10例肿瘤强化程度类似于胰腺或者略低于胰腺;增强扫描动脉期,15例 G1级 NETP 中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13例,9例 G2级肿瘤中明显强化4例;4例 G3级肿瘤中仅1例表现为明显强化;增强扫描动脉期,5例功能性 NETP 中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3例,23例非功能性 NETP 中15例明显强化;肿瘤病理分级越高,表现为明显强化的可能性越小(γs=-0.752,P <0.05),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肿瘤间的强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01>0.05)。结论:NETP 的 CT 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 有助于肿瘤的术前评价,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双期动态增强CT鉴别不同病理级别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NET的CT表现,观察病变的位置、最大径、包膜、钙化、囊变坏死、胰胆管扩张,有无周围淋巴结肿大、血管侵犯和肝转移。分别测量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图像上肿瘤病灶和病灶周围正常胰腺实质的平均CT值,计算肿瘤的平扫相对密度指数、动脉期相对强化指数、静脉期相对强化指数。根据2010年WHO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类方法将50例肿瘤分为两组:胰腺神经内分泌瘤(G1、G2级肿瘤,记为G1/2级)和胰腺神经内分泌癌(G3级肿瘤)。比较两组肿瘤的CT影像表现差异。结果:50例pNET均为单发病灶。G1、G2、G3级pNET分别为21、22和7例。胰腺神经内分泌瘤(G1/2级)43例,胰腺神经内分泌癌(G3级)7例。G1/2和G3级肿瘤的病灶位置、囊变坏死和钙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G1/2、G3级肿瘤的平均最大径分别为(27.2±15.9)和(35.6±16.4)mm,随着病理级别的增高,肿瘤的平均最大径有增大趋势,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的包膜、胰胆管扩张、周围淋巴结肿大、血管侵犯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1,0.001,0.002,0.029),肝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0)。G1/2级肿瘤的动脉期相对强化指数(1.33±0.27)和静脉期相对强化指数(1.31±0.26)均较G3级肿瘤高(分别为0.96±0.16、1.03±0.14),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动脉期相对强化指数、静脉期相对强化指数鉴别不同病理级别pNET的ROC曲线分析:两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7、0.817,动脉期相对强化指数较静脉期相对强化指数能更好地鉴别G1/2和G3级pNET。结论:双期动态增强CT有助于G1/2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和G3级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与病理相对照,描述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pNET的MSCT)多期增强表现,提高对其CT特征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pNET的MSCT资料,分析病灶位置、大小、密度、动态增强强化特征,强化程度及与病理相关性.结果 21例患者发现病灶26个,其中胰头、胰颈、胰体及胰尾部分别为5、4、9、8个;最大肿瘤直径为8.0cm,最小肿瘤直径为0.8cm,平均直径为3.7cm;26个病灶均表现为等或低密度,6个病灶伴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26个肿瘤与胰腺密度比较,9个病灶表现为不均匀强化,14个病灶表现为均匀强化;肿瘤密度高于胰腺者13个,低于胰腺者8个;1个未检出瘤灶记录为密度等于胰腺.9个病灶与动脉期强化程度等同,13个病灶强化程度有所下降,5个病灶强化程度有所提升.门脉期4个病灶显示强化状态,2个轻度强化状态有所提升,延迟期多数病灶强化程度大幅度下降,仅门脉期轻度不均匀强化病灶依然显轻中度强化状态,但该病例肿瘤各个期间均显低或稍低密度,并伴有斑点状钙化现象.A1、A2、V1、V2等参数随病理级别提升而呈下降趋势.其中A1、A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NETP患者MSCT扫描,可全面把握患者肿瘤影像特征,有助于对患者肿瘤的鉴别和后期治疗.同时患者病理级别增高,强化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CT在胰腺单发转移瘤与胰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3例经穿刺细胞学、术后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胰腺单发转移瘤的CT表现,并与53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的CT表现进行对比。所有病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胰腺单发转移瘤与胰腺癌在病灶分布、形态与边缘、周围血管侵犯、胰管及胆管扩张、胰腺体尾部萎缩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结论 CT有助于鉴别胰腺单发转移与胰腺癌。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分析纵膈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探讨其CT征象.方法 回顾经病理证实的9例纵膈神经内分泌癌,分析其CT的影像表现.结果 9例纵膈神经内分泌癌多位于前上纵膈(7/9).纵膈神经内分泌癌CT值密度欠均匀,病灶直径大于5cm时其内易见坏死.对比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结论 纵膈神经内分泌癌具有体积大,易坏死、具有明显侵袭性、易转移的特点.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提高纵膈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纵隔神经内分泌癌(MNEC)的CT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选取22例经病理证实的MNEC的CT影像资料。结果病理小细胞癌4例,大细胞癌1例,不典型类癌4例,类癌3例,未明确病理分型10例;神经内分泌标记物Syn、CgA、CD56及NSE表达率达59%~91%。病灶轴位最大径平均7.5 cm,前纵隔及前中纵隔17例,形态分叶状18例。5例病灶含钙化,为点片状、条状及团状钙化影。增强后中度或明显强化20例(强化值22~67HU),均见坏死囊变,其中多发肿瘤迂曲血管8例。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消失或模糊20例,均累及纵隔胸膜。纵隔血管受到不同程度侵犯10例。累及气管或食管4例。淋巴结转移18例。远处转移12例,包括肺、肝、骨、膈肌脚、小脑及胰腺。结论 MNEC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具有体积大、血供丰富、易坏死、侵袭性高、易转移的特点,CT表现结合临床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纵隔神经内分泌癌(MNC)的CT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MNC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5例中,胸闷4例,呼吸困难2例,胸痛3例,咳嗽2例;2例呈类圆形,3例不规则形,4例坏死,1例钙化,病灶直径4~14 cm,4例呈侵袭性生长,包绕纵隔血管及气管,2例分叶征,3例与肺组织分界清晰,3例与胸壁呈锐角,增强扫描后5例可见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病灶内见血管影。结论:MNC体积较大,易坏死,呈侵袭性生长,增强扫描后可见不均匀轻中度强化,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纵隔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纵隔神经内分泌癌的患者多无明显特殊临床症状,50%有胸闷、咳嗽,平均年龄(56.9±10.32)岁,17例发生在前纵隔,均为单发,平均直径(6.3±2.4)cm,19例呈分叶状或结节状,3例见点状钙化,20例均出现液化坏死,平均强化幅度为(29.7±11.65)HU。结论纵隔神经内分泌癌术前诊断困难,临床表现及CT表现均无明显特异性,但当病变位于前上纵隔偏左侧伴多发小灶样坏死时,应考虑到该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多排螺旋CT表现.方法 纳入本院经临床和手术病理确诊为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且术前在本院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的患者16例.回顾性分析其多排螺旋CT图像,主要观察肿瘤的数目、位置、形状、大小、密度、强化方式等.结果 16例均为胰腺单发肿瘤,发生于胰体部8例、头部5例、尾部3例.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直径5.2 cm.平扫12例表现为稍低密度影,2例表现为等密度,2例表现为囊性病灶.增强后3例表现为等密度强化,6例为低密度强化,5例为高密度强化,2例囊性病灶无强化.6例可见胰管扩张,肝转移瘤见于3例患者,增强后呈环形强化.结论 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多排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但其鉴别诊断较难,需结合影像学表现和临床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胰腺转移瘤与胰腺癌的CT表现,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胰腺转移瘤与14例胰腺癌患者的CT资料,并作对照研究.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1)胰腺转移瘤:共28个病灶,主要位于胰颈、体部,其中多发型9例,直径0.5 ~11.0 cm,平均2.31 cm,26个病灶为圆形或类圆形,26个病灶边界清楚.增强扫描病灶呈中度强化7个,环形强化6个,中度强化并环形强化6个,明显强化8个,不强化1个,明显强化的病灶仅见于肾癌转移.所有病例均合并其他部位转移.(2)胰腺癌:均为单发病灶,直径1.68~9.70 cm,平均4.55 cm,9个病灶出现分叶,13个病灶边界不清,6个病灶远端胰腺萎缩,9个病灶侵犯周围结构,6个病灶导致胰胆管扩张.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8例,中度强化5例,环形强化1例.CA19-9均升高.结论 胰腺转移瘤和胰腺癌具有较明显的CT特征,可以作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