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的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扁桃体剥离术(传统手术组)和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等离子手术组)2组。传统手术组39例采用传统扁桃体剥离术治疗,等离子手术组25例采用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分析2组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出血发生概率上有无差异。结果:传统手术组与等离子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出血发生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较传统扁桃体剥离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剥离法扁桃体切除术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剥离法扁桃体切除术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6例患者分为等离子组和对照组,等离子组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连接EVac70刀头,能量设置为6,切除扁桃体;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剥离法扁桃体切除术,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记录两侧扁桃体切除所需时间和出血量;术后第1天至第10天患者每日记录咽部疼痛情况,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和正常饮食时间;术后第10天,医师观察并记录扁桃体窝内的白膜状况。结果:等离子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总出血量<10ml,而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为(119±43)ml;等离子组患者术后疼痛轻于对照组,且比对照组更早恢复正常饮食;2组患者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离子组较对照组白膜脱落慢。等离子组有1例患者于术后第7天口咽部有活动性出血,需缝扎止血。结论: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剥离法相比,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出血量极少,手术方法容易掌握,但扁桃体窝愈合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切除成人扁桃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60例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列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双扁桃体剥离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消退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诊六个月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消退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切除成人扁桃体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疼痛消退快、安全高效等优点,比传统手术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分析成年人3种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将90例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分为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组(等离子组)、电刀扁桃体切除术组(电刀组)、常规扁桃体剥离术组(剥离组),各30例,记录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后咽痛程度、住院医疗费用等。 结果 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4 d咽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等离子组和电刀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VAS评分明显少于剥离组(P<0.001),而等离子组与电刀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组术后见原发性出血1例,等离子组及电刀组未见术后出血发生。3组护理及检疗费、术后用药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刀组及剥离组住院总费用明显低于等离子组(P<0.001),而电刀组与剥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成年人扁桃体切除术各有优势及不足,临床应根据疾病特点、患者意愿和经济能力、手术者技术水平以及医疗器械等因素选择最恰当的,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在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扁桃体肥大的手术优势。方法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取传统剥离法切除扁桃体治疗儿童OSAHS中伴扁桃体肥大的患者1010例;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采取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法行包膜内扁桃体部分切除治疗1002例。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次日疼痛指数及住院天数。结果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次日疼痛指数及住院天数均低于传统剥离扁桃体切除术组(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儿童OSAHS的扁桃体肥大优于传统剥离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部分切除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96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于鼻内镜下行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部分切除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双侧扁桃体剥离术联合动力切割系统切除腺样体。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术后6月PSG检测显示2组临床症状均显著缓解。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部分切除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是治疗儿童OSAHS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扁桃体消融术与常规扁桃体剥离术对患儿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92例患儿,随机分为等离子组和对照组,等离子组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连接EVac70T&A刀头,能量设置为7,消融扁桃体;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扁桃体剥离术,分别记录2种方法所需时间和出血量;使用Wong—Baker FACES疼痛评分表记录术后第1天至第10天患儿每日咽部疼痛情况,恢复正常饮食和正常活动时间;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等离子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分别为10.2min和36.5min,P〈0.01),等离子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83±3.36)ml,而对照组为(30.07±7.04)ml;等离子组患儿术后第1、2、3天疼痛轻于对照组,第4~10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离子组比对照组更早恢复正常饮食,但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相似。对照组有1例患儿于术后第6天口咽部有活动性出血,需缝扎止血。结论:低温等离子扁桃体消融术与常规扁桃体剥离术相比,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极少,手术方法容易掌握,恢复正常饮食时间早,术后前3天疼痛较轻。  相似文献   

8.
扁桃体手术临床上主要有扁桃体剥离术、扁桃体挤切术、电刀切除术、激光切除术、超声刀切除术等方法。低温等离子刀作为一种新的手术器械和手术方法用于扁桃体手术,具有止血功能强,无辐射、术后咽部疼痛轻微的特点。2007年5月-2008年5月我科应用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40例,与常规扁桃体剥离术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优缺点、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Pubmed等数据库中国内外关于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Man 5.3软件对两种手术方式在术中、术后指标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722例患者。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相比,术后出血率明显降低[SMD=0.30,95%CI(0.15, 0.600.11, 0.79), P=0.010 007],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白膜开始脱落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等方面,超声刀组与等离子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超声刀扁桃体切除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原发或继发出血的概率,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低温等离子刀、超声刀及传统方式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进行2年随访,探讨三种手术方式的术后疗效差异。 方法 对行上述三种手术方式的86例患者在扁桃体切除术后6个月、1年及2年进行随访,观察术后扁桃体残体大小及黏膜炎症情况,并使用自制问卷调查咽部症状及满意度等信息。 结果 术后1年及2年随访时,低温等离子刀组和传统组的扁桃体上极残体评分较超声刀组要低,而低温等离子刀组和超声刀组的扁桃体下极残体评分则较传统组要低;术后6个月随访时低温等离子刀组和超声刀组的咽干症状均较传统组明显;术后2年随访时低温等离子刀组和超声刀组的患者满意度较传统组更高,而且传统组患者的咽部异物感更为明显;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术后1年及2年随访时,三组患者的咽干症状、扁桃体窝黏膜慢性炎症程度、咽痛频率及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相较于传统方式而言,使用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的患者术后扁桃体残体发生率低,除短期术后易发生咽干外,中长期咽部不适症状较轻,患者满意度较高。超声刀方式优点与低温等离子刀相近,但在术中要注意对扁桃体上极的处理,防止其残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双极电凝法对扁桃体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82例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对照组采用双极电凝切除扁桃体。比较两组扁桃体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假膜脱落时间。结果观察组切除扁桃体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少,且比对照组更早恢复正常饮食,术后疼痛也较对照组轻,假膜脱落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安全有效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与单极电凝扁桃体切除术的比较,探讨低温等离子技术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优点。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扁桃体切除术74例患者分成低温等离子切除术A组、电刀单极电凝术B组,记录扁桃体切除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中经过顺利,术中无腺体残留,低温等离子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较轻,与电刀单极电凝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电刀相比,低温等离子辅助下扁桃体切除术具有术中操作方便、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微创安全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超声刀在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剥离法扁桃体切除术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 半随机分组(根据住院号最后一位数字的奇偶数分组),将60例患者分为超声刀组和对照组.超声刀组用超声刀手术系统切除扁桃体,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剥离法切除扁桃体.记录切除扁桃体所需时间和出血量,手术后扁桃体窝内的伪膜状况,咽部疼痛情况,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和正常饮食时间.结果 超声刀组(30例)手术时间比对照组(30例)为短,术中出血量(-x±s)较对照组少[分别为(8.8±4.7)ml和(32.0±12.4)ml],术后疼痛轻于对照组,更早恢复正常饮食,但较对照组伪装膜脱落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与剥离法相比,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出血量极少,手术方法 容易掌握,但扁桃体窝愈合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运用低温等离子刀、超声刀及传统手术方式行扁桃体切除术的优、缺点,并对三种术式特点和应用价值进行评价。 方法 需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117例,分为低温等离子刀组、超声刀组及传统组,每组各39例,记录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咽部疼痛、术后原发性及继发性出血等。 结果 等离子刀组、超声刀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较传统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离子刀组手术时间 [(9.92±4.04)min]较超声刀组手术时间[(15.86±1.36)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离子刀组超声刀组分别与传统组在术后前3天的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三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离子刀组较超声刀组术后疼痛轻,但是两者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离子刀组与传统组各出现1例术后原发性出血的病例等离子刀组1例超声刀组1例传统组2例出现继发性出血三组伪膜开始脱落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24 h咽部水肿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离子刀组及超声刀组咽部水肿轻于传统组,但等离子刀组与传统组咽部水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但其费用相对较高。对于慢性扁桃体炎病程长且瘢痕粘连较重的患者,建议选用超声刀切除扁桃体。  相似文献   

15.
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低温等离子刀是一种用于软组织手术的新技术,我科将它用于扁桃体的切除,具有手术时问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等优点。总结我科从2003年6月至2005年2月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且有扁桃体切除手术指征的病例100例(病灶扁桃体除外),分别采用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与扁桃体剥离术,分析、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技术在儿童OSAHS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89例OSAHS患儿,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1例,用低温等离子刀行扁桃体切除术及腺样体消融术。对照组38例,行常规扁桃体切除术及腺样体切除术。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有效率为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低温等离子手术组均优于常规手术组。观察组无术后出血病例,再出血率为0.00%;对照组有4例术后出血,再出血率为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观察组术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低温等离子技术在儿童OSAHS手术中,具有疗效好、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再出血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行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扁桃体传统剥离术术后出血发生情况,为扁桃体切除术的选择 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行扁桃体切除患儿682例,其中采用传统剥离术342例(对照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340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出血发生率、出血类型和出血分级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术后出血发生率为3.51%,对照组为7.3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继发性出血率为75%,对照组为32%,两组间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血分级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术后出血发生率低,术后继发性出血发生率高,尤其在处理小动脉性出血时,若单靠等离子刀低温电凝止血,可能发生严重的术后出血,可联合使用传统结扎或电凝等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切除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rT+A)和传统剥离法切除扁桃体、刮匙法刮除腺样体(cT+A)的手术效果差异.方法:47例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其中24例采用rT+A术式,23例采用cT+A术式,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和假膜脱落时间的差异.随访患儿手术前后听...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与常规扁桃体剥离术比较,探讨超声刀辅助扁桃体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 88例成人扁桃体切除适应证患者分为超声刀组(42例)和对照组(46例).超声刀组通过超声刀行扁桃体切除术,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扁桃体剥离术.记录完整切除扁桃体所用的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咽痛等情况.结果 超声刀组平均((x-)±s,下同)手术时间(14.7 ±4.0) min比对照组(28.9 ±.7.6)min短,术中出血量(3.1±1.1)ml较对照组(19.0 ± 5.2) ml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691和-19.544,P值均<0.05).超声刀组术后当天10 h内疼痛轻于对照组,但术后3d后咽痛较对照组明显,多数患者持续时间较长(秩和检验P值均<0.05).常规剥离法扁桃体白膜脱落平均时间为术后8d,而超声刀组平均为11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5,P<0.05).结论 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但术后咽痛症状存留时间较长,且白膜脱落时间迟,需避免饮食不当造成继发性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扁桃体切除及止血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将诊治的90例扁桃体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等离子手术组(A组)和传统手术组(B组),每组各45例,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等离子手术组用低温等离子法切除扁桃体并止血;传统手术组则采用常规扁桃体剥离并用双极电凝止血。记录切除双侧扁桃体所需时间和出血量;术后第1天起每日记录患者咽部疼痛评分情况,连续10 d;术后第10天观察并记录扁桃体窝内的白膜状况。结果A、B两组手术总时间分别为(18.0±1.6)min、(43.5±3.4)min,术中总出血量分别为(9.3±1.3)ml、(53.8±5.5)ml,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疼痛指数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疼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出血发生病例数分别为3例、4例,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比较,A、B两组白膜与扁桃体窝面积比分别为(43.8±6.6)%、(40.5±5.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等离子组白膜较为清洁。结论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法比较,低温等离子法切除扁桃体具有手术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好等优点,可作为扁桃体切除手术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