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脏疾病基础的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耐受性.方法 选择肝炎无症状携带者26例、轻型慢性肝炎28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21例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3、7天抽血复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结果 无症状携带者、轻型慢性肝炎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第1天肝功能ALT、AST浓度较术前有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症状携带者:ALT:术前(20.4±4.5) U/L,术后第1天(67.2±7.9)U/L,t=2.32;AST:术前(18.3±2.3)U/L,术后第1天(71.8±18.2) U/L,t=2.15.轻型慢性肝炎患者:ALT:术前(110.2±8.3)U/L,术后第1天(210.2±5.6)U/L,t=2.31;AST:术前(146.8±23.6)U/L,术后第1天(256.5±19.3)U/L,t =2.45.P均<0.05];但术后第3、7天,2组以上两个指标的水平均接近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症状携带者、轻型慢性肝炎者组术后各时期ALB、TBiL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硬化代偿期组术后第1天表现为ALT、AST、TBiL浓度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T:术前(122.9±6.2) U/L,术后第1天(301.6±9.6) U/L,t =2.95;AST:术前( 156.6±12.7)U/L,术后第1天(327.8±21.8) U/L,t=3.11;TBiL:术前(28.2±2.1)μ mol/L,术后第1天(57.2±3.2)μmol/L,t =2.98.P均<0.01];术后第3天略恢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ALT( 235.4±7.9) U/L,t =2.41;AST( 241.5±20.7)U/L,t=2.33;TBiL(43.9±4.2)μmol/L,=2.67.P均<0.05],但所有患者仍处于代偿期.术后第7天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肝炎无症状携带者、轻型慢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可以出现肝功能的异常,但有可逆性.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手术后肝功能恢复较肝炎无症状携带者、轻型慢性肝炎患者迟,但患者仍处于代偿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2X7R抑制剂酸性亮蓝G(brilliant blue G,BBG)对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allo-HSCT后并发aGVHD模型,通过不同剂量P2X7R抑制剂BBG(50和75 mg/kg)给药处理,观察受鼠生存情况、体重变化,检测肝脏病理变化及肝功能改变,检测肝脏P2X7R、NLRP3、Caspase-1、IL-1β、IL-18 mRNA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小鼠allo-HSCT后并发aGVHD模型。腹腔注射BBG可减轻受鼠弓背、竖毛、皮肤剥脱、体重下降等aGVHD的临床表现;减轻受鼠肝脏水肿、出血、坏死等病理改变,改善受鼠的肝功能;降低受鼠肝脏P2X7R、IL-1β蛋白的表达;降低受鼠肝脏P2X7R、NLRP3、Caspase-1、IL-1β、IL-18因子mRNA表达;且aGVHD+75 mg/kg BBG组受鼠各项指标变化最为显著。结论:BBG可减轻allo-HSCT后aGVHD引起的肝脏炎性损伤,减少炎性因子分泌,且75 mg/kg BBG组的保护作用优于50 mg/kg BBG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BA患儿(BA组)25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动态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uPAR水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ALT,AST和GGT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BA组和对照组血清uPAR表达水平分别为6 059.3±418.1pg/ml和4 384.4±299.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3,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A组血清uPAR表达水平明显增高。(2)BA组血清GGT,AST和ALT水平分别为2 405.1±682.3U/L,160.8±19.8U/L和158.7±21.1U/L,对照组血清GGT,AST和ALT水平分别为11.9±6.2U/L,8.2±3.8U/L和10.8±2.7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4.9~30.1,均P0.01)。(3)BA组血清uPAR表达水平与ALT,AST和GGT水平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2,0.813和0.502(均P0.01)。结论血清uPAR参与了BA的发生、发展,且与其肝功能异常高度相关,可用于BA的预测、诊断及肝功能异常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采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损伤情况。结果化疗前两组肝功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一周期的大剂量化疗结束后第5天复查肝功能,对照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63.33%,19/30)高于观察组(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肝功能损伤患者均未出现肉眼黄疸。化疗结束后5 d复查肝功能,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32.16±100.26)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87.23±85.19)U/L,观察组ALT(63.36±62.20)U/L、AST(43.33±38.37)U/L,两组ALT、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化疗药物性肝损伤,能有效改善患者ALT和AST水平,肝功能损伤程度轻、恢复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常用肝功能项目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变化及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6月在医院建档的健康孕妇60名纳入对照组,同时抽取该时间段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60例纳入病患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AST/ALT比值,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对比两组数据。结果 病患组TBA(66.23±10.65)μmol/L、ALT(134.23±25.47)U/L、AST(146.34±12.54)U/L、AST/ALT比值(1.03±0.14)与对照组(3.45±0.34)μmol/L、(35.34±5.37)U/L、(13.45±5.45)U/L、(0.36±0.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38、29.428、75.284、20.563,P <0.001);TBIL (12.34±8.13)U/L、DBIL (4.23±1.87)U/L、ALP (185.12±12.87)U/L、γ-GT (37.45...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分析234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甲胎蛋白(AF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检测结果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比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234例HIV检测阳性和217例HIV检测阴性患者AFP、ALT和AST检测结果;并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34例HIV阳性中AFP阳性37例,平均11.52±4.19(ng/mL);ALT和AST平均分别为79.45±14.12(U/L)和67.56±12.36(U/L)。而217例HIV阴性中AFP阳性12例,平均3.12±1.05(ng/mL);ALT和AST平均分别为35.92±9.46(U/L)和37.92±7.8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HIV检测S/CO值与AFP、ALT和AST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与HIV阴性者相比,HIV感染者AFP阳性率及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HIV感染与AFP阳性和肝功能异常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Xu LH  Fang JP  Weng WJ  Xu HG  Ye QX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11):734-738
目的 建立致敏动物模型,研究致敏对异基因骨髓细胞植入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C57 BL/6小鼠脾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到BALB/c小鼠体内建立致敏动物模型,应用二抗结合实验及补体依赖细胞毒性反应检测血清抗体.以非致敏或致敏BALB/c小鼠为受鼠,经照射预处理后予以1 ×10 7C57BL/6供鼠骨髓细胞.移植后于不同时间点(2、12和48 h)分离受鼠外周血、脾脏及骨髓等细胞,检测供鼠细胞在致敏受鼠体内各组织的分布.移植后记录各组受鼠的生存情况,监测造血重建与骨髓恢复情况.体外分离非致敏或致敏受鼠的血清及脾细胞,与异基因骨髓细胞相孵育,通过免疫实验计算细胞毒性指数.结果 二抗结合实验和补体依赖细胞毒性反应均证实致敏受鼠血清中含有高滴度的供鼠反应性抗体.骨髓移植归巢实验结果表明,与非致敏组相比,异基因骨髓细胞在致敏受鼠的外周血、脾脏及股骨的分布均明显减少.生存分析结果发现非致敏组小鼠于照射后能长期存活,而致敏组小鼠于照射后12~15 d全部死亡.移植后第14天,非致敏组受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股骨骨髓细胞计数分别为(3240±300)×106/L和(396±27)×106/股骨,而致敏组受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股骨骨髓细胞计数分别为(320±80)×106/L和(6±2)×106/股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植后第7天,供鼠细胞在非致敏组和致敏组骨髓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48.07±4.70)%和(0.77±0.1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通过补体依赖细胞毒性反应实验、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细胞毒性作用实验表明,致敏组受鼠的细胞毒性指数均明显高于非致敏组.结论成功建立脾细胞输注致敏的小鼠动物模型,致敏受体完全排斥异基因供体骨髓细胞,作用机制与免疫损伤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脂肪肝患者实施血脂水平以及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9年7月收治的42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实验组;同时间段选择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参照组;针对两组受检者于临床分别展开血脂水平检测以及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最终就检测结果展开对比。结果在血脂水平方面,实验组TC水平为(6.30±0.50)mmol/L;HDL-C水平为(1.03±0.45)mmol/L;TG水平为(2.81±1.21)mmol/L;参照组TC水平为(4.08±0.45)mmol/L;HDL-C水平为(1.41±0.43)mmol/L;TG水平为(0.99±0.86)mmol/L;最终发现,实验组脂肪肝患者TG水平以及TC水平均高于参照组明显,HDL-C水平低于参照组明显(P<0.05);在肝功能生化指标方面,实验组ALT水平为(51.99±10.11)U/L,GGT水平为(58.29±6.19)U/L,TBiL水平为(15.99±5.19)mmol/L,AST水平为(80.99±10.12)U/L;参照组ALT水平为(25.11±5.21)U/L,GGT水平为(26.09±4.21)U/L,TBiL水平为(8.43±4.12)mmol/L,AST水平为(37.86±10.31)U/L;实验组脂肪肝患者ALT水平、GGT水平、TBiL水平以及AST水平均高于参照组明显(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于临床接受血脂水平以及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后,对于病情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奠定基础,从而利于脂肪肝患者治疗方案的拟定与应用,病情早期转归。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致敏血清对造血干细胞植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致敏血清或正常血清与供鼠C57BL/6骨髓细胞在体外孵育,洗涤后回输到经照射后的BALB/c小鼠,观察移植后受体鼠的生存情况并进行植入情况分析.检测经孵育后骨髓细胞与羊抗鼠IgG二抗结合情况,并分析孵育后骨髓细胞AnnexinV凋亡表达.结果 骨髓移植后,接受经致敏血清孵育骨髓细胞的10只受鼠中7只于10 d左右死于骨髓衰竭,而接受正常血清孵育骨髓细胞的受鼠能长期存活.植入分析表明,接受致敏血清孵育骨髓细胞的受鼠在移植后其血常规及骨髓细胞随时间推移进行性下降,且供鼠细胞的嵌合百分比也进行性减少.经致敏血清或正常血清孵育的骨髓细胞与羊抗鼠IgG二抗结合百分比分别为(90.3±5.1)%和(5.2±2.4)%,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凋亡检测中发现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致敏血清能明显降低造血干细胞的植入能力,致敏血清中的抗体能与造血干细胞表面抗原结合,但不能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诱导剂正铁血红素和抑制剂锌原卟啉对糖尿病大鼠肝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SD大鼠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正铁血红素组和锌原卟啉组.应用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肝组织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肝脏组织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血清AST、ALT、肝组织MDA、IL-1、TNF-α mRNA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或<0.05),分别是(91.59±12.38) U/L vs (50.19±12.65)U/L、(45.64±9.68) U/L vs (15.55±7.79) U/L,(0.81±0.22) nmol/mg vs (0.50±0.08) nmol/mg、12.32±3.51vs 7.02±1.99、22.24±4.48 vs 10.54±2.36;TAOC下降(P<0.05);与糖尿病组大鼠比较,正铁血红素组大鼠ALT、TNF-α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AOC增高(P<0.05或<0.01);锌原卟啉组大鼠较糖尿病组大鼠FFA、ALT、AST、MDA均有明显上升(P<0.05或<0.01),而TAOC下降(P<0.05).结论 HO-1诱导剂正铁血红素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肝损伤,而其抑制剂则加重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肝硬化疾病诊断中AST、ALT与γ-GT检验的价值。方法在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选取对照组100例健康体检者、观察组100例肝硬化患者为试验对象,均进行生化指标(AST、ALT、γ-GT)检测,随后对比两组受检者AST、ALT、γ-GT。结果观察组AST(134.86±18.75)U/L、ALT(213.69±19.32)U/L、γ-GT(137.57±10.13)U/L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ST、ALT、与γ-GT联合检验用于肝硬化评估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 capsule,UDCA,商品名优思弗)在中晚期肝细胞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护肝利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采我科已病理确诊为肝细胞癌且Child-pugh评分为A或B级(≤7分)、BCLC分期为B期或C期的60例患者先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再采用连续入组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综合护肝治疗,治疗组术后在原有常规综合护肝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全部病例在术前1 d、术后1 d(且在护肝治疗前)、术后2周记录外周血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评价熊去氧胆酸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2周后,熊去氧胆酸治疗组TBIL、TBA、ALP、γ-GT、ALT、AST分别下降为(28.3±2.6)μmol/L、(31.4±2.4)μmol/L、(161±27)U/L、(87±19)U/L、(39±24)U/L、(45±20)U/L,对照组TBIL、TBA、ALP、γ-GT、ALT、AST分别下降为(47.3±3.6)μmol/L、(55.4±2.4)μmol/L、(342±30)U/L、(185±23)U/L、(34±17)U/L、(39±23)U/L,两组间TBIL、TBA、ALP、γ-G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熊去氧胆酸治疗组改善肝功能指标更明显;两组间ALT、AST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中晚期肝细胞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加用熊去氧胆酸能更有助于肝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艮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进高原缺氧环境中腹泻大鼠血清内毒素(LPS)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观察谷氨酰胺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5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高原缺氧组、高原腹泻组及谷氨酰胺(glutamine,GLN)治疗组,每组15只.大鼠在平原饲养1个月后于24小时内急运至海拔4 767 m高原,建立高原缺氧模型,分别于到达高原后7天取门静脉血,比较各组间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结果 与高原缺氧组比较,高原腹泻组LPS(0.224±0.035)μg/L和TNF-α(128.6±20.1) ng/L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与高原腹泻组比较,GLN治疗组血浆LPS(0.185±0.035)μg/L和TNF-α(108.8±16.9)ng/L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与高原缺氧组比较,高原腹泻组血血浆中ALT(68.4±20.4)U/L vs (49.5±18.9) U/L、AST (59.6±22.9) U/L vs(42.9±20.2)U/L、TBil(37.4±18.0) μmol/L vs (24.3±13.1) μmol/L均有明显升高(均P<0.01);高原腹泻组LPS升高与ALT、AST、TBil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 高原缺氧环境中,腹泻可加重肠黏膜屏障破坏,可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吸收入血的内毒素可能参与高原缺氧环境肝功能损害过程,GLN治疗能够减轻小肠黏膜屏障损害,维持肠道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清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GGT/ALT、AST/ALT的比值联合分析对"甲胎蛋白(AFP)阳性"的乙型肝炎与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AFP阳性"原发性肝癌271例作为研究组(A组),同期住院的"AFP阳性"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54例、慢性乙型肝炎128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并对各组患者GGT水平及GGT/ALT、AST/ALT比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FP阳性"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GGT水平分别为(163.20±182.98)U/L、(81.67±63.85)U/L、(134.75±91.48)U/L,原发性肝癌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T/ALT比值分别为:1.67±1.24、1.02±0.45、0.55±0.26,原发性肝癌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GT/ALT比值分别为:3.52±4.21、0.71±0.29、0.52±0.47,原发性肝癌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AFP阳性"患者,如肝功能检查表现为:GGT升高,且AST/ALT>1,同时GGT/ALT>1,应首先考虑原发性肝癌的存在。而肝功能检查虽然有GGT升高,但AST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检测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7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行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检测,比较组间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中,FBG为7.11±1.45mmol/L、TC为5.31±0.95mmol/L、TG2.75±1.19mmol/L、LDL-C为3.47±1.41mmol/L、HDL-C为1.05±0.35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中,AST为41.25±6.49U/L、ALT为45.39±8.91U/L、GCT 55.17±9.21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血糖血脂和肝功能检测,其中血脂血糖异常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过程中可起到重要作用,可作为临床监测指标使用;AST、ALT、GCT等肝功能指标均有所提高,可有效反映肝功能损伤程度;二者配合使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和诊疗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在检查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德阳市旌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健康检查中,已经在其他医院确诊的6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到德阳市旌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评价两组人群的肝功能及血清学指标,比较其差异。结果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为(56.5±12.2)、(80.5±8.5)U/L,健康对照组ALT、AST分别为(25.4±6.6)、(39.2±7.1)U/L,观察组肝功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TC)分别为(3.1±0.9)、(6.7±1.1)mmol/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9±0.8)、(4.8±0.9)mmol/L,观察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ALT、AST、TG、TC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因此可以考虑将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作为脂肪肝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孙春玲  韩辉 《临床荟萃》2013,(11):1220-1221
目的以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肌酸激酶(CK)升高为肝脏损伤和非特异组织损伤(肌肉、脑等)的标记物,研究肝脏损伤和非特异组织损伤与主动脉夹层患者Stanford分型和住院期间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ALT、AST和CK水平与Stanford分型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ALT和AST的水平与Stanford分型无关。A型患者CK水平(1 267.20±160.21)U/L明显高于和B型患者(167.23±30.32)U/L(P<0.05)。病死组患者ALT(56.32±12.24)U/L vs(28.34±9.74)U/L,AST(36.73±5.64)U/L vs(77.45±22.53)U/L和CK(1 134.30±433.53)U/L vs(864.23±110.45)U/L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1)。结论 Stanford A型夹层因损伤的范围广泛,比B型夹层更易发生组织损伤;在夹层患者出现肝脏等组织损伤预示较高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肝患者血清HCV-RNA含量与肝功能和血常规指标的相关性,为丙肝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丙肝患者651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CV-RNA含量。根据血清HCVRNA含量分为六组,分析患者血清HCV-RNA含量与肝功能和血常规指标的关系。结果随着丙肝患者血清HCVRNA含量增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和总胆红素(TBIL)均呈升高趋势,而清蛋白/球蛋白比值(A/G)呈下降趋势(ALT,AST,AST/ALT,GGT,TBIL和A/G的最低值与最高值分别是32.3±9.7 U/L与96.2±13.6 U/L,31.1±8.38 U/L与113.5±15.9 U/L,0.86±0.09与1.19±0.11,29.2±14.5 U/L与52.7±16.2 U/L,17.2±4.32μmol/L与26.0±5.58μmol/L,0.98±0.07与1.35±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7.1,656.4,149.1,40.18,46.56和146.98,均P0.01)。血细胞计数结果显示,随着血清HCVRNA含量增加,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呈下降趋势而淋巴细胞比值(LY%)呈上升趋势[WBC,NEUT%,LY%,RBC,Hb和PLT的最低值与最高值分别是(4.30±0.22)×10~9/L与(6.02±0.27)×10~9/L,(48.13±3.56)%与(59.28±3.40)%,(31.05±3.41)%与(38.81±4.65)%,(3.73±1.70)×10~(12)/L与(4.65±1.88)×10~(12)/L,(122.01±5.58)g/L与(135.37±8.50)g/L,(102.65±16.87)×10~9/L与(148.21±14.40)×10~9/L],除RB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26,P0.05),WBC,NEUT%,LY%,Hb和PLT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49.0,132.145,43.65,38.91和52.21,均P0.01)。结论丙肝患者肝功能和血细胞计数指标与血清HCV-RNA含量有关,联合检测血清HCV-RNA含量与肝功能和血细胞计数指标对丙型肝炎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联合氯吡格雷和泮托拉唑是否存在配伍禁忌,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伏立康唑联合氯吡格雷和泮托拉唑致肝功能异常和心肌损伤加重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使用氯吡格雷(每日75 mg)和泮托拉唑(每日60 mg)等治疗,治疗第5天因肺部真菌感染加用伏立康唑(每日200 mg)治疗。治疗第9天(使用伏立康唑治疗第4天),患者感到极度乏力,查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98 U/L,丙氨酸转氨酶(ALT)832 U/L,肌钙蛋白0.567μg/L,诊断不除外药物性肝损伤、心肌损伤加重。遂进行药物基因检测显示患者CYP2C19为~*1~*1野生型,停用伏立康唑,改为米卡芬净钠抗真菌治疗。治疗第14天(停用伏立康唑5 d后),复查AST 33 U/L,ALT 38 U/L,肌钙蛋白0.14μg/L,患者肝功能和心肌损伤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治疗第35天,患者胸闷、胸痛症状基本缓解后出院。结论伏立康唑联合氯吡格雷和泮托拉唑可能存在潜在的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NOD样受体蛋白(NLRP)3炎性复合体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不同预处理方案中所致肝损伤的作用.方法 选择50只无特殊病原体(SPF)级BALB/c(H-2Kd)雄性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10),再按照allo-HSCT前预处理方案不同,将实验组受鼠分为白消安/环磷酰胺(BU/CY)预处理组(n=20)和全身照射(TBI)预处理组(n=20).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于移植后第15天处死各组受鼠,收取其骨髓及肝脏标本,检测骨髓嵌合率和白细胞计数,并计算肝脏指数.将肝脏标本分成二部分,一部分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Masson 3色染色分析肝脏组织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肝静脉闭塞病(HVOD)病理学评分;另一部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各组受鼠肝脏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18的相对表达量,评价细胞因子在移植后肝脏损伤中的作用;并检测细胞因子水解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与NLRP3炎性复合体在各移植受鼠肝脏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在不同预处理方案所致HVOD中的作用.结果 ①实验组受鼠骨髓细胞均成功植入,在移植后第15天,嵌合率均大于98.0%.②BU/CY预处理组受鼠并发HVOD的病理损伤程度较TBI预处理组严重,BU/CY预处理组受鼠的肝脏指数水平低于TBI预处理组;TBI预处理组受鼠中,5只受鼠的HVOD病理评分为中度,5只为重度,而BU/CY预处理组10只受鼠为重度.③BU/CY预处理组受鼠炎性细胞因子IL 1β、-18的相对表达量是TBI预处理组的13.9倍和5.5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BU/CY预处理组受鼠caspase-1的相对表达量为TBI预处理组的19.5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CY预处理组受鼠NLRP3的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