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索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糖酵解途径对小鼠调节性T(Treg)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用糖酵解抑制剂2?Deoxy?D?glucose(2DG)或PBS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进行6次腹腔注射后,分离脾脏细胞和肠系膜淋巴结,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分离得到的细胞中Glut1+CD4+ T细胞以及Treg细胞比例。结果 未感染组小鼠脾脏(43.58%±2.50% vs. 21.15%±0.96%;t = 8.834,P < 0.01)和肠系膜淋巴结中Glut1+CD4+ T细胞比例(38.97%±1.97% vs. 28.40%±2.11%;t = 3.662,P < 0.05)均显著高于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小鼠,但未感染组小鼠脾脏(6.83%±0.21% vs. 13.30%±0.35%;t = 15.65,P < 0.01)和肠系膜淋巴结中Treg细胞比例(8.26%±0.15% vs. 14.37%±0.44%;t = 13.14,P < 0.01)均显著低于感染组小鼠。感染小鼠给与2DG腹腔注射后,脾脏(15.50%± 0.76% vs. 13.07%±0.15%;t = 3.130,P < 0.05)和肠系膜淋巴结中Treg细胞比例(17.00%±0.41% vs. 13.83%±0.18%;t = 6.947,P < 0.01)显著高于给与PBS注射小鼠。结论 糖酵解途径抑制了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Treg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脏Th9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ICOS信号与Th9细胞极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分别在感染后0、4、7、9周和12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L?9+细胞在CD4+ T细胞中的比例,以及ICOS+细胞在Th9细胞中的比例。结果 与0周比较,感染后4、7、9、12周,小鼠CD4+ T细胞中Th9细胞的比例显著增高(P < 0.05),并且Th9细胞ICOS的表达也明显上调(P < 0.05)。结论 在日本血吸虫感染中,ICOS信号对Th9细胞的极化可能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H37Ra菌株(H37Ra)感染对BALB/c小鼠T细胞及Th1/Th2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H37Ra菌株BALB/c小鼠感染模型,设生理盐水(NS)处理小鼠作为对照组。在感染早期(4周)和晚期(8周)分别取小鼠脾脏细胞及淋巴结细胞,或培养后的细胞,经荧光抗体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不同感染时期小鼠的T细胞表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实验组小鼠感染H37Ra 4周时与对照组比较,脾脏总T细胞(CD3^+)、CD4^+T细胞百分率(CD3^+CD4^+CD8^-)降低((43.03±5.57)%,t=5.804,P=0.000;(47.76±6.22)%,t=2.327,P=0.042),CD8^+T细胞百分率(CD3^+CD4^-CD8^+)增高((47.72±4.39)%,t=-3.698,P=0.004);与感染4周时比较,感染8周时脾脏总T细胞、CD4^+T细胞百分率增高((68.23±4.38)%,t=-8.712,P=0.000;(57.89±4.93)%,t=-3.125,P=0.011),CD8^+T细胞百分率降低((39.23±3.80)%,t=3.585,P=0.005),且晚期时恢复至正常。H37Ra感染4周和8周时与对照组比较,H37Ra感染对小鼠淋巴结总T细胞(CD90.2^+)及T细胞亚群(CD4^+T细胞及CD8^+T细胞)分布无显著影响(P>0.05)。H37Ra感染晚期,与对照组比较,IFN-γ表达升高(加培养液而无TB-PPD组:(7.50±1.60)%,t=-4.173,P=0.002;加入PPD组:(6.80±1.36)%,t=-5.014,P=0.001)。结论 H37Ra感染可影响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分布,并出现Th1反应而未见明显Th2反应,促进了机体的抗结核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H37Ra菌株(H37Ra)感染对BALB/c小鼠T细胞及Th1/Th2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H37Ra菌株BALB/c小鼠感染模型,设生理盐水(NS)处理小鼠作为对照组。在感染早期(4周)和晚期(8周)分别取小鼠脾脏细胞及淋巴结细胞,或培养后的细胞,经荧光抗体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不同感染时期小鼠的T细胞表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实验组小鼠感染H37Ra 4周时与对照组比较,脾脏总T细胞(CD3~+)、CD4~+T细胞百分率(CD3~+CD4~+CD8~-)降低((43.03±5.57)%,t=5.804,P=0.000;(47.76±6.22)%,t=2.327,P=0.042),CD8~+T细胞百分率(CD3~+CD4~-CD8~+)增高((47.72±4.39)%,t=-3.698,P=0.004);与感染4周时比较,感染8周时脾脏总T细胞、CD4~+T细胞百分率增高((68.23±4.38)%,t=-8.712,P=0.000;(57.89±4.93)%,t=-3.125,P=0.011),CD8~+T细胞百分率降低((39.23±3.80)%,t=3.585,P=0.005),且晚期时恢复至正常。H37Ra感染4周和8周时与对照组比较,H37Ra感染对小鼠淋巴结总T细胞(CD90.2~+)及T细胞亚群(CD4~+T细胞及CD8~+T细胞)分布无显著影响(P0.05)。H37Ra感染晚期,与对照组比较,IFN-γ表达升高(加培养液而无TB-PPD组:(7.50±1.60)%,t=-4.173,P=0.002;加入PPD组:(6.80±1.36)%,t=-5.014,P=0.001)。结论 H37Ra感染可影响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分布,并出现Th1反应而未见明显Th2反应,促进了机体的抗结核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IL-17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中对抗体及Th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在小鼠日本血吸虫感染前后,连续多次腹腔注射rm-IL-17细胞因子(实验组1)或PBS(对照组1),连续多次腹腔注射anti-IL-17中和抗体(实验组2)或同型抗体(对照组2)。运用流式细胞术,采用表面分子、胞内因子同时染色的三色标记法,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脏、淋巴结中的Th17、Th1和Th2细胞亚群占CD4+T细胞的比例进行观察;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血吸虫抗原特异性总IgG及亚类IgG1和IgG2a的水平。结果实验组1 CD4+T细胞中的Th17、Th1和Th2细胞亚群的比例分别是对照组1的1.09倍(P(0.05)、1.17倍(P(0.05)和1.15倍(P(0.05);实验组2 CD4+T细胞中的Th17、Th1和Th2细胞亚群的比例分别是对照组2的1.01倍(P(0.05)、1.11倍(P(0.05)和0.98倍(P(0.05)。rm-IL-17注射后仅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特异性IgG1水平显著下降(P(0.05)、可溶性成虫抗原(SWA)特异性IgG2a的水平升高(P(0.05),其他抗体水平均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研究日本血吸虫感染对小鼠肝脏和脾脏淋巴细胞数量及其表面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功能的影响。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每组15只,感染组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2)条/鼠。感染后2、 4、 6、 8和10周,分别随机取两组小鼠各3只,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分离小鼠肝脏和脾脏的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T细胞(CD3~+CD19~-)、 CD19~+B细胞(CD3~-CD19~+)、 CD4~+T细胞(CD3~+CD19~-CD4~+CD8~-)和CD8~+T细胞(CD3~+CD19~-CD4~-CD8~+)淋巴细胞比例的动态变化,以及这些细胞群上的PD-L1表达变化。组间差异比较采用ANOVA检验。结果感染日本血吸虫后4~8周,小鼠肝脏和脾脏中的CD3~+T细胞、 CD19~+B细胞和CD4~+T细胞比例均低于未感染组(P 0.05或0.01,P 0.05)。感染日本血吸虫后6周的小鼠肝脏中CD8~+T细胞比例增加[(38.03±7.41)%],与未感染组[(23.37±3.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脾脏中无明显变化。在感染日本血吸虫后6周,小鼠肝脏中CD19~+B细胞上PD-L1的表达被显著抑制[(7.25±3.47)%],与未感染组[(22.77±8.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脾脏相对肝脏较晚,感染后8周CD19~+B细胞上PD-L1的表达被抑制[(22.37±4.01)%],与未感染组[(51.97±1.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此后在肝脏和脾脏中保持低水平表达。感染后2~10周,肝脏中的CD3~+T和CD4~+T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低于未感染组(P 0.05或0.01, P 0.05),脾脏中的CD3~+T和CD4~+T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分别于感染后4~8周和6~10周低于未感染组(P 0.05)。肝脏和脾脏中CD8~+T细胞上PD-L1的表达在感染早期无变化,感染后10周比例增加,为(34.80±3.68)%、(31.90±2.53)%,与未感染组[(25.5±0.80)%、(29.91±3.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BALB/c小鼠后,肝脏和脾脏中CD19~+B、 CD3~+T和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显著降低,但对CD8~+T细胞比例影响不明显。感染对PD-L1在上述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也有相同的变化,在CD19~+B、CD3~+T和CD4~+T细胞上表达受抑制,在CD8~+T细胞上的表达影响较小,且肝脏局部淋巴细胞的变化早于脾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不同病期体内及体外培养后脾CD4+T淋巴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表达谱,探讨协同刺激分子介导Th1/Th2极化的作用。方法收集血吸虫感染后4w、7w、12w、16w和20w小鼠及正常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以及上述不同病期经SEA诱导72h后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ICOS、CD40、OX40、4-1BB及PD1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Th1细胞因子IFN-γ,Th2细胞因子IL-4、IL-5、IL-10、IL-13。结果血吸虫感染后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表面CD86、ICOS、CD40和OX40的表达均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上调,其中ICOS和CD86表达上调最为显著;经SEA诱导培养72h后CD86、ICOS亦显著上调表达;培养上清检测发现IFN-γ在4w时呈高表达,7w开始随感染时间延长呈下调表达;IL-4、IL-5、IL-10和IL-13的表达水平则从7w开始明显升高,IL-5的峰值出现在12w,其余均16w达高峰,致20w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CD4+T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分子表达水平与Th1/Th2免疫偏移密切相关,其中ICOS、CD86在介导Th2极化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肉芽肿病变与一氧化氮 (NO)、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 ,探讨NO介导Th1/Th2免疫偏移在血吸虫卵肉芽肿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 ,HE染色后观察感染小鼠肉芽肿病变。用硝酸还原酶法和ELISA夹心法分别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 0~ 12周血清及脾CD+ 4 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NO、IFNγ和IL - 4表达水平 ,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感染小鼠 0~ 12周血清和脾CD+ 4 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NO表达水平与小鼠肝肉芽肿病变动态相一致 ,并呈显著正相关 ,与IFNγ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而与IL - 4在小鼠感染慢性期 (12周 )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NO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肉芽肿病变过程中可能是一种与Th1/Th2细胞因子具有同样重要作用的调节因子 ,并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而发挥作用的 ,通过调控NO合成介导Th1/Th2免疫偏移可能是控制血吸虫卵肉芽肿病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C57BL/6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肠系膜淋巴结Th17细胞的免疫应答。方法 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感染组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每鼠(40±5)条。感染后5~6周分离小鼠肠系膜淋巴结的淋巴细胞,分别用抗小鼠CD3单克隆抗体(anti-CD3,1μg/ml)和抗小鼠CD28单克隆抗体(anti-CD28,1μg/ml)刺激,培养4 h后收集细胞,RT-PCR检测小鼠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维甲酸相关孤独受体(ROR-γt)mRNA的转录水平;培养72 h后,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IL-17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同时用佛波酯(PMA,10 ng/ml)和离子霉素(1μg/ml)刺激淋巴细胞5 h后,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的含量和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小鼠肠系膜淋巴结培养物上清液中IFN-γ[(214.3±62.6)pg/ml]和IL-17[(176.8±62.1)pg/ml]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小鼠[(46.7±13.9)和0 pg/ml](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IL-17和ROR-γt mRNA转录水平也明显高于健康小鼠。感染小鼠肠系膜淋巴细胞CD4+T细胞中,Th17细胞的比例为(0.55±0.03)%,明显高于健康小鼠[(0.16±0.01)%](P<0.05)。在CD4+T细胞中,IL-17+IL-4+细胞占0.06%,IL-17+IFN-γ+和IL-17+IL-5+细胞各占0.02%,IL-17+IL-9+细胞占0.01%,未检测到IL-17+IL-10+和IL-17+Foxp3+细胞。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C57BL/6小鼠的肠系膜淋巴结能诱导Th17细胞产生。Th17细胞能分泌IL-4,及少量的IFN-γ、IL-5和IL-9,不分泌IL-10,也不表达Foxp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不同剂量泡球蚴感染对小鼠脾脏CD8+ T细胞免疫功能耗竭的影响。方法 采集泡球蚴原头蚴虫体,经肝门静脉建立低(50个原头蚴)、中(500个原头蚴)和高剂量(2 000个原头蚴)泡球蚴感染小鼠模型,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于感染后早(2周)、中(12周)、晚期(24周)分别取小鼠脾脏,研磨分离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实验组小鼠脾脏中记忆性CD8+ T细胞表型、免疫抑制性分子2B4表达水平,及其分泌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A(IL?17A)和IL?10的能力。结果 在感染早期,高剂量泡球蚴感染诱导小鼠脾脏CD8+ T细胞以中心记忆性表型为主,其比例为(35.50 ± 2.00)%,显著高于对照组(25.90% ± 2.46%)(P < 0.01);在感染晚期,中、高剂量泡球蚴感染均诱导小鼠脾脏CD8+ T细胞以效应记忆性表型为主,其比例分别为(25.70 ± 4.12)%和(28.40 ± 4.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50% ± 6.45%)(P均 < 0.05)。高剂量泡球蚴感染中期和晚期,中心记忆性CD8+ 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感染早期(P均 < 0.01);高剂量泡球蚴感染晚期,效应记忆性CD8+ 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感染早期和中期(P均< 0.05)。低、中剂量泡球蚴感染早期,脾脏CD8+ T细胞分泌IFN?γ和IL?17A能力显著增强,而高剂量泡球蚴感染虽然促进小鼠脾脏CD8+ T细胞分泌IFN?γ和TNF?α能力,但感染晚期其分泌IFN?γ和TNF?α能力显著低于早期和中期(P均< 0.05)。此外,中、高剂量泡球蚴感染晚期小鼠脾脏CD8+ T细胞表面免疫抑制性分子2B4呈高表达,其比例分别为(4.73 ± 1.56)%和(4.94 ± 1.90)%,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2.49% ± 0.58%)和对照组(2.92% ± 0.60%)(P 均< 0.05)。结论 在低、中剂量泡球蚴感染中期和晚期,机体利用自身免疫应答能力对虫体起到杀伤和清除;而高剂量泡球蚴感染晚期可诱导小鼠脾脏CD8+ T细胞上调2B4分子表达,导致免疫耗竭,造成慢性寄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肉芽肿病变为一氧化氮(NO)、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NO介导Th1/Th2免疫偏移在血吸虫卵肉芽肿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后观察感染小鼠肉芽肿病变。用硝酸还原酶法和ELISA夹心法分别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0-12周血清及脾CD4^ 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NO、IFNγ和IL-4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感染小鼠0-12周血清和脾CD4^ 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NO表达水平与小鼠肝肉芽肿病变动态相一致,并呈显著正相关,与IFNγ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与IL-4在小鼠感染慢性期(12周)呈显著负相关。结论:NO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肉芽肿病变过程中可能是一种与Th1/Th2细胞因子具有同样重要作用的调节因子,并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而发挥作用的,通过调控NO合成介导Th1/Th2免疫偏移可能是控制血吸虫卵肉芽肿病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性别因素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致C57BL/6小鼠肝脏病理及抗体免疫的影响。方法雌、雄C57BL/6小鼠分别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应用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雌、雄C57BL/6小鼠血清抗可溶性成虫抗原(SW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特异性Ig G抗体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雌、雄C57BL/6小鼠脾脏、淋巴结中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和调节性T(Treg)细胞水平。结果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后,雌[(28.050±3.576)×10^4μm^2]、雄小鼠肝组织中平均单个虫卵肉芽肿面积[(26.740±4.093)×10^4μ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1,P=0.821);天狼星红染色结果显示,感染日本血吸虫雌、雄小鼠肝纤维化程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天狼星红染色阳性区域平均比例:(7.667±1.856)%vs.(7.667±1.764)%;t=0,P=1;平均光密度:(0.023±0.003)vs.(0.027±0.007);t=0.447,P=0.678]。ELISA检测结果显示,雌、雄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后血清抗SWA[(2.098±0.037)vs.(1.970±0.071);t=1.595,P=0.162]和SEA特异性Ig G抗体水平[(3.738±0.039)vs.(3.708±0.043);t=0.512,P=0.6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后雌、雄小鼠脾脏[雌鼠:(8.645±1.356)%vs.(1.730±0.181)%,t=5.055,P=0.002;雄鼠:(8.470±1.161)%vs.(1.583±0.218)%,t=5.829,P=0.001]、淋巴结[雌鼠:(3.218±0.153)%vs.(1.095±0.116)%,t=11.040,P <0.001;雄鼠:(3.673±0.347)%vs.(0.935±0.075)%,t=8.994,P <0.001]中Tfh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未感染小鼠,但雌、雄小鼠脾脏[(8.645±1.356)%vs.(8.470±1.161)%;t=0.098,P=0.925]和淋巴结[(3.218±0.153)%vs.(3.673±0.347)%;t=1.332,P=0.241]中Tfh细胞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雄鼠脾脏中Treg细胞比例与未感染小鼠无显著差异[(10.060±0.361)%vs.(10.130±0.142)%;t=0.174,P=0.867],而日本血吸虫感染雌鼠脾脏中Treg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未感染小鼠[(10.530±0.242)%vs.(9.450±0.263)%;t=3.021,P=0.023],但感染日本血吸虫雌、雄小鼠脾脏中Treg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30±0.242)%vs.(10.060±0.361)%;t=1.077,P=0.323];日本血吸虫感染8周后,雌[(17.150±0.805)%vs.(13.100±0.265)%;t=4.781,P=0.003]、雄鼠淋巴结中Treg细胞比例均较未感染小鼠显著增加[(18.550±0.732)%vs.(12.630±0.566)%;t=6.402,P <0.001],但感染日本血吸虫雌、雄小鼠淋巴结中Treg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150±0.805)%vs.(18.550±0.732)%;t=1.287,P=0.246]。结论利用C57BL/6小鼠研究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致肝脏病理及抗体产生机制时,不需要考虑性别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性别因素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致C57BL/6小鼠肝脏病理及抗体免疫的影响。方法雌、雄C57BL/6小鼠分别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应用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雌、雄C57BL/6小鼠血清抗可溶性成虫抗原(SW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特异性Ig G抗体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雌、雄C57BL/6小鼠脾脏、淋巴结中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和调节性T(Treg)细胞水平。结果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后,雌[(28.050±3.576)×10~4μm~2]、雄小鼠肝组织中平均单个虫卵肉芽肿面积[(26.740±4.093)×10~4μ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1,P=0.821);天狼星红染色结果显示,感染日本血吸虫雌、雄小鼠肝纤维化程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天狼星红染色阳性区域平均比例:(7.667±1.856)%vs.(7.667±1.764)%;t=0,P=1;平均光密度:(0.023±0.003)vs.(0.027±0.007);t=0.447,P=0.678]。ELISA检测结果显示,雌、雄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后血清抗SWA[(2.098±0.037)vs.(1.970±0.071);t=1.595,P=0.162]和SEA特异性Ig G抗体水平[(3.738±0.039)vs.(3.708±0.043);t=0.512,P=0.6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后雌、雄小鼠脾脏[雌鼠:(8.645±1.356)%vs.(1.730±0.181)%,t=5.055,P=0.002;雄鼠:(8.470±1.161)%vs.(1.583±0.218)%,t=5.829,P=0.001]、淋巴结[雌鼠:(3.218±0.153)%vs.(1.095±0.116)%,t=11.040,P 0.001;雄鼠:(3.673±0.347)%vs.(0.935±0.075)%,t=8.994,P 0.001]中Tfh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未感染小鼠,但雌、雄小鼠脾脏[(8.645±1.356)%vs.(8.470±1.161)%;t=0.098,P=0.925]和淋巴结[(3.218±0.153)%vs.(3.673±0.347)%;t=1.332,P=0.241]中Tfh细胞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雄鼠脾脏中Treg细胞比例与未感染小鼠无显著差异[(10.060±0.361)%vs.(10.130±0.142)%;t=0.174,P=0.867],而日本血吸虫感染雌鼠脾脏中Treg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未感染小鼠[(10.530±0.242)%vs.(9.450±0.263)%;t=3.021,P=0.023],但感染日本血吸虫雌、雄小鼠脾脏中Treg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30±0.242)%vs.(10.060±0.361)%;t=1.077,P=0.323];日本血吸虫感染8周后,雌[(17.150±0.805)%vs.(13.100±0.265)%;t=4.781,P=0.003]、雄鼠淋巴结中Treg细胞比例均较未感染小鼠显著增加[(18.550±0.732)%vs.(12.630±0.566)%;t=6.402,P 0.001],但感染日本血吸虫雌、雄小鼠淋巴结中Treg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150±0.805)%vs.(18.550±0.732)%;t=1.287,P=0.246]。结论利用C57BL/6小鼠研究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致肝脏病理及抗体产生机制时,不需要考虑性别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ICR小鼠后不同时期T淋巴细胞中杀伤性T细胞 (Tc) 亚型Tc1和Tc2比例的动态变化, 并分析两者分别与Th1和Th2细胞比例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 方法 分别取日本血吸虫感染0、 3、 5、 8、 13周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个时期Tc1、 Tc2和Th1、 Th2细胞亚群分别占T淋巴细胞的比例。 结果 结果 与0周对照比较, 感染3、 5、 8、 13周小鼠T淋巴细胞中Tc1细胞比例显著增高 (P均< 0.01), 感染5、 8、 13周小鼠T淋巴细胞中Tc2细胞比例显著增高 (P均< 0.01)。比较Tc1和Tc2细胞比例在相同时间点的增速发现, 感染3周时Tc1细胞比例增高最显著, 而感染5周时Tc2细胞比例的增高最显著。感染各个时间点CD3+ T细胞中的Th1细胞比例与Tc1细胞比例平行增长, 且两者呈正相关(r = 0.978, P = 0.004); CD3+ T细胞中的Th2细胞比例与Tc2细胞比例平行增长, 且两者呈正相关 (r = 0.974, P = 0.005)。体外可溶性成虫抗原 (SWA) 刺激脾细胞可优势增加T淋巴细胞中的Tc1细胞比例 (P < 0.01), 而可溶性虫卵抗原 (SEA) 刺激脾细胞可优势增加T淋巴细胞中的Tc2细胞比例 (P < 0.01)。 结论 结论 日本血吸虫感染不同阶段, 小鼠T淋巴细胞中的Tc1 和Tc2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 并分别与Th1和Th2细胞比例呈正相关。在感染3周时主要以Tc1细胞比例升高为主, 而感染 5周时主要以Tc2细胞比例升高为主。SWA可优势诱导Tc1细胞, 而SEA可优势诱导Tc2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目的 观察C57BL/6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 体内细胞因子IL?22来源细胞的动态变化, 并分析小鼠体内IL?22的主要来源。方法 方法 分别提取感染日本血吸虫0、 3、 5、 8、 13周的小鼠淋巴结和脾脏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个感染时期 IL?22来源细胞的比例。结果 结果 感染小鼠的淋巴结和脾脏中, 产生IL?22的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在所有产生IL?22的细胞中, 有80%左右为T细胞。产生IL?22的CD4- T细胞的比例在感染后3周内明显升高, 而产生IL?22的CD4+ T细胞的比例到感染第3周后才开始升高, 至第8周显著增加。结论 结论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的淋巴结和脾脏中, IL?22由T细胞和非T细胞两大群细胞产生, 其中T细胞是细胞因子IL?22最主要的来源。产生IL?22的T细胞分为CD4- T细胞和CD4+ T细胞两群, 其中产生IL?22的CD4- T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早期迅速增加; 而在感染进入慢性期后产生IL?22的CD4+ T细胞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脾脏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17比例,转录因子RORγτ和IL-17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用6~8周龄BALB/c小鼠共30只,随机分为多房棘球蚴感染组(Em)、多房棘球蚴感染阿苯达唑治疗组(Em+Albendazole,Em+ABZ)和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s,HC),每组10只。通过腹腔注射法建立泡型包虫病小鼠模型。Em+ABZ治疗组给予灌胃阿苯达唑治疗(100μl/d,35d)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细胞中辅助性T17细胞(CD4+IL-17+Th17细胞/CD4+T细胞)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脾脏细胞中维甲酸孤独受体(retinoid acid orphan receptor-γτ,RORγτ)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7水平。结果 CD4+IL-17+Th17细胞/CD4+T细胞比例,Em组为(2.10±1.00)%,与HC组(0.85±0.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7,t=2.66,P<0.01)。Em+ABZ组为(1.54±1.19)%,与HC组和E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7,P>0.05);脾脏细胞RORγτmRNA在Em组中的表达(6.1×10-4±5.8×10-4)高于在Em+ABZ组(6.0×10-4±3.5×10-4)和HC组(3.4×10-4±2.4×10-4)中的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6,P>0.05)。Em+ABZ组与HC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0.66,P>0.05)。脾脏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7A,Em组为(10.71±1.85)ng/ml,明显高于Em+ABZ组[(5.58±3.56)ng/ml]和HC组[(7.31±1.2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2,t1=3.12,t2=5.57,P<0.01)。Em+ABZ组与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9.82,t=0.84,P>0.05)。结论 Th17细胞参与BALB/c小鼠多房棘球蚴感染免疫和炎性应答过程,阿苯达唑治疗能够减轻免疫损伤和炎症反应。Th17细胞及IL-17A可能是潜在的多房棘球蚴病新的分子免疫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体内Th1/Th2反应动态变化,评价Th细胞反应与肉芽肿病理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C57BL/6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4、6、8、12周,分别检测其血清中IFN-γ、IL-4、IL-13水平,脾细胞中Th1/Th2比例,观察感染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和发展趋势,并评价各个细胞因子与虫卵肉芽肿大小之间的相关性。统计分析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日本血吸虫感染后第4周,小鼠血清IFN-γ浓度为(2.835±0.049) 1g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87±0.174) lgpg/mL(Z=-2.646,P= 0.008);第6周起,小鼠血清IFN-γ浓度开始逐渐降低,但直至感染12周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Z=-2.457,P=0.014)。血清中IL-4(Z=-2.646,P= 0.008)和IL-13(Z=-2.646,P=0.008)水平从感染6周始升高,于第8周达高峰。经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刺激后,脾脏中Th1/Th2比例于感染8周时为0.5(95%可信区间0.2~1.2),12周时为0.3(95%可信区间 0.3~0.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Z=2.173,P=0.030;Z=2.551,P= 0.011)。与未经SEA刺激的脾细胞相比,经SEA刺激的脾细胞Th1/Th2比例在感染第8周(Z=2.236,P=0.025)和第12周(Z=3.130,P=0.002)均显著降低。感染6周时,小鼠肝脏中开始出现大量虫卵肉芽肿,其直径随感染进展逐渐增大。相关性分析发现,感染12周时血清IL-13水平与肝脏虫卵肉芽肿直径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636,P=0.048)。结论血吸虫感染早期Th1反应占优势,随着血吸虫成熟并开始产卵,Th1反应逐渐减弱,而出现Th2反应极化现象。Th2反应可能在肉芽肿纤维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严重全身性感染患者外周血Th17/CD4+T细胞的比例及单个核细胞(PBMC)中RORγtmRNA和IL-17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Th17细胞在严重全身性感染患者外周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20例严重全身性感染患者、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h17/CD4+T细胞比例,RT-PCR法检测PBMC中RORγt mRNA及IL-17 mRNA的水平。结果:严重全身性感染组及感染性休克组外周血Th17/CD4+T细胞比例、RORγtmRNA及IL-17 mRN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严重全身性感染组高于感染性休克组(均P0.05)。结论:严重全身性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外周血Th17/CD4+细胞比例增加,RORγt及IL-17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h17细胞参与了炎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在疟疾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对DCs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P.y17XL感染的BABL/c小鼠模型和Th17消除的疟疾感染小鼠模型,记录红细胞感染率和生存率。于感染后第0、3和5 d,分别进行脾细胞悬液的制备,FACS检测脾脏中DCs亚群数量、表面分子CD86、MHC-II和CD80的表达水平及分泌IL-10、IL-12的DCs数量变化。结果相比较正常感染组小鼠,P.y17XL感染小鼠于感染后3 d Th17约占CD4^(+)T细胞的(16.7±3.3)%,感染后5 d达峰值,约占CD4^(+)T细胞的(19.6±2.6)%,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4±0.3)%。IL-17A消除组小鼠CD4^(+)T细胞中Th17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第3 d和第5 d分别减少86.2%和84.1%。Th17消除组小鼠在感染后第3 d,DCs亚群、CD86、MHC-II和CD80表面分子的表达都有较显著的增加;在感染后第5 d,DCs亚群、CD80和MHC-II表面分子的表达都有较显著的减少;在感染后第5 d分泌IL-12和IL-10的DCs数量百分比显著增加,是同天感染鼠的5.8和2.5倍。结论P.y17XL感染早期,Th17细胞能有效的短期抑制DCs的免疫功能,后DCs功能迅速恢复;可能与Th17调控DCs的细胞因子分泌模式、亚群以及表型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血吸虫病是一种主要以肝、肠虫卵肉芽肿和随之伴随的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免疫病理性疾病。一般认为,CD4+ T细胞亚群在抗血吸虫感染及免疫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辅助性T(T helper,Th)细胞1(Th1)、2(Th2)是主要的效应性CD4+ T细胞亚群,而调节性T(Regulatory T,Treg)细胞在血吸虫感染免疫病理机制中总体起免疫下调作用,新近发现的Th17细胞也积极参与抗血吸虫免疫反应。随着血吸虫感染的进展,这4种CD4+ T细胞亚群数量及功能呈现不同变化趋势,但均对血吸虫感染发生、发展及纤维化病理进程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此外,这些CD4+ T细胞亚群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互调节(Cross?talk)。本文就血吸虫感染过程中Th1、Th2、Th17 和 Treg细胞亚群及其效应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与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