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调查某医疗机构病理科工作场所甲醛和二甲苯的危害状况,评估其职业健康风险等级,为采取风险控制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病理科取材室、技术室、诊断室岗位的医技人员接触甲醛和二甲苯的职业健康风险等级进行评估。 结果 病理科工作过程中在病理组织的固定、取材、制片、诊断等多个环节存在甲醛和二甲苯的危害。工作场所工程防护设施以通风柜和上吸式排风罩为主,应急救援设施主要为喷淋装置,职业病防护用品以医用口罩、隔离衣、医用手套为主,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卫生管理不规范。医技人员每班工作时间8 h,每周工作5~6 d,每班接触化学有害因素时间为1~4 h。评估甲醛和二甲苯的危害等级分别为4级和3级。甲醛检测12个岗位共计32个样本,检测接触浓度范围为0.02~1.14 mg/m3,超标率为25.00%;取材室、技术室、诊断室的检测接触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26、0.32、0.17 mg/m3;甲醛的接触等级分别是4、3、2;医技人员接触甲醛的风险指数分别为4、4、3,风险等级为高风险、高风险、中等风险。二甲苯检测8个岗位共计24个样本,检测接触浓度范围为3.30~36.43 mg/m3,无超标岗位;取材室、技术室、诊断室的检测接触浓度平均值分别为3.30、9.93、3.79 mg/m3;二甲苯的接触等级分别是2、4、2;医技人员接触二甲苯的风险指数分别为2、3、2,风险等级为低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 结论 该医疗机构应重点采用工程控制和个体防护措施,定期开展危害因素检测,加强病理科医技人员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健康监护,有效降低接触甲醛和二甲苯的职业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济南市综合医院病理科空气中甲醛和二甲苯的污染水平,评估其对工作人员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方法]收集2013—2016年济南市6家综合医院病理科空气中甲醛和二甲苯的职业卫生日常监测数据,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吸入风险模型对病理科取材室、技术室、诊断室工作人员的甲醛、二甲苯职业暴露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共检测甲醛样本160个,取材室、技术室、诊断室的甲醛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403、0.172、0.129mg/m~3。3个场所的甲醛暴露均存在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危害系数(HQ)均1,致癌风险(Risk)范围为1.07×10~(-4)~11.67×10~(-4),均超过美国EPA制定的限值(1×10~(-6));取材室甲醛暴露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最高。共检测二甲苯样本92个,取材室、技术室、诊断室的二甲苯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259、9.546、0.331mg/m~3。技术室二甲苯暴露的非致癌风险最高(HQ=15.56),取材室和诊断室二甲苯暴露的非致癌风险较小,HQ均1。[结论]济南市综合医院病理科取材室、技术室、诊断室工作人员甲醛暴露均存在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技术室工作人员二甲苯暴露的非致癌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3.
调查淄博市10家医院病理科工作环境空气中甲醛、二甲苯的危害,取材室、技术室(染色、包埋、切片室)和标本室(晾片室)空气中甲醛浓度有1份样品超标,染色、包埋、切片室二甲苯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所测毒物危害基本控制在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内,但工作人员长期慢性危害仍不容忽视,应加强工作岗位的通风和个体防护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医院病理科医技人员接触二甲苯、甲醛情况及防护现状,为预防职业病发生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7至10月,选择江西省某三甲医院病理科作业场所和52名医技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病理科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分布、工程防护措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等情况,并对工作场所甲醛、二甲苯及排风设施控制风速进行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了解医院病理科职业危害因素、现场工作环境空气检测情况,探讨相关因素与工作人员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17家医院154名病理科工作人员个人基本情况、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情况进行调查。选取5家医院病理科,按照国家标准对空气中化学物质浓度进行测定。[结果]病理科工作人员工作环境中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为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及生物性因素。化学因素常见的为甲醛、二甲苯等化学试剂;物理因素为锐器刺伤/割伤、长时间的被迫体位;生物因素为接触乙肝病毒、结核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空气检测结果:病理科标本室工作环境中甲醛浓度为0.03~0.89 mg/m~3,中位数为0.29 mg/m~3,最高检测值为0.89 mg/m~3,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MAC:0.5 mg/m~3)3次,超标率为37.50%。二甲苯、氨、甲醇、冰醋酸、丙酮浓度检测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但二甲苯、甲醇短时间接触浓度检测最高值为19.4mg/m~3、46.0mg/m~3。[结论]病理科存在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甲醛、二甲苯、锐器刺伤/割伤、长时间被迫体位,个别医院病理科甲醛检测浓度明显超出国家职业接触限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天津市某综合性医院病理科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为该类型工作场所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2020年选择天津市某综合性医院病理科工作场所和17名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对该综合性医院病理科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将识别出的职业危害因素按照国家相应标准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0年天津市某综合性医院病理科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甲醛和二甲苯,其中甲醛连续3年均不符合要求,其中最高容许浓度最大值为5.20 mg/m3;病理科染色室生物组织处理机、自动染片机、免疫组化室染色台、登记收发室封片区操作位各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苯浓度均符合要求。该院病理科通风橱风量不足,经改善后,检测结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个体防护用品配备不能满足换液岗位操作人员的需求。结论 2018—2020年天津市某综合性医院病理科工作场所关键控制点是移植病理科取材和对染色室生物组织处理机换液岗位,应加强对该岗位医务人员的防护,医院应该从通风设施、个体防护及职业健康检查等多途径进行综合预防,最终为职工创造一个绿色、健康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解剖实验室中师生甲醛暴露水平与通风效果,为保护人员职业健康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解剖实验室、手术实验室、实验准备室和办公区4类工作场所开展空气中甲醛采样、检测与评价,并调查分析单向流通风和均匀流通风2种通风方式效果。结果 4类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醛浓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 37,P 0. 001),实验技术员在实验准备时甲醛接触危害最大。大体解剖实验室检测结果中(n=40),有42%的检测点超标,82%大于行动水平,教学师生都存在职业健康危害。均匀流通风较单向流通风在控制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0. 85,P 0. 001),但仍有改进的需求。结论甲醛是医学解剖教学过程中重点职业病有害因素,实验室甲醛污染严重,应通过有效的通风系统优化、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以及职业健康监护切实保护人员健康。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宝山区工业企业苯系物职业病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景香  刘武忠  周敏 《职业与健康》2010,26(15):1688-1690
目的为了掌握宝山区工业企业苯系物职业危害现况及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以便预防苯系物对工人健康产生损害。方法对区内46家工厂企业作业场所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浓度进行采样和检测,收集92家工厂企业1018名接触苯系物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使用专用的调查表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工程防护设施和作业人员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甲苯浓度点合格率最低,为89%;苯和二甲苯浓度合格率均在90%以上。1018名工人中,体检结果正常者占74.3%,白细胞偏低者检出率为5.4%,检出有他疾患者占20.3%。男性其他疾患检出率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3,P0.01)。接触混苯的作业人员体检正常率最低(60.2%),而白细胞偏低检出率最高(14.3%)。结论有关企业应做好职业卫生工程防护,为工人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对职工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及时发现禁忌症和敏感人群,避免职业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无锡市6家铅蓄电池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分析致员工血铅增高的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无锡市6家铅蓄电池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职业卫生管理状况、工作场所危害因素、铅作业人员个人卫生及行为习惯、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职业健康监护状况,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双份录入,应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家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基本相似,但自动化程度较低,企业未能按照要求配备个人防护用品,铅烟铅尘水平超标严重,血铅水平增高149人(血铅水平≥1.9 μmol/L),检出率为41.0%;血铅水平与作业人员年龄、工龄、学历、吸烟、饮酒、是否在车间饮水、下班前是否换衣服、下班前是否沐浴、空气中铅烟、铅尘水平、对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有关.结论 血铅增高与多个因素有关,应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北京市某生物医药企业研发部门实验室开展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分析实验室化学有害因素危害程度及防护措施有效性。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2018年2—9月对该实验室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实验室各岗位人员接触的主要化学有害因素为木粉尘、皮毛粉尘、硫化氢、氨、二甲苯、甲醛、氢氧化钠、盐酸、甲醇、乙腈等,其浓度均符合我国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其中氨、甲醛、二甲苯浓度偏高,氨8 h时间加权浓度为0.20~17.41 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为9.93~27.82 mg/m~3,甲醛最高浓度为0.053~0.274 mg/m~3,二甲苯8 h时间加权浓度为13.02~48.39 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为26.6~70.9 mg/m~3。在现有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条件下,实验人员氨、甲醛、二甲苯接触水平为小于职业接触限值,其他因素接触水平为小于1/10职业接触限值。结论生物医药实验室化学有害因素危害大,涉及人群广,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及检测,有助于为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制鞋企业职业性苯危害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重点职业病监测技术方案》,随机抽取城厢区9家哨点制鞋企业,收集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监测工作场所苯危害情况。结果2011—2013年员工岗前培训率72.8%,企业配置防护用品率74.0%,岗前体检率60.3%,岗中体检率83.0%;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苯检出率18.3%、超标率0.9%,甲苯检出率93.6%、超标率18.8%,二甲苯检出率2.3%,未超标。血常规以血红蛋白(12.7%)和白细胞(3.2%)异常为主,女性异常率(20.1%)高于男性(8.8%)。结论城厢区制鞋企劳动者存在职业健康问题,应加强职业卫生监管。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对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的不断重视[1],病理科的职业安全防护工作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2-4]。病理科在病理取材、制片等工作过程中,大量使用甲醛、二甲苯、丙酮、氨水、冰醋酸、DAB显色剂等有毒、致癌的化学物品及其废弃物,以及工作人员接触到的患者的组织标本、血液标本、尿液标本、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西宁市宾馆、理发店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氨及甲醛等化学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特征,识别可能存在有害物质,为西宁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改善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对西宁市18家宾馆、9家理发店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氨及甲醛进行监测,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方法评价宾馆、理发店空气中化学污染物对从业人员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结果 2021年西宁市宾馆、理发店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氨均未超标,慢性非致癌效应的危害系数(hazard quotient, HQ)均低于1。甲醛致癌风险值高于1×10-4,苯的致癌风险值略高于1×10-6。结论 西宁市宾馆、理发店空气中氨、苯、甲苯和二甲苯暴露量未超过不良反应阈值,非致癌风险较低;甲醛、苯对人群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昆山市美容美发场所主要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其从业人群的健康风险。方法 2017年选取美容、美发场所各4家,分别进行场所主要污染物PM_(10)、甲醛、氨和苯、甲苯、二甲苯的采样检测,同时调查场所从业人群工作时间行为模式,利用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对PM_(10)、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 PM_(10)、氨合格率分别为77.8%、94.4%,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均为100.0%;不同场所间PM_(10)、甲醛、氨检测值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苯、甲苯、二甲苯检测值均0.05mg/m~3(检出限)。PM_(10)危险系数(HQ)平均为2.93×10~(-2),均远低于参考限值;氨HQ平均为0.94,低于参考限值;甲醛致癌风险平均为11.85×10~(-6),是参考限值的11.85倍,8家场所致癌风险均高于参考评价限值,最高为参考限值的21.14倍;取0.025 mg/m~3作为风险评价浓度水平,在该浓度水平下,苯致癌风险平均为6.79×10~(-6)。结论甲醛在8家场所从业人群中健康风险普遍较高,其次为氨,PM_(10)和苯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5.
2021年7—11月对廊坊市6家人造板生产企业开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甲醛接触水平检测及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人造板生产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醛浓度为0.13~1.27 mg/m3,部分场所甲醛浓度超标严重,职业病有害因素防护设施缺乏,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差。企业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健全管理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山东省汽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方法于2019年2至5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山东省20家汽车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点和个体接触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结果20家汽车制造企业中,小型企业13家,中型企业4家,大型企业3家;工作场所苯和甲苯检测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和二甲苯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最大值为24.23 mg/m3,超标率为11.0%(16/146);作业人员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最大值为10.60 mg/m3,超标率为11.0%(8/73);工作场所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CSTE最大值为0.879 mg/m3,超标率为9.2%(11/120),作业人员锰及其化合物CTWA最大值为0.175 mg/m3,超标率为5.7%(4/70);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苯CSTE最大值为230.00 mg/m3,超标率为3.9%(2/51),作业人员二甲苯CTWA最大值为70.40 mg/m3,超标率为3.6%(1/28)。4775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中,疑似电焊工尘肺38人(0.80%),疑似锰中毒27人(0.57%),疑似低浓度苯及苯系物慢性中毒31人(0.65%)。中、小型企业作业人员疑似职业病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86%(30/1048)和4.51%(51/1132)。不同规模汽车制造企业作业人员各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东省汽车制造企业焊接作业岗位的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和喷漆作业岗位的二甲苯接触水平超标较严重,应加强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改善作业环境,保障焊接及喷漆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某油田采油厂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病危害。 方法 现场调查各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的分布和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和职业卫生管理等情况,对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对接害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结果 大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因素的浓度均在检出限以下,少部分工作场所有检出值,但明显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有1个工作地点检测结果超标。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有12名原油分析化验工白细胞减少。 结论 该采油厂存在苯、甲醛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应进一步加强针对苯、甲醛、硫化氢等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加强通风排毒措施,避免发生职业病中毒事故。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半定量风险评估优化模型评估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健康风险水平,探讨其适用性。方法通过增加噪声、高温等物理因素,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工程控制措施等因素,从危害等级和暴露等级方面对新加坡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改良,并应用优化模型对家具制造企业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家具制造企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木粉尘、噪声、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木粉尘检测浓度为1.9~8.9 mg/m~3,合格率为50.0%;甲醛检测浓度为0.24~0.36 mg/m~3、苯检测浓度为0~0.6 mg/m~3、甲苯检测浓度为3.8~6.7 mg/m~3、二甲苯检测浓度为6.1~16.1 mg/m~3,合格率均为100.0%。噪声检测强度为80.8 d B(A),未超出其职业接触限值。甲醛、木粉尘、苯和噪声危害因素风险水平均为高风险,甲苯和二甲苯均为中等风险。新加坡模型(浓度法)评估的风险水平为低风险至高风险,新加坡模型(指数法)评估的风险水平为中等风险至极高风险,优化模型评估的风险水平为中等风险至高风险,介于两者之间。结论半定量优化模型适用于家具制造企业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但在我国其他工业企业的适用性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汽车维修企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护现状。方法 2015年10月-2017年9月对福田区52家汽车维修企业的基本情况、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健康监护等现状进行专题调查,并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 52家企业有机溶剂挥发性有机组份主要为苯系物、乙酸酯类、醇类、酮类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化学性危害因素合格率99.93%,粉尘合格率95.65%,噪声合格率97.48%。化学性危害因素(粉尘除外)检出率前四位分别为二甲苯(45.93%)、甲苯(40.00%)、乙酸丁酯(22.96%)、异丙醇(21.43%),4S店二甲苯、甲苯检出率低于普通汽修企业,而异丙醇检查率高于普通汽修企业(均P<0.05);52家汽修企业职业卫生专/兼职负责人配备率94.23%、有效防护用品配备率78.85%、物料安全数据表(MSDS)提供率57.69%、有效通排风设施设置率32.69%、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率76.92%、定期检测开展率40.38%、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率61.41%、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61.54%,其中4S店的有效防护用品配备率、有效通排风设施设置率、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率、定期检测开展率、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率、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等高于普通维修企业(均P<0.05)。结论 汽车维修企业仍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大部分企业职业病防治措施未落实到位,特别是普通汽修企业;汽修行业职业卫生问题不容忽视, 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南宁市新装修居室空气污染状况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宁市新装修居室空气污染状况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按照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南宁市2002—2006年130户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放射性水平进行检测;对25户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超标的居室进行跟踪检测,并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30户新装修居室空气样本甲醛浓度合格率为25.6%,氨浓度合格率为27.1%,平均浓度超标倍数分别为3.88倍和1.35倍;而放射性水平及苯、甲苯、二甲苯浓度合格率分别为99.6%,97.6%,89.5%,91.9%。25户室内空气甲醛浓度超标居室入住6~12个月后空气甲醛浓度低于人住时(P<0.01)。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入住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出现,其中以咽喉疼痛的发生率最高,达92%。结论甲醛和氨是南宁市新装修居室环境中最主要的污染物,新装修居室空气污染已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