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髋臼前倾角术前测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21例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入常规组和术前测量组。常规组按照前倾15°安放人工髋臼,术前测量组按照术前测量角度安放人工髋臼,并统计分析术前测量组术后人工髋臼前倾角度与术前测量值相差1°和5°的比例以及两组患者术后人工髋臼前倾角度差异。结果 术前测量组人工髋臼前倾角度术后误差小于1°和5°的比例分别为3.13%和29.69%,常规组与术前测量组术后人工髋臼前倾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臼前倾角术前测量可提高人工髋臼安放的精确度,但安放的准确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背景:髋臼杯即髋臼假体的安放角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髋臼外展角、前倾角是评价髋臼假体放置是否合理的重要参数.目的:综述了髋臼前倾角的测量方法,髋臼前倾角与假体的关系,为临床合理放置假体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中2011-08之前关于全髋关节置换髋臼前倾角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全髋关节置换;髋臼前倾角;人工关节;测量"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关节置换及髋臼前倾角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85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5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髋臼假体精确的放置对关节的稳定性十分重要,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臼假体安放于外展40°~45°、前倾15°~20°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3.
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我国开展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术式不断改良普及,假体式样日益翻新,术中髋臼杯即髋臼假体的安放角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髋臼杯的位置安装不良,易导致假体松动,易造成股骨头假体的脱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将髋臼横韧带作为髋臼假体前倾定位解剖参照标志的可靠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98例(98髋)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中将髋臼横韧带作为解剖参照标志定位髋臼假体前倾角度,术后对其髋臼假体前倾角度进行测量,并与正常前倾角度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2~18个月,均未发生髋关节脱位;术后髋臼假体前倾角度为(15.16士4.00).,与正常前倾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臼横韧带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可作为确定髋臼假体前倾定位角度的理想参照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髋臼假体外展角大小对髋关节假体使用寿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8年9月在本院行单侧THA治疗的34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外展角55°为截断值分为A组(外展角≥55°)和B组(<5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髋关节假体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骨盆体位改变对模拟髋臼假体前倾角测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利用骨盆正位片测量髋臼假体放置角度是目前常用的评估人工髋关节置换效果的方法,骨盆体位的非标准化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使得相互比较较为困难.目的:试图了解骨盆体位变化时,髋臼假体前倾角测量的相应变化情况,以提高临床评价的准确性和比较研究的可比性.方法:自制系列前倾角模拟髋臼假体模型,分别代表0°,10°,20°,30°,40°前倾角.按35°,40°,45°,50°,55°外展角分别放置于6具防腐骨盆标本髋臼窝内,使骨盆标本沿冠状轴、矢状轴在±30°的范围内按5°/次分别旋转,保持X射线投照中心点始终与标准骨盆正位片投照中心点一致.摄X射线平片并进行前倾角测量.结果与结论:骨盆沿冠状轴或矢状轴每旋转1°,髋臼假体前倾角测量值变化为0.61°~0.73°,其中沿冠状轴向前旋转和沿矢状轴远离放射源时前倾角呈减小趋势,沿冠状轴向后旋转和沿矢状轴接近放射源时前倾角呈增加趋势,临床评价时应充分考虑骨盆体位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97例术后假体脱位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护理的角度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2008-01/2008-12 97例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例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术后有1例发生脱位。结论:围术期对老年患者的正确护理和康复训练可明显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和翻修术中髋臼侧骨缺损重建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2002年7月-2009年6月行全髋置换术和翻修术中发生髋臼侧骨缺损21例(23髋)。根据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分型法,Ⅰ型11髋,Ⅱ型6髋,Ⅲ型5髋,Ⅳ型1髋。分别采用大直径非骨水泥假体臼、非骨水泥假体臼加松质颗粒植骨、骨水泥假体臼加Cage加松质颗粒植骨,以及骨水泥假体臼加定制型假体加松质颗粒植骨等方法,对不同类型髋臼骨缺损进行修复。术后定期随访,采用Harris方法评估髋关节功能,根据X线片判断假体是否有松动,移植骨是否愈合。结果21例均获随诊6~8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5分,较术前平均改善36分。随访复查X线片无假体松动下沉,术后8个月可见移植骨-宿主骨交界处有连续骨痂形成。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或翻修术中,大部分髋臼侧骨缺损可使用较大型号非骨水泥假体或加松质颗粒植骨进行修复;对于影响假体稳定性较大缺损,使用骨水泥假体臼加Cage加松质颗粒植骨的方法可获得良好效果;一些新型Cage在处理严重髋臼骨缺损中有独特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及医疗器械的改进,人工全髋关节置 换(total hip replacemen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治疗股骨头坏 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方面等具有比较好的疗 效[1] .髋臼骨缺损后的修复重建是关节外科比较难以处理的难 题,伴髋臼骨缺损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也是关节外科中一项 比较复杂的手术.使用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可以在大多数的髋 臼骨缺损病例中重建髋臼,获得较满意的效果.本科2005 年以 来应用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对21 例伴髋臼骨缺损患者行全髋 关节置换术,近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归纳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原因、观察、综述了预防假体脱位护理的研究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2.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利用人工材料将人体的股骨头和髋臼置换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修复手段。被称为本世纪的一个重大贡献,其手术目的是减轻或解除患者髋关节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术后易发生各种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假体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2%-6.2%。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给患者家庭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假体脱位的原因、脱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预防脱位的护理及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4.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华  任文秀  曾纪洲 《护理研究》2007,21(26):2368-2369
介绍了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假体脱位的原因、脱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预防脱位的护理及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5.
背景:成人髋臼发育不良髋臼小而浅,臼内有大量骨痂和瘢痕组织等都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真臼的辨认、臼杯的准确安装带来极大困难,关节置换前对髋臼的全面认识是选择合适的髋臼假体和制定个性化髋臼重建方案的前提。目的:评估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前臼杯型号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准备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的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行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髋臼,并进行数字化臼杯模板置入拟定术中假体型号,并与置换中实际作吻合度评估。结果与结论:螺旋 CT 扫描可清晰显示髋臼形态,基于此所进行三维关节置换前计划,拟定的臼杯大小数据中71.4%与置换中实际一致,其组内相关系数为0.888,明显较基于X射线平片所作二维置换前计划准确。髋臼发育不良病例髋臼变浅变小,髋臼外上方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骨缺损,为达到骨床对臼杯良好的包容,可借助三维多平面重建能有效评估髋臼形态,其对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前假体的选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髋关节假体材料及形态不断发展,其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优缺点。不同材料的髋关节假体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近、远期效果存在差异;对患者年龄、生活质量、骨质条件要求各异;其寿命与假体材料及配伍密切相关。比较不同人工髋关节假体材料的性能,可为临床选择具有耐磨损、生物相容性好的理想人工髋关节假体材料提供依据。本文就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不同假体材料及其配伍在临床的应用与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外展角与后脱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77例(419髋),术后发生脱位20例。根据术后X线片检查髋臼唇外展角分为四组:髋臼唇外展角<40°组、髋臼唇外展角≥40°~50°组、髋臼唇外展角>50°~60°组、髋臼唇外展角>60°组。结果髋臼唇外展角<40°131例,发生脱位7例,脱位率5.3%;髋臼唇外展角≥40°~50°174例,发生脱位3例,脱位率1.7%;髋臼唇外展角>50°~60°75例,发生脱位8例,脱位率10.7%;髋臼唇外展角>60°19例,发生脱位2例,脱位率10.5%,脱位率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9.082,P=0.028,R=-0.074)。结论为了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脱位率,髋臼外展角的角度多应该选择在≥40°~50°,尽可能避免在其他角度。  相似文献   

18.
选择医院2010年5月~2014年5月接收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骨质缺损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随访12个月后,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复查X片显示假体无移位和松动迹象,移植骨均愈合。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平均(87.6±7.8)分。通过有针对性的处理髋臼骨质缺损,明显改善患者髋臼骨质缺损状况,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人丁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出是指假体头从髋臼假体中脱出。一旦假体脱出,多数患者可通过复位后牵引治疗,如反复脱出患髋不稳定,患者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治疗,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我们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结合临床经验,对假体脱出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几点预防对策,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18例行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加强心理护理,熟悉患者病情,防治感染,预防髋关节脱位及早期康复训练等,认为全髋关节翻修术术前及术后护理,尤其是加强心理护理、预防假体脱位和早期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翻修术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