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的最终结局,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是CHF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对心功能和心脏本身都产生不利影响,这是CHF心功能恶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CHF时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原因包括很多,例如外周压力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反射的活性增强以及控制交感神经冲动发放的外周化学介质的活性增强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2.
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引起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是诱发高血压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就肥胖相关高血压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机制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患者往往伴有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代偿性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在交感神经激活及心力衰竭进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一氧化氮、活性氧等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对交感神经活性的调节。该文主要就心力衰竭中交感神经激活的中枢机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心力衰竭(HF)是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依据LVEF将HF分成3种类型:射血分数减低的HF(LVEF40%)、射血分数中间值的HF(LVEF40%~49%)、射血分数保留的HF(LVEF≥50%)~([1])。它是绝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现已成为  相似文献   

5.
<正>重叠综合征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同时并存。其中,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OSAHS是指睡眠中反复发生上气道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而导致的以频繁呼吸暂停或通气量减少、严重打鼾、白天嗜睡、睡眠结构紊乱为特征的疾病。重叠综合征在呼吸系统疾病中较常见,有研究表明在成人中其发病率高达3%~4%[1],且近几年有所增高。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伴有交感神经活性加强,心力衰竭的死亡率与交感神经活性密切相关。代谢综合征时也有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心力衰竭合并代谢综合征时,是否有交感神经兴奋相加效应,该文研究对照组48例,年龄(58.4±1.6)岁与年龄匹配心力衰竭病人(NHYAⅡ)89例,无代谢综合征(MS)47例,有MS42例。测定数据有:血压、心率、静息与压力感受器兴奋时记录肌肉神经冲动(MSNA)。MS伴心力衰竭病人腰围、血压、多种代谢指标都较无MS的心力衰竭病人或对照组高,2个心力衰竭组的左室排血分数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相似。与对照组比较,无MS的心力衰竭病人交感神经活性…  相似文献   

7.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5):38-438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与肥胖相关高血压及胰岛素抵抗有关。该文研究脂肪组织与肌肉组织的RAAS在人的内分泌作用,以及β受体兴奋对血浆与组织RAAS各种成分的影响。13名瘦人与10名肥胖人腹部皮下脂肪组织与肌肉组织,测定动静脉血液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血管紧张素原(AGT)浓度差,分析8受体兴奋前及兴奋期中的浓度变化。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8.
IBD患者肠道黏膜免疫反应异常,NF-κB是参与调控肠道免疫炎性反应的关键因子之一.现已证明,多种IBD临床治疗用药,如糖皮质激素、5-氨基水杨酸、抑制性细胞因子等的药理作用均与抑制NF-κB激活途径有关.此文从NF-κB在IBD发病机制上的作用入手,总结了目前在营养素治疗、激素治疗、中药治疗及其他新药对抑制NF-κB激活途径治疗IBD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交感神经系统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作用和β-受体阻断剂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为心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病因的终末阶段,其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病理生理改变的认识和治疗有了较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11.
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加有关。近年来出现的肾去交感神经术(RDN)可通过选择性阻断肾脏传入和传出神经活性达到降压的目的,成为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新手段。RDN除了拥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外,还具有减慢心率、减轻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减少尿蛋白等作用。因此,RDN对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同样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现将对RDN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指回心血量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心排血量不能维持生理需要而出现缺氧、组织灌注不足和大循环或肺循环瘀血的一组临床症状群,是不同病因所致心脏病的终末阶段。美国费明翰资料CHF的1年和5年生存率男性为74%和36%,女性为86%和57%,说明预后严重。 对心力衰竭的认识多年来侧重于心脏收缩功能减退及随之而来的血液动力学障碍。即由于心脏收缩力不足、每搏量减少,致前向的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发生缺氧(呼吸困难)及组织灌注不足,同时后向的静脉回流受阻,产生肺瘀血(左心  相似文献   

13.
马悦华 《山东医药》2005,45(22):80-8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心力衰竭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改变认识的深入。心力衰竭(心衰)治疗方法上有了很大改进。现将近年来心衰治疗的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心力衰竭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变损伤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的结果.心衰有其发展过程,从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脏结构异常,到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直至进展到严重的难治性的终末阶段.  相似文献   

15.
<正>心力衰竭(简称心衰,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症状和体征由心室充盈或射血的任何结构或功能损害所致[1]。HF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后战场[2]。HF的总粗患病率为1.18%,≥25岁人群中HF的全国标准化患病率为1.10%[3]。控制好慢性心力衰竭(CHF)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住院率。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是心血管领域的难点,其经典治疗药物地高辛、伊伐布雷定、依普利酮已获得更多新证据支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新型正性肌力药左西孟旦、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多重神经内分泌阻滞剂、中医药、改善心肌代谢类药物可能为心力衰竭的治疗带来新希望。补铁治疗可以缓解合并贫血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需严格把握适应证,装置的优化和远程监测将使患者获益更多。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治疗仍较困难,及时干预临床前舒张功能不全(PDD)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充血性心衰(CHF)临床常见而危害严重。据报导美国约有2.3百万CHF,每年约40万新病人发生,主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Framingham研究强调症状性CHF预后不良,从开始症状后5年病死率约50%,CHF越重预后越坏,NYHA 2~3级心功2年病死率约30%、4级约75%。 (一)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如手术纠治主动脉瓣狭窄所致后负荷过重、瓣膜返流或左向右分  相似文献   

18.
心力衰竭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充血性心衰竭(CHF)常是多种心脏病病人的最终临床表现。在发达国家中约有1%~2%人口患CHF。研究表明CHF的中位存活时间男性为166年,女性为317年。可见CHF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传统的观点认为CHF是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然而近年...  相似文献   

19.
尽管心力衰竭的管理和治疗策略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仍较高。其中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更是临床上的危急重症,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近年来,有关AHF的药物治疗研究逐渐增多,在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挽救终末器官功能上均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正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种由于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导致的表现为体循环和(或)肺循环淤血症状,最终出现泵衰竭等典型征象的一种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其致死、致残率均高,医疗花费非常巨大,预后与很多恶性肿瘤相似。HF发病和流行情况与年龄明显相关,Framingham研究发现,在45~94岁,每增加10岁,HF发病率增加1倍[1]。我国处于快速老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