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玉方  陈芳  金春红 《全科护理》2016,(19):2039-2040
[目的]探讨医院联合社区的延续护理模式在老年压疮高危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6例住院压疮高危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6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采用医院联合社区的延续护理,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压疮管理网络,成立皮肤管理小组,对小组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考核,病人出院后按要求随访,对照顾者照顾行为进行评估及指导。比较两组照顾者干预前后压疮相关知识、翻身技能、照顾行为得分、病人出院1个月后Bradeny压疮危险因素评分、病人出院2个月后压疮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照顾者出院2个月后相关知识水平与相关技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出院1个月后在感觉、活动方式、活动能力、营养摄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潮湿度、剪切力/摩擦力和总评分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院2个月后压疮治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院联合社区的延续护理模式,改善了照顾者的行为,提高了压疮高危病人治疗效果,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Orem自护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压疮高危病人压疮发生情况及其照顾者压疮知识、照顾行为、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即将出院、Braden压疮风险评估表评分≤12分的压疮高危病人252例及主要照顾者252人为研究对象,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实施为期6个月的以Orem自护理论为基础、参照2013版《中国压疮护理指导意见》制定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比较两组照顾者压疮知识、照顾行为、照顾负担及病人压疮发生率、愈合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病人照顾者的压疮知识和照顾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照顾负担得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压疮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Orem自护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有利于提高压疮高危病人照顾者的压疮知识水平和照顾行为,减轻照顾者照顾负担,促进病人压疮愈合,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内科压疮高危病人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164例内科压疮高危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出院后6个月,比较两组压疮高危病人的压疮发生率,以及干预组病人主要照顾者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对压疮知识、照顾行为及翻身技能操作的考评结果。[结果]干预组压疮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主要照顾者压疮知识、照顾行为及翻身技能操作得分高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内科压疮高危病人的压疮发生率,提高病人主要照顾者的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主要照顾者压疮类现场管理平台在高龄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主要照顾者压疮类现场管理平台应用前(2016年7-12月)和应用后(2017年1-6月)于我院出院并诊断为高龄压疮的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主要照顾者压疮类现场管理平台干预,比较2组压疮发生率及主要照顾者压疮知识和压疮照顾行为。 结果 出院6个月时,观察组照顾者的压疮知识与压疮照顾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0.240,P<0.001; t=10.513,P<0.001),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507,P=0.034)。 结论 采用压疮类现场管理平台对高龄压疮高危患者的照顾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提高照顾者压疮知识水平与压疮照顾行为能力,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应用家属版压疮评估风险表对卧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2015年8月—2016年1月抽取重庆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17例卧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照顾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9).对照组照顾者接受常规压疮知识健康教育;观察组照顾者接受以家属版压疮风险评估量表为基础的压疮护理健康教育.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结果 入院时2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使用家属版压疮风险评估表对卧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进行培训,能提高培训效果和护理针对性,减少患者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服务对脑卒中后卧床病人压疮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43例脑卒中后卧床病人按人院顺序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服务,3个月后对两组病人受压部皮肤发生压疮情况进行比较,并统计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咨询问题例数及问题的解决情况。结果 3个月后两组病人受压部皮肤压疮发生率及家庭照顾者对卧床病人皮肤护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咨询问题151例次,有效解决145例次,有效解决率为96.02%。结论 无缝隙护理服务能提高脑卒中后卧床病人家庭照顾者相关知识水平与技能,减少卧床病人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院联合社区压疮管理网络在社区老年压疮高危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对压疮高危患者及其照顾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9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纳入医院联合社区压疮管理网络进行干预,干预后对照顾者的压疮相关知识、翻身技能、照顾行为等进行评估。结果:3个月后干预组照顾者相关知识、翻身技能、照顾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联合社区压疮管理网络有助于维持照顾者的压疮认知水平,改善照顾行为,降低压疮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远程护理联合家庭访视对社区压疮高危人群居家护理后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在社区选取符合压疮高危人群的患者及主要照顾者120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对,实验组实施远程护理和家庭访视,对照组发放压疮相关资料。3个月后,对两组干预前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主要照顾者压疮基础知识知晓率及相关知识知晓率、照顾行为改变率、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护理联合家庭访视可提高照顾者压疮知识水平,改变其不良照顾行为,降低社区压疮高危人群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固定照护者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卧床压疮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于笔者医院诊治的老年卧床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 规护理;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于笔者医院诊治的老年卧床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指导固定照护者掌握相关压疮护理知识及技能,照护者参与患者出院后延续性压疮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压疮愈合、压疮风险评估及照护者压疮认知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照护者对压疮预防重要性、好发部位、危险因素及翻身方法的认知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愈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潮湿程度、摩擦力和剪切力 评分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照护者参与式延续性护理使老年卧床压疮患者出院后仍能得到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促使患者压疮愈合,降低压疮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见性干预对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压疮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909例老年人进行调查,了解压疮发生情况、分析压疮发生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将老年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53例和对照组4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预防干预措施,并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干预6个月、12个月后,观察组老年人照顾者的压疮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压疮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个月、12个月Norton量表各维度得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老年人6个月后压疮发生率16.34%,12个月后10.38%,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的27.81%和30.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压疮发生率较高,采取预见性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压疮发生,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奥马哈系统在社区压疮高危人群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降低社区压疮发生率。[方法]以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为基础制定家庭访视流程,对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出院的52例压疮高危病人进行6次家庭访视,连续管理3个月。[结果]病人出院后照顾者第1次家庭访视与第6次家庭访视在环境、社会心理、生理、健康行为4个领域相关问题的认知、行为、状况(K-B-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家护理期间,52例压疮高危病人中发生压疮2例,发生率为3.8%,照顾者在压疮预防知识及护理技术考核方面,第1次与第6次家庭访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制定的家庭访视流程,对压疮高危病人实施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照顾者对压疮的认知及照顾者的照顾行为,降低社区病人的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21"健康教育模式在降低社区老年卧床患者压疮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压疮患者198例及其照顾者198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9例患者和99例照顾者。观察组患者及照护者采用"321"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及照顾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Braden评估量表评分及照护者压疮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Braden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对照组患者Braden得分与入组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raden得分为(14.67±2.02)分,高于入组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70±1.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入组时,两组患者的压疮危险程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两组患者压疮危险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照顾者压疮相关知识问卷得分为(11.57±0.8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照顾者的知识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两组照顾者掌握情况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且观察组照顾者者压疮相关知识问卷得分为(11.57±0.81)分,高于对照组的(8.37±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321"健康教育模式可显著提高照顾者压疮照护相关知识技能,降低社区老年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低农村社区卧床老年人院前压疮发生率的方法。方法通过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对农村社区居民重点针对压疮高危老年人家属及照护者进行压疮预防护理的干预,比较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前后压疮高危老年人照护者的压疮知识掌握情况、社区老年人院前压疮发生情况及院前压疮发生的严重度。结果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后,压疮高危老年人照护者的压疮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模式建立前(P0.01);压疮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可提高照护者的压疮知识掌握情况及降低社区压疮高危老年人的院前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院联合社区的延续护理模式,对改善社区老年压疮高危患者照顾者居家护理行为的效果。方法根据压疮高危患者入院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35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采用医院联合社区的延续护理,具体措施包括构建压疮管理网络,成立压疮管理督导小组与随访小组,建立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对随访小组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并考核,患者出院后由随访小组成员按要求随访,对照顾者照顾行为进行评估及指导。结果 3个月后照顾者照顾行为得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联合社区的延续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照顾者照顾行为,降低压疮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陈月娟  张凌 《现代护理》2013,(23):2748-2750
目的调查社区卧床老人的主要照顾者压疮预防的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预防压疮知识量表和预防压疮自我效能量表,对某社区123名社区卧床老年人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卧床老年人主要照顾者预防压疮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50.14±9.87)分,主要照顾者预防压疮知识平均得分为(24.55±6.85)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照顾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有无其他人协助照顾和自觉健康状况是影响主要照顾者预防压疮自我效能的因素(F/t值分别为4.89,-3.57,4.06,2.01;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照顾者的年龄、文化程度、预防压疮知识进入方程,两者共同解释健康行为41.8%的变异。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对社区卧床老年人的主要照顾者进行健康宣教时,应关注他们的年龄、受教育程度,重点强调预防压疮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护理随访对居家卧床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72例具有压疮风险的居家卧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院时予常规出院指导,而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护士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和家庭访视,时间为6个月,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发生压疮3例(8.33%),对照组患者发生压疮11例(30.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45,P<0.05)。结论护理随访可提高患者照护者的认知度和依从性,有效预防具有压疮风险的居家卧床老年患者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张景丽 《临床护理杂志》2021,20(2):79-80,F0003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参与型远程护理模式应用于压疮患者院外干预中的效果。方法按照抽签分组法,将我院2018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院外带入压疮患者60例及其居家主要照顾者(每例压疮患者均配备1名主要照顾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模式。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型远程护理模式。连续干预3个月,观察两组压疮改善情况、负性情绪及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压疮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家庭参与型远程护理模式应用于压疮患者院外干预中可改善压疮状况,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及提高生命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结合自护模式对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出院的175例行动不便需长期卧床的患者,根据患者出院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患者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服务结合自护模式,在患者出院前制定相应的出院计划,定期上门随访,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并予以健康宣教,比较2组患者健康知识、自我护理能力及压疮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防治知识、用药知识、自我管理、运动、心理、饮食、按时复查的健康知识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的自护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压疮发生率为15.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压疮发生率57.47%(P0.05);实验组患者访问门诊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压疮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压疮再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伸护理服务结合自护模式应用于长期卧床患者,不仅能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能力,还能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卧床患者家属实施压疮风险教育,探讨患者居家期间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干部病区2009年6月至2010年8月住院的卧床患者107例,其中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的50例为对照组,2010年2月至8月的57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根据Braden压疮风险评分及对陪护者压疮知识的调查结果,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并指导家属和陪护者遵照实施;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指导。出院后随访2个月,观察2组患者压疮预防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3例(5.3%),对照组发生12例(24.0%),2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再入院4例中2例发生压疮,对照组7例再入院患者中6例发生压疮。结论对患者家属及陪护进行必要压疮风险教育可有效预防卧床患者居家期间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脑卒中后卧床患者照顾者预防压疮自我效能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脑卒中患者照顾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SAS评分及WHOQOL-BREF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护理干预效果更为显著,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照顾者自我效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卧床患者照顾者实施协同护理干预有利于综合预防压疮,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