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小结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方法运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7年3月-2019年6月诊治的10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TIMI血流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TIMI血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衰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能显著改善心功能,促进心肌恢复再灌注,但配合循证护理效果更好,可减少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DIVERTMCE血栓抽吸导管行血栓抽吸联合静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6例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梗死相关动脉存在血栓病变征象的STEMI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血栓抽吸联合静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对照组46例(单纯血栓抽吸),比较两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术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及PCI术后临床结果的差别。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心肌梗塞溶栓治疗血流灌注及心肌灌注显影分级心肌灌注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 h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ST段回落〉50%的患者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血清术后肌钙蛋白I峰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等并发症及术后随访3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栓抽吸基础上联合静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在有效减轻血栓负荷、改善术后心肌血流灌注、提高梗死相关导联ST段回落率、减轻心肌损伤及改善左室收缩功能等方面优于单纯血栓抽吸治疗,但远期预后改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医院收治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MBG、CTFC、TIMI血流分级、TIMI血栓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BG、TIMI血流分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TFC、TIMI血栓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心脏事件、再发心肌梗死及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在替罗非班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5月10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于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将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6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采用该方法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随访6-24个月,对治疗效果及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LVEF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和随访24个月,LVEF提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8%,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明显作用,且患者可在术后较长时间持续获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在施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应用替罗非班及Diver C.E.抽吸导管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其中A组35例介入治疗前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注射及使用抽吸导管,B组35例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比较2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TMPG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心肌酶的变化、左室射血分数(EF)值、左室舒张末内径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并发症等. 结果2组基础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特征无明显差异.A组TIMI 3级、TMP 3级的比例,心电图ST段回落超过50%的比例及EF值均高于B组,CK-MB峰值和左室舒张末内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和严重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改善术后心肌组织的灌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疾病中的应用状况。方法:此研究中所研讨的30例患者均随机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30例患者随机均分两组研讨,对照组15例接受血栓抽吸治疗后行PCI,研究组15例接受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后行PCI,对比治疗状况。结果:从两组研讨对象治疗后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左心射血分数等三个方面指数上来看,研究组要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3.33%和对照组40%进行对比,前者明显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疾病采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其心功能状况,降低出血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王慧  党群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2,18(3):339-341,345
目的:对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半量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年龄(68.39±12.22)岁,术前TIMI血流0-1级,随机分为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对照组)30例,半量替罗非班组(A组)31例,抽吸导管联合半量替罗非班组(B组)31例,比较3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MP),术后2h心电图回落百分比(SumST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住院期间和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等.结果:对于患者术后TIMI血流3级、TMP3、术后SumSTR>70%及LVEF等指标,A、B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B组显著高于A组(P<0.05);3组之间术后出血事件及3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半量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效、安全,即刻血流恢复良好,术后无复流事件少,实现了心肌真正意义上的再灌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院住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重度血栓负荷,应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A组(40例),同期未应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B组(40例).比较两组术后患者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住院期间MACE及随访12个月时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有无差异.结果 A组TIMI血流3级及TMPG 3级患者多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院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A组患者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率、靶血管血运重建(TVR)率及总的MACE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TIMI血流、TMPG分级,降低患者12个月的TLR、TVR及MAC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对比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临床安全性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46例接受急诊PCI术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造影证实病变处有明显血栓负荷,将患者随机分组,抽吸组20例患者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吸血栓后行PCI治疗,替罗非班组26例患者造影后给予替罗非班+ PCI治疗.比较两组心肌灌注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抽吸组TIMI3级、TMPG 3级的比例,心电图ST段回落超过50%的比例及EF值均高于替罗非班组,CK2MB峰值和左室舒张末内径低于替罗非班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替罗非班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抽吸组.随访6个月,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5%和36.4%,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在接受急诊PCI术的患者中,病变处血栓负荷重时应用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相比更安全,出血并发症明显减少,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评价DiverCE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0例因STEMI行急诊PCI患者,其中35例(A组)术前常规应用替罗非班,血栓抽吸治疗后行PCI术;另外35例(B组)术前常规应用替罗非班后完成PCI术。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术后A组TIMI3级血流及心肌灌注分级(MBG)3级比例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vs80%,94%vs71%,P〈0.05)。A组心电图分析sumSTR≥30%者及左室射血分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vs74%,(65.39±6.2)vs(45.5±11.3),P〈0.05]。A组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峰值,达峰时间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7.2±252.6)vs(332.5±218.7),(8.11±2.34)vs(14.55±4.97),P〈0.05]。两组住院期间均无主要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器官再次血运重建及死亡)发生。结论血栓负荷较重的STEMI患者急诊PCI中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和DiverCE血栓抽吸导管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傅宴  张元春  尹庆  吴家宽  戴磊 《当代医学》2009,15(11):151-153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血栓病变的疗效。方法42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和标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观察两组PCI术前、术后心肌梗死血栓溶解(TIMI)积分、球囊扩张次数、TIMI血流、无复流或慢血流、校正的TIMI帧计数(cTFC)、心肌灌注分级(MBG)、手术时间、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与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等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血栓积分明显下降,球囊扩张次数减少,支架直接植入率高,最后TIMI血流改善,cTFC降低,MBG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率及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可改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血栓病变的血栓负荷、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灌注和左室收缩功能,而不增加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7,(10):1421-142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PT)结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随机分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组(对照组)和PT+PCI联合应用替罗非班组(试验组)。比较两组2h ST段回落率、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梗死部位血管的TIMI血流分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急性期试验组和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率(MACE)分别为20.0%和37.5%,病死率分别为4.0%和8.33%,试验组TIMI3级发生率和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PCI联合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状动脉血栓,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肌再灌注,减少心脏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17.
赵宇新  陈国秀  秦菘  边容 《北京医学》2015,37(5):456-459
目的 研究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住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 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重度血栓负荷,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作为试验组,同期未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并随访12个月时MACE.结果 试验组TIMI血流3级(90% vs.60%,P=0.001)及TMPG 3级(87.5% vs.67.5%,P=0.009)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院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vs.5.0%,P=0.473).12个月复查造影示,试验组患者靶病变血运重建率(TLR,3.1% vs.26.7%,P=0.001)、靶血管血运重建率(TVR,6.2% vs.40.0%,P=0.001)及总MACE发生率(12.5% vs.40.0%,P=0.00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TIMI血流、TMPG分级,降低患者术后12个月TLR、TVR及MAC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PCI术中经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后血运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以76名STEMI术中发生无复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方案为:PCI+血栓抽吸+硝酸甘油;治疗组方案为:PCI+血栓抽吸+硝酸甘油+替罗非班。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运恢复情况和心脏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术后的TIMI血流分级、TMP心肌灌注血流分级、CTFC数值以及30天内的MACE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PCI术中经抽吸导管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能够有效改善STEMI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对预后具有较大益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栓抽吸导管和替罗非班联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均行急诊介入术治疗,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仅予PCI治疗,研究组46例予血栓抽吸导管和替罗非班联合治疗。结果对照组TIMI 3级血流、ST段回落率、无复流率均少于研究组,LVEF水平小于研究组,LVEDd及LVESd均多于研究组,且不良的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8.6%,高于研究组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予血栓抽吸导管和替罗非班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葛君  汪朝晖 《中华全科医学》2014,(12):2039-2040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蚌医二附院2011—2014年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替罗非班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替罗非班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持续泵入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CK-MB峰值及治疗后TIMI分级。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替罗非班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K-MB峰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IMI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显著,降低CK-MB峰值及超敏C反应蛋白,改善冠脉血流,可减少心肌细胞的坏死,挽救缺血心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