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并探讨对策,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丰台区存在职业病危害的144家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4家企业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4 974人,占实际从业人数的15.36%,其中大型企业1 683人(33.84%),中型企业1 558人(31.32%),小型企业1 733人(34.84%);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女工521人,占实际从业人数的1.61%,其中大型企业200人(38.39%),中型企业195人(37.43%),小型企业126人(23.15%)。设置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的企业有106家,占总数的73.61%;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企业141家,占总数的97.92%;以中型企业中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比率最低,为89.29%;车间及班组配备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企业102家,占总数的70.83%;制定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计划的企业112家,占总数的77.78%,以小型企业的职业卫生培训人员率最低,为43.51%;建立实施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的企业94家,占65.28%;以小型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的比率最低,为60.19%。结论北京市丰台区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中,中、小型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较为薄弱,是今后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单位,一方面需要用人单位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督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7年云浮市小微型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和职业卫生管理水平,为优化小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现场调查和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2017年云浮市61家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小型工矿企业的基本情况、职业危害情况和职业卫生管理情况等相关资料,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61家被调查企业由小、微型企业组成,其中小型企业占54.10%。以私营企业为主,占83.61%,行业分布集中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50.82%。18家企业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检查率29.51%。9家企业实施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率14.75%。职业卫生管理方面,13项指标实施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进行职业危害申报实施率(91.80%)指标高于其他指标,实施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指标实施率(13.11%)最低(P0.01)。与微型企业比较,小型企业有6个职业卫生管理指标实施率高于微型企业(均P0.05)。结论 2017年云浮市小微型企业的职业病危害主要集中于建材行业,职业卫生管理总体水平不高,应加强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做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卫生管理基本情况,提出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对策。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海淀辖区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业企业开展职业健康状况基本情况调查。结果该区共有职业病危害企业247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8 778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以粉尘、噪声、苯系物、铅及其化合物为主。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卫生管理情况在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不同行业分布不一。全部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的企业均为29家,仅占11.7%;制定并实施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的企业132家,仅占53.4%。各项职业卫生管理指标的实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仅为30.6%,而检测合格率较高为9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测率最高(58.9%),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区企业普遍不重视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职业卫生管理不到位,应继续加强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青岛市某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现状。方法截止2017年12月31日,采用《职业健康状况调查表》调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单位469家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结果 469家企业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占77.83%。有344家(73.35%)企业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418家(89.13%)企业对健康检查制度制定并实施。大、中型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现状明显优于小微型企业(P0.05),但各型企业在管理设立中文警示和告知卡、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和职业卫生相关档案的建立方面均较好(P0.05)。大中型企业的职业健康检查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数率均高于小微型企业(均P0.05),但大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在检测合格点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粉尘类单位合格率为85.88%,化学物质类单位合格率为92.53%,物理因素类单位合格率为77.45%,三者危害因素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岛市某区的大中型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整体现状较好,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健康检查方面均优于小微型企业,提示今后应加强小微型企业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山市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企业的行业分布及职业卫生管理现状,为建立科学、有效的职业卫生管理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用人单位调查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山市1 392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的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1392家被调查企业中,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1.8%、15.2%和83.0%;金属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企业比例最多,分别占14.1%、13.7%和12.8%.与其余各项职业卫生管理指标比较,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2个指标的实施率(均为15.3%)最低(P<0.001),制定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与使用制度指标的实施率(74.6%)最高(P <0.001).企业规模越大,制定专门职业卫生责任制指标和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2个指标的实施率越高(P <0.05或P<0.001).结论 中山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以小型为主,职业卫生管理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应重点加强对中小企业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的监督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合肥市某区不同规模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卫生管理符合率、防护设施设置率、个人防护用品佩戴率和职业健康检查实施率随企业规模由大至小呈下降趋势,且存在线性关联;小型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率最高(22.7%),不同规模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我市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职业病防治情况较为严峻,应制定分类分层管理方案,加强小型企业监管,重点关注噪声和臭氧职业危害,定期督查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为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宝山区2009年12月31日存在的1 050家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进行普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宝山区企业以中小型为主,接触危害因素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22.9%,涉及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检测覆盖率为31.1%,企业上岗前、在岗及离岗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为38.0%、54.2%和17.6%,企业职业病防治管理各项责任义务履行率均不超过50%,40.6%的企业设有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结论区内企业检测与职业健康监护覆盖率低,职业病防治培训工作不到位,小型企业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新重点。应进行宣传培训,提高认识,加强指导监督,引进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协助工作。  相似文献   

8.
对石家庄市9 039家职业病危害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职业病危害企业分布及职业卫生管理现状。结果显示,小型企业各项职业卫生管理指标的实施率低于大、中型企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家庄市职业病危害企业主要分布在私有小型企业及纺织行业。企业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各项指标的实施,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9.
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职业病危害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提出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对策。方法分层随机抽样杭州及衢州135家企业,就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健康检查及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等项目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35家调查企业中,进行职业病危害申报的企业占60.00%;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企业占80.00%,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类型、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对全部工人提供上岗前、在岗期间及离岗时健康体检的企业分别占51.85%、54.07%和20.74%;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类型、不同规模企业之间职业健康体检的比例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浙江省工业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地区差异,小型企业、私有企业是今后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0.
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分布情况,为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和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卫生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格对辖区内工矿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按照统一的编码及程序软件,录入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辖区内159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9家合并设置有职业病防治机构,占24.5%;职业卫生专业人员有176人,初级职称人员最多,占47.7%;4 323家企业中,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339家,小型企业最多,占84.1%。其中,有891个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中型企业的监测合格率最高,占86.1%;按不同经济类型调查,集体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的监测合格率最高,按不同行业调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与金属制品业监测合格率最高,均为100%。提示,职业病监测机构力量薄弱,应加强职业健康监护覆盖面,提高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和合格率,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1.
抽取中山市396家职业病危害企业,采用自行编制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表》,对企业的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和管理现状进行调查。396家企业以小微型企业为主(82.8%),家具制造、灯饰电气机械设备、五金企业所占比例较多。未建立13项管理制度的企业占27.5%、不完善占37.1%,制度完善的企业仅占36.4%,其中以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制定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的比例最高,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方案的实施率最低;趋势性χ2检验显示,企业规模越大,制定"三同时"制度、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的比例越高(P0.005);各项职业卫生管理指标实施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学、物理、粉尘检测超标率分别为28.0%、41.9%和29.0%,对超标岗位加以整改的占31.7%。10.4%的企业未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劳动者正确佩戴防护用品的占24.0%;职业卫生培训实施率为57.3%,职业危害申报率89.4%。实施上岗前、在岗和离岗体检的企业分别占14.9%、87.9%和8.3%,完成复查率占38.2%。提示应重点加强对中小微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和管理的监督。  相似文献   

12.
黄曦  刘晓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587-1588,1574
目的了解湘潭市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查阅资料及现场调查的方式,对全市职业病危害企业的基本情况、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职业病防治管理和健康监护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全市共有职业病危害企业1178家,上岗前体检覆盖率为7.30%,体检率为13.73%,职业健康检查体检率为25.47%;8.4%设有卫生机构,12.31%有职业卫生人员,9.68%建立职业卫生档案,5.18%开展上岗前培训,培训人数仅占11.24%;企业监测的覆盖率为11.2%。结论湘潭市辖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防治管理和健康监护等强于各县(市、区),今后工作重点是加强各县(市、区)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了解武汉市某区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的行业分布及职业卫生管理现状,为建立符合该区实际的职业卫生管理机制提供依据。采用《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入户调查,对该区427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的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427家企业中,大、中、小和微型企业分别占3.98%、15.93%、48.01%和32.08%。实施某职业卫生管理项目的百分率在大型企业高于中型企业,中型企业高于小型企业,小型企业高于微型企业。提示,该区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职业卫生管理总体不容乐观,应重点加强对小微企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上海市金山工业区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卫生管理现状, 探索金山工业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和监管的新模式, 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
方法 确定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后, 通过单纯随机抽样的方式, 选择87家企业, 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管理机构和人员、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培训等情况。
结果 被调查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69家, 占79.31%), 经济类型以私营企业为主(56家, 占64.37%), 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企业64家, 占73.56%;粉尘、噪声、重金属、烃类、酯类、酮类、酸碱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广泛存在;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92.14%, 但65.00%的企业检测布点不合理或有遗漏; 接害人员总体检率为76.99%, 未发现职业病患者;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配置符合要求的企业60家, 符合率68.97%。
结论 金山工业区被调查生产企业存在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缺失错漏、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不规范、职业卫生人员配置不足、职业健康体检率不高等问题。工业园区应改进职业卫生服务监管模式, 将技术服务支撑和职业卫生监管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状况,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方法: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按《2003年江西省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表》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按国家或卫生部制定的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规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按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的项目进行。结果: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中,私营、股份有限、股份合作和港商投资企业占94.4%(17/18);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为48.5%(81/167);职业健康体检异常率为85.1%(222/261)。被监测单位职业病危害主要集中在建材业、矿山开采业、机械制造业,有害因素中以粉尘、噪声最为严重。大部分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未落实。结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状况堪忧,存在职业病发生的隐患,应强化职业卫生责任和执法职能。  相似文献   

16.
随机抽取本区112家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被调查企业中,职业健康检查率高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P<0.05)。在管理措施调查中,大中型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覆盖率均高于小型企业(P<0.05),但在检测的合格率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小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较差。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基层乡镇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现状, 探索社会各方共同管理企业职业卫生的方法, 提高企业职业病防治水平。
方法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等法规要求, 制定专门的调查表, 在上海市某镇辖区内企业中随机抽取125家企业, 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进行调查; 之后要求企业整改, 一个月后进行复查。
结果 调查企业中, 微型企业36家(占28.81%), 小型企业88家(占70.41%), 中型企业1家(占0.08%); 职工共5 788人。职业病危害严重、较重和一般的企业各占9.6%、48.0%、42.4%。整改前,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2项检查内容的综合开展率为40.1%, 整改后综合开展率为54.5%,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整改后125家企业制度建立率、职业卫生安全设施总体运行率均不高, 分别为54.2%、54.6%, 且职业病危害一般、较重与严重这三类企业的职业卫生安全设施总体运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职业病危害一般的企业运行率最低, 严重的最高。
结论 基层乡镇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不容乐观。面对小型和微型企业, 政府应当加强普法宣传和监管力度, 集合社会的各方力量, 共同监管, 以提高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承德市双滦区不同规模职业病危害企业(简称接害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调查,掌握不同规模接害企业开展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和水平,为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全区存在职业病危害的162家接害企业为本次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法、现场调查及查询安监部门备案资料等方法,设置4个方面15项指标调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现状。结果 1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大、中、小型企业7项指标平均制定率分别为95.2%、72.3%、38.8%,总体平均制定率为43.1%;2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及人员设置方面:大、中、小型企业3项指标平均制定率分别为88.9%、48.9%、15.7%,总体平均设置率为20.2%;3职业病危害预评、控评方面:大、中、小型企业2项指标平均开展率分别为50.0%、66.7%、9.4%,总体平均开展率12.3%;4其他管理工作:大、中、小型企业3项指标平均率分别为88.9%、68.9%、26.0%,总体平均率31.1%。对全部15项指标百分率经"行×列χ2检验",不同规模企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承德市双滦区不同规模接害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现状参差不齐。大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开展情况较好,小型企业开展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一些重要管理工作开展率极低,加强小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是做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防护状况,为制定相应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6家企业及1 925名工人,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该区大中型企业的职业卫生防护设置率为95.5%,小型企业为40.9%;大中型企业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为81.8%,小型企业为47.8%。大中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设置率高于小型企业,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卫生检测矽尘合格率仅为27.8%。工人对职业病防治法的知晓率仅为17.5%。结论小型企业的职业卫生防护设置率较低,存在较严重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应建立长效的防治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湖州市南浔区工业企业职业卫生防治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建议.方法:选取381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业企业,采用调查问卷、询问相关负责人和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资料,从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职业卫生管理两方面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型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较好,中小型企业问题严重,尤以小型企业突出.②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职业卫生管理情况略好,皮革、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企业最差.结论:南浔区中小企业职业卫生防治现状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法律知识培训和宣传、建立信息联通机制、实现管理网络化、加大执法力度,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