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对肺腺癌和肺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临床上怀疑肺占位性病变需要增强CT扫描进一步确诊的病例,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41例(腺癌组)及肺鳞癌30例(鳞癌组)。在能谱CT上用肺部GSI序列扫描,测得两组的有效原子序数及动静脉期的能谱衰减曲线的斜率K、碘浓度、水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NIC,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相关数据的差异。结果:肺腺癌与鳞癌的有效原子序数eff-Z(分别为9.39±0.77与7.22±0.76)、动脉期碘含量(分别为7.17±0.71与6.25±1.65)、 动脉期NIC(分别为0.088±0.007与0.654±0.120)、静脉期水含量(分别为1032.54±3.41与1022.72±35.31)及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K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静脉期碘含量(P=0.851)、NIC(P=0.104)及动脉期水含量(P=0.3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能谱CT的多项定量分析对于鉴别肺腺癌和鳞癌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定量分析在鉴别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肺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1月间行能谱增强扫描并经病理确诊的鳞癌37例,腺癌43例,小细胞癌32例。将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肺癌分为3组,选择动脉期能谱成像对各组进行能谱物质定量分析,测得其动脉期碘含量、有效原子序数,计算其55~125ke V的能谱曲线斜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肺鳞癌组、肺腺癌组及小细胞肺癌组动脉期碘含量分别为(15.79±3.81100)μg/L、(18.49±4.69100)μg/L、(14.98±3.05100)μg/L,有效原子序数为8.54±0.21、8.69±0.24、8.50±0.16,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0.55±0.14、0.65±0.18、0.77±0.16,各组间动脉期碘含量、有效原子序数、能谱斜率均存在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21、8.40、15.20,P值均0.05);进行LSD-t两两比较发现肺鳞癌组与小细胞肺癌组的动脉期碘含量、有效原子序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能谱斜率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动脉单期能谱扫描多参数定量分析对鉴别不同类型原发性肺癌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能谱CT多参数分析在评估周围型肺腺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8例病理诊断为周围型肺腺癌的患者,其中低分化组(A组)12例,中、高分化组(B组)26例,均行宝石能谱CT成像模式的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增强扫描。利用其多参数分析功能,分别测得3期扫描中病灶ROI的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Eff-Z),并比较各参数间差异。结果:动脉期2组NIC、能谱曲线斜率及Eff-Z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静脉期2组NIC、能谱曲线斜率及Eff-Z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延迟期2组NIC、能谱曲线斜率及Eff-Z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能谱CT多参数分析在评估周围型肺腺癌病理分级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_目的:探讨能谱 CT 诊断肺结节、肿块的价值。方法:选取33例 X 线发现肺结节、肿块的患者,进行宝石能谱成像(GSI)模式三期增强扫描,利用 GSI 后处理功能,分别测量动脉期(30 s)、静脉期(60 s)及延迟期(90 s)病灶的能谱曲线斜率以及标准化碘浓度(NIC),测定各病灶区混合能量 CT 值,比较各参数间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3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恶性病变17例(恶性组),炎性病变8例(炎性组),除炎性病变外的良性病变8例(良性组)。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三组病变混合能量 CT 值、能谱曲线斜率(40~80 keV)以及 NIC 值均为炎性病变最高,良性病变最低。良性组与其他两组进行比较,病灶在动脉早期及延迟期扫描中混合能量下的 CT 值、能谱曲线斜率及 NIC 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组与恶性组比较,仅能谱曲线斜率及 NIC 值在动脉早期及延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 CT 有助于鉴别诊断肺结节、肿块,尤其是动脉早期及延迟期的能谱曲线斜率及 NIC 值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能谱CT成像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4例,采用能谱CT,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动脉期),测量并比较结节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碘浓度值、碘浓度比及有效原子序数,计算能谱曲线斜率,并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2组碘密度值、碘浓度比及有效原子序数、能谱曲线斜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能谱CT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能谱CT在不典型结核球与肺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45例肺结节或肿块患者进行能谱平扫及2期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均经病理证实.选取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能谱图像对不典型结核球组与肺癌组进行分析,测量、计算感兴趣区的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衰减曲线斜率(λHU)、平扫及2期增强扫描CT值.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组病灶各能谱参数的差异.生成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并比较各参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45例患者中,不典型结核球11例,肺癌34例.比较2组的NIC、两期增强λHU和70 keV单能量图像净增CT值,肺癌组均高于不典型结核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平扫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NIC诊断阈值为0.105时,约登指数最大(0.73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4%和90.9%.结论 能谱CT各参数有助于不典型结核球与肺癌的鉴别诊断,尤其是NIC值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6月间于我院放射科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检测的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淋巴结分为有转移组与无转移组(正常组),分别测量胃癌淋巴结转移与正常淋巴结动脉期和静脉期的碘浓度及同层主动脉碘浓度,比较胃癌转移淋巴结与正常淋巴结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的差异;分析淋巴结转移与正常淋巴结能谱曲线斜率的特征。结果最佳单能量图像是70keV。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动脉期的NIC值是0.545±0.087、0.143±0.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的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NIC值是0.478±0.014、0.306±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转移淋巴结与正常淋巴结的双期能谱曲线均为下降型,二者于40~80keV时差异较明显;于80~140keV对应的能谱曲线差异较小。动脉期曲线斜率k为6.86时,诊断胃癌转移淋巴结的灵敏度是83.2%,特异度是84.7%;静脉期斜率k为6.66时,灵敏度是64.6%,特异度是97.7%。结论 NIC和能谱曲线走行趋势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定性及定量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宝石能谱CT定量评估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50例,术前均行宝石能谱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记录40~140 keV各能量点下肿瘤的CT值(间隔10 keV),应用能谱CT基物质分离技术观察碘基图上动、静脉双期肿瘤碘含量(IC)及相同层面腹主动脉IC,计算双期标准化碘浓度比(NIC)、能谱曲线斜率(Slope)及静脉期碘含量降低率(ICrr).根据术后病理有无微血管侵犯将病变分为2组:微血管侵犯组(A组)和无微血管侵犯组(B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能谱参数有无差异,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参数对微血管侵犯的诊断效能.结果 50例患者能谱CT增强扫描共检出小肝癌56个,其中A组37个病灶,B组19个病灶.A组病灶动脉期IC、NIC、能谱曲线斜率及ICrr分别为(2.48±0.70) mg/mL、0.23±0.05、3.39士1.01及0.28±0.16,B组分别为(1.65士0.47) mg/mL、0.16±0.04、2.22±0.64及0.02±0.24,A组显著高于B组(P<0.05).A组病灶动脉期40~140 keV的CT值均高于B组,但仅在40~60 keV下2组CT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A、B2组病灶在静脉期40~140 keV的C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发现动脉期IC、NIC、Slope (λHU)及ICrr诊断效能最大,AUC分别为0.85、0.87、0.87及0.83.结论 能谱CT增强扫描定量研究为术前评估小肝癌微血管侵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DECT)增强的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k)及肿块最大长径在鉴别中央型肺鳞癌和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2例未经治疗的中央型肺癌患者于活检或手术前行DECT动、静脉期双期扫描,测量肿瘤最大长径及DECT参数(IC、NIC和k),分析这些参数的差异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腺癌、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的 HRCT 征象与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提高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111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肺腺癌69例,肺鳞癌30例,小细胞肺癌12例。进行 HRCT 扫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及 NSE)检测,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 HRCT 征象与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111例肺癌中分叶征102例,毛刺征59例,胸膜凹陷征49例,血管集束征26例,空泡征55例。CEA 在肺腺癌中的浓度最高[(13.43±24.81)ng/mL],CYFRA21-1在肺鳞癌中的浓度最高[(17.81±31.21)ng/mL],NSE 在小细胞肺癌中的浓度值最高[(47.48±57.32)ng/mL]。不同 HRCT 征象的肺癌 CEA 浓度和 CY-FRA21-1浓度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 CEA 浓度没有统计学差异。肺鳞癌的 CYFRA21-1浓度高于肺腺癌和小细胞肺癌(P <0.05)。小细胞肺癌 NSE 浓度显著高于肺鳞癌和肺腺癌(P <0.05)。结论:CEA、CYFRA21-1和NSE 平均浓度值最的依次是肺腺癌、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CYFRA21-1浓度、NSE 浓度的显著升高分别提示肺鳞癌、小细胞肺癌的可能性较大。有胸膜凹陷征的小细胞肺癌 NSE 的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定量参数术前评估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经内镜证实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且行手术治疗最终获得病理结果的59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术前1周内行常规胸腹部平扫和能谱成像双期增强扫描,测量并计算病灶强化值(Hu)、标准化碘浓度(NIC)、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Zeff-a)及能谱曲线斜率(λHu)。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病理分级、不同T分期间各参数值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于评价各参数值诊断低分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效能。结果不同病理分级间动脉期及静脉期NIC、λHu、Zeff-a和Hu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各参数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1)。动脉期NIC诊断低分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效能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UC)0.961,阈值0.125,敏感度95.8%,特异度91.4%。结论不同病理分级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能谱CT各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能谱成像为术前评估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病理分级提供了新指标。  相似文献   

12.
周航  武峰 《放射学实践》2017,(8):839-842
【摘要】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相关参数在反映肺癌生物学特征中的作用。方法:搜集我院6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鳞癌和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采用能谱模式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获得病灶的定量参数值,包括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K)和钙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测量EGFR和TTF-1在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27例肺腺癌中EGFR表达阳性20例、阴性7例,阳性组和阴性组中NIC分别为0.27±0.16和0.15±0.10,K分别为2.04±0.17和1.79±0.25,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例肺鳞癌中EGFR表达阳性19例、阴性14例,阳性组和阴性组中NICs分别为0.30±0.18和0.16±0.04,K分别为2.75±1.10和2.06±0.38,病灶内钙含量分别为6.57±0.67和4.73±1.56,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成像参数中标准化碘含量和曲线斜率(K)可反映肺癌病灶的血供情况及微血管密度,肺鳞癌中钙含量是反映肺鳞癌生长状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宝石能谱CT GSI双期增强扫描,对所获图像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对比,探讨其在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经宝石能谱CT GSI双期增强扫描且有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病例,病灶平均直径在1~2cm,将其分为炎性结节组(11例)及腺癌结节组(30例)。对薄层单能量重建图像进行后处理,从结节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结节与邻近肺组织碘浓度差及能谱曲线斜率这四个方面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动脉期结节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及静脉期结节与邻近肺组织碘浓度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动脉期结节与邻近肺组织碘浓度差及静脉期结节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动、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宝石能谱CT GSI双期增强扫描对于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率提高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不同评估参数在肝细胞癌与肝转移瘤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能谱CT 三期对比剂增强扫描的肝肿瘤患者31例(肝细胞癌15例,肝转移瘤16例),分别在三期能谱图像上对病灶边缘与腹主动脉、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的能谱参数进行测量,并计算50~70keV下的标准化CT 值、标准化碘(水)浓度、铁(水)浓度、水(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能谱曲线斜率及动静脉碘浓度差等。分析肝细胞癌与肝转移瘤之间、肝细胞癌转移灶与肝转移瘤之间各测量和统计参数的差异。结果肝细胞癌组在门脉期50、60、70keV 下 CT 值分别为142.500±29.106、112.010±20.864、93.727±15.331,碘浓度值为17.235±5.089(100ug/ml),有效原子序数为8.594±0.266,明显高于肝转移瘤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且门脉期较动脉期差异更为明显。肝细胞癌转移灶组与肝转移瘤组相比较,50~70keV下的CT值、碘(水)浓度、铁(水)浓度、水(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及标化后CT值、标准化碘(水)浓度、铁(水)浓度、有效原子序数肝细胞癌转移灶组明显高于肝转移瘤组,也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且随着扫描时间延长,两组差异逐渐变小。结论肝细胞癌与肝转移瘤、肝细胞癌转移灶与肝转移瘤的C T 能谱成像具有不同的特征,低能量keV可以对两组病变进行定量鉴别。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标准化碘浓度(NIC)评价肺癌TNM分期的价值。方法:55例肺癌患者(55个病灶)采用双源CT常规平扫及双能增强扫描,获得肿块静脉期NIC。按病理结果将55例肺癌病例分为:肺腺癌组和肺鳞癌组;≤3cm肺癌组和>3cm肺癌组;有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根据TNM分期分为Ⅰ~Ⅱ期和Ⅲ~Ⅳ期两组。采用t检验比较各组观察指标的差异;将NIC分别与原发灶大小及TNM分期做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IC对肺癌TNM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肺腺癌组和肺鳞癌组的原发灶大小和N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cm肺癌组和>3cm肺癌组的N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有转移组NIC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NIC与原发灶大小无明显相关性(r=0.106,P>0.05),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681,P<0.05)。以原发灶NIC为0.296作为判断肺癌Ⅰ~Ⅱ期和Ⅲ~Ⅳ期的诊断阈值(≤0.296为Ⅰ~Ⅱ期,>0.296为Ⅲ~Ⅳ期),诊断敏感度为96.0%,特异度为73.3%,符合率为83.6%。结论:采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对预测肺癌转移和评估TNM分期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光谱CT定量参数在预测喉肿物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术前未经治疗,均行IQon光谱CT双期颈部CT增强扫描,术后有病理结果的喉肿物患者47例。将两期图像传输至Philips ISP图像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获得能谱曲线、碘密度图和有效原子序数图。选择病灶强化最明显层面,勾画病灶和颈内动脉ROI,记录碘含量(IC)和有效原子序数值(Zeff),计算归一化碘含量(NIC)、归一化有效原子序数(nZeff);记录40 keV及90 keV时病灶CT值,计算病灶能谱曲线的斜率(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喉鳞癌和喉良性病变之间各项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和检验分析能谱定量参数与喉鳞癌、喉良性病变之间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各定量参数诊断喉肿物良恶性的效能。结果 动脉期中,喉鳞癌和良性病灶的λ分别为1.36±0.53、1.07±0.51;IC分别为(0.96±0.37)mg/ml,(0.75±0.37)mg/ml; NIC分别为0.13±0.07,0.09±0.05;Zeff分别为7.85±0.2,7.73±0.22;nZeff...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壶腹周围癌能谱CT参数特征,探讨能谱成像在判断不同组织来源壶腹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行能谱CT检查并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壶腹周围88例分成3组,其中胰头腺癌39例,胆总管末端腺癌22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癌27例。分别测量增强各期病灶的能谱曲线斜率、水浓度、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NIC),采用单因方差分析和Scheffe检验比较各能谱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三期增强扫描中,3组之间水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碘浓度:胆总管末端腺癌组分别为动脉期23.34mg/mL,门脉期25.79mg/mL,延迟期25.52mg/mL;十二指肠乳头腺癌组分别为动脉期14.35mg/mL,门脉期18.15mg/mL,延迟期19.47mg/mL;胰头腺癌组分别为:动脉期10.10mg/mL,门脉期13.01mg/mL,延迟期12.88mg/mL。标准化碘浓度:胆总管末端腺癌动脉期0.22,门脉期0.59,延迟期0.85;十二指肠乳头腺癌组动脉期为0.16,门脉期为0.39,延迟期0.59;胰头腺癌组动脉期0.09,门脉期0.30,延迟期0.46。斜率:胆总管末端腺癌组动脉期2.51,门脉期3.07,延迟期2.83;十二指肠乳头腺癌组动脉期斜率为1.64,门脉期斜率为2.11,延迟期斜率为2.21;胰头腺癌组动脉期斜率为1.08,门脉期斜率为1.30,延迟期斜率为1.37;各值均为胆总管末端腺癌组最高,胰腺癌组最低,且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能谱成像多参数联合诊断有助于鉴别壶腹周围癌的起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在鉴别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并检测EGFR突变状态的患者,包括60例EGFR突变患者和100例EGFR野生型患者.能谱CT定量参数包括CT40keV值、CT70keV值、有效原子序数、碘浓度、水浓度以及通过能谱曲线计算的曲...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成像技术对结直肠癌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在本院行腹部DLCT检查且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的4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41例患者共纳入113枚局部淋巴结,其中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转移性淋巴结40枚,非转移性淋巴结73枚。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共同分析每枚淋巴结的DLCT图像,分别在动脉期和静脉期图像上测量淋巴结的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及能谱曲线(40~100keV)的斜率,比较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光谱参数值的差异,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出有鉴别诊断价值的参数,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转移性淋巴结的动、静脉双期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及能谱曲线斜率均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P<0.05)。动脉期的碘浓度和能谱曲线斜率为转移性淋巴结的独立预测因子,预测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795和0.809,敏感度分别为0.704和0.778,特异度均为0.722。结论:DLCT定量参数对结直肠癌患者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其中以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的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增强扫描多种衍生图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确诊的36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后处理软件得出线性融合图、非线性融合图及碘图。比较三组动脉期、实质期胰腺癌强化参数的差异,并分析胰腺肿瘤、正常组织能谱曲线斜率、REV值及碘图CT值情况。结果胰腺肿瘤组织REV值、碘图CT值显著低于胰腺正常组织(P 0. 05),REV值、碘图CT在胰腺肿瘤组织、胰腺正常组织间无明显差异(P0. 05);动脉期胰腺肿瘤组织AEV、REV、CNR值在三组图像中,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ER在三组图像中无明显差异(P 0. 05);实质期胰腺肿瘤组织ER、REV、CNR值在三组图像中,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AEV在三组图像中无明显差异(P 0. 05); REV、CNR在双期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动脉期、实质期胰腺肿瘤组织能谱曲线斜率低于胰腺正常组织(P 0. 05);胰腺肿瘤组织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低于实质期(P 0. 05),胰腺正常组织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稍低于实质期(P 0. 05)。结论双能量CT动脉期和实质期增强扫描多种衍生图像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多技术、多图像反应胰腺肿瘤的病变和性质,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