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吡喹酮(PQT)对疑似脑囊尾蚴病患者的诊疗作用。方法先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疑似脑囊尾蚴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抗体,并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循环抗原,再应用大剂量PQT[50 mg/(kg.d)×12 d]对疑似脑囊尾蚴病患者进行诊断性治疗。结果93例疑似脑囊尾蚴病患者诊断性治疗后有38例确诊患脑囊尾蚴病,42例基本确诊患其他脑部疾患,13例仍诊断不明。38例脑囊尾蚴病患者有27例服吡喹酮后出现杀虫反应,其中治疗后有17例患者复查脑CT或MR I,结果显示病灶缩小、周围水肿吸收或消失;有2例患者复查脑CT显示病灶增多,且呈囊性影像学表现;另11例确诊为脑囊尾蚴病的患者服药期间未出现杀虫反应,根据治疗后复查CT或MR I,病灶较治疗前吸收或消失而确诊。确诊的38例脑囊尾蚴病患者再经过1~2个疗程抗囊尾蚴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其中31例患者复查脑CT,病灶完全吸收者26例,病灶出现钙化者5例。结论大剂量吡喹酮对疑似脑囊尾蚴病患者具有较好的诊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的治疗效果和免疫学检查的价值。方法将60例脑囊虫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吡喹酮与丙硫咪唑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进行免疫学检查。结果吡喹酮治疗组和丙硫咪唑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吡喹酮组为70.00%,丙硫咪唑组为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例脑囊虫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脊液IHA阳性率分别为88.33%和85.00%、58.33%和53.33%,ELISA阳性率分别为93.33%和88.33%、63.33%和58.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4阳性率分别为76.67%和18.33%、51.67%和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吡喹酮和丙硫咪唑治疗脑囊虫病疗效相当,但丙硫咪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脑脊液囊虫免疫学检查阳性率较血清低,血清特异IgG4检查对脑囊虫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循环抗原(circulating antigen, CAg )和特异性IgG4在脑囊尾蚴病诊断和生存状态、 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依据CT和MRI的影像表现将68例脑囊尾蚴病患者分为活虫期、变性死亡早期、变 性死亡后期及钙化期四个病期组,检测各病期患者血清中囊虫CAg和IgG4;分别对38例活虫期患者治疗前 ,治疗中,治疗后血清中CAg和特异性IgG4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病期患者血清CAg阳性率、IgG4 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38例活虫期患者血清CAg、IgG4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8%,随疗程进展,CAg、 IgG4阳性率逐渐降低,不同疗程间CAg阳性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而IgG4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Ag和特异性IgG4能较客观地反映人体内脑囊尾蚴的生存状态,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两者的特异性及敏 感性无显著差异;对远期疗效评估可以优先选用CAg。  相似文献   

4.
吡喹酮、阿苯达唑和干芜散已广泛用于脑囊尾蚴病的治疗 ,但如何合理用药取得最好疗效一直在探索之中 ,为找出一种可推广应用的治疗模式 ,我们采用上述 3种药物6种疗法治疗脑囊尾蚴病 1 1 4 6例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4 6例脑囊尾蚴病患者均按马云祥[1 ] 1 989年诊断标准确诊。其中男 692例 ,女 4 54例 ,年龄 6~ 69岁。合并绦虫感染者 2 58例 ,有皮下结节病理证实为囊尾蚴者 31 9例。 IHA( )或 ELISA( )或 CAg( )者 1 0 2 7例 ,脑电图异常者 1 1 2 8例。疗前 1 0 89例患者作过脑 CT和 MRI检查 ,根据脑 CT和 MRI表现分组 :…  相似文献   

5.
脑囊虫病免疫诊断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比较皮内试验(ID)、IHA和ELISA在诊断脑囊虫病方面的应用价值,对136例经头颅CT诊断为脑囊虫病的患者进行了血清和脑脊液(CSF)免疫学诊断方法的比较。 检测对象 1 实验组 脑囊虫病患者136例中,皮下结节经活检证实为囊尾蚴者95例;单纯脑囊虫病者41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目的 探讨吡喹酮诊断性治疗在疑似脑囊尾蚴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方法 收集疑似脑囊尾蚴病病例进行诊断 性治疗, 以吡喹酮50 mg/ (kg·d), 分3次服用, 每个疗程10~12天, 治疗3~5个疗程, 并进行1~2年的随访观察, 评价疗 效。 结果 结果 共收集到94例疑似脑囊尾蚴病病例, 其中78例 (占82.98%) 经诊断性治疗确诊为脑囊尾蚴病, 13例 (占 13.83%) 排除脑囊尾蚴病可能, 另外3例 (3.19%) 未能明确诊断。 结论 结论 吡喹酮诊断性治疗能减少非典型脑囊尾蚴病患 者的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结合免疫学检查诊断脑型血吸虫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和治疗证实的24例脑型血吸虫病的资料,均经CT和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查。其中,18例有脑脊液IHA(CSF IHA)及脑脊液ELISA(CSF ELISA)资料。结果21例通过CT与免疫学检查获得明确诊断,1例不能完全排除脑肿瘤通过术后病理诊断为脑型血吸虫病,2例高度怀疑脑型血吸虫病通过吡喹酮诊断性治疗证实。结论CT结合IHA、ELISA及脑脊液免疫学检查诊断脑型血吸虫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血清免疫学检查方法更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金标记猪囊尾蚴囊液抗原为探针,以抗猪囊尾蚴抗原的McAb为联桥,建立了非常规Dot-IGS用于检测脑囊虫病患者CAg的方法,用4G_2McAb检测84例脑囊虫病人脑脊液(CSF),CAg阳性率为88.09%。检测63例其他疾病患者,出现2例假阳性。以1F_(11)McAb检测14例脑囊虫病人,13例检出CAg,阳性率为92.86%。检测其他疾病患者36例,均为阴性。用4G_2与1F_(11),株McAb可分别检出最小抗原量为1ng/ml和0.25ng/ml。本法敏感、特异、操作简单,可用于脑囊虫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出脑囊尾蚴病免疫学抗体检测阳性新的诊断标准,以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对资料完整的1160例脑囊尾蚴病住院病例血清抗体检测结果,结合其CT(1160例)、磁共振(MRI)(538例)影像学表现综合分析。按囊尾蚴寄生部位将其分为脑实质型(1087例占93.7%)、脑室型(42例占3.6%)、脑膜型(22例占1.9%)、混合型(9例占0.8%)等4型。脑实质型根据CT或MRI显示囊尾蚴数又分为轻(1~2个)、中(3~9个)、重度感染(10个以上)等3个亚型。轻度脑实质型(552例,占50.8%)中表现为脑脓肿型441例(40.6%),中度脑实质型433例(39.8%),重度脑实质型102例(9.4%)。所有病例均进行血清抗体检测(IHA,ELISA)。结果IHA检测血清抗体最高凝集效价1:8及以上635例(54.7%),1:8以下525例。ELISA检测阳性700例(60.3%),弱阳性460例(39.7%)。CT或MRI显示轻度脑实质型的552例中,IHA效价1:8以下523例(94.7%),1:8及以上29例(5.3%)。ELISA检测,阳性94例(17%),弱阳性458例(83%)。中度脑实质型433例及重度脑实质型102例,IHA效价均在1:8以上,ELISA检测均为阳性或强阳性。结论血清免疫学检测囊尾蚴抗体效价高低与影像学显示囊尾蚴数量多少呈正相关关系。根据目前使用标准,上述轻度脑实质型的523例(IHA效价1:8以下,占94.7%)以及ELISA检测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患者囊尾蚴脑内寄生状态与免疫效应机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并筛选1996~2002年间确诊的脑囊虫病患者80例,以脑影像特征分为活囊型、脑炎型、混合型和钙化型,用免疫学方法检测各型患者血清中CAg、CIC、C3、CRA,并进行比较。另选20名健康成人作对照。结果与结论各型脑囊虫病人血清CAg、CIC均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C3和CRA则降低。提示在脑囊虫病的发病机制中机体的免疫效应机制起着主导作用,机体的免疫状况影响囊尾蚴脑内寄生状态,表现为囊尾蚴同期感染不同期发育的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囊尾蚴病患者抗囊尾蚴治疗期间脑CT影像变化。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380例脑囊尾蚴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给予3阶段阿苯达唑、吡喹酮抗囊尾蚴化疗,治疗前后均行头颅CT扫描,其中210例行增强扫描,对治疗不同阶段患者脑CT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脑囊尾蚴病患者治疗前CT影像显示有单个或多个小囊状低密度,囊内可见小结节状高密度头节影,伴周围水肿;治疗后脑CT复查显示81.58% (310/380)的脑囊尾蚴病患者低密度灶完全吸收,16.32% (62/380)病灶大部分吸收,2.11%(8/380)CT影像显示为钙化灶。患者一般于服用抗囊尾蚴药物2~3 d后出现杀虫反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抗囊尾蚴药物反应逐渐减轻,在第3阶段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病灶吸收或钙化。结论 CT检查可明确脑囊尾蚴病病变部位、范围,并可对脑囊尾蚴病进行分型,还能根据抗囊尾蚴治疗期间影像学变化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应用金标抗人IgG4 McAb 浸测试验检测173 例脑囊虫病患者血清中特异IgG4,并与其脑CT、MR影像分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脑囊虫病患者血清中特异IgG4 的阳性率和阳性强度与囊尾蚴在脑组织内寄生的数量,以及存活、崩解、死亡、钙化等病理变化相一致,可客观地反映脑组织内囊虫感染状态。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IgG4 可用于脑囊虫病早期诊断、疗效考核以及对疾病状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目的 观察脑囊尾蚴病患者抗囊尾蚴治疗前后脑功能和病理形态学改变。 方法 方法 对412例脑囊尾蚴病患者抗 囊尾蚴治疗前后的脑电图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果 412例脑囊尾蚴病患者中, 脑电图检查示轻、 中、 重度异 常分别占40.53%、 45.63%、 13.84%; 脑电波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和局限性慢波活动, 或在异常背景上有少量散在或阵发 性棘、 尖波或棘?尖慢综合波。脑CT、 MRI检查示单发小囊型占23.54%, 多发小囊型占44.42%, 脑炎型占13.59%, 大、 小囊 并存型占4.85%, 钙化型占2.18%, 混合型占11.41%。脑囊尾蚴病患者经过3个疗程抗囊尾蚴治疗后复查, 脑电图恢复正常 和明显好转分别占79.85%和20.15%; CT、 MRI检查发现77.18%的患者病灶全部吸收, 20.63%的患者大部分病灶吸收, 2.18%的患者病灶无变化, 均为钙化型。脑内囊尾蚴感染处于急性期的单发和多发小囊型、 脑炎型和大、 小囊并存型抗囊 尾蚴治疗效果好, 混合型抗囊尾蚴治疗效果较差, 处于钙化期的脑囊尾蚴病患者仅需进行对症治疗。结论 结论 脑囊尾蚴病 患者脑电图表现为轻度至重度异常, 脑CT、 MRI检查以多发小囊型为主。经抗囊尾蚴治疗后, 多数患者脑电图逐渐恢复正 常, 病灶全部吸收, 但部分患者会留有少量钙化灶。  相似文献   

14.
231例脑囊虫病患者脑脊液中循环抗原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应用抗猪囊尾蚴单克隆抗体4F8-ELISA对231例脑囊虫病患者脑脊液中循环抗原检测的结果。经与患者病史、临床分型和脑CT检查结果比较,发现脑脊液中CAg与有无绦虫史无关。脑型合并皮下结节患者脑脊液中CAg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型脑囊虫病和皮下结节消失组的患者。CAg检测的结果与囊尾蚴和脑部寄生的数量,病灶的新旧与部位等病理情况有关。表明McAb(4F8)-ELISA不仅可用于脑囊虫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The present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the problem of cysticercosis in Pondicherry by assessing the antibody response to porcine cysticercus antigen by the indirect haemagglutination (IHA) in people residing in and around Pondicherry and in patients clinically suspected to have cysticercosis.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442 persons apparently normal in respect to cysticercosis, 91 cases of clinically suspected cases of cysticercosis, and 100 normal healthy students and blood donors. These sera were tested for cysticercus antibodies by IHA test using whole porcine cysticercus antigen sensitised RBCs. An antibody titre of 1:64 and above by the IHA was considered to be diagnostic of cysticercosis. At this diagnostic titre, 88 (6.10 %) of 1442 apparently normal population sera were seropositive. Of these 88 seropositive subjects, 16 (18.18 %), 33 (37.5 %) and 32 (36.36 %) were in the age groups of 1-13 yrs, 14-40 years and above 40 years respectively. 52 (59.1%) were males and 36 (40.9 %) were females. Twenty (21.97%) out of 91 clinically suspected cases were found to be seropositive out of which 14 (70 %) were males and 6 (30 %) females. 4 cases were in the age group of 6-13 years, 14 cases in 14-40 years and 2 cases were in the age group of 40 years and more. Cysticercus antibodies were not detected in any of the sera from healthy peoples including students. A positive antibody response in 6.1 % of population residing in and around Pondicherry and in 21.97 % of patients clinically suspected cases of cysticercosis show that cysticercosis may be more common in Pondicherry than believ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不同厂家生产的4种抗囊尾蚴IgG、IgG4和IgM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盒的诊断效果,为囊尾蚴病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检测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A品牌3种抗囊尾蚴抗体(IgG、IgG4和IgM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以及B品牌抗囊尾蚴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同时检测40份脑囊尾蚴病患者、100份健康人、30份斯氏并殖吸虫病患者、17份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和19份皮下或脑裂头蚴病患者血清,比较不同试剂盒检测囊尾蚴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假阳性率。结果 A品牌抗囊尾蚴IgG、IgG4和IgM抗体ELISA试剂盒以及B品牌抗囊尾蚴IgG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囊尾蚴病的敏感度分别为95.00%(38/40)、87.50%(35/40)、7.50%(3/40)和75.00%(30/40),特异度分别为98.00%(98/100)、100.00%(100/100)、100.00%(100/100)和100.00%(100/100);A品牌抗囊尾蚴IgG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囊尾蚴病的敏感度高于B品牌([χ2] = 6.28,P < 0.05),两者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01,P > 0.05)。4种试剂盒检测并殖吸虫病、细粒棘球蚴病、裂头蚴病患者血清总假阳性率分别为37.88%(25/66)、22.73%(15/66)、62.12%(41/66)和15.15%(10/66)([χ2] = 37.61,P < 0.05);其中A品牌抗囊尾蚴IgM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总假阳性率最高([χ2] = 7.56,P' < 0.008),A品牌抗囊尾蚴IgG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总假阳性率高于B品牌([χ2] = 8.75,P' < 0.008)。4种试剂盒检测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分别为40.00%(12/30)、16.67%(5/30)、76.67%(23/30)和13.33%(4/30)([χ2] = 32.88,P < 0.05),检测裂头蚴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分别为21.05%(4/19)、26.32%(5/19)、73.68%(14/19)和15.79%(3/19)([χ2] = 19.97,P < 0.05),均以A品牌抗囊尾蚴IgM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假阳性率最高(P' 均 < 0.008)。4种试剂盒检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分别为52.94% (9/17)、29.41%(5/17)、23.53%(4/17)和17.65%(3/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8.24,P > 0.05)。A品牌抗囊尾蚴IgM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并殖吸虫病、棘球蚴病和裂头蚴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分别为76.67%(23/30)、23.53%(4/17)和73.68%(14/19)([χ2] = 14.537,P < 0.05),其中检测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最低([χ2] = 14.537,P' < 0.014);其他3种试剂盒检测并殖吸虫病、棘球蚴病和裂头蚴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 0.05)。 结论 不同囊尾蚴病免疫学诊断试剂各有优劣;A品牌抗囊尾蚴IgG抗体ELISA试剂盒敏感度较高,但需进一步解决与其他寄生虫病的交叉反应和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同厂家生产的2种棘球绦虫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效果。 方法 采用2种不同厂家生产的棘 球绦虫IgG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相同数量的棘球蚴病人、 正常人血清, 以及卫氏并殖吸虫、 华支睾吸虫、 日本血吸虫和猪囊 尾蚴病人血清, 统计2种方法的特异性、 敏感性和交叉反应性。 结果 2个厂家生产的棘球绦虫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特 异性和敏感性均为100%。深圳康百得公司生产的试剂盒与卫氏并殖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病和猪囊尾蚴病 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25.00%、 26.09%、 10.00%和87.50%; 珠海海泰公司生产的试剂盒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5.00%、 13.04%、 20.00%和93.75%。2种试剂盒间, 卫氏并殖吸虫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其他检出率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 (P均 > 0.05)。结论 2个厂家生产的棘球绦虫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均具有敏感性高、 特异性强、 简便快速等优 点; 但需进一步解决与其他寄生虫病的交叉反应问题, 以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