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58张中西药联合用药处方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生  周亚军 《光明中医》2010,25(1):142-143
目的分析本院门诊中西药联合用药处方不合理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2008年门诊处方10398张,对处方中中西药联合用药处方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中西药联合使用的处方2058张,约占调查处方的19.8%,发现不合理处方33张,占中西药联合用药处方的1.6%,其中配伍产生不利理化反应的占不合理处方的57.6%,理化作用相互影响的占不合理处方的33.3%,产生或者增加毒副反应占不合理处方的9.1%。结论本院门诊处方中西药联合用药处方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门诊处方的定期分析,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10-12月门诊处方150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及相关书籍资料进行处方点评,统计不合格用药处方比例。结果:不合格处方51张,占抽查处方的3.40%,存在问题:用药与诊断不符、用法不当、用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等。结论:社区医院也应大力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查,评价宁德市九家二级综合性医院门诊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现状,提出整改意见及建议,以期提高全市医院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随机抽取宁德市九家二级综合性医院2010年11月某工作日门诊西药处方各100张,从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症、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结果共抽查900张门诊西药处方,合理处方644张,合理率71.56%。其中不规范处方124张,占不合理处方的48.44%;用药不适宜处方126张,占不合理处方的49.22%;超常处方6张,占不合理处方的2.34%。结论宁德市二级综合性医院门诊处方合理率远低于卫生部规定的95%合理率,应加强处方点评工作力度,加强管理,提高门诊处方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4.
<正>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适应症、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药物合理应用。我院药剂科每月抽取门诊处方进行点评,旨在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状况。1处方来源在2013年1~6月的门诊普通处方中,每月随机抽取15位临床  相似文献   

5.
王岩  金锐  鄢丹 《北京中医药》2019,38(2):161-164
目的总结中成药处方点评最新经验,为临床医师提供用药依据,为临床中药师提供干预依据,促进门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中成药。方法回顾性随机抽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7年1—6月门诊中成药处方9 000张,开展处方点评,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分类,总结和解析具有代表性的不合格处方。结果不合格处方共816张,不合格率9.07%。不合格处方中,重复用药占37.75%,用法用量不适宜占21.94%,联合用药不适宜占20.46%,显著高于遴选药品不适宜、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等其他不合理用药的比例。中成药处方点评有其特殊性,包括药品说明书、药物因素及医师因素。结论应从医师、药师、医院his系统几个方面综合分析,在源头上杜绝不合理处方,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体现药师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为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7月至12月处方点评资料,对1200张门、急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归纳总结,给出建议。结果:用药不合理处方157张,占抽查处方13.08%;其中,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占5.08%;用法、用量不适宜和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各占1.33%;重复给药占0.75%;联合用药不适宜占0.67%;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占0.25%。结论:合理用药是医院药师、医师现阶段工作重点、难点,我院合理用药情况有待加强,需要医院各方共同努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陈扬  吴宏丽 《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321-2322
目的:分析本院老年病中西药联合用药处方的不合理情况,提高老年病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意抽取门诊中成药、西药处方共16768张,其中老年病处方2775张。采用处方归类汇总法分成两组,分老年病组和其他疾病组。比较这两组的中西药联合用药处方率、多种疾病的中西药联用处方率以及中西药联用不合理处方率。结果:老年病患者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率、多种疾病的同时用药率、不合理配伍用药处方率均高于门诊其他疾病处方,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本院的老年病中西药联合应用的药物配伍,它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应亟待提高并被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汇总肝病中成药联合使用处方,深入了解肝病中成药联合使用情况,促进门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应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抽取杭州市西溪医院2021年6—12月肝病相关门诊肝病中成药处方两种或两种以上联合使用的2 722张处方进行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总结和解析代表性的不合理处方。结果:不合理处方318张,占总处方11.68%,不合理处方中,重复给药占41.51%、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占33.96%,显著高于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等其他不合理处方比例。随着肝病中成药联合品种增加,不合理处方比例也随之升高。结论:通过分析肝病中成药联合使用情况,从合理用药系统、医师、药师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促进肝病中成药临床使用更加规范,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中成药处方点评发现问题及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95例使用中成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予以中药处方点评,分析这组患者的中成药使用不合理情况,记录这组患者中开具中西药的患者总数并记录出现联合用药问题的数量和占比;点评这组患者用药满意度并进行中成药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为9.43%;中西药联合用药不合理的有20例,占比例为38.46%;各项用药合理性指标评分都较低,且患者对药物治疗效果满意度较低,仅为69.47%。结论:在中成药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处方点评能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尤其是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情况,通过加强相关问题培训,避免不合理用药,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完善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并提出建议,提高中成药合理应用水平,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门诊中成药处方,每月300张,依据《处方管理办法》《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对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情况、科室分布进行点评汇总。结果:不合理处方共306张,不合格率为8.50%。其中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无特殊情况门诊处方超7d量所占比例最大;骨伤科、呼吸科、老年科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大于其他科室。结论:应从医师、药师、点评制度等方面加强管理,不断提高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中药处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管理建议,以提高中药处方质量,保证中药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新昌县中医院2017年门诊中药处方,每月300张,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和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点评处方中,女患者处方1 957张,男患者处方1 643张,患者年龄为1~89岁,处方用药为2~32味。其中不合理处方323张,以药物用量不规范、配伍禁忌、特殊用法未标注、缺少中医诊断最为常见。结论: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点评工作,可及时发现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提高中药临床药学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对特殊煎煮中药饮片在临床合理应用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2021年5月-2021年9月中药饮片处方8 090张(每月随机抽取107张),对处方进行点评分析,总结不合理类型。结果:不合理的中药饮片处方主要体现在:特殊煎法不明确、用法用量不明确、辨证与用药不符占比较大,其中特殊煎法不明确占比最大。结论:特殊煎煮在中药饮片临床合理应用可能是今后处方点评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拾倩  于丹 《江苏中医药》2016,48(3):75-77
目的:分析评价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问题,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依据。方法: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门诊中成药处方共计15060张,以随机抽样法抽取6000张进行处方分析。结果:共查出不合理处方920张,占总处方的15.33%。其中适应证不适宜处方占45.65%、用法用量不适宜占25.11%、联合用药不适宜占11.52%,此外还有重复用药、无适应证用药和超疗程用药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不合理处方中超过六成为西医师开具。结论:门诊中成药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需要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对于合理用药的重视程度,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西医师开具中成药处方时适应证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当等情况较中医师更为突出,应更注重对西医师中医药理论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医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和用药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医院门急诊处方每月1800张,共计10800张,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评价标准进行归类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3263张,不合格率为30.21%。不合理处方发生频率较高的是处方用法用量书写不合理、抗菌药物和重复用药。结论:我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原因是医师缺乏足够的药物知识,药师对处方的判断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15.
本院是一家三级甲等中医院.为了解本院门诊医生使用中成药情况,推动<处方管理办法>、<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在本院更好实施,笔者特抽取本院2010年11月1-31日的中成药处方,并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点评的结果进行分析,以期规范门诊处方、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抽取本院2010年11月1-31日门诊中成药处方,共计4753张.参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分别对所抽取处方的药名、规格、剂量、临床诊断、用法用量等多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医院病区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对存在的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管理建议,以提高中成药处方合格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病区中成药处方,每月500张,共计6 000张,对其药物类别、不合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共555张,不合格率为9.25%。其中清热药1 239张,止咳药1 048张,祛湿药993张,补虚药831张,理血药783张,外用药632张。不合理处方中重复用药占11.17%、超说明书用药占8.64%、联合用药不适宜占24.86%、用法及用量不适宜占11.35%、遴选药品不适宜占23.24%、适应证不适宜占10.81%。结论:针对病区不合理用药情况,可以从完善点评制度、建立处罚机制、转变服务理念、加强专业培训、开展用药宣传等方面加强管理,从而降低中成药处方不合理率,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处方中抗生素应用现就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0年1月-12月的门诊药房处方,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处方,共计抽查1200张处方。对门诊合理用药进行处方评价,并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患者的处方评价总体基本合理,门诊处方的书写不合格抗菌药物在使用中存在用法用量不合理等现象。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总体评价基本合理,但存在着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仍需加大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力度。通过处方点评等干预措施,使临床用药逐步于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门诊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点评,分析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举措,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附属医院2019年1-12月门诊中药饮片处方2 580张,进行处方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 580张处方中11~15味中药占比最大,为51.67%,中药饮片处方剂数5~10剂的处方共2 168张,占比84.03%,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主要存在未写中医诊断及证型或书写不全、用法用量选择不当、超量处方、配伍禁忌、中药未注明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等问题,出现的比例分别是2.33%、18.95%、36.09%、2.95%、25.54%。结论:医院门诊存在不规范用药的情况,应定期开展处方点评,进行总结分析,加强中药饮片的合理应用,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全科门诊中药处方应用情况并分析处方点评对中药处方合理应用的推动作用。方法:对2020年1月—2023年1月文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统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处方数据,对其处方量、使用量等资料进行调查,并根据处方常见问题、不合理原因等进行处方点评给予正确的处理意见,探讨处方点评干预前后变化。结果:对3 236张中药处方进行分析评价显示,其中合格处方数为2 495,合格率为77.10%,其余741张为不合格处方,占22.90%。在3 236张中药处方中,中药饮片处方1 262张,占38.99%;中药配方颗粒处方1 974张,占61.01%,且随着时间推移中药配方颗粒处方占逐渐增加。在中药饮片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位药品为黄芪、党参、当归、枸杞子、白芍、茯苓、甘草、陈皮、白术及杜仲。医院全科门诊中药处方应用常见不合格问题为诊断、药物用量、药物搭配、脚注、煎煮用法等,且初级职称医生在常见不合格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中级及以上(P<0.05)。中药处方主要的不合格类型依照发生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诊断不符合规定、药物用量不合理、药物搭配不合理、脚注、煎煮用法不当、重复用药、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拟创新构建一种中西药相互作用处方点评体系,以优化骨科药事管理工作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6月医院骨科中西药联用处方用药信息。2022年4月,研究成员创新构建并实施骨科中西药相互作用处方点评体系,以4月为分界时间点,将2022年1—3月记为实施前,将2022年4—6月记录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骨科中西药联用管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实施后医院骨科中西药联用管理质量评分各个维度均高于实施前,患者对医院骨科中西药联用工作满意度评分明显提升实施前(P<0.05)。结论:研究所构建的骨科中西药相互作用处方点评体系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创新试验,能够为中西药联用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提升合理联用水平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