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7,(34)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包括肝叶切除术和肝移植术在内的外科手术过程中引起肝脏损伤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移植术后肝功能衰竭的主要潜在因素.肝IRI的发生机制复杂而多样,涉及众多环节.自噬是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过程,可降解受损和功能障碍的细胞成分如线粒体与脂质等,调节肝IRI时细胞的稳态和存活能力.本文系统性介绍肝IRI的分子机制、自噬的功能以及以自噬作为靶点治疗肝IRI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心肌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都会造成心肌细胞的丢失,是导致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过去认为其机制主要涉及心肌细胞的坏死与凋亡(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1].现在研究认为还有一种细胞死亡方式一自噬(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也参与该过程,且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2)
手术切除是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往往面临肝脏储备功能衰退、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弊端,这些因素明显增加了肝癌手术治疗或肝移植的难度和风险.自噬是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之一,其在缺血再灌注伤损中的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模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时,常检测到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的变化,并以此代表自噬活动变化.目前已发现多种预处理方法可降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Beclin 1蛋白的含量并且减轻肝损伤.现就Beclin 1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肝外伤、肝切除、肝移植术后肝功能障碍、肝功能衰竭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减轻术中肝脏IRI有助于降低手术对肝功能的影响。近年来对肝脏IRI机制的深入研究显示,肝脏IRI以一系列炎症反应为特点。现将炎症反应在肝脏IRI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2)
<正>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流向心肌区域的冠状动脉受到破坏,导致持久而严重的心肌供血不足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美国致死率最高的疾病[1]。在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与致死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持久的缺血会引起细胞中一些分子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终末心肌细胞受损或死亡,影响心脏功能。当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是依赖于再灌注治疗,即利用药物(如溶 相似文献
6.
7.
自噬被证明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急性心肌梗死时自噬活化可以帮助心肌细胞维持细胞内必需的生理活动。自噬相关基因14(autophagy related gene14,ATG14)是自噬过程中的关键分子,参与自噬体的形成同时调节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ATG14在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心肌缺血期,含有ATG14的复合物Ⅰ与自噬前体结构(pre-autophagosomal structure,PAS)结合,形成双层囊泡的自噬体结构;在再灌注期,ATG14参与形成的自噬体与损伤的线粒体融合,清除受损线粒体,维持心肌细胞内稳态。无论在缺血期还是再灌注期,ATG14功能缺失都会影响心肌细胞内自噬活性,最终影响心肌梗死面积和预后。本文综述ATG14在心肌梗死不同时期的功能,为临床上不同时期通过调节自噬活性来治疗心肌梗死提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2)
肝部分切除是广泛运用于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肝内胆管结石、肝外伤等疾病,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方式,但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切除术及肝移植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其病理生理过程复杂,如何有效减轻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将有助于降低手术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本文就缺血再灌注损伤分期、发生机制、对肝脏的不良影响及预防措施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切除和肝移植术后常见的临床问题,是导致移植术后肝功能障碍和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自噬介导的途径成为缓解HIRI的研究热点。自噬是指细胞通过将大量细胞质、受损细胞器等底物运输到溶酶体内进行消化降解以不断更新重塑再利用细胞的过程。本文从基因、蛋白、信号通路、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线粒体及内质网应激等方面总结了靶向自噬途径缓解HIRI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围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以期为今后通过靶向自噬途径缓解HIRI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是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由于其显著的药理作用和廉价易获得的特性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故广泛应用于各科治疗多种疾病,是临床常用药物.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台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是体内半衰期极短的体液因子,其生物效应广泛.近几年的研究结果表明,NO及iNOS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预后等多个过程,成为缺血再灌注损伤预处理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in jury,HIRI)是由于需要阻断肝门的肝脏手术、肝脏移植,失血性休克以及晚期脓毒血症等各种原因导致肝血流中断或不足使肝脏缺血,当恢复血供再灌注后,肝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器官功能进一步恶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10)
<正>自噬是指细胞吞噬自身的蛋白质或细胞器并降解,以实现细胞本身代谢的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线粒体自噬是指细胞通过自噬机制来清除受损或不需要的线粒体。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并且参与细胞分化、细胞信息传递和细胞凋亡等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自噬特别是线粒体自噬被认为在缺血性心脏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1]),线粒体自噬具有保护因心肌缺血引起心肌细胞死亡的作用~([2])。线粒体自噬的调控机制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心脏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心肌处于缺血状态,以往的治疗目标是尽快恢复冠状动脉的灌流、尽量减少心肌的梗死范围.然而,再灌注本身也加重氧化应激状态,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的死亡,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1]. 相似文献
13.
肝窦内皮细胞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移植术后供肝原发性无功能的主要原因,而肝窦内皮细胞由于其所处的特殊解剖位置和生理特点,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从再灌注后活性氧的产生、白细胞的粘附迁移、血管活性因子的释放等方面阐述肝窦内皮细胞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并对如何防治展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24)
心肌自噬是目前最受关注的心肌保护机制,自噬不足或过度与心肌缺血损伤有密切的联系。中药在血运重建术后发挥积极的作用,对心肌细胞自噬水平的调控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17.
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细胞进行代谢过程中特有的生命现象,在细胞存活与死亡中是把双刃剑,既能促进其存活也会导致细胞死亡,对于多种疾病的发展和治疗产生重要的影响。近来研究表明,自噬对于指导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方法意义重大,为寻找其干预措施开拓了特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肝脏外科的发展。深入研究HIRI的机制,制订合理的干预治疗策略,对提高患者预后起着积极的作用。介绍了HIRI的相关发生机制,主要涉及钙超载、Kupffer细胞、微循环障碍、活性氧的产生、补体、非编码RNA以及各种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各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肝细胞的坏死、凋亡。此外,自噬作为第二类细胞死亡方式,也参与了HIRI。鉴于HIRI的机制复杂,涉及因素众多,需从多方面着手干预。指出随着缺血预处理、亚低温以及氢气等干预方法的出现,新型的治疗方法有望为临床干预HIRI治疗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1)
目的探讨Cdc25c对肝脏缺血再灌注半脘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与肝细胞凋亡的内在联系。方法健康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I/R组);pAdEasy-Cdc25c+缺血再灌注组(C组),每组10只。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CDc25c、Caspase-3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结果 I/R组中Caspase-3的蛋白表达及肝细胞凋亡明显多于S组(P<0.05);S和C组中Cdc25c的蛋白表达高于I/R组,而细胞凋亡低于I/R组(P<0.05)。结论 Cdc25c的表达降低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肝细胞凋亡,保护缺血再灌注肝损伤。 相似文献
20.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子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当器官遭受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可以通过基因调控增生性反应和拮抗损伤的机制,对损伤器官和组织进行最大限度的修复。现重点综述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分子调控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