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使用国际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IGHT)评价2016年中国大陆期刊发表的临床实践指南的报告质量,为中国学者报告指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收集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大陆临床实践指南,检索时限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用Office Excel 2016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共纳入指南79篇。领域1(基本信息)的报告率最高(52.7%),领域5(评审和质量保证)和领域7(其他方面)的报告率最低(6.3%)。79篇指南均报告了条目1a(能否通过题目判断为指南),均未报告条目9a-1(如何遴选参与指南制订的所有贡献者)、条目11b-1(已发表系统评价的检索与评价)、条目11b-2(是否对系统评价进行更新)、条目14a(是否考虑目标人群的价值观和偏好)、条目17(是否经过质量控制程序)和条目18b(推荐意见的传播和实施)。结论:2016年中国大陆期刊指南总体报告质量不佳,建议在以后指南制订过程中参考RIGHT规范对指南进行报告。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分析我国医学期刊发表的临床实践指南的引文现状。方法 运用“指南”、“指引”在万方、维普、CNKI中进行题名检索,运用“指南”在CBM中进行主题词检索,检索截止时间为2012年12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纳入文献信息,运用Excel软件整理、统计数据。结果 共纳入380篇指南,其中172篇(45%)附有引文,引文总量为6255条(单篇引文量范围:1~283条),平均引文量为36条。引文来源以期刊(5767条/92%)为主,中文引文来源最多为《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英文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引文文献类型中系统评价/meta分析545条(8.7%)、RCT517条(8.3%),平均单篇指南引用Cochrane系统评价仅为0.4条。结论 中国期刊发表指南的引文报告率低,单篇引文量少,主要引用来自英文期刊的研究,引文中系统评价比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中国儿科期刊发表的病例报告的报告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手工检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的7本儿科期刊在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发表的病例报告,由2位研究者独立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采用2013年发表的病例报告规范条目表对所纳入文献进行评价,使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病例报告797篇,病例报告规范评分7~15 (11.1±1.5) 分,评分质量高(14~17分)36篇(6.0%),评分质量中等(10~13分)638篇(62.7%),评分质量差(~9分)123篇(31.2%)。报告率低于50%的病例报告规范条目有:题目、背景、时间轴、影响诊断的因素、影响预后的因素、疾病处理过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存在的局限性。分层分析显示:病例报告整体报告质量,病例报告规范发表之后好于之前、有基金资助好于无基金资助;作者单位是否为三甲医院对病例报告整体报告质量影响不显著。结论:CSCD收录的7本儿科杂志中发表的病例报告质量有待提高,影响病例报告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基金资助;合理利用病例报告规范将有助于提升病例报告的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全球儿童泌尿系感染(UTI)临床实践指南质量进行评价,为规范制订我国儿童UTI临床指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Guidelines International Network、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以及万方、中国知网及中国指南协作网(从建库到2015年1月)等中英文数据库和相关网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公开发表的有关儿童UTI的临床指南,按照国际公认的指南评价工具(AGREE)分析纳入指南的方法学质量,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评价员间一致性检验。结果共纳入10篇儿童UTI指南,覆盖4个洲9个组织。指南发布时间跨度为1999—2015年,其中7篇为首版,3篇为更新版。纳入指南主题涉及诊断、管理、预防、危险因素评估和治疗等,均是基于循证证据的指南。纳入指南AGREEⅡ评分显示,6个领域的评价得分分别为88%、57%、54%、98%、26%、44%;纳入7篇指南的范围及目的、清晰性领域的评分均50%;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阿拉贡健康科学研究所(IACS)发布指南的6个领域评分均50%。结论不同国家和地区儿童UTI临床指南的质量差别较大。循证是当前临床实践指南的发展趋势,应注重指南制定方法的严谨性、报告的规范性和指南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评估CONSORT声明自1997年引入中国以来,中国儿科杂志发表RCT的报告质量是否得到提高。方法手工检索中国大陆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的6种国内儿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和《临床儿科杂志》),检索时间均为创刊至2010年12月。对照CONSORT声明的评价条目清单,设计标准的资料提取表格,评估纳入文献的报告质量,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19篇RCT文献进入分析。1997至2010年与1997年前发表的RCT相比,其在文题、摘要、引言、受试者招募、基线资料和辅助分析等方面的报告质量有一定的改善(P<0.05),但在方法学的报告方面存在报告不充分或不准确的问题,如确定样本量的方法(0.6% vs 1.1%)、随机序列产生的方法(3.2% vs 7.6%)、分配隐藏(0 vs 1.1%)、盲法(0 vs 2.6%)等。进一步对稿约中要求CONSORT声明的《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发表的9篇RCT进行评估,其CONSORT条目符合率均高于其他儿科杂志,特别在方法学的报告方面,如确定样本量的方法、随机序列产生的方法、分配隐藏和盲法等。结论总体而言,CONSORT声明的引入并没有使中国儿科领域RCT的报告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在稿约中要求CONSORT声明的杂志可显著提高RCT的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中华儿科杂志》发表的临床治疗性研究文献存在的方法学问题,了解国内儿科医师对CONSORT声明及Jadad评分量表的了解与熟悉程度.方法 手工检索《中华儿科杂志》1999、2000、2001、2009、2010、201 1年6个年度共72期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CT)文献,应用CONSORT声明及Jadad评分量表对发表的RCT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四川大学流行病教研室制定的评价标准与分析评价表对发表的non-RCT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对A组(1999至2001年度)和B组(2009至201 1年度)的文献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纳入17篇RCT文献,样本量的计算、基线情况、随机化原则、盲法、失访及依从性描述等CONSORT标准评价项目的报告率均低于50%,受试者合格标准报告率82.4%,干预措施报告率64.7%,不良反应报告率88.2%.A组同B组相比,RCT文献重要方法学项目的质量并没有明显提高.17篇RCT文献Jadad评分结果,仅有2篇(11.8%)为高质量文献(3~5分).共纳入37篇non-RCT文献,采用评价标准与分析评价表进行方法学质量分析,在一些重点评价条目上同样存在不足.结论 《中华儿科杂志》刊出的治疗性研究论文,用CONSORT声明及Jadad评分量表评价,还存在明显不足,且前后间隔10年比较无明显提高,国内儿科医师对CONSORT声明及Jadad评分量表甚少了解,尚需进行这方面的继续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儿童咳嗽病因诊断与治疗水平,促进儿科临床实践标准化,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E)中国中心联合发起,共同制订“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指南制订委员会将按照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的方法与步骤,组建多学科团队,采用GRADE方法,制订基于循证证据的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计划书主要报告制订该指南的意义、目的、指南制订委员会成员、临床问题收集与优选、证据获取、评价和综合以及推荐意见的产生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临床实践指南制订和发表的数量逐渐增多,但其质量良莠不齐,原因众多。计划书是指南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实施计划,一份结构完整、撰写清晰的计划书,对保障指南制订的科学、透明和规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开展临床试验和系统评价之前,撰写与发表相应的计划书,已被研究者广为接受,并且有对应的报告规范可循,但指南的计划书才刚起步。兰州大学GRADE中心、宁波诺丁汉GRADE中心、北京GRADE中心、复旦大学GRADE中心联合倡议,指南制定者,基于指南计划书的理念,推广计划书的传播和应用。《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将连续分期刊发27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计划书,供指南制订者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脑性瘫痪(脑瘫)研究现状和发展水平,推断研究热点及预测学科发展趋向。方法采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2008年1月-2012年8月关于脑瘫研究的全部文献,共5 230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年代、国别、语种、作者、主要期刊及主题词词频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近5 a关于脑瘫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共涉及了50个国家或地区,发表论文最多的是美国(1 658篇),占全部文献量的31.70%;其次为加拿大(424篇),占全部文献量的8.11%;中国排在第12位,共发表论文131篇,占全部文献量的2.51%。以论著类文献为主,主要语种为英语;主要刊登期刊涵盖了国际上神经外科学领域、儿科学领域和康复学领域的10多种知名期刊。结论目前脑瘫仍是儿科神经领域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关于康复、粗大运动功能、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我国相关研究与美国、英国等国家存在差距,我国儿科工作者应重视脑瘫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相关指南,为临床循证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维普网等中英文数据库中GBS相关指南;其次检索美国医疗保健与质量局(NGC)、国际指南数据库(GIN)、Trip等指南数据库以及各大医学会及行业机构网站包括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美国儿科学会(AAP)、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中国临床指南文库和中国临床指南协作网。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或建网至2013年10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采用AGREEⅡ工具评价指南的质量,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评价员间一致性检验。结果最终纳入指南5篇,时间跨度从2003—2012年,5篇指南分别来自美国、欧洲和加拿大。纳入指南最终推荐均为B级,在AGREEⅡ各领域中"制定严谨性"与"清晰性"总体得分最高,而得分普遍较低的领域是"应用性"。血浆置换(PE)和静滴丙种球蛋白(IVIG)对于GBS的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但不建议两者联合应用,同时对于激素的使用也持否定的态度。结论儿童GBS治疗的选择,各指南推荐内容基本一致。循证指南中对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的划分标准不一,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指南地应用策略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使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AGREEⅡ)评价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VD)临床实践指南(VD指南),反映目前儿童青少年补充VD的基本共识和存在的争议。方法 制定VD指南的纳入标准和检索策略,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国立指南文库(NGC)、指南国际网络(G-I-N)等相关指南数据库,按纳入标准纳入有关儿童青少年VD指南,提取和描述VD指南AGREEⅡ评价信息,使用AGREEⅡ评价纳入指南质量,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评价员间一致性检验。分析比较不同VD指南推荐内容的共识和差异。结果 共纳入9篇VD指南,分别来自美国、中国、加拿大、法国、波兰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发表年度从2006至2012年。3篇为循证指南,其中2篇采用GRADE证据分级系统,1篇采用AHRQ证据分级系统;其余6篇为非循证指南。①指南质量经AGREEⅡ评分显示:6大领域的评分中,范围和目的、清晰性和应用性的总体平均得分均>50%,指南制定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和编辑的独立性有待加强(平均得分分别为48%、42%和28%);循证指南在指南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编辑的独立性方面优于非循证指南。②总体归纳不同VD指南之间在推荐内容上有5个方面的主要差异。VD预防建议:各指南基本认同的是0~1岁婴儿400 IU·d-1的VD缺乏预防量是安全的;VD治疗建议:美国(ES)指南推荐2 000 IU·d-1(1~18岁),维持6周;阳光照射:美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指南持不同推荐意见;VD2或VD3:不同指南推荐意见不同;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各指南基本认同25OHD水平<30 nmol·L-1时,佝偻病的患病率增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各指南推荐这一人群要注意及时补充VD,或维持适宜的25OHD水平。结论 ①纳入VD指南整体质量仍有待提高。循证指南质量在指南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编辑独立性方面优于非循证指南。②纳入VD指南推荐内容虽有一定的差异,但对于0~18岁人群400 IU·d-1的VD缺乏预防量被认为是安全的剂量。③中国VD指南推荐内容参考了国外高质量的指南,改编和制定国内高质量的指南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临床儿科杂志》2022,40(3):229-234
目的 制订发表清单以提高罕见病病例报告质量。方法 通过文献复习,制订罕见病病例报告备选发表清单14款48项条目;对备选发表清单条目以背靠背方式征询专家意见。结果 通过实名邀请制方式发放专家意见征询单65份,在限定的时间内收到有效专家意见52份。基于国际病例报告指南CARE清单与专家意见征询结果合并总结,形成13款33项罕见病病例报告发表清单条目,即为罕见病病例报告的最低发表要求。结论 罕见病病例报告信息量有限,进行报道时作者和编辑应核对共识发表清单,注重报道的科学性、完整性和透明性,以提供给读者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为参考试验,评价QuantiFERON-TB Gold test(QFT)和T-SPOT.TB两种IFN-γ释放试验诊断儿童潜伏结核菌感染的准确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0年3月。全面检索IFN-γ释放试验诊断儿童潜伏结核菌感染的文献,按照诊断试验的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特征信息(研究背景、设计信息和诊断参数信息)。根据QUADA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对纳入文献予以加权定量合并,计算汇总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优势比及其95%CI,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检出相关文献285篇,按照文献纳入标准,最终纳入13篇文献(英文文献12篇和中文文献1篇)。10篇文献报道了QFT试验对儿童潜伏结核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汇总敏感度为0.40(95%CI:0.37~0.44)、汇总特异度为0.87(95%CI:0.85~0.88)、汇总阳性似然比为6.21(95%CI:3.07~12.54)、汇总阴性似然比为0.46(95%CI:0.31~0.68)、汇总诊断优势比为15.58(95%CI:7.47~32.48),SROC AUC为0.8931。4篇文献报道了T-SPOT.TB试验对儿童潜伏结核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汇总敏感度为0.74(95%CI:0.68~0.79)、汇总特异度为0.84(95%CI:0.81~0.87)、汇总阳性似然比为4.66(95%CI:1.27~17.12)、汇总阴性似然比为0.42(95%CI:0.18~0.99)、汇总诊断优势比为13.71(95%CI:3.71~50.72),SROCAUC为0.8306。结论 IFN-γ释放试验适用于进一步鉴别诊断儿童是否处于潜伏结核菌感染,不适合儿童潜伏结核菌感染的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标准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对川崎病(KD)冠状动脉瘤(CAA)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0年6月。纳入标准治疗方案(大剂量IVIG+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对KD CAA发生率影响的相关文献。依据KD诊断标准、研究设计、冠状动脉影像学随访时间和冠状动脉检查是否采用盲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CI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及其95%CI表示。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7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均为英文文献,其中4篇为RCT文献,3篇为回顾性对照研究。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评分2分3篇,5分1篇,6分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标准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可显著降低CAA的发生率(RR=0.34,95%CI:0.13~0.89)。由于纳入文献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进行亚组分析,显示研究设计(RCT和非RCT)、样本量(100和100)、糖皮质激素的类型(泼尼松龙和其他)是异质性产生的原因。RCT研究及样本量100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标准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未能显著降低CAA的发生率(RR分别为0.79和0.73,95%CI分别为0.43~1.43和0.42~1.28)。标准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可显著降低IVIG再治疗率(RR=0.48,95%CI:0.32~0.72),显著减少发热天数(WMD=-1.66d,95%CI:-2.58~-0.73d),对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影响(RR=0.87,95%CI:0.35~2.16)。结论现有证据提示标准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未能显著降低CAA的发生率,可减少IVIG再治疗率和发热天数。  相似文献   

15.
指南研究与评价(AGREE)工具自2003年正式发布以来,已经成为评价临床实践指南质量的重要标准,并于2009年推出第二版AGREE II。国内有学者对该工具进行了翻译和应用。本文通过结合中国指南实例,详细解读AGREEⅡ的各个条目,以期为国内研究人员正确理解和应用AGREE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指南执行情况。方法收集2013-2016年中国知网发表的RRTIs论文。按RRTIs指南定义确定纳入和排除标准。结果检索到15篇论文,包括1740例RRTIs患儿被纳入评估;其中仅3篇论文按照指南年龄分类和病因归类要求进行研究。临床常规性治疗可能对RRTIs有缓解作用,但并不利于RRTIs的病因学针对性治疗。结论 RRTIs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有待讨论和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指南推荐意见中超说明书用药的现状,为儿童超说明书用药推荐意见的规范化报告提供参考。方法:横断面研究,通过系统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同时补充检索了医脉通指南数据库,以2018—2020年期刊发表的中国指南共识类文章为研究对象,提取其中超说明书用药...  相似文献   

18.
GRADE系统方法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系统中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The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系统是循证医学的最新进展,是当前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的国际标准之一,适用于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和卫生技术评估^[1]。GRADE系统被逐渐介绍和引入中国,已有中文的系统评价和临床实践指南采用了GRADE系统。  相似文献   

19.
孟鲁司特治疗婴幼儿喘息疗效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孟鲁司特对<2岁喘息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在研对照试验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0年3月。并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集、药厂资料及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获得孟鲁司特治疗<2岁喘息患儿安慰剂对照的RCT文献。采用Cochrane评价手册5.0.2推荐的方法评估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以喘息相关病死率、临床症状评分和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需求量为主要结局指标,以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为次要结局指标。对无法进行定量合并的文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906篇,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6篇RCT文献进入系统评价。5篇文献为在研对照数据库登记的研究。纳入对象为喘息患儿。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4篇文献详细描述了随机化分组的方法,3篇文献描述了分配隐藏,6篇文献均采用双盲法,5篇文献存在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2篇文献描述了其他偏倚来源。2篇RCT文献的失访率较高(分别为21.7%和32.1%)。因各纳入文献间存在明显的临床异质性,无法进行Meta分析,故而描述性分析。①纳入文献均无喘息相关死亡的报道;②孟鲁司特4 mg·d-1或8 mg·d-1组临床症状评分、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等,与安慰剂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纳入文献均报道了研究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儿对孟鲁司特有较好的耐受性。孟鲁司特组和安慰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篇文献均没有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结论 现有研究尚不能证实孟鲁司特治疗<2岁婴幼儿喘息有效,治疗20周也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质子治疗儿童常见颅内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截止时间为2016年9月,纳入质子治疗儿童常见颅内肿瘤的临床研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Analyst及STATA12.0进行合并分析,对无法合并的结局指标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11篇研究进入系统评价,9篇为病例系列报告, 2篇为非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接受质子治疗的颅内肿瘤患儿531例,颅咽管瘤2篇(45例),星形细胞瘤2篇(59例),髓母细胞瘤4篇(228例),室管膜瘤2篇(120例),未分病理类型报道1篇(79例)。①总生存率(OS):分别有5、10和6篇文献报道了2、3和5年OS。2篇非随机对照试验中,3年OS质子治疗组分别为94.1%和94.0%,光子治疗组分别为96.8%和92.5%;1篇报道了5年OS,质子治疗组和光子治疗组分别为82.0%和87.6%。病例系列报告的文献间存在异质性(I2>50%,P<0.1),亚组采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2、3和5年的OS分别为94%(95%CI:0.90~0.97)、90%(95%CI:0.86~0.93)和87%(95%CI:0.82~0.93)。②局部控制率(LC):分别有3、4和2篇文献报道了2、3和5年LC,文献间有异质性(I2>50%,P<0.1),亚组采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2、3和5年的LC分别为 93%(95%CI:0.88~0.98)、86% (95%CI:0.81~0.92)和77% (95%CI:0.70~0.85)。③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SMN):4篇文献报道了1例髓母细胞瘤治疗后并发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④不良反应: 9篇文献报道了不良反应,1篇未进行分级报道,8篇文献(465例)报道了3级以上听力损伤16例,3级以上视力损伤6例,需要激素替代治疗的内分泌功能障碍16例。结论:质子治疗儿童颅内肿瘤患者前,尚需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