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320排CT低剂量灌注成像"动态点征"对急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 48例发病在6h内的急性脑出血患者行基线CT平扫以及320排CT低剂量灌注成像检查,24h内复查CT,根据血肿体积变化分为血肿扩大组和无血肿扩大组,由两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对"动态点征"进行观察,比较两组间"动态点征"比例的差异。结果4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中有18例出现血肿扩大,低剂量CT灌注成像发现16例"动态点征",其中有13例出现血肿扩大,3例无血肿扩大。两组间"动态点征"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P0.001)。"动态点征"预测急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灵敏度为72.2%、特异度为90.0%、阳性预测值81.3%、阴性预测值84.4%。结论 320排CT低剂量灌注成像"动态点征"可以预测急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风险,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为丰富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脑CT增强扫描渗漏征对预测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 h内ICH基线CT平扫血肿内存在混合征、岛征血肿扩大危险因素患者,行CT增强动脉期及延迟3min扫描,根据是否存在渗漏征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检验两位医师影像特征判读一致性;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及差异性分析;对早期血肿扩大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渗漏征预测血肿扩大的临床价值。结果 两位医师对影像特征的判读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渗漏征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入院GC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血肿扩大在GCS评分、混合征、岛征、渗漏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混合征、岛征及渗漏征均为早期血肿扩大的主要危险因素;渗漏征阳性组复诊血肿体积显著高于初诊血肿体积;渗漏征预测血肿扩大的敏感性为95. 74%,特异性为98. 00%。结论 渗漏征预测ICH早期血肿扩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肉血肿的CT诊断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的肌肉血肿患者资料13例,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1例行双期、2例行单期增强扫描。结果 13例均为亚急性肌束内血肿。平扫均见肌肉肿胀,相邻肌肉脂肪间隙消失或变窄,4例见高密度块影或结节,7例为混杂密度块影,2例仅肌肉肿胀伴斑点或羽毛状稍高密度。增强扫描均呈薄壁环形强化,其中11例内见较高密度片团或结节影被低密度影环绕,即岛屿征,2例为环形强化中相对一致的低密度影。结论 CT增强扫描对肌肉血肿尤其是亚急性肌束内血肿能做出正确诊断,岛屿征在肌肉血肿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表现,探讨MSCT对外伤性肾上腺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确诊并治疗的外伤性肾上腺血肿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重点分析CT对血肿的检出率、血肿的形态、大小、密度及随时间推移血肿的变化特点。结果:18例均为单侧肾上腺血肿,其中左侧3例(16.67%),右侧15例(83.33%);18例均合并其他多部位挫裂伤或骨折。平扫下随血肿大小不同,其形态发生改变,边界多光整,平扫CT值等或略高于同侧肾实质。增强扫描后无强化,随时间推移,血肿密度发生变化,其CT值逐渐减低,体积变小,趋于椭圆形改变。结论:外伤性肾上腺血肿具有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外伤病史结合CT增强扫描有助于肾上腺血肿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原始图像上血肿内的小点状强化("点征")表现对急性脑出血血肿增长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112例连续性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症状发生6 h以内,均进行了CT平扫及CTA检查.影像资料经2位有经验的神经放射医师进行观察评估.根据患者是否出现"点征"分为2组.将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相对应分组,对"点征"对脑出血血肿增长预测进行多变量评估分析.结果 112例患者中,CTA原始图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source images,CTA-SI)上出现强化灶24例(21.4%).强化组与无强化组的基线临床数据相同,经复查证实脑出血增长患者28例(25.0%).CTA"点征"阳性的患者中,17例(70.8%)表现为脑血肿增长,而7例(29.2%)无血肿增长."点征"预测脑内血肿增长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7%、91.7%、70.8%和87.5%,Kappa值为0.550(P<0.001).观察者间的一致性高(k=0.92).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CTA"点征"是具有独立的预测脑内血肿增长的影像征象,其中单因素OR值为17.000(5.753~50.232),P<0.000 1;多因素分析OR值为17.801(5.312~59.649),P<0.000 1.结论 CTA-SI中的"点征"与急性脑出血血肿增长有关,是可用于临床指导进一步加强治疗及监护的有意义的影像学征象.与临床预后转归的预测能力仍需进一步病例研究与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平扫CT“漩涡征”、“黑洞征”、“混杂征”、“海岛征”、“卫星征”及联合征象在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中的预测价值,筛选出应用价值更大的平扫CT征象。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或神经内科首诊并住院治疗的544例脑出血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有无出现血肿扩大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与血肿未扩大组并进行组间比较,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血肿扩大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征象的有无再将患者分为征象阳性组与征象阴性组,分别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漩涡征”,“黑洞征”,“混杂征”,“海岛征”,“卫星征”及其联合征象预测血肿扩大的准确性。结果 167例血肿扩大的患者中,出现“漩涡征”94例(56.3%),“黑洞征”28例(16.8%),“混杂征”40例(24.0%),“海岛征”33例(19.8%),“卫星征”58例(34.7%),“联合征象1”40例(23.9%),“联合征象2”30例(17.9%);377例血肿未扩大的患者中,“漩涡征”152例(40.3%),“黑洞征”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宝石能谱成像(GSI)碘浓度参数预测自发性脑出血(ICH)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搜集78例急性ICH患者,入院均行CT平扫和能谱CT增强扫描。由两名影像医师观察评估CTA斑点征,并测量能谱CT碘图中血肿内碘浓度最大值及血肿内总碘浓度。根据24 h头颅CT复查结果,分为血肿扩大组与血肿未扩大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三种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 78例患者中38例(48.72%)出现血肿扩大。血肿扩大组与血肿未扩大组的基线临床数据无显著差异,碘浓度最大值[cut-off:8.035 100μg/ml,曲线下面积(AUC):0.909]相比总碘浓度(cut-off:3.038 100μg/ml, AUC:0.786)、CTA斑点征(AUC:0.753)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且预测血肿扩大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最高。碘浓度最大值、总碘浓度预测血肿扩大的准确率均高于CTA斑点征。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提示CTA斑点征、碘浓度最大值可作为血肿扩大的独立预测因子(OR:20.536,95%CI:4.223~90.654,P<...  相似文献   

8.
对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CT不仅显示出SAH及其分布范围,且能显示脑内血肿、脑梗塞及脑室扩大等。根据SAH分布形态及并发脑内血肿的位置CT有助于推测破裂部位。作者在急性SAH患者的CT上发现出血灶内存在充盈缺损,称之为“充盈缺损征”,并回顾分析了100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时的价值,并与常规影像征象预测效能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2月苏北人民医院209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病6 h以内均行首次头颅CT检查及24 h内头颅CT复查,根据复查CT结果变化分为血肿扩大组(71例)和未扩大组(1...  相似文献   

10.
320排CT头颅一站式扫描——全脑动态容积成像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在头颅扫描中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利用320排CT对45例患者进行头颅容积扫描,所有病例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总量60~70 ml,注射流率4.0~5.5 ml/s),延迟7 s后进行连续动态容积扫描,利用容积再现(VR)技术进行图像重组并采用电影模式观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取良好的平扫容积图像、动态DSA图像及全脑灌注图像。发现血管变异12例,血管狭窄或闭塞13例,血管畸形4例,动脉瘤4例,脑膜瘤术后复发1例,颞叶癫痫1例,脑干炎症1例。其中8例与MRI对照,2例动脉瘤经DSA证实,2例动脉瘤及4例血管畸形经手术证实。结论320排容积CT全脑动态容积成像可以动态观察颅内血管的形态及动态血流信息,全脑灌注成像可以同时评价全脑灌注情况并进行量化,真正实现了头颅一站式容积扫描。对于颅脑病变具有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双期扫描强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9例共33个病灶腮腺腺淋巴瘤的CT平扫及增强影像学特征,影像学分析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形态、大小、密度及强化特点.19例均为男性,50岁以上者17例(89.5%).结果 19例患者23侧发病,共33个病灶,其中病灶位于浅叶27个(81.82%),深浅叶同时受累6个; 27个(81.82%)病灶边界清楚,密度均匀19个,14个病灶内有多发小低密度影;增强后明显强化29个,CT值上升平均为60.3 HU;12例行双期扫描者中,10例表现为动脉期快速明显强化.结论 M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有助于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胰岛细胞瘤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涛  韦炜  韩萍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21(11):869-872
目的:探讨CT在胰岛细胞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胰岛细胞瘤CT表现并对CT检查方法进行比较。其中常规CT扫描并增强6例,螺旋CT扫描并双期增强扫描4例。结果:胰岛素瘤5例,大小为0.9-2.0cm。3例常规CT平扫并增强扫描未发现肿瘤,2例螺旋CT平扫为等密度,增强扫描在动脉期为高密度,门脉期为等密度。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5例,大小为2.0-6.0cm,其中3例常规CT平扫,1例未发现肿瘤,2例呈不均匀密度,均匀稍高密度;增强扫描呈周边明显强化,中心稍强化、均匀强化;2例螺旋CT平扫呈不均匀密度,双期增强呈周边强化,不均匀强化。结论:CT检查对于>2cm的胰岛细胞瘤有较大的诊断价值,而对于<2cm的肿瘤检查方法直接影响病变的检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肠系膜脂膜炎(MP)MSCT的表现特征,提高对其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MP的MSCT表现特点,按照CT标准并结合临床做出诊断。CT平扫34例,平扫加双期增强扫描15例,并采用1.25mm层厚和1mm重建间隔获得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建(MPR)图像。结果 49例病变均位于小肠系膜,包绕肠系膜血管;炎症渗出型47例,CT平扫均呈不均匀脂肪密度,CT值-74~-23HU,明显高于腹膜后正常脂肪密度(-116~-92HU),其中13例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脂肪坏死型和纤维化型各1例,表现为脂肪包块内出现肿块,前者为囊性肿块,后者为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软组织肿块中度强化,静脉期CT值上升约40HU。49例中,出现"假包膜征"32例,"脂环征"36例,"小结节"21例,肠系膜血管狭窄2例。结论 MP的MSCT表现具有特征性,是MP非常有价值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脑血管CTA检查中造影剂外渗与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关系。 方法 63例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行头颅CT及脑血管CTA检查,24 h后复查头颅CT,观察造影剂外渗情况,分析脑 血管CTA检查过程中造影剂外渗与血肿扩大的关系。 结果 血肿扩大组11例(17.46%),血肿无扩大组52例 (82.54%)。血肿扩大11例患者中造影剂外渗者9例,CTA阳性预测血肿扩大准确率81.82%,造影剂外渗患者血肿量增加(27.63 ±11.52)ml,造影剂无外渗患者血肿量增加(3.12±1.48)ml( P =0.006),血肿扩大组血肿量增加(20.18±12.27) ml,血肿无扩大组出血量增加(1.59±1.05) ml( P =0.027)。 结论 在脑血管CTA检查中,造影剂外 渗与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有明显相关性,可预测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情况。  相似文献   

15.
造影增强CT扫描时,脑脓肿表现环状强化,但无特异性,此表现也见于脑转移,神经胶质瘤,血肿和出血性脑梗塞。作者报道2例环状强化,初诊为脑脓肿,后证实为动静脉血管畸形所致的脑内血肿。例1增强CT扫描示右额叶有一环状强化病变。脑血管造影示右额叶有异常血管团,与CT扫描病变部位一致。例2增强CT扫描示右额叶有一环状强化病变。脑血管造影示右额叶有异常血管团及一条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55例由临床与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其中20例又经对比增强CT扫描。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5例中,起初CT平扫正确诊断50例(90.9%)外伤性脾破裂。增强扫描的20例全部(100%)得到正确诊断。在CT平扫像上,外伤性脾破裂主要表现为脾脏肿大、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及弧形高密度影,而CT增强扫描显示了脾脏内或表面不规则撕裂口、脾内未强化血肿及假性动脉瘤形成。49例(89.1%)患者伴发腹腔积液。早期或轻微脾破裂时,腹腔积液主要见于左侧结肠旁沟及道格拉斯窝。38例(69.1%)患者合并其他脏器或组织损伤。结论多层螺旋CT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中,具有安全、快速、准确率高等优势。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条件下,对比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及合并症的检出率,并能正确分型,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脑出血患者约占卒中患者总数的9%~27%,虽然比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少,但病死率及致残率高,危害更为严重。在急性脑出血中超过40%的患者会发生血肿扩大,血肿扩大导致患者的转归不良及病死率增高,因此及时诊断并预防血肿扩大对改善脑出血预后、减少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现目前除了一些经典预测血肿增大的指标外,影像学征象和特征也有重要提示意义,例如CT血管造影(CTA)的"斑点征"、"泄露征"、"九分法"和CT灌注成像(CTP)的动态"斑点征",基线CT平扫(NCCT)上的超急性期血肿扩大速度、"混杂征"及"黑洞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320排全脑动态CTA在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320排CT对47例病例进行头颅容积扫描,所有病例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总量60~70 ml,注射速度4~6 ml/s),延迟7 s后进行连续动态容积扫描,利用容积再现技术进行图像重建并采用电影模式观看.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取良好的平扫容积图像、动态CTA图像及全脑灌注图像.发现脑血管病变24例,其中血管狭窄或闭塞14例,血管畸形5例,动脉瘤5例,其中8例狭窄或闭塞病例与MRI对照,3例动脉瘤病例与DSA对照,2例手术证实.5例血管畸形均经手术证实.结论 320排容积CT全脑动态CTA成像对于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及随访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腹部钝性损伤十二指肠致肠壁血肿CT和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8例十二指肠壁血肿CT和MRI资料。结果病灶均单发,肠腔内7例,肠腔外1例,呈管状型或类圆形,边缘清楚6例,模糊2例,位于单一肠段4例,多个肠段4例。CT扫描病灶呈等高密度包块,密度不均匀,典型者可见"融冰征"和(或)"空气裂隙征";MRI扫描病灶T1WI呈稍高或混杂信号,T2WI呈低或等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内均无强化,其中血肿壁强化3例。结论儿童腹部钝性损伤致十二指肠肠壁血肿影像学表现特殊,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对病灶的显示具有优越性,有助于肠壁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单期增强CT扫描在下咽癌和喉癌检查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能否用单期增强CT扫描即可对下咽癌和喉癌进行准确的TNM分期。方法收集47例下咽癌喉癌病例的双期增强CT扫描资料。分别测量并比较肿瘤组织CT平扫及早期、晚期增强扫描的密度差异、边界及图像伪影情况。并比较16排CT与单排螺旋CT扫描时,病人所接受的放射剂量。结果47例病人中CT平扫肿瘤组织密度与声带的密度无显著差别。早期增强扫描图像易出现黏膜伪影和/或小血管伪影,增强扫描晚期图像病变边界及浸润范围显示情况与早期增强图像大致相同或更加清晰。相同扫描范围内,16排CT扫描放射剂量是单排螺旋CT剂量的1.5倍。结论下咽癌及喉癌术前CT检查直接行晚期(80s)增强扫描既可清晰显示肿瘤浸润范围,判定肿瘤TNM分期,又可减少病人接受的有效放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