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龄胃十二指肠术后患者发生胃瘫综合征(PGS)的高危因素,以便更好地加强防护。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8月医院收治的108例高龄胃十二指肠手术患者,根据是否发生PGS,将48例高龄胃十二指肠术后发生PGS患者作为病例组,未发生PGS的高龄胃十二指肠术后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状况、术前访视、术前营养状况、胃肠吻合方式、手术时间、术后高血糖、术后腹腔并发症、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术后肠外营养时间,分析影响PG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精神状况、术前访视、术前营养不良、手术时间、术后高血糖、术后腹腔并发症、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术后肠外营养时间是影响胃十二指肠术后发生PGS的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高血糖、术后腹腔并发症、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为影响胃十二指肠术后发生PG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胃十二指肠术后PGS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术后高血糖、术后腹腔并发症及肠内营养开始时间长是导致术后发生PGS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胰腺癌术后胃瘫综合征(PGS)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效果检验。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有无发生PGS分为PGS组29例和非PGS组81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胰腺癌术后PGS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 110例胰腺癌患者术后29例(26.36%)发生PGS,未发生PGS 81例(73.6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围术期贫血、术后低蛋白血症、腹腔并发症、消化道重建方式、重度SAS是胰腺癌患者术后PG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手术时间<3h、术后使用生长抑素是胰腺癌患者术后PGS的保护性因素(P<0.05);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5.203,P=0.736;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95%CI:0.750~0.837),灵敏度为0.823,特异度为0.850,最佳诊断值为0.743,C-index范围为0.818,预测准确率为81.81%。结论 ...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导致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胃瘫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探讨有效的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37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rtoparesis syndrome,PGS)患者和687例无PGS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PGS患者和无PGS患者在年龄、基础性疾病、术前幽门梗阻、精神因素、手术时机、胃空肠吻合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应用自控镇痛泵、日补液量和肠内营养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性疾病、B-Ⅱ式、手术时间长和精神因素为PGS的危险因素。结论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可降低PG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术后胃瘫综合征(PGS)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完成手术治疗的158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后1个月内PGS发生状况,并对比发生与未发生PGS结肠癌患者基线资料,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肠癌患者PGS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158例结肠癌患者中,发生PGS 6例,发生率为3.80%。经单因素、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伴低蛋白血症、SAS评分较高及术后进食时间较短均是结肠癌患者发生PGS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仍有少部分结肠癌患者术后会发生PGS,可能受术前伴低蛋白血症、SAS评分较高及术后进食时间较短的影响,临床可参考此结果早期给予对症干预,以降低PGS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的36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性别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瘫综合征组≥60岁、毕Ⅰ吻合方式、术前幽门梗阻、有糖尿病病史及术后贫血等占比均高于无胃瘫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吻合方式(毕Ⅰ)、术前幽门梗阻、有糖尿病病史及术后贫血可能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随访1年,胃瘫综合征组的生存率低于无胃瘫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08,P=0.000)。结论:年龄、吻合方式、术前幽门梗阻、糖尿病病史及术后贫血可能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应积极采取对应干预措施,以减少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发生的可能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腹腔手术后发生PGS的25例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或胃癌根治术)胃瘫发生18例,肠梗阻术后2例,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术后2例,大肠癌术后1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术后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1例;所有25例患者均行非手术治疗2~5周后恢复。结论:PGS的发生与年龄、精神紧张、胃部手术、迷走神经干离断、营养因素、术后镇痛、重症腹腔感染等因素相关;绝大部分的PGS患者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PG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手术治疗756例胃癌病人(不包括行全胃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PGS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756例中发生PGS者46例(6.02%)。单因素分析显示,与PGS发生有关的因素分别为年龄≥65岁、毕-Ⅱ式胃癌根治术、术前幽门梗阻、围手术期高糖血症(≥8.0mmol/L)、围手术期低清蛋白血症(≤30g/L)(χ2=6.260~19.24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PGS发生有关的因素有4个,即毕-Ⅱ式胃癌根治术、术前幽门梗阻、围手术期高糖血症、围手术期低清蛋白血症(OR=1.075~12.503,P〈0.05)。结论毕-Ⅱ式胃癌根治术、术前出现幽门梗阻、围手术期高糖血症、围手术期低清蛋白血症是胃癌术后PGS发生的高危因素,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对预防PGS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的48例病人设为试验组,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未发生胃瘫综合征的腹部手术病人48例作为对照组,对胃瘫综合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检验显示11个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瘫综合症的独立影响因素为精神因素、术前幽门梗阻、手术时间、白蛋白水平。[结论]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影响因素复杂,应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ome,PGS)是指胃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梗阻因素引起的功能性胃排空延迟,有学者称为胃术后胃无力症。掌握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原因、时间、早期征象,给予正确的诊断,及时的治疗、配合高质量的护理可避免再次手术,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本院外科自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诊治PGS15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术后合并胃瘫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老年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胃瘫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术后胃瘫发生率45.45%(50/110);术前合并幽门梗阻(r=0.820,P=0.034)、远端胃切除(r=0.894,P=0.022)、血清白蛋白〈30g/L(r=0.793,P=0.049)以及术后血糖≥8 mmol/L(r=0.841,P=0.044)与老年胃癌术后合并胃瘫发生相关。结论老年胃癌术后胃瘫发生率较高,幽门梗阻、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及术后高血糖是导致老年胃癌术后合并胃瘫的危险因素,而围手术期正常白蛋白水平是胃瘫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腺癌冷冻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发生原因、机制、诊断和治疗.分析胰腺癌冷冻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所致PGS与多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所行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10例患者和行胰腺癌冷冻术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结果:在B组患者(胰腺癌冷冻术组)中有31例(67%,31/46)患者出现了PGS,其中有29例肿瘤位于胰头和钩突部,2例肿瘤位于位于体尾部.在A组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有10例(4.8%,10/210)患者出现了PGS.B组的胃瘫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X=145,P<0.001).A组PGS患者有9例采用非手术治疗(饮食调节、药物、胃液引流等)而痊愈,1例患者再次手术,但症状无明显好转.然而,所有的B组PGS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痊愈.胰腺癌冷冻所致PGS同冷冻术、胰腺肿瘤的位置有密切的相关性,但同年龄、性别、低蛋白血症、梗阻性黄疸、术前胃输出道梗阻,以及胃、胆道所行的手术方式和次数均无明显相关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所致PGS同胃手术后所致PGS的机制相似.胰腺癌冷冻术后PGS可能与冷冻引起Cajal细胞的损害有部分关系.另外,还可能与胰腺十二指肠区域的冷冻,各种因素引起胃窦幽门部和十二指肠部的缺血、神经损害有一定关系,或与这些因素引起血中胃动素浓度降低有关.结论:胰腺癌冷冻可引起胃瘫,胰腺癌冷冻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PGS由多种原因引起,其确切机制不清.这二者引起PGS的机制(致少部分)不同.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保守治疗对PGS患者有效,手术应视为胰腺癌冷冻术后PGS的禁忌症.  相似文献   

12.
侯红军 《临床医学》2007,27(4):34-35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1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诊治的37例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相关因素、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等。结果除早期1例误诊行手术外,35例均经非手术治愈,在6周内恢复。结论发生PGS后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胃镜检查对术后引起的胃瘫综合征有排除吻合口梗阻、促使胃功能恢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胃瘫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875例2007年1月—2010年12月行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其中31例患者术后出现胃瘫。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以及手术方式、病变部位等因素与胃瘫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是否并发胃瘫,与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相关(P<0.05),而与手术方式、肿瘤直径、TNM分期等无关(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患者,手术方式与术后胃瘫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术后胃轻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指腹部手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肠梗阻因素引起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亦称功能性排空障碍。PGS是腹部手术尤其是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管状胃重建消化道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拟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9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实施食管癌根治术,研究组行管状胃成形胃代食管吻合术,对照组行全胃代食管吻合术。进行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术后胃潴留、胃食管反流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应用管状胃重建消化道可以降低术后胃排空延迟、胃食管反流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术后近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部非胃、十二指肠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9月-2010年3月2559例腹部非胃、十二指肠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PGS组和非PGS组,其中PGS组23例,非PGS组2536例.结果 比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管状胃进行食管癌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住院确诊的胸段食管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运用管状胃进行消化道重建,对照组运用全胃进行重建。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闭式引流的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平均减压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6月的心肺功能和术后6月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胃肠减压时间、平均减压量、术后住院时间、胃排空障碍、胸胃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或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后的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C%)、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VV%)、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和射血分数(EF)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消化道重建疗效确切,对心肺功能影响小,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oparesis syndrome,PGS)也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腹部手术后因胃肠功能混乱导致胃排空延迟,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多发生于胃手术后,发生于腹部非胃手术较少见。目前认为腹部非胃手术后PGS的发生与多因素及多系统参与胃肠动力的调节和反馈有关,主要因素包括精神过度紧张、疾病种类、手术方式、手术创伤大小、严重营养不良、血糖异常、饮食改变等。  相似文献   

19.
正胃瘫综合征(post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指各种腹部手术改变了正常神经激素和肌源性因素对胃排空的调控,术后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以功能性胃功能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1],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率为0.4%~5.0%[2]。2005年1月—2013年9月我院对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11例病人在治疗的同时进行积极护理,取得  相似文献   

20.
应小小  洪霞  徐婵 《护理与康复》2014,13(8):807-808
<正>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又称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大多见于上腹部手术,在中下腹部手术中较少见[2]。直肠癌术后合并PGS行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是患者康复的基础,直接影响患者预后[2-3]。经鼻置入空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