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药循经重灸法合温中止泻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型)临床疗效.方法:108例脾肾阳虚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4例给予循经重灸法合温中止泻汤治疗,对照组54例给予匹维溴胺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后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4.44%,治疗组为79.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经重灸法合温中止泻汤治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具有调整脏腑,使阳升湿散而达到止泄作用.  相似文献   

2.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本文对脾胃病分为肝都气滞、肝胃不和、寒邪客胃、肠胃积热、中气下陷、胃阴不足、脾胃阳虚等证型,分别运用理气通降、和胃降逆、散寒通阳、通腑泄热、升清降浊、滋阴通降、温中健脾通阳等治法,调畅脾胃气机,使其恢复“脾升胃降”的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脾胃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病情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迄今现代医学对其治疗尚无特效药,中医将其归属于"泄泻"范畴,病位主要在肠,与脾(胃)关系密切,王道坤教授认为脾(阳)气虚弱、气化无权、湿浊内盛为其主要病机,治宜补益脾(阳)气以化湿浊,以自拟温中止泻汤加减治疗,同时兼以情志疏导、饮食指导等多种疗法,常获佳效。文章对王师运用温中止泻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于己百教授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按中医“肠澼”论治,认为病性属寒热错杂,病机是脾胃虚寒、湿热互结、虚实夹杂,治疗以清解湿热、温中散寒、涩肠止泻、温补脾肾为法,用半夏泻心汤合黄连汤加减治疗取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中“厥固泄”体现了中风病理过程中的气机紊乱状态,而气机紊乱是脾、肝、肾等多个脏器功能失调所致,故可从气机升降纳运失常、“脑-脾-肝肾”上中下相关的角度,联合分析中风之病机。从证候上讲,厥为昏仆之症,固、泄为二便失常之症,均为中风的临床表现;从病机上讲,气机升降失常,气逆于上为厥;浊邪不散,气机郁闭为固;精气亏虚,下元不固为泄,均属于气机紊乱范畴。不论从证候角度还是从病机角度,中风发病均与中焦之脾、下焦之肝肾密切相关,与最终发病部位“脑”一起,构成了上、中、下的“脑-脾-肝肾”病机轴。故因势利导,采取化痰通腑、泄浊解毒之法,上病下治,折其冲逆之势,驱逐浊毒之邪,调畅气机,则可使浊气消散,疾病向愈。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寒地地域、气候、饮食特点,指出寒地以风寒猖盛、暑湿弥漫及痰湿内蕴为主要特征的病邪特点,探讨寒地儿童泄泻的发病特点与中医治疗。指出寒地泄泻内有“痰湿体质,脾困湿盛,气机壅滞”,外有“风寒袭表,客肠蕴湿”“暑热迫蒸,挟湿挥霍”“食积气滞,浊停助湿”的内外合邪发病特点。在治疗中应内外合治,外邪与湿浊并重,采用分消走泄法代表方温胆汤为基础方宣通气机,泄化湿浊,同时根据寒地“风寒”“暑热”邪气与“伤食”突出之特点,分别治以解表和中、化湿止泻,清暑化湿、分利止泻,畅中消滞、导浊止泻,以祛邪气,化湿浊,止泻作。  相似文献   

7.
慢性泄泻是指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迁延日久或反复发作为主症的病证,中医称之为"久泄",为临床常见病。现举肝脾不合型久泄验案二则,一者脾虚日久而湿盛,兼肝郁气滞,治以健脾益气,行气止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一者肝郁脾虚,兼阴虚内热,治以疏肝理脾,养阴清热,方用四逆散加减。肝脾不合证为慢性泄泻常见证型,肝脾两脏关联密切,极易相互为病,脾土虚而致肝木乘之,又或肝木强而乘脾土,临证常常忽略其病之先后。本文从辨肝脾病之先后入手,以求追本溯源,同时辅以升阳止泻、健脾祛湿、平调寒热等常用治泻之法,且不妄用收涩之剂,治泻而不留邪,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国名老中医黄瑾明教授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资料收集整理与文献查阅方法结合脾胃的生理和病理,对黄老治疗脾胃病的临床辨证和遣方用药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从调理脾胃的气机、虚实、寒温等三大方面入手,总结整理了黄老临证治疗脾胃病的有效经验。结论:黄老用健脾和胃,行气降逆,益气养血,缓急止痛,温中止泻等方法调治脾胃,临床上能收到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泄泻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张志远教授从气机升降角度论治泄泻,认为其核心病机为肺失宣肃、脾失健运、肾气不升,治疗从肺、脾、肾三脏入手,以宣上、畅中、温下三法调畅气机为切入点。张老治疗泄泻重视应用经方且巧于化裁,创制葛麻桂三开汤、香姜红糖散、五元汤等验方。其选择药物擅取其专长,如用葛根、麻黄、桂枝以发汗解表祛邪,白术、人参、黄芪以健脾益气固本,茯苓、猪苓、泽泻以利水渗湿止泻。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0.
吴茱萸治疗内科杂病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茱萸治疗内科杂病琐谈安徽淮北市人民医院牛新华(235000)吴茉英性热昧辛而苦,入胃、足三阴经。其功能以温中止痛,泄肝降逆,升清降浊,止呕止泻著称。近年来,吴荣英在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其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现总结95年以来最新资料简述...  相似文献   

11.
桂枝汤治呃逆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桂枝汤治呃逆举隅江苏省如臬市石庄镇医院(226531)朱有银【关键词】桂枝汤呃逆《伤寒论》临证治疗呃逆,多应辨证治疗。胃中寒冷者,温中祛寒止呃,丁香散加味;胃火上逆,清降泄热止呕,竹叶石膏汤加味;气机郁滞者,顺气降逆,石磨饮子加减;脾胃虚寒者,温补脾...  相似文献   

12.
燕东  孟淼 《吉林中医药》2011,(9):828-829
脾胃病常常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相兼、升降失常的病机特点,而辛开苦降法一法中寄开于泄,寓通于降,平衡阴阳,调理气机,恰好针对脾胃病的病机特点而治,故堪称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治则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 温中理气是中医调理脾胃的一种治疗方法。实际上是温补中焦和疏理气机两种治法的综合。祖国医学对“脾胃”是极为重视的。《内经》说:“脾为后天之本”,“脾旺不受邪”。李东垣有《脾胃论》的专著。因此,在中医临证中,常用调理脾胃的方法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更是以“调理脾胃”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欲达“调理脾胃”之目的,必须对脾胃之病辨其寒热,察其虚实。温中理气只是治疗脾胃病的多种治法之一。此法只适用于脾胃虚寒、气不宣通之证。表现为:自利不渴,寒多  相似文献   

14.
治疗脾胃病贵在调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脾为阴土,其气宜升;胃为阳土,其气宜降。两者对全身气机起着重要调节作用。而临床常见的脾胃病,多是由于脾胃升降出入之气机逆乱而发生。因此,调气在治疗脾胃病中的应用尤为重要。笔者在临证时,注意调节脾胃气机运动这平衡,用降、通、补、升之法,在治疗脾胃病方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1 脾胃是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  相似文献   

15.
马万千主任医师是第四批北京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40年。马师认为,脾虚湿盛、肝郁乘脾、脾肾阳虚均是导致泄泻日久难愈的病机。在治疗久泄过程中要重视升降气机,灵活应用,方能多有验效。  相似文献   

16.
钱林超 《四川中医》2004,22(10):16-17
把《伤寒论》中治疗脾胃病的方法,归纳整理为解表调中、调理寒热、化痰开结、温阳化饮、健脾温阳、通腑泄热、温中散寒、和少健中、健脾理气、疏肝理脾十法进行探讨,阐述其代表方、适应证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胃痛,脾胃虚损是其病理基础,气机阻滞是其病机症结。治宜温补为主,佐以收敛,兼以调和气血。建中愈溃汤系王道坤教授根据敦煌医学中的建中补脾汤与仲景小建中汤加减制订的复方。标本兼治,温中健脾、调胃和营、制酸止痛、生肌敛疡,不失为治疗胃痛的好方剂。  相似文献   

18.
王邦劳 《光明中医》2010,25(2):293-294
慢性腹泻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以腹痛腹泻延年不愈为主要症状。在古典医籍里称之为“泄泻”、“溏泄”、“脾泄”、“濡泄”等,在现代医学中,可见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之中。经历20余载医疗实践,笔者认为本病在临床上以实证居多,病变之关键则在于邪阻肠道,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治疗以祛邪为主,配以调整脏腑气机等法,治之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五更泄中医辨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松坡 《中医研究》2002,15(5):39-40
治疗五更泄常见从脾肾阳虚入手 ,以致渐成定式 ,见五更泄便谓之脾肾阳虚 ,便求之四神丸 ,然而就临床所见五更泄绝非脾肾阳虚一端 ,其病机相当复杂 ,当谨慎求之。下面笔者对五更泄的中医辨证论治作一初步探讨 ,供同道参考。1 脾肾阳虚 ,健脾温肾五更泄就临床所见 ,属脾肾阳虚者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释任继学教授治疗溢饮、睑废、鼻伤风、暑泄医案4则,从中探析其辨治规律。其中溢饮的病机关键在于脾气亏虚,故采取补气健脾、温阳利水法治疗;睑废的病机关键在于脾虚气陷,故采用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鼻伤风的病机关键在于营卫不和,故采取调和营卫、宣肺通窍法治疗,内外疗法并用;暑泄的病机关键在于寒湿困脾,故采用行气温中、化湿止泻法治疗。任继学教授善于针对病机关键治疗疾病,故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这是任教授治疗杂病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