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为建立和完善广东省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网络,梳理思路并就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采用管理学PEST-SWOT模型,分析各项条件,制定战略措施。以"临床诊治与毒物实验室检测技术相互支撑"的医防结合模式,通过构建第一期广东中毒网络并试运行,推进规范化建设,探索共创共享共赢模式,全面增强广东中毒卫生应急能力。广东省已基本形成广覆盖立体化的中毒网络,建议下一步巩固第一期建设,继续推进二期,加快信息化和监测预警建设,形成一流的救援技术体系,拓宽视野提升卫生应急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评估模式。方法 基于卫生应急演练,采用盲法设计,对广东省22支评估对象开展盲样考核、理论考核(包括中毒医疗、中毒检测、中毒调查3项)和技能考核(包括中毒医疗、中毒调查、中毒防护、中毒检测、指挥决策5项)第1轮评估,对第1轮排名居于前10的评估对象开展以桌面推演为主的第2轮能力评估。对评估对象能力评估成绩与当地2011—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评估对象4个环节的成绩中位数为:盲样考核71.0分,理论考核61.4分,技能考核76.5分,桌面推演55.0分。盲样考核、理论考核、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率分别为22.7%、4.5%和0.0%,不及格率分别为31.8%、45.5%和4.5%;中毒医疗、中毒调查理论考核不及格率分别为63.6%和50.0%,中毒医疗、中毒调查技能考核不及格率分别为40.9%和31.8%。桌面推演中,10支评估对象的中等得分率和及格率均为10.0%,不及格率为80.0%。评估对象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与当地GDP呈中度正相关(Spearman秩相关系数0.700,P0.05)。结论 成功建立实战演练与桌面演练相结合的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估模式,可客观检验评估对象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1,18(8):1-2
5.3.2.4 现场洗消在温区与冷区交界处设立现场洗消点,医疗卫生救援人员协助消防部门对重伤员进行洗消,同时注意染毒衣物和染毒贵重物品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1,18(7):1-3
1.1编制目的有效控制突发中毒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突发中毒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中毒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从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的“一案三制”和中毒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两方面介绍我国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体系和工作进展。我国已初步建成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的“一案三制”的基本框架,中毒控制与卫生应急围绕处置规范化、网络服务模式、信息化建设、培训演练等方面开展了多项研究和工作,已初步建成在卫生行政机构统筹管理下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的中毒预防与救治、国家与地方联动的中毒救治网络,推动了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我国突发中毒事件的卫生应急面临挑战,亟需加强中毒卫生应急信息化、升级改造中毒救治基地、建立中毒卫生应急技术研究中心、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及化工园区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7.
突发中毒事件是指在短时间内,毒物通过一定方式作用于特定人群造成的群发性健康影响事件,具有突发性、群体性、高度致命性的特点,一旦发生将会对人民安全产生巨大威胁。高效的应急救援能够提高中毒事件处理能力,在快速做出反应的同时减轻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从国外、国内、广东三个层面综合分析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情况,从应急救援现状中分析存在的不足并探讨其能力提升策略,以期为完善中毒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8.
建立完善应对突发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形成统一指挥、职责分明、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突发职业中毒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处置突发职业中毒事件的能力,是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检验各地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处置突发职业中毒事件的实际能力,帮助各辖区卫生监督机构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救援人员应急指挥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于2004—2005年对辖区5个卫生监督所开展了突发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演练考核,并对应急处置能力作出总体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网络推演系统开展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的桌面演练的可行性,了解广东省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方法模拟某起饮用水化学品污染中毒事件的处置过程,设计应急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突发应变4个环节8道题目,由来自广东省地级市的10支参赛队伍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研制的网络推演系统进行作答,专家评委通过该系统评分。结果 10支参赛队伍均可在较短时间内熟悉、适应网络推演系统进行桌面演练。10支参赛队伍应急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突发应变4个环节得分分别为(14.9±2.3)、(6.0±2.2)、(20.7±4.1)和(13.2±3.5)分,得分率分别为(74.5±11.5)%、(50.4±18.7)%、(43.5±8.5)%和(66.2±17.5)%。应急报告环节得分率分别高于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环节(P0.05),突发应变环节得分率高于应急处置环节(P0.05)。10支参赛队伍桌面演练总分为(55.0±8.0)分,考核成绩整体偏低。结论网络推演系统可用于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的桌面演练。广东省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存在薄弱环节,应加强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卫生监督机构突发放射卫生事件应急演练评估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卫生监督机构开展应急演练积累经验,确保迅速、及时控制突发放射卫生事件。[方法]从设计定位、模拟事件、环节、现场处理、团队合作等方面论述了上海市卫生监督机构突发放射卫生事件应急演练的设计思路,提出了突发放射卫生事件应急演练的应急响应、现场采取措施、现场调查、行政执法文书制作、事件调查报告制作2级评估指标,运用上述评估指标对上海市卫生监督机构组织开展的突发放射卫生事件应急演练进行了评估。[结果]对参加应急演练的5支队伍评估结果显示,各队伍对突发放射卫生事件的现场调查、事故分析能力较强,但现场处理能力有所欠缺,每个队伍均有扣分,其中指导放射性洗消部分扣分占总分的40%。[结论]通过应急演练评估,可以较好地评估卫生监督机构突发放射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发现存在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突发放射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1.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1,(4):194-194
为指导各地规范、有效地开展常见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工作,近日,卫生部组织制定了氨、氯气、硫化氢、砷化氢、一氧化碳、单纯窒息性气体、苯及苯系物、甲醇、氰化物、亚硝酸盐、盐酸克仑特罗、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抗凝血类杀 相似文献
12.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7,(4)
目的检验湖北省地市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卫生应急队伍快速反应能力,提升队伍救灾防病技术和卫生应急准备水平。方法制定考核方案、评分表和评估表,设置拉动集结、野外生存、现场急救、卫生防疫等考核环节,组织队伍开展救灾实战演练考核。结果地市级队伍通用装备和队员携行装备齐全率分别为81.52%和96.48%,急救技能考核得分率为80.05%~95.00%,公共卫生风险快速评估得分率为32.00%~91.50%,水源处置得分率为69.00%~100%,疫情处置得分率为47.63%~83.13%,病媒控制得分率为46.00%~95.50%。演练最令人满意的为演练形式、组织和场地,最不满意的为饮食准备、背囊重量和演练过于侧重体能训练。结论实战演练促进了地市级队伍装备保障水平,提升了应急能力,地市级队伍需加强卫生防疫专业技术训练,设备装备和形象标识系统需规范统一,需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演练系统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对突发中毒事件处置卫生应急工作的有效管理和应急能力评估,提供信息服务,结合突发中毒事件特点,我们设计开发了以卫生行政部门、中毒救治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单位为主要用户的平台。本文介绍了平台的设计思路、特点、构架及实现方式,以期通过平台的推广应用来提高应急资源信息的利用度,为突发中毒事件处置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检验卫生监督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准备情况、应急组织能力、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加强队伍磨合,提高深圳市卫生监督应急队伍的应急和实战能力,确保迅速、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法从应急演练设计思路、模拟事件、环节、现场处理、团结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应急演练的接报与报告情况、应急响应和启动情况、现场卫生学调查情况、初步判断、监督意见与调查报告、媒体应对的评估指标并对深圳市卫生监督保障9支大运会应急队伍应急演练进行了评估。结论通过应急演练评估,可以较好地评估卫生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及存在问题,有利于提高深圳市卫生监督应急队伍的应急和实战能力,为实现"平安大运"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吉林省各级卫生医疗机构突发中毒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方法采取回顾性和现状相结合的抽样调查方法对省、市、县三级共28个应急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省、市、县级机构中,年龄结构的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7),但在高职称和高学历构成上,省级明显高于市、县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卫生监督机构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方法、解毒药物储备情况,医疗机构的检伤分类、中毒解救设备、解毒药物储备情况、毒物数据库的利用情况,省、市、县级之间也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省突发中毒事件应急机构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仍较短缺,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信息平台的系统重构和新技术应用,理顺功能架构、解决数据填报冗余、交互欠友好等问题。方法 系统分析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卫生应急准备规律,优化填报流程及适应系统网络安全等新要求,采用“微服务”架构网站搭建技术重建新平台。结果 新平台增加了首页工作中心、中毒舆情和中毒咨询模块,整合了填报和查询模块,重新设计了统计分析功能,修改了部分表单内容,实现了填报、查询、提交、审核、复核等各项功能的有机整合。结论 升级后的中毒信息平台系统能够更安全、稳定地服务于中毒卫生应急处置与管理,有助于全面、动态掌握全国各级各类中毒卫生应急机构工作状况,为评估中毒卫生能力、科学规划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7,(3)
目的为卫生计生监督机构开展应急演练积累经验,确保迅速、及时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法确立并运用两级评估指标对12支队伍应急响应、现场调查、处置和报告、查处违法行为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应急响应迅速,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调查、事故分析能力较强,但查处违法行为、报告总结方面有所欠缺,最高得分为80.7,最低得分仅50.9分。结论运用现场检查、取证、报告、处置及引用法律法规是否全面等指标,可以较好地评估卫生计生监督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自2016年在全国分区域布局建设4类11个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处置中心,其中仅有的2个国家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移动处置中心设立于在山东和贵州。山东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为承建单位。项目于2020-11-04顺利通过国家卫健委专家验收,本文拟从能力建设、队员配置、装备配置、培训演练、队伍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建设过程,并结合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提出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为国家应急队伍以后的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我国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应对现状,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抽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9个市(州、区)和70个县的129家疾控机构参与本次调查。对疾控机构应对突发中毒事件的组织机构、工作内容和应急准备等情况开展问卷调查。结果省级、市级、县级疾控机构专设中毒卫生应急处置部门的比例分别为70.00%(21/30)、34.48%(10/29)和34.38%(22/64),开展的突发中毒事件相关监测内容前三位依次是食源性疾病(95.35%,123/129)、农药中毒(58.14%,75/129)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47.29%,61/129)。省级、市级、县级疾控机构认为毒物检测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比例分别为70.00%(21/30)、65.52%(19/29)和94.29%(66/70),原因前三位依次是仪器设备不能满足工作需要(65.09%,69/106)、技术储备不足(60.38%,64/106)和专业技术人员不足(48.11%%,51/106),仅有24.03%(31/129)的疾控机构能够向医疗机构提供毒物检测服务。动态掌握辖区内毒物危害相关信息的疾控机构仅占29.46%(38/129)。结论 全国中毒卫生应急处置技术储备不足,特别是毒物检测能力亟待加强。建议各地根据当地毒物危害特点和应对短板,有针对性地开展中毒卫生应急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0.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8,26(4):170-170
7月2日上午,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了针对奥运期间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演练。
演练同时启动奥运主新闻中心发生不明原因食物中毒事件、运动员声称食品中含有违禁药物成分事件、物流配送车出现异常情况以及涉外酒店发生有机磷中毒事件等四个事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