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产前前置胎盘及植入性前置胎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经MRI诊断考虑为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产前患者65例,其中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8例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患者MRI检查资料,探讨MRI的诊断价值。结果 65例患者中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前置胎盘伴植入,其中粘连性胎盘12例,植入性胎盘28例,穿透性胎盘8例。MRI在前置胎盘伴植入中的诊断率为73. 8%(48/65)。对比分析前置胎盘伴及不伴植入患者的MRI影像特征,胎盘内信号不均,胎盘内增多、增粗的血管影,T2WI序列胎盘内条带状低信号影及胎盘与子宫分界不清在诊断前置胎盘伴植入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盘内增多、增粗的血管影,胎盘与子宫分界不清,是MRI诊断前置胎盘植入的主要征象。结论 MRI对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临床及时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RI与超声检查在产前粘连性胎盘植入诊断价值中的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在德州市妇幼保健院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胎盘植入患者19例,均行MRI和经阴或经腹超声检查,患者行胎盘SSFSE序列和Fiesta序列T2WI的矢状位、冠状位、轴位扫描和FIRM No BH序列的矢状位T1WI和DWI(b值=1 000)序列轴位扫描。超声检查为二维经阴或经腹、彩色多普勒(CDFI)检查。结果 19例超声检查根据胎盘位置诊断前置胎盘15例、低置胎盘2例、胎盘位置正常2例;根据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的深度诊断粘连性胎盘植入2例、植入性胎盘植入10例、穿透性前置胎盘1例,无胎盘植入6例。经MRI检查,根据胎盘位置诊断前置胎盘16例,低置胎盘2例,胎盘位置正常1例;根据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的深度诊断粘连性胎盘植入9例、植入性胎盘植入6例、穿透性前置胎盘2例,无胎盘植入2例。结论 MRI在产前诊断胎盘粘连较超声检查有明显优势,术前准确诊断胎盘植入的分型,对临床医师制定有效的手术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与MRI平衡式快速梯度回波(B-FFE)和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TSE)序列在诊断前置胎盘、产前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收集90例因超声诊断前置胎盘或疑诊胎盘植入而行MRI检查的孕妇的临床资料,行B-FFE、SS-TSE序列检查,并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经病理检查,诊断胎盘植入62例,其中穿透性与植入性胎盘39例,粘连性胎盘植入23例;单纯胎盘植入5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57例;子宫前壁植入11例,子宫后壁植入51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单独检查对前置胎盘诊断敏感度为72. 73%,特异度为83. 33%,准确性为75. 56%;超声联合MRI检查对前置胎盘诊断敏感度为93. 94%,特异度为75. 00%,准确性为88. 89%。超声单独检查对胎盘植入诊断敏感度为70. 97%,特异度为82. 14%,准确性为74. 44%;超声联合MRI检查对胎盘植入诊断敏感度为91. 94%,特异度为71. 43%,准确性为85. 56%。结论超声联合MRI B-FFE和SS-TSE序列在诊断前置胎盘、产前胎盘植入中的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在前置胎盘或伴胎盘植入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患者,其中26例前置胎盘伴有胎盘粘连或植入,产后胎盘残留植入2例。患者均行MR ss FSE序列作冠状位、矢状位及横断位扫描,影像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50例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中:中央性前置胎盘21例;部分性前置胎盘14例;边缘性前置胎盘13例,伴有胎盘植入28例(粘连11例、植入或穿透15例,产后胎盘残留植入或穿透2例),子宫胎盘面中断在胎盘植入组与非胎盘植入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有13例粗大血管贯穿胎盘发生在胎盘植入组,胎盘粘连组、非胎盘植入组均未见,此征象在胎盘植入组与胎盘粘连组、非胎盘植入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MR诊断前置胎盘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90%,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82%。结论 MR ss FSE序列在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术前可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胎盘植入的MRI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胎盘植入患者的MRI征象,观察胎盘位置、信号强度、植入部位及子宫壁、相邻器官受累情况等,分析不同病理分级的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16例中,8例术前MRI诊断为粘连型,1例为前置胎盘,影像表现为子宫壁内侧低信号连续性欠佳,局部子宫肌层变薄,肌层内未见明显胎盘信号,6例与病理相符,1例正常,另1例病理为植入型;6例术前MRI诊断为胎盘植入型,4例前置胎盘,2例位于子宫后下壁表现为胎盘下血管影增多,与子宫壁内侧低信号带消失,胎盘呈"锯齿状"突入肌层内,均与病理相符合;2例穿透型均为前置胎盘,表现为信号混杂,可见斑点状出血灶,与子宫肌层附着处浆膜层膨隆,与邻近子宫周围组织如膀胱壁分界不清。结论:MRI对产前胎盘植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超声评分法和MRI对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进行探讨,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超声评分法和MRI对诊断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6例疑诊为PPP并合并胎盘植入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根据超声评分法及MRI检查对PPP作出诊断,将二者诊断结果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测结果相对比,同时根据超声评分分组,对各组术中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手术及病理确诊,96例患者中,72例诊断为PPP合并胎盘植入,未合并植入者24例,超声评分法对PPP并植入诊断灵敏度为80.6%,特异度为83.3%,正确率为81.3%,MRI检查PPP并植入诊断灵敏度为86.1%,特异度为75.0%,正确率为83.3%,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胎盘植入评分不同组别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孕晚期高度怀疑为植入性PPP的患者,超声评分法及MRI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两者可互为补充,且超声评分高低对预估术中出血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前联合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不同深度胎盘植入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方对我院产前超声检查怀疑有胎盘植入的38例孕妇超声、临床、手术及病理随访,胎盘植入诊断以手术与病理结合为标准。结果最终36例孕妇确诊为胎盘植入,其中胎盘粘连19例,胎盘植入11例,胎盘穿透6例,均合并前置胎盘。产前超声对胎盘植入或穿透诊断准确率高,而胎盘粘连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不同深度胎盘植入二维表现均以子宫肌层菲薄、胎盘多发腔隙为多见,CDFI显示胎盘后方血流信号丰富,当血流信号到达子宫浆膜层,并向膀胱外溢时有可能穿透。胎盘粘连多可采用保守治疗,胎盘植入可结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胎盘穿透最凶险,临床多需子宫切除。结论产前联合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综合评判,可为临床诊治胎盘植入或胎盘穿透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妇的危害性,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植入组8例,非植入组15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胎盘植入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与非植入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结论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给产妇生理、精神造成巨大伤害。掌握好剖宫产指征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超声诊断声像图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合并胎盘植入42例,对所有孕妇进行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分析总结其声像图特征,并将其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52例(76.47%)为完全性前置胎盘,16例(23.53%)为不完全性前置胎盘。完全性前置胎盘孕妇的胎盘植入发生率(88.46%)显著高于不完全性前置胎盘孕妇(43.75%),P0.05。产后病理检查证实合并胎盘植入58例(85.29%),未合并胎盘植入10例(14.71%),诊断符合率为91.38%(53/58),误诊5例(7.35%),漏诊5例(7.35%)。合并胎盘植入孕妇的子宫肌层变薄、胎盘增厚、胎盘后间隙消失、子宫肌层弓状动脉排列紊乱、子宫浆膜层与膀胱交界处血管紊乱、子宫下段膨隆、宫颈膨大、子宫下段及宫颈管胎盘覆盖处血流丰富,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未合并胎盘植入孕妇(P0.05)。结论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可通过显示胎盘实质、后方子宫肌层、子宫膀胱浆膜层回声及相关血流变化,提高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中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产前就诊的48例疑似妊娠期胎盘植入的患者,经临床手术和病理诊断确诊46例,分别计算MRI、US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统计学指标。计算MRI、US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不同类型的检出率和MRI各影像征象的检出率。结果 MRI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50%、98%、50%。US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50%、97%、8%。对诊断穿透型胎盘植入MRI和US都有较高的检出率,但是在诊断粘连型胎盘植入的检出率方面US较MRI低。结论 MRI对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准确性较高,对胎盘植入的分级诊断价值也要高于US。产前MRI检查对于临床术前评估尤为重要,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及无创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总结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2013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产科127例凶险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并发胎盘植入为植入组(病例组),104例为非植入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分娩基本情况。结果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发生率为18.1%(23/127)。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有高龄(≥35岁),流产次数≥2次,剖宫产≥2次,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位于子宫前壁等。植入病例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ICU转入率与非植入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早产率(P=0.838)、新生儿窒息率(P=0.1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次流产史、剖宫产史、高龄、胎盘位于前壁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易并发胎盘植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胎盘植入类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超声提示前置胎盘且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69例孕妇行MRI检查,分析MRI征象并与病理结果对照,计算MRI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69例手术中证实有29例有胎盘植入,其中粘连型8例、植入型18例、穿透型3例。MRI对胎盘植入类型诊断的特异度92. 5%,灵敏度70. 0%,阳性预测值87. 0%,阴性预测值80. 4%。结论 MRI对粘连型胎盘植入的诊断率较低,对胎盘穿透的诊断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球囊导管阻断腹主动脉后再行胎盘的剥离,探讨其对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剖宫产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放置球囊导管,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先娩出胎儿,断脐后立即给予球囊阻断.结果 所有患者均证实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包括3例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该方法的技术成功率为86.3%(19/22).19例患者成功接受手术并保留子宫.子宫切除率约13.7%(3/22).术中出血量为(686±355)ml.22例患者中仅3例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患者术中输血,其余19例患者均未输血,术中球囊阻断时间以及胎儿的辐射剂量分别为(25.4±7.2) min和(30.2±8.9) mGy.术后和随访期间并无介入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能够有效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胎盘剥离时引起的术中大出血,降低输血需求及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时性球囊置入髂总动脉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超声或 MR 检查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其中1例为 Rh(-)血型患者。剖宫产术前预置临时球囊于双侧髂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球囊导管位置后,固定导管送产科手术室,术中待胎儿娩出后迅速充盈球囊,剖宫产术后6~8 h拔除球囊导管。观察并记录失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接受 X 射线照射时间及剂量。结果5例临时性球囊置入髂总动脉均获得成功。出血量<500 mL 者1例,500~1000 mL 者4例。1例因胎盘组织植入过深达浆膜层,穿透性胎盘,短时间内出血较为凶猛,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其余4例保留子宫。结论剖宫产术前髂总动脉置入临时球囊能够减少剖宫产术中失血量、输血量,且能降低因术中不可控制的出血而继发子宫切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产前超声在妊娠早期诊断胎盘植入高危孕妇(具有剖宫产史合并胎盘低置)是否存在胎盘植入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筛选有剖宫产史、胎儿头臀径45~84 mm且合并胎盘低置的904例孕妇。所有患者的胎盘均经手术证实或随访其胎盘情况;分析确诊为胎盘植入患者早孕期胎盘的超声声像图特点,计算早孕期筛查胎盘植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产后证实胎盘植入42例(4.65%)。早孕期超声诊断胎盘植入40例,未诊断胎盘植入864例,其中超声误诊6例、漏诊8例胎盘植入。超声检查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95%和99.30%;胎盘植入超声征象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胎盘内漩涡形成(64.70%)、胎盘后方彩色多普勒血流增多(55.88%)、胎盘后间隙消失(44.12%)及子宫下段前壁肌层菲薄与胎盘分界不清(35.29%)。早孕期超声诊断为胎盘植入,且产后证实为胎盘植入的34例患者中,均出现1种和(或)以上胎盘植入的超声征象;早孕期超声未发现胎盘植入的856例患者中,仅8例出现1种上述征象。与前置胎盘并植入患者比较,前置胎盘无植入以及无前置胎盘无植入患者在胎盘漩涡、胎盘后间隙消失、子宫下段前壁肌层薄而不清、胎盘后方彩色血流增多等超声征象的出现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可在妊娠早期有效诊断胎盘植入高危孕妇是否存在胎盘植入,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提高胎盘植入的MRI诊断准确率.方法:40例孕妇,年龄25~42岁,平均36岁;孕龄19.2~38.5周,平均34.1周,临床或产前超声疑有胎盘植入行MRI检查,随访其顺产或剖宫产胎盘娩出情况及其病理结果,特产前MRI诊断结果与产后临床诊断对照,分析MRI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率及漏误诊率.结果:40例孕妇的产后诊断为:23例胎盘植入(10例侵入性胎盘,11例植入性胎盘,2例穿透性胎盘),17例非胎盘植入.其中MRI诊断正确35例,误诊3例,漏诊2例.结论:胎盘植入的MRI表现有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需全面综合评估分析,以降低胎盘植入的漏误诊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MRI不同扫描序列对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PPP)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经超声诊断为PPP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根据手术或病理结果分为植入组(40例)和非植入组(28例).评价不同检查序列对PPP成像质量及胎盘植入征象的显示能力,并对各征象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进行...  相似文献   

18.
胡龙  刘影  李爽 《放射学实践》2019,34(1):45-49
【摘要】目的:探讨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PPP)及非凶险性前置胎盘(nPPP)伴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产检提示胎盘前置的137例孕晚期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MRI对PPP组及nPPP组伴发胎盘植入的诊断效能差异。结果: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37例患者中发生胎盘植入72例,其中PPP组45例,nPPP组27例。PPP组MRI诊断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1.1%、72.0%、84.3%、8.9%、28.0%,nPPP组分别为88.0%、95.0%、89.6%、18.5%、5.0%。MRI对PPP组的误诊率高于nPPP组,MRI对胎盘植入的总体诊断效能与手术(金标准)基本一致(Kappa=0.737,P<0.01)。MRI对穿透型胎盘的检出率最高(100%,5/5);对粘连型胎盘的检出率最低,PPP组为28.6%(2/7),nPPP组为33.3%(3/9)。结论:MRI对胎盘植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子宫肌层与胎盘组织关系的评估提供有效信息,可作为产前诊断检查手段,指导临床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序列组合在胎盘及脐血管位置异常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0年5月胎盘磁共振检查716例,扫描采用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balance-fast field echo, B-FFE)、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ingle shot-turbo spin echo, SS-TSE)、扰相梯度回波T1WI序列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根据图像质量和信号特点分析各序列在产前胎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716例胎盘MRI检查中,胎盘低置117例,前置胎盘中完全性484例,部分性52例,边缘性63例;合并胎盘植入249例,其中穿透性胎盘植入36例。手术及病理证实胎盘植入225例,准确率90.36%,其中诊断穿透性胎盘植入准确率100%,手术证实前置血管8例、球拍状胎盘3例、副胎盘30例、胎盘早剥2例,诊断前置血管、球拍状胎盘准确率100%。36例穿透性胎盘植入在DWI可见局部结节状突出,2例胎盘早剥DWI、ADC显示高低混杂信号。结论胎盘检查B-FFE序列显示胎盘与子宫肌层关系的细节最佳,可予负间隔薄层扫描;SS-TSE黑血序列对血管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预置球囊辅助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2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腹主动脉预置球囊辅助剖宫产,其中33例为凶险性前置胎盘(A型),36例为瘢痕子宫、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B型),3例为无剖宫产史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C型).记录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情况、球囊预置术中X线辐射量及介入操作相关并发症.结果 剖宫产术中A型、B型、C型产妇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 461 ml、947 ml、533 ml;9例子宫大部切除,32例子宫修补;2015年17例、2016年55例球囊预置术中平均X线辐射量分别为(28.5±14.1) mGy、(3.7±2.5) mGy;住院期间发生右股浅动脉血栓1例,右下肢静脉血栓1例,皮下血肿2例.结论 腹主动脉球囊预置辅助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子宫切除率;手术操作简便,X线辐射时间短;熟练操作,能进一步减少介入操作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