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T 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 ,IL)调节功能的紊乱在鼻息肉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 32例鼻息肉标本和 6例下鼻甲粘膜对照标本中T 细胞亚群 (CD4 和CD8 细胞 )以及细胞因子IL 5、IL 10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鼻息肉组织中可见各种炎细胞浸润 ,CD4 和CD8 细胞数增多 (P <0 0 0 1) ;其中CD4 细胞明显多于CD8 细胞 (P <0 0 0 1)。鼻息肉组织IL 5和IL 10阳性细胞明显增多 ,(P <0 0 0 1) ,且IL 5 细胞多于IL 10 细胞 (P <0 0 5 )。IL 5 细胞以浆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在鼻息肉血管和腺体周围 ,CD4 CD8 细胞数比值与IL 5 IL 10 细胞数比值呈显著正相关 (r=0 78,P <0 0 1)。结论 鼻息肉的形成与CD4 T 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IL 5的高表达有关。以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鼻息肉应作为鼻息肉病理学特征的一个必要补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紊乱以及细胞因子分布失衡在鼻息肉免疫病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鼻息肉组织内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抗人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技术(ABC法),对11例健康成人、10例鼻息肉鼻粘膜组织内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布和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健康对照组鼻粘膜固有层内T:B为4.5:1,CD4^ /CD8^ 比值为1.8:1。鼻息肉组则分别为2.5:1和1.9:1。鼻息肉与健康成人相比,CD20^ 细胞数和CD4^ 细胞数以及CD4^ /CD8^ 比值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显示鼻从组织内具有正常的免疫反应性,且其内的体液免疫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从而为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参与鼻息肉的形成提供了间接依据。  相似文献   

3.
细胞间粘附分子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病理特征的鼻息肉组织中局部细胞间粘附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对9例正常鼻粘膜和19例鼻息肉组织冰冻切片,用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单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及其与MGG双染,光镜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鼻息肉组织ICAM-1和LFA-1的表达均显著增加,组织局部ICAM-1的表达与大量LFA-1阳性的嗜酸粒细胞浸润密切相关。结论 鼻息肉组织ICAM-1和L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病理特征的鼻息肉组织中局部细胞间粘附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9例正常鼻粘膜和19例鼻息肉组织冰冻切片,用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functionasociatedantigen1,LFA1)单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及其与MGG(MayGrüwaldGiemsa)双染,光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鼻息肉组织ICAM1和LFA1的表达均显著增加,组织局部ICAM1的表达与大量LFA1阳性的嗜酸粒细胞浸润密切相关。结论鼻息肉组织ICAM1和LFA1的高表达,ICAM1/LFA1相互作用促进了嗜酸粒细胞浸润,参与了局部的炎症过程,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LFA1)的高表达是鼻息肉发生、发展诸多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鼻息肉组织中炎性细胞的病理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鼻息肉组织中炎性细胞的病理意义。方法对10例正常鼻粘膜和24例鼻息肉组织行免疫组化及MGG染色以观察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在组织中的分布程度,结果: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CD68阳性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显著增加。结论:鼻息肉的发生与炎性细胞的浸润,活化密切相关,药物治疗应是鼻息肉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调节2功能的紊乱在鼻息肉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32例鼻息肉标本和6例下鼻甲粘膜对照标本中T-细胞亚群(CD^+4和CD^+8细胞)以及细胞因子IL-5、IL-10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鼻息肉组织中可见各种炎细胞浸润,CD^+4和CD^+8细胞数增多(P〈0.001);其中CD  相似文献   

7.
鼻息肉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虽然国内外学界对鼻息肉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其确切的形成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就鼻息肉中浸润细胞的意义和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复发性鼻息肉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复发性鼻息肉组织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 ,探讨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鼻息肉复发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应用荧光免疫流式细胞术检测 17例复发性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 、CD8 、CD4 5RO 的表达 ,并与正常人下鼻甲黏膜及外周血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复发性鼻息肉组织中有大量T淋巴细胞浸润 [(39.6 5±2 .0 8) % ],而在健康下鼻甲黏膜中几乎未见CD3 细胞。在复发性鼻息肉中 ,CD3 CD4 细胞[(6 4.4 46± 5 .2 97) % ]多于CD3 CD8 细胞 [(35 .5 5 4± 5 .2 97) % ](P <0 .0 5 ) ,CD3 CD4 5RO 细胞 [(2 2 .6 49± 2 .789) % ]也显著多于正常人外周血CD3 CD4 5RO 细胞 [(3.896± 0 .384 ) % ](P<0 .0 5 ) ,CD3 CD4 /CD3 CD8 比值为 1.95 6± 0 .0 93,复发性鼻息肉患者外周血比值为 2 .36 7±0 .12 8,正常人外周血比值为 1.6 0 6± 0 .0 96 ,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5 )。结论 :复发性鼻息肉组织中有大量T淋巴细胞表达 ,且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 ,显示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在鼻息肉的形成与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检测鼻息肉组织及正常鼻腔黏膜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 (Fn)的表达及分布 ,以探讨Fn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来源32例鼻息肉组织来源于我院鼻息肉手术切除标本 (鼻息肉组 ) ,男 2 4例 ,女 8例 ;年龄 1 9~ 60岁。 8例正常中鼻甲黏膜取自因鼻中隔偏曲手术切除标本 (正常中鼻甲组 ) ,男 6例 ,女 8例 ;年龄 2 1~44岁 ;5例正常鼻中隔黏膜取自健康志愿者 (正常鼻中隔组 ) ,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2 4~ 47岁。正常中鼻甲组和正常鼻中隔组患者均无呼吸道疾病。1 .2   试剂及方法试剂 :鼠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CD34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D34+细胞在鼻息肉上皮修复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鼻息肉组织和10例对照中鼻甲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4例鼻息肉上皮基底细胞可见CD34表达,在中鼻甲黏膜上皮中未见CD34表达.在鼻息肉和对照中鼻甲黏膜上皮下固有层中可见到CD34+炎症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鼻息肉患者外周血中Th9细胞的比率,初步探讨其与鼻息肉形成的关系。方法标本取自40例鼻息肉患者、20例单纯鼻出血或鼻中隔偏曲患者的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鼻息肉组和对照组外周血中Th9细胞的比率。结果鼻息肉患者外周静脉血中Th9细胞的比率(1.29%±0.18%)明显高于对照组(0.45%±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h9细胞在鼻息肉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嗜酸粒细胞(EOs)趋化因子Eotaxin、Eotaxin-2在人鼻息肉病和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鼻息肉与鼻息肉病发病机制上的异同。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15例鼻息肉病患者(鼻息肉病组)、13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的息肉组织和8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的中鼻甲组织(对照组)中Eotaxin和Eotaxin-2的表达。结果:Eotaxin-2在对照组、鼻息肉组和鼻息肉病组3组间呈递增表达,且每2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otaxin在鼻息肉病和鼻息肉组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在鼻息肉病组与鼻息肉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otaxin和Eotaxin-2可能均参与了鼻息肉病与鼻息肉的炎症反应过程,Eotaxin-2在鼻息肉病和鼻息肉组织之间的不同表达提示它可能是鼻息肉病与鼻息肉发病机制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Fas和Bcl 2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鼻息肉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S P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鼻息肉组织及19例下鼻甲组织中Fas和Bcl 2的表达情况。结果: (1)Fas在鼻息肉上皮及腺上皮的表达弱于对照组(P<0.05);(2)Bcl 2在鼻息肉上皮及腺上皮的表达强于对照组(P<0.05);(3)鼻息肉上皮细胞中Fas、Bcl 2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1)Fas和 Bcl 2在鼻息肉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在NP上皮细胞中, Fas和Bcl 2无相关性,因此这两种凋亡基因在NP的形成过程中各起独立作用,协调抑制NP上皮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亚型在鼻息肉病患者的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以了解其在上呼吸道慢性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碱性磷酸酶和抗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atase andanti-alkaline  相似文献   

15.
16.
鼻息肉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亚型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亚型在鼻息肉病患者的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以了解其在上呼吸道慢性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碱性磷酸酶和抗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atase and anti-alkaline phospatase,APAAP)法检测25例鼻息肉病患者的息肉组织和下鼻甲粘膜中(TGF-β1-3表达,并以8名健康人下鼻甲粘膜作对照。用双重免疫标记法对鼻息肉中的炎细胞进行标记,了解巨噬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在鼻息肉组织中的数量。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分析TGF-β在鼻息肉中的主要表达亚型。结果 ①TGF-β的表达在鼻息肉病患者的鼻息肉组织中高于下鼻甲粘膜,健康人下鼻甲粘膜中几乎不能检测到;②在TGF-β亚型中可以检测到大量TGF-β,而很少检测到TGF-β2、β3;③鼻息肉组织炎性细胞中嗜酸粒细胞的数量占优势,但TGF-β强阳性表达的细胞中巨噬细胞和嗜酸粒细胞较多。结论 TGF-β1是导致鼻息肉组织中TGF-β强阳性表达的细胞中巨噬细胞和嗜酸粒细胞较多。结论 TGF-β是导致鼻息肉组织中TGF-β家族的优势亚型,巨噬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是TGF-β的标志细胞。TGF-β1可能是鼻息肉发病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5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和11例正常鼻甲黏膜组织进行TNF-α检测.结果 TNF-α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TNF-α存在于鼻息肉组织的微环境中,对鼻息肉的病因及病理变化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检测鼻息肉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 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 ,以了解三者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关系 ,探讨粘附分子与 TNF-α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以 ICAM- 1、VCAM- 1及 TNF-α的单克隆抗体对 4 2例鼻息肉组织 (鼻息肉组 )和 16例鼻甲粘膜 (对照组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 :ICAM- 1、VCAM- 1及 TNF-α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ICAM- 1、VCAM- 1与 TNF-α的表达呈正相关 (r1 =0 .5 2 ,p1 <0 .0 1;r2 =0 .6 8,p2 <0 .0 1)。鼻息肉中两种细胞粘附分子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一致。结论 :1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而 TNF-α通过上调鼻息肉组织内皮细胞ICAM- 1及 VCAM- 1的表达 ,从而促进嗜酸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 ,穿内皮迁移、聚集于组织局部 ,引起鼻息肉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中抗原递呈细胞对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意义及与鼻息肉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对10例正常鼻粘膜和14例鼻息肉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病理学染色观察.结果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和CD68表达阳性的巨噬细胞与正常鼻粘膜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抗原递呈细胞-巨噬细胞在鼻息肉组织中的浸润可能有重要作用,而且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效应细胞的积聚与介质释放所导致的鼻粘膜慢性炎症损伤可能是鼻息肉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