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层螺旋CT在心肌桥诊断中的应用及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心肌桥中的诊断能力.方法 对51例临床怀疑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了MSCT、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以及血管内超声检查(将后2种检查方法统称为创伤性技术),共82支冠状动脉,其中的80支冠状动脉无明显伪影,可供评价.分别统计MSCT对心肌桥检出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观察者间的一致件检验采用Cohen Kappa检验方法.结果CAG及血管内超声共发现26例心肌桥,所有心肌桥均发生于左前降支中段附近.MSCT正确检出26例前降支心肌桥巾的23例,其敏感度88%(23/26),特异度96%(52/54),准确度94%(75/80),2名医师对心肌桥的检出Kappa值为0.62.MSCT尚检出2例心肌桥,为创伤性技术所漏诊.将创伤性技术和MSCT综合结果作对照,则MSCT心肌桥检出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9%(25/28)、91%(21/23)和90%(46/51).结论MSCT作为一种无创性成像方法应用于心肌桥的诊断,方法可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诊断创伤性膈肌破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SCT MPR方法诊断创伤性膈肌破裂(traumatic diaphragmatic rupture,TDR)的价值.方法 21例手术证实TDR,15例排除TDR的胸腹部创伤患者术前MSCT图像,由3名高年资医师先后对MSCT横断面和MPR图像行盲法回顾分析,以发现横膈异常升高、膈肌中断缺损及"颈圈征"作为TDR诊断依据.对照手术结果计算MSCT横断面及MPR诊断TDR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MSCT横断面和MPR对膈肌中断缺损、"颈圈征"的辨认率差异及其诊断TDR的敏感度、特异度差异采用McNemar检验.结果 MSCT横断面诊断TDR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71%(15/21)、80%(12/15)、83%(15/18)、67%(12/18)和75%(27/36);MPR分别为86%(18/21)、93%(14/15)、95%(18/19)、82%(14/17)和89%(32/36).21例TDR中,MSCT显示膈肌中断、缺损横断面12处(9例),采用MPR重组方法除显示上述12处外,还进一步显示8处(6例),共20处(1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MSCT横断面显示"颈圈征"6例,MPR方法显示14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MSCT横断面上观察膈肌中断缺损诊断TDR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43%(9/21)和80%(12/15),MPR分别为71%(15/21)和93%(14/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25和0.500).MSCT横断面上观察"颈圈征"诊断TDR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29%(6/21)和100%(15/15),MPR分别为67%(14/21)和100%(15/15),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MSCT诊断TDR具有良好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MPR是横断面诊断TDR的重要补充,有助于提高TDR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发育多层螺旋CT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发育情况的价值。方法 :2 4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因心血管造影 (CAG)检查时中心肺动脉观察不满意而行MSCT检查。原始图像在工作站经多平面重组 (MPR)、最大密度投影 (MIP)、容积再现 (VR)及表面遮盖法 (SSD)重组。观察中心肺动脉及融合部是否存在、有无狭窄、径线 ,体肺侧支数目以及血管外通道开通与否等指标。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果 :对于肺动脉的定性诊断 ,MSCT较CAG优越(诊断敏感度 :前者 95 .83 % ,后者 5 7.2 9% ;特异度 :前者 10 0 % ,后者 75 % ;诊断符合率 :前者 97.2 2 % ,后者 63 .19% )。对于中心肺动脉的测量 ,MSCT与CAG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 (右肺动脉r =0 .86,左肺动脉r =0 .91)。对于体肺侧支血管及外通道开通状态评价 ,MSCT与CAG同样准确。结论 :MSCT对中心肺动脉发育诊断指标明显高于CAG ,可作为CAG评价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发育情况的有益补充。术后随诊观察外通道或肺动脉开通状态 ,MSCT可取代CAG。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简称先心病 )的诊断价值。方法 MSCT对比增强心脏检查 4 8例 ,原始图像在工作站经多平面 (MPR)、最大密度投影 (MIP)、容积再现 (VR)及表面阴影成像 (SSD)法重建。 4 8例作心脏超声 (US)对照 ,2 1例作X线心血管造影 (CAG)对照。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果 手术证实畸形共 174处 ,MSCT总的诊断敏感度 97 1%、特异度 99 4 %、准确度 95 9%。其中 ,心脏部分畸形 5 7处 ,MSCT漏诊 4处 ,US误诊 2处 ,CAG漏诊 1处 ,3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0 86 ,P >0 0 5 )。心脏大血管连接部分及大血管部分畸形共计 117处 ,MSCT、US、CAG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97 4 %、76 9%、92 7% ,MSCT(χ2 =2 2 0 2 ,P <0 0 1)及CAG(χ2 =4 90 ,P <0 0 5 )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US ,MSCT与CAG诊断准确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0 80 ,P >0 0 5 )。MSCT与US联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至 99 4 %。结论MSCT对小儿复杂先心病畸形的检出优于US ,MSCT与US联合可提高对小儿先心病诊断的准确率。MSCT可作为CAG的补充 ,有时甚至可取代CAG。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评价X线、MSCT、MRI对胫骨下1/3螺旋骨折合并后踝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1例胫骨下1/3螺旋骨折进行了X线检查,未发现后踝骨折的患者行MSCT及MR检查.MSCT与MRI对于后踝骨小梁骨折和骨皮质骨折的显示能力比较采用二项分布检验.结果 151例胫骨下1/3螺旋骨折患者中有126例(83.4%)发现合并后踝骨折,其中X线检出27例(21.4%).124例行MSCT和MR检查,MRI检出后踝隐匿性骨折有99例,其中MSCT检出81例.MRI诊断后踝隐匿性骨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 (99/99)、100% (25/25)、100%(124/124),MSCT分别为81.8% (81/99)、100%( 25/25)、85.5% (106/124).MRI对后踝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度高于MSCT(Z=2.56,P=0.01).MSCT和MRI检出的99例后踝隐匿性骨折中,MSCT检出骨折累及骨皮质78例,MRI检出51例,MSCT诊断后踝隐匿性骨折累及骨皮质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 78/78)、100% (21/21)、100%( 99/99),MRI分别为65.4% (51/78)、100% (21/21)、72.7%(72/99),MSCT对后踝隐匿性骨折累及骨皮质的诊断准确度高于MRI(Z=4.02,P=0.00).结论 MRI对胫骨下1/3螺旋骨折合并后踝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度高于MSCT,MSCT对后踝隐匿性骨折累及骨皮质的诊断准确度高于MRI.  相似文献   

6.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初步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讨心率与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成像运动伪影的关系,及MSCT冠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临床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行MSCT冠脉成像检查,分析扫描时心率与冠脉运动伪影的关系;其中37例同时行常规冠脉造影(简称冠造)检查,对比分析2种检查结果。结果扫描时心率≤55次/min、56~60次/min、61~65次/min、66~70次/min和〉70次/min组有运动伪影的冠脉节段分别占冠脉总数的0.1%(1/759)、1.1%(7/649)、2.5%(10/407)、42.6%(103/242)和75.5%(108/143);以常规冠造作为金标准,MSCT诊断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2%、96.0%、83.8%、94.6%。扫描时心率与冠脉运动伪影的数量显著相关(r=0.655,P=0.000)。结论MSCT能较准确诊断冠脉50%以上的狭窄,是无创性诊断冠脉狭窄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7.
MS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彩超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12例、腺淋巴瘤10例、缺乏恶性形态学CT表现特征的恶性肿瘤13例的术前MSCT双期增强扫描和CDFI影像资料,研究CT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和限度以及CDFI诊断恶性肿瘤的阻力指数(RI)阈值,评价2种影像学手段相结合的诊断价值.结果 ①腺淋巴瘤与恶性肿瘤和良性多形性腺瘤的双期增强CT值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 异(P<0.05),而后二者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MSCT双期增强扫描对腺淋巴瘤的定性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极高(分别为90%和100%),对良性多形性腺瘤和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敏感度、特异度较低(分别为60.00%、65.21%和46.15%、59.10%);以RI≥0.77作为CDFI诊断恶性肿瘤的阈值标准,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30%、83.33%; ③采用MS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CDFI对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62%、100%.结论 MS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CDFI能弥补前者的不足,明显提高缺乏恶性形态学CT表现特征的腮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并对比64层螺旋CT (MSCT)冠状动脉造影与DSA对冠状动脉各节段病变的检测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患者64层螺旋CT和DSA检查临床资料.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法对冠状动脉各阶段狭窄病变的检测情况.结果 CT检出冠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1%、94.6%、90.0%和95.3%.经过与DSA对照,MSCT检测出的冠状动脉各段病变数、钙化斑块及非钙化斑块数与DSA相近.结论 64层螺旋CT与DSA在诊断冠状动脉各段病变及狭窄程度上准确度相似,具有一致性.64层CT在冠脉狭窄病变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DSA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不同性质的斑块对管腔狭窄评价的影响。方法:38例患者同时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DSA(CAG)检查,以CAG为“金标准”,将二者进行对照。结果:16层螺旋CT判断冠状动脉轻度、中度及高度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7%、38.5%、50%、62.5%;82.4%、72.7%、70%、84.2%;85%、90.5%、81%、92.7%。随着冠脉狭窄程度的增加,16层CT对其诊断价值增高。严重钙化、中度钙化及未钙化斑块对冠脉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评价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73. 3%、22. 2%、61. 1%、33. 3%; 70%、55. 6%、63. 6%、62. 5%; 93. 8%、85. 7%、93.8%、85.7%。16层螺旋CT对管壁钙化的冠脉狭窄程度的评价仍有局限性,钙化程度越重,对管腔狭窄的评价困难越大,而对未钙化斑块的评价有较高价值。结论:16 层螺旋 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作为冠心病的筛选手段和冠脉术前评价和术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磁共振成像(MRI,1.5T或3T)与多层螺旋CT(MSCT,16层或64层)对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SHCC)的诊断效能.方法 在20 d内接受腹部MSCT与MRI检查且发现肝脏结节病灶(直径≤3 cm),并经组织病理学诊断(手术或穿刺)或介入治疗及其他临床、典型影像学表现所证实的23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47~76岁)共计29个病灶纳入本研究,结节病灶大小0.5~3 cm,平均(1.6±0.55) cm,影像诊断结果采用盲法分析,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医师依照ELSA诊断标准进行评价并给出诊断结果,对发现病灶通过卡方检验比较分析MRI与MSCT的诊断效能.结果 对于肝炎肝硬化背景上的SHCC,MSCT诊断的敏感度为72.7%,特异度为40%;MRI诊断的敏感度为86.95%,特异度为80%,但两者敏感度及特异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敏感度:χ2=0.847,P=0.380;特异度:χ2=1.323,P=0.230).结论 MSCT与MRI对肝炎肝硬化背景下SHCC的定性诊断价值相似,但对于<2 cm的SHCC,MRI的鉴别能力优于MSC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价值,并与当前血管成像的金标准DSA进行比较。方法对40例病人(80个颈动脉)进行了CTA和DSA检查,两项检查时间间隔不超过1周,并将CTA与DSA结果进行对照,计算出两者之间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CTA对轻度(狭窄程度:0~29%)颈动脉狭窄和颈动脉闭塞显示得非常好,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接近100%。在明确经DSA测量狭窄程度>50%的狭窄时,CTA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91%。CTA在鉴别狭窄程度为50%~69%或70%~99%时的特异度高,而敏感度较低,分别为65%和73%。CTA同时可以检出DSA不能发现的所有类型的斑块。结论64层CTA在显示颈内动脉狭窄方面与DSA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可发现与颈动脉狭窄相关的溃疡,而DSA只能显示狭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临床初诊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A),并且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做对照分析。结果 57例患者的228支冠脉分支中,冠脉CTA成像检出病变冠脉213支(93.4%),MSCTA诊断冠状动脉血管狭窄≥50%的均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8%、99%、91%、98%和99%。钙化斑块组的CT值(415.2±221.1)HU明显高于非钙化斑块的CT值(68.4±47.5)HU(P<0.01)。结论 MSCTA对显示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50%)具有优良诊断价值,几乎可以代替有严重并发症的冠状动脉造影,能够结合密度测定判定斑块的性质,对判断冠脉斑块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安全、准确、可靠的冠心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效果及其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材料和方法:65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作MSCT扫描,所有数据获得在一次屏气中完成.利用心电门控技术,将所得原始图像进行重建,分别对左主干(LMA)、左前降支(LAD)、回旋支(LCA)和右冠状动脉(RCA)及其分支的重建图像进行影像学评价;其中45例同时作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以造影结果为金指标,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了解MS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脉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MSCT冠脉钙化积分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9.6%,特异性84.9%;65例共260支血管经MSCT成像,228支(87.7%)可用于影像学评价;各节段冠状动脉重建图像,左主干和前降支近中段显示率最高;CAG发现狭窄49支, MSCT发现狭窄44支.MS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83.7%,特异性97.7%.结论: 在控制心率的情况下,MSCT冠状动脉造影可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筛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多层螺旋CT(MSCT)重建技术诊断效能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接受心电图(ECG)、MSCT重建技术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GAG)为金标准,统计MSCT重建技术及ECG冠心病及对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诊断效能,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形成影响因素。结果1)10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确诊78例冠心病,以此为根据分为冠心病组(n=78)和正常组(n=24);2)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长期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长期酗酒史是导致冠心病形成危险因素(P<0.05);3)以G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SCT重建技术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高于ECG检查(P<0.05);4)MSCT重建技术对≥50%及≥75%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高于ECG检查(P<0.05)。结论MSCT重建技术可提高冠心病患者诊断价值,为临床选取合理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43例冠心病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及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钙化处血管狭窄程度。结果无狭窄或轻度狭窄处平均钙化积分75.6;中度狭窄处平均钙化积分118.1;重度狭窄处平均钙化积分122.7。经方差分析,F=2.563,P〉0.05,三组钙化积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SCT冠脉钙化积分仅能反映血管病变而不能准确推测冠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患者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1例心房颤动患者的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利用血管分析软件判断血管有无狭窄并测量狭窄率,其中1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CTA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了对照分析.对于不同心率患者图像质量的比较分析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等级资料)的非参数秩和榆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绝对值时间法重组心脏容积数据.对31例患者中364段血管节段进行成像质量分析:心率为47~69次/min组图像质量为优、良、中和差的血管节段数分别为85、41、5和8个,心率为70~79次/min组分别为63、16、13和15个,心率为80~105次/min组分别为46、25、23和24个,3组间成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2.08,P<0.01).10例与CAG进行对照,共分析冠状动脉血管125段,CTA诊断血管狭窄程度≥50%的敏感度为85.0%(17/20),特异度为95.2%(100/105),阳性预测值为77.3%(17/22),阴性预测价值为97.1%(100/103).冠状动脉CTA低估了3段血管的病变,过度评价了5段血管.结论64层螺旋CT对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测量直肠癌体积评估N分期的价值。方法对168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术前行64排螺旋CT腹盆腔增强扫描,在门脉期CT图像上测量直肠癌体积,分析测量结果和N分期的相关性,应用R OC曲线区分不同N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 CT测量肿瘤体积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4、0.81、0.63,P0.05),与N分期呈正相关(r=0.643,P0.05)。分析ROC曲线,区分N0与N1-N2组、N0-N1与N2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88,体积阈值为13.43cm~3、21.52cm~3,敏感度53%、63%,特异度92%、91%。结论 CT测量直肠癌体积与N分期相关,对评估N分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指导临床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256层螺旋CT自由心率下CCTA对高心率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高心率(≥80bpm)冠心病患者,均采用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且自由心率下扫描,均在CCTA检查3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GA)检查,且以CAG为金标准,计算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用Kappa检验对CCTA及CAG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共检出467个冠状动脉节段,其CCTA图像质量可诊断率达到98.93%,CAG与CCTA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显著,kappa系数均>0.8;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节段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6.80%、92.93%、90.30%、97.71%、94.50%,对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的冠状动脉的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7.27%、99.03%、98.92%。结论:新型256层螺旋CT自由心率下CCTA对高心率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有较好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和运动平板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为诊断冠心病(冠脉狭窄≥50%)的"金标准",对同期先后行TET、CCTA和CAG 3种检查的75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TET和CCTA的结果与CAG进行比较。结果:TET和CCT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分别为45.2%和90.5%,特异度为69.7%和93.9%,阳性预测值为65.5%和95.0%,阴性预测值为50.0%和88.6%,准确率为56.0%和92.0%,P<0.01。在冠状动脉血管水平CCTA对右冠状动脉、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狭窄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6.7%、100.0%、88.0%和76.0%。冠心病患者中TET诊断阳性率与病变血管支数呈正相关(r=0.440,P=0.004);冠心病患者TET诊断结果阳性与阴性仅与血管狭窄程度≥75%狭窄的节段数目有统计学差异(P=0.016)。结论:CCTA诊断冠心病较TET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和较低的诊断假阳性和假阴性,对有症状的疑诊冠心病患者CCTA的诊断具有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对照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能力。方法 对76例先后进行MSCT和CAG检查者,CT诊断和CAG诊断医师分别判断MB—MCA的有无,载MB—MCA血管形态特征。(1)采用双盲法MSCT和CAG分别独立阅片;(2)相互参照另1种检查结果后再次阅片。应用卡方统计分析方法,判断2种方法发现MB—MCA和判断血管迂曲有无差异。结果 双盲法MSCT发现MB—MCA27例29处,CAG发现2例2处(X^2=24.55,P〈0,05),MSCT发现22处(75.86%)载MB—MCA冠状动脉节段迂曲,CAG发现1处(X^2=28,82,P〈0.05),2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互对照后再次评价,MSCT发现MB—MCA数量同前,CAG新发现7例7处,位置与MSCT一致,2种方法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X^2=10.52,P〈0.05)。对22例MSCT诊断局部迂曲者,CAG也可证实,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3,P〉0.05)。结论 MSCT较CAG容易发现MB—MCA,CAG发现局部血管迂曲对MB—MCA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