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服务干预预防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的100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服务干预预防DVT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血栓标志物、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第15 d后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00%20.00%)(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D-D水平降低(P0.05);,vWF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优质服务干预预防老年COPD患者DVT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同时还可改善患者血清血栓标志物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环减压弹力袜联合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2015年1月~2017年1月的10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环减压弹力袜联合LMWH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血栓标志物D-D和凝血四项PT、a PTT、TT和Fbg水平的变化,以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第15 d后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0%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第4 d和7 d后DVT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D、Fb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T、a PTT、T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86.32±2.03),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3.22±3.23)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85.52±2.67),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92.52±3.01)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循环减压弹力袜联合LMWH预防COPD患者DVT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同时还可改善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ICU室2012年1月~〈2015年1月的10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DVT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ICU死亡率和血栓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DVT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8.00%vs26.00%),(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ICU死亡率比对照组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比较,试验组D-D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充气加压预防COPD患者DVT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价值。方法以96例COPD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下肢DVT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4.17%(2/48),高于对照组16.67%(8/48)(P<0.05)。两组干预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 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升高,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水平降低,观察组升高/减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2%(47/48),高于对照组87.50%(42/48)(P<0.05)。结论全面性护理干预可改善COPD患者凝血状态,降低下肢DVT的发生,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胃肠道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增加趋势,其后果可导致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继而导致下肢肿胀和溃疡形成,严重时可并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采用压力抗血栓泵对 相似文献
7.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3)
目的探讨抗血栓泵预防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06月我院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80)与对照组(n=80),围术期均给予抗凝治疗,术后制动8h;观察组制动期抗血栓泵,观察、比较两组DVT、动脉穿此处渗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1.25%(1/80),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5.0%(4/80),差异明显(P0.05);两组动脉穿刺处渗血、血肿及假性动脉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内,给予抗血栓泵可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指深静脉出现血凝块,而且多在静脉瓣上扩展,最后形成血栓,完全阻塞血管。深静脉血栓主要发生于下肢,也可发生于留置静脉导管的上肢,或由于上肢压缩性损伤、肋骨压迫锁骨下静脉引起。脑卒中患者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发病率可达3%~30%,甚至高达53%。我院老年神经科主要收治老年患者,不乏昏迷、偏瘫等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因此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显得尤其重要。我科使用SCD感应抗血栓泵进行预防性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0,(7)
目的 研究阿加曲班联合抗血栓压力泵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7年7月~2019年7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ICU重症患者共108例,分为A、B、C三组,A组37例接受阿加曲班+抗血栓压力泵治疗,B组41例接受抗血栓压力泵单一治疗,C组30例未采取预防治疗;观察三组患者1周后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栓形成情况;比较三组患者入院时第1天及入院后第3、5、7天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入院时FIB和D-二聚体比较无明显差异,A组入院后第3、5、7天FIB和D-二聚体指标均低于B和C组,A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快于B组及C组,B组快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周A组DVT发生率0,B组2.4%,C组10.0%。结论 使用抗血栓压力泵能够预防ICU中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联合阿加曲班能够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此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12.
目的 分析前瞻性护理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连续性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救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干预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干预后下肢DVT情况、凝血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下肢DVT发... 相似文献
13.
14.
《血栓与止血学》2018,(4)
目的观察前瞻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前瞻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情况以及血浆凝血指标,并在1个月和6个月的时候进行回访,观察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中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后的血浆凝血指标情况优于参照组,且1个月及6个月后的复发率均低于参照组,(P 0. 05)。结论前瞻性护理应用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预防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抗血栓压力泵预防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9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加用抗血栓压力泵.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入院后7 d行下肢静脉造影,了解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抗血栓压力泵能安全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中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脂肪栓塞综合征为骨科的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由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下肢骨折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上静脉血管的受损和下肢长期制动使血流速度减慢,导致血液非正常地在静脉血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