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圣愈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后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疗效,探讨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病科2021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治疗的66例老年IF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完善检查,行PFNA手术治疗,术后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口服圣愈汤1剂。通过对2组病例的隐性失血量、中医证候积分的统计分析,判断圣愈汤的临床疗效;观察其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判断其安全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少,中医证候积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研究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圣愈汤可以减少老年IFF患者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量,改善气血亏虚证,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失血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31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者189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者127例,比较2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失血量,并分别比较2组中不同年龄范围患者的围手术期失血量。结果:①2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比较结果。2组患者术前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8.29±40.46)mL,(141.76±42.57)mL;t=0.931,P=0.189];动力髋螺钉组的术后隐性失血量小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301.75±110.13)mL,(210.36±42.59)mL;t=8.129,P=0.000];2组患者术后显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68±22.40)mL,(97.13±20.38)mL;t=1.453,P=0.098]。②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中不同年龄范围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比较结果。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中年龄≥80岁患者的术前隐性失血量和术后隐性失血量均大于年龄〈80岁的患者[(158.29±48.26)mL,(87.27±32.13)mL;t=14.178,P=0.000;(326.84±100.63)mL,(215.26±32.27)mL;t=9.406,P=0.000];但两者术后显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4.47±17.50)mL,(99.44±21.11)mL;t=1.603,P=0.082]。③动力髋螺钉组中不同年龄范围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比较结果。动力髋螺钉组中年龄≥80岁患者的术前隐性失血量和术后隐性失血量均大于年龄〈80岁的患者[(149.76±50.16)mL,(94.67±28.93)mL;t=11.296,P=0.000;(246.67±38.69)mL,(190.00±21.52)mL;t=15.082,P=0.000];但两者术后显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29±16.96)mL,(97.25±19.93)mL;t=0.128,P=0.293]。结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 相似文献
4.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7)
目的探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中西医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PFNA手术患者,通过术前术后检测血常规的变化,观察隐性失血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给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结果 72例患者手术成功,未发生失血性休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实施中西医护理具有很好临床效果,既纠正贫血﹑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5.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因该类患者多合并有心、脑血管等脏器的疾病,且骨折往往因骨质疏松而呈粉碎性,治疗起来比较棘手。由 相似文献
6.
《中医正骨》2015,(6)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将83例符合要求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氨甲环酸组43例、常规组40例。所有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均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氨甲环酸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当天和手术开始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0 mg·kg-1)1次。测定2组患者的失血量,并观察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显性失血量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2.58±5.12)min,(31.90±8.73)min,t=0.437,P=0.110;(89.67±15.24)m L,(97.60±14.65)m L,t=2.410,P=0.794];氨甲环酸组术前及术后隐性失血量均少于常规组[(84.91±13.66)m L,(154.08±26.99)m L,t=14.883,P=0.000;(158.23±30.16)m L,(286.15±59.61)m L,t=12.460,P=0.013]。2组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结论:应用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影响,探讨优化病人恢复的途径,改善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随机选择60名股骨转子问骨折患者,按照1:1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术后恢复有显著性差异(P〈0.oi);护理干预实验组在骨牵引、并发症、适从医嘱、伤口愈合等方面与对照组存在差异显著(P〈0.oi)。结论: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固手术期,有效提高伤口愈合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非手术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现多提倡手术治疗。我院自2000~2005年共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585例,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手术,术后经精心细致的科学规范护理,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现总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非手术疗法因卧床时间较长,内科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而逐渐被手术治疗所替代^[1-2]。手术虽然降低了该病的并发症及死亡率,也缩短了该病的疗程,但随着手术内固定的广泛开展,暴露出许多的围手术期护理问题。因此,恰当的围手术期护理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非手术治疗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所以目前多倾向于手术治疗。自2004—2006年作者对采用解剖钢板治疗的3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进行了围手术期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骨折的好发部位,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有条件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手术是目前治疗方法的首选,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挽救老人生命,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自2005-2006年,我院应用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护理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闭合性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82例采用PFNA固定方案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身高、体质量及手术前后红细胞比容,应用Gross方程计算失血总量和隐性失血量。结果围手术期失血总量(489.32±6.41)mL,显性(术中)失血量(78.24±8.98)mL,隐性失血量(412.63±5.27)mL,隐性失血占失血总量的(84.33±1.24)%。结论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远远超过术中出血量。在评估出血量时要充分考虑隐性失血,并注意监测血常规。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中医正骨》2017,(9)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加味桃红四物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7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加味桃红四物汤组(38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PFNA内固定手术,术后12 h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注射液,每天1次,连用7 d。加味桃红四物汤组自入院2 h后即口服加味桃红四物汤,直至术后第7天,手术日停服1次。常规治疗组除不口服加味桃红四物汤外,其余治疗均与加味桃红四物汤组相同。测定2组患者的失血量,术后7 d时通过超声检查观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加味桃红四物汤组的失血总量和术后隐性失血量均低于常规治疗组[(1 240.0±297.0)mL,(1 475.0±300.0)mL,t=-124.637,P=0.000;(797.0±290.0)mL,(988.0±288.0)mL,t=-80.898,P=0.000];2组患者显性失血量和术前隐性失血量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59.0±65.0)mL,(357.0±58.0)mL,t=1.698,P=0.000;(157.0±41.3)mL,(159.0±40.4)mL,t=-1.829,P=0.068]。术后7 d时常规治疗组1例患者出现股静脉栓塞,加味桃红四物汤组未发现下肢静脉血栓。2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加味桃红四物汤可有效减少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中医正骨》2015,(8)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风险评估与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9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男40例、女51例。年龄66~97岁,中位数79岁。骨折按照Evans分型,Ⅰ型14例、Ⅱ型25例、Ⅲ型40例、Ⅳ型12例。合并高血压病40例、冠心病18例、糖尿病3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6 d,中位数3 d。治疗后观察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82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9例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2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77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9例采用倚天钉固定,3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48例患者进行输血治疗,输血量200~400 m L,中位数229 m L。8例患者术后因血氧饱和度偏低、血压较高等原因转入ICU观察治疗1~3 d。术后1例患者出现心肌梗死,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出现脑梗塞,治疗后出现偏瘫症状;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治疗后痊愈;2例患者术后1~3 d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治疗后好转;6例患者术后7 d出现认知障碍,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风险评估与控制,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钉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8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围术期护理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本组87例行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住院12~35 d,均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弃拐行走者53例,持拐行走者26例,8例不能下床者为中风偏瘫患者,疗效满意。结论:髓内钉固定术围手术期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根据其临床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辅助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老年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闭合复位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手术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持续治疗4周。观察这两组患者患侧肿胀消除时间、卧床时间、骨性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Harris评分及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d和术后30d时机体血红蛋白(Hb)、隐性失血量(V_(失血))、血钙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患侧肿胀消退时间、卧床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及下地负重时间均明显缩短,Harris评分明显提高,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时,两组患者体内Hb、V_(失血)、血钙及血清AK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2d时相比,对照组患者术后30d时体内上述指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体内Hb含量明显增加,V_(失血)明显减少,血钙及血清AKP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术后30d时,观察组患者Hb、V_(失血)及血清AKP水平均优于同时期对照组患者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可显著改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状况,促进骨组织钙化,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