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arkin是由PARK2基因编码的蛋白,其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异常首先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发现。近年来研究发现Parkin除参与神经、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外,在心血管疾病中也发挥显著作用。研究表明,Parkin通过介导线粒体自噬参与对细胞内受损线粒体的清除,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和线粒体正常形态结构。现主要总结了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这些发现将为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提供理论依据,并探索新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靶点。  相似文献   

2.
<正>1线粒体自噬线粒体是一种双层膜封闭式细胞器,其组成约占总细胞体积的30%,同时也是细胞最敏感的细胞器之一。线粒体不仅能通过氧化呼吸链产生大量三磷酸腺苷(ATP)以维持心肌正常的电生理和收缩功能,还参与调节胞内钙稳态、活性氧的生成及启动多种信号分子等,因此,适时清除受损伤的线粒体对于细胞的正常生长和代谢具有重要作用。线粒体自噬是指在各种外界刺激作用下发生损伤的线粒体被特异性的包裹进自噬体中,与溶酶体融合并完成损  相似文献   

3.
杨扬  赵美  赵铭  臧伟进 《心脏杂志》2015,27(3):340-343
细胞自噬既是保守的细胞防御机制,也是程序性细胞死亡(即调亡)机制,其可维持细胞自身内环境的稳态。心血管疾病多伴有炎症反应并与细胞自噬密切相关。新近研究表明:一方面,自噬可以通过清除堆积蛋白和保持线粒体稳态对抗心血管疾病的炎症反应,此效应可能与抑制炎症小体以及钙蛋白酶依赖的白介素-1α的活性有关;另一方面,自噬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促进炎症反应,自噬相关蛋白和高尔基体重组-堆叠蛋白参与了自噬的促炎效应。以本文简要综述细胞自噬在心血管疾病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探讨自噬与炎症反应的相关分子机制,为心血管疾病中炎症反应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郭兰燕  张英梅 《心脏杂志》2015,27(4):480-482
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或衰老的蛋白质以及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进行消化降解,从而在细胞内成分的合成、降解及再循环利用方面维持平衡。细胞自噬担负着“细胞管家”的职责,维持细胞内环境的完整性。自噬既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正常生理过程,又是细胞对不良环境的一种抵御机制,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现将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可损伤心脏及血管功能,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功能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自噬在VSMC的生长、分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VSMC自噬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及药物干预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病理学及新药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程飞  孙喜庆 《心脏杂志》2016,28(2):216-220
自噬是一种维持细胞稳态的重要通路。在特定环境下,细胞中的多余蛋白质和受损细胞器通过自噬这一途径被降解。自噬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正逐渐被阐明,例如缺血/再灌注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本文介绍了影响自噬基本过程的主要分子和调控自噬活性的机制,讨论了自噬与多种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8.
自噬是细胞抵御损伤调节凋亡程序化过程,适度自噬能够促进细胞胆固醇流出而影响脂质代谢最终抗动脉粥样硬化。细胞自噬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机制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一些中药及有效成分被发现可通过调节自噬机制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活血化瘀药物作为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最为深入的一类认为可通过调控自噬达到相关作用。现综述自噬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研究及活血化瘀药尤其是芎芍胶囊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自噬(Autophagy)可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自噬(Chaperone mediated autophagy,CMA)三种,自噬体、自体吞噬泡及溶酶体是自噬发生的必要条件,自噬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内源性管家机制、外源性防御和应激调控机制、特异性融合等.自噬对血管生成的调控具有双重性,自噬相关蛋白、炎症因子可通...  相似文献   

10.
细胞自噬对衰老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内损伤物质的积累是所有衰老细胞的普遍特征,能导致生命有机体生存能力降低.细胞自噬能够降解受损蛋白质和衰老或损伤细胞器等细胞结构,是细胞内主要的异化途径,参与衰老以及与衰老相关的各种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衰老进程中,细胞自噬活动下调,而对各种长寿突变体的研究表明自噬活动是寿命延长所必需的,多种自噬相关基因或蛋白直接受长寿途径的调节[1~5],这些发现都支持细胞自噬是各种真核生物衰老非常重要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1.
自噬对于组成心血管系统的细胞(如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等)的细胞内稳态和生理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线粒体自噬是以损伤的线粒体作为自噬底物的一种选择性自噬。由于线粒体是生物能量的主要来源且心血管系统对能量要求较高,线粒体自噬在心血管稳态的维持中尤为重要。研究证实线粒体自噬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概述了线粒体自噬的主要调控通路,并阐述了线粒体自噬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机体老化,组织器官可发生不可逆退行性改变,这些变化与疾病和死亡密切相关。自噬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的分解代谢过程,在维持细胞稳态和促进长寿中起重要作用,机体衰老后,其自噬调节能力也随之下降。本文综述了自噬与衰老相关疾病的关系,明确自噬调控衰老的相关分子机制可能为治疗衰老相关疾病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自噬是细胞利用细胞内溶酶体清除过量或受损的长半衰期蛋白质及细胞器的现象。自噬可通过营养剥夺适应,清除细胞内蛋白质及微细胞器等生理及病理学作用和再利用细胞废物,以维持内环境稳定、参与生长发育和疾病的发生及发展。研究发现,自噬参与了心肌肥厚、心室重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病的理生理过程。本文主要阐述自噬在正常心脏及各种常见心脏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初步探讨可能的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真核细胞降解细胞内物质主要通过2条途径--蛋白酶体降解和自噬(autophagy)降解[1].蛋白酶体主要降解细胞内短寿命蛋白质;细胞内几乎全部的长寿蛋白质、多数大分子物质以及所有的细胞器都通过自噬作用被运输到溶酶体内降解,以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细胞器的更新.  相似文献   

15.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病理因素。关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迄今为止尚未完全阐明。自噬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高度保守的生物学过程。正常水平的自噬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而自噬缺陷或自噬过度则会加速斑块的破裂,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研究表明,microRNA通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自噬的调节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文章主要就microRNA调节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自噬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线粒体是一种动态的细胞器,通过响应各种代谢和环境的信号, 分裂和融合改变其形态和结构,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它们短暂而快速的形态变化对于细胞周期、免疫、凋亡和线粒体自噬的质量控制等许多复杂的细胞过程至关重要。线粒体自噬与线粒体质量控制密切相关,通过将受损的功能障碍的线粒体转运到溶酶体进行降解,促进心肌细胞受损线粒体的更新,并有效地抑制功能障碍线粒体的积累。由于心脏作为一个复杂而高耗能的器官,心肌细胞严重地依赖线粒体氧化代谢过程作为其能量和营养供应的来源。许多研究表明,线粒体融合、分裂和线粒体自噬的诸多影响和调控功能的因子都与各种心血管疾病有关,维持线粒体的功能和其完整性对正常心肌细胞的运行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篇的综述中,我们将重点概述一下线粒体的融合、分裂和线粒体自噬的诸多调控因子与心血管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自噬作为一种高度保守的自我保护机制在多种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力衰竭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内质网和线粒体产生的活性氧簇(ROS)相互作用,全面了解二者间关系可能为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细胞自噬又称自食过程,构成的降解途径对于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是不可或缺的。细胞自噬水平在细胞应激反应时显著增强。大量研究表明自噬在癌症、自身免疫紊乱等人类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自噬是把双刃剑,可能具有抗病毒作用,也可能会被病毒利用,为病毒服务,这取决于病毒种类、细胞种类以及细胞应激反应。本文旨在概括目前自噬和病毒之间的关系,总结自噬在病毒感染中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正>自噬在如饥饿、受损蛋白质和细胞器的清理、病原体的清除、细胞存活和死亡、肿瘤抑制及抗原递呈等许多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具有重要作用〔1〕。近年来,随着对自噬在氧化应激、代谢和炎症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发现作为肿瘤抑制者的自噬能够为肿瘤细胞提供能量资源。在营养匮乏的条件下,早期肿瘤细胞依赖自噬维持存活,但是若一直持续,则导致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