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DCE-CT)对胃部异位胰腺与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胃部异位胰腺及4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灶的形态、部位、生长方式、长径、短径、边界、强化模式、胃黏膜强化、钙化、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的CT值和"导管征"显示率等征象的差异。结果:异位胰腺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小于间质瘤组(50.12 vs. 59.70岁;P=0.001)。异位胰腺多位于胃窦部(70.6%)、强化不均匀(52.9%)、边界欠清(29.4%)、长径-短径比值(LD/SD)相对较大;间质瘤多位于胃底部(67.5%)、呈均质性强化(75.0%)、边界清晰(97.5%)、LD/SD相对较小,四个征象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41、0.011和0.002)。异位胰腺与间质瘤在动脉期、静脉期的相对CT值(病灶CT值/腰大肌CT值)及强化程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8、0.004和0.043)。异位胰腺组中约52.9%的患者出现“导管征”。联合患者年龄、病灶的位置、囊实性和LD/SD四项指标进行鉴别诊断,ROC曲线下面积为0.94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8.2%。结论:胃部异位胰腺的临床和CT征象与胃部间质瘤之间有一定差异,多指标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对最大径<5 cm的胃小间质瘤与胃小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免疫组化证实为胃神经鞘瘤14例,胃间质瘤5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检查资料;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对2组患者的CT表现包括病变的形态、边界、生长方式、强化方式及程度、溃疡及病灶内低密度影进行记录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最大径<5 cm胃小间质瘤相比,胃小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强化均匀,腔外或腔内外生长方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灶内低密度影及腔内面溃疡形成在胃小间质瘤中更常见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胃小间质瘤相比,胃小神经鞘瘤CT多表现为均匀强化,腔外或腔内外生长方式.多排螺旋CT在胃小间质瘤与胃小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窦丽娜  徐青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12):1752-1754
目的 分析消化道异位胰腺的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消化道异位胰腺的CT表现,6例均行CT增强扫描,观察其CT表现特征.结果 6例异位胰腺均为单发病灶,其中发生在胃部2例,十二指肠2例,小肠2例(均位于空肠).CT平扫病灶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多均匀,边界清楚,与胃肠道壁呈广基底连接,向腔内生长者居多,2例可见小囊变区.CT增强扫描,6例均明显强化,强化方式类似于正常胰腺,其中4例均匀强化,2例可见小囊变区未强化.结论 消化道异位胰腺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本病正确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附16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评价CT和MRI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资料。结果:16例肿瘤均为单发,位于胃部9例,空肠3例,回肠、食管、直肠及后腹膜各1例。良性2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10例。CT和MRI表现:粘膜下富血供性肿块,肿瘤倾向于腔外生长,可有囊变、坏死、出血、钙化。增强后良性者强化均匀,边界清楚,恶性者强化不均匀,可有邻近结构侵犯。结论:CT和MRI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判断,以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CT 增强扫描和 CT 仿真内镜(CTVE)技术对异位胰腺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异位胰腺的平扫 CT、增强 CT 扫描及 CTVE 图像。对图像行三维后处理,使用原始数据行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重建,以及使用 CTVE 软件行三维重建。结果:16例异位胰腺病灶9例位于胃窦部粘膜下,6例位于十二指肠球部,肠系膜根部1例,CT 上未见明显病灶。8例表现外生性病灶,7例表现为管腔内的局部隆起。病灶边缘清晰,4例病灶略呈分叶状。平扫及增强表现:15例病灶呈实性,10例均表现为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均匀强化,与胰腺强化方式相仿,4例病灶强化欠均匀,1例病灶为脂肪密度病灶,增强后强化不明显。其中8例实性异位组织内在轴面或矢状面、或冠状面或 MPR 图像上可见低密度的导管结构。CTVE 发现病灶表面没有中央凹陷或脐凹的特点,显示病灶周围的粘膜结构是正常的。结论:CT、增强 CT 和 CTVE 技术可以显示异位胰腺的生长方式、密度、形态及强化方式等特点,为异位胰腺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异位胰腺内的导管结构显示以及 CTVE 显示病灶周围粘膜为正常结构,是异位胰腺的 CT 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胃部异位胰腺的CT增强表现及误诊原因,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胃部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及CT增强资料,从病灶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强化方式分析CT表现特征.分析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病灶与正常胰腺CT值的相关性.结果 20例胃部异位胰腺均为单发,其中14例位于胃体,5例位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特征及临床表现定位诊断间质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腔外生长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及20例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CT特征及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在肿瘤大小(P=0.000)、肿瘤形状(P=0.025)、病灶平扫密度均匀性(P= 0.036)、周围胃肠道壁异常强化(P...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胃神经鞘瘤的增强CT表现,并探讨其与胃间质瘤的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17例胃神经鞘瘤和88例胃间质瘤的增强CT图像,观察并记录肿瘤的位置、生长方式、大小、轮廓、均质性、溃疡、坏死、出血、钙化、肿大淋巴结、强化峰值、强化程度,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者间的差异。结果 17例胃神经鞘瘤发生在胃体8例、胃窦9例,生长方式为腔内外型5例、腔外型12例,大部分轮廓光整14例、成分均质13例,强化峰度以延迟期为主14例,多表现为中、高度的强化(分别为10例、6例)。胃神经鞘瘤与胃间质瘤在病灶位置、生长方式、均质性、是否存在坏死以及强化峰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神经鞘瘤可表现出一些特征性的增强CT表现,与胃间质瘤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胃间质瘤与非胃间质瘤的CT征象及病理分级之间的差异,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恶性风险与发生部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且CT资料完整的64例GIST患者资料,按照病灶发生部位将其分为胃间质瘤组与非胃间质瘤组。采用秩和检验对比分析两组之间CT影像学征象及病理学差异。其中对间质瘤的生长方式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余均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当肿瘤直径≤5 cm,非胃间质瘤恶性风险明显高于胃间质瘤(P<0.05);且CT征象分别为圆形、腔内生长方式、无坏死、轻中度强化时,非胃间质瘤组与胃间质瘤组恶性风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对比:胃间质瘤肿块>5 cm、有坏死、重度强化者及发生转移的肿瘤恶性风险更高;非胃间质瘤组内3种生长方式对应的风险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腔内生长方式的恶性风险显著性高于腔外生长方式(P=0.042),且肿瘤有坏死比没有坏死恶性程度更高(P=0.001)。结论非胃来源间质瘤恶性风险高于胃间质瘤,且腔内生长方式的非胃来源间质瘤恶性程度更高,CT影像学征象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的X线和CT表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钡餐造影和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钡餐造影和CT表现,其中经数字化胃肠钡餐造影15例,多层螺旋CT检查16例。结果:本组胃肠道间质瘤中,胃部16例,小肠14例,直肠1例。恶性20例,良性10例,交界性1例。良性肿块直径均小于5cm10例(10/10),恶性肿块直径大于5cm17例(17/20),小于5cm3例(3/20)。钡餐造影表现为胃肠黏膜皱襞推压变平或破坏13例(13/15),偏侧性充盈缺损或肠壁不清、缺失、肠腔狭窄14例(14/15),病变区可见溃疡形成,位于腔外或部分腔外6例(6/15)。CT均可见软组织块影(16例),位于腔内或腔外,呈圆形或分叶、不规则形。良性密度均匀,呈均匀性强化,恶性密度大部分欠均匀,肿块内可见低密度坏死灶11例,明显不均匀强化,胃间质瘤肿块内可见钙化影5例。结论:钡餐造影和CT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手段。偏侧性腔壁不清或缺失以及肠腔狭窄,黏膜皱襞推压变平或消失,肿块内的钙化及腔外钡斑或溃疡是其诊断重要的征象,CT在诊断和鉴别良、恶性上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11.
宋瑞  彭健 《放射学实践》2019,34(1):41-44
【摘要】目的:分析腹部异位胰腺的增强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8例腹部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及增强CT表现。结果:38例均为单发,病变位于胃部14例,十二指肠15例,空肠5例,回肠3例,小肠系膜1例;24例患者行CT增强检查,其中12例在CT图像上可观察到明确病灶,另外12例在CT图像上未见明确病灶,CT对病变的显示率为50%(12/24)。在CT图像上可观察到明确病灶的12例患者中,病灶长径(LD)为1.00~3.00cm,平均(1.89±0.69)cm,短径(SD)为0.60~1.60cm,平均(1.13±0.35)cm。胃部HP病灶呈宽基底梭形或扁丘状隆起,十二指肠及空肠HP病灶呈类圆形或卵圆形,两组LD/SD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病灶动脉期、静脉期强化平均CT值分别为(82.90+13.49)HU和(101.82+14.79)HU,与同时期正常胰腺CT值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0.93)。CT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9例,不均匀强化3例,其中1例可见“导管征”;10例边界清楚,2例边界不清。病变向腔内生长为主7例,腔内外生长4例,腔外生长1例。12例中10例病变位于黏膜下。结论:腹部异位胰腺的增强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2.
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腔外型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证实的15例腔外型胃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腔外型胃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特征为:①肿块与胃肠道管壁呈宽基相连,多呈分叶状,边缘见"钻角"征象;②肿块腔内缘见有不规则龛影;③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中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明显强化;④肿块边界不清及邻近结构侵犯是恶性间质瘤的征象.结论: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腔外型胃肠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征,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手术切除、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分析术前MS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图像,5例进行了多平面重组(MPR)。结果:15例中,胃间质瘤9例,肠道间质瘤5例,胃及十二指肠同时发病者1例。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外生长为主。良性4例,3例直径小于5cm,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均匀强化。恶性9例,密度不均,内可见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内部坏死囊变区无强化,1例出现肝转移,1例出现脾转移。交界性2例,直径分别为3.6cm和4.3cm。结论:MSCT及其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显示病变的特征及其与周围的关系,对GIST的定位、定性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描述异位胰腺的CT表现,识别可以同其他具有相似特征的胃部黏膜下肿瘤,如最常见的胃肠道黏膜下肿瘤胃肠道间质瘤(GIST)和平滑肌瘤相鉴别的特征。材料与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经学术审查委员会批准不需要知情同意。回顾性复习病理证实的胃和十二指肠的异位胰腺(n=14)、GIST(n=33)和平滑肌瘤(n=7)的CT图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及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GIST的CT表现。41例GIST中,35例行平扫加增强扫描,6例行直接增强扫描,6例行延迟扫描。结果41例GIST中,胃间质瘤25例,小肠间质瘤8例,回肓部间质瘤2例,直肠间质瘤3例,横结肠系膜及小肠网膜间质瘤3例,其中2例合并胃腺癌,1例合并腹膜后淋巴瘤。肿块最小约2cm×1.5cm×1cm,最大约13cm×15cm×19cm。病变向腔内生长者16例(占39%),腔外生长者25例(占61%),较小肿块平扫密度较均匀,增强后呈均匀强化,较大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后边缘强化较明显,中心强化不明显。结论GIST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与消化道有关的肿块,较小时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强化明显且均匀,较大时中心伴囊变、坏死且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应考虑GIST。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病灶位于胃20例,小肠5例,直肠3例,食管2例,消化道外11例。影像学检查恶性GIST共计27例,其中21例肿瘤直径>5cm,边界不清楚,19例与邻近结构有明显的粘连或直接侵犯周围组织,13例可见明显瘤内坏死、囊变,5例出现转移灶;良性14例,11例肿瘤直径<5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结论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易于发现腔内型和腔内外型胃肠道间质瘤。CT检查弥补了常规胃肠道造影和内窥镜检查的不足,对GIST的准确定位、良恶性的判断、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部异位胰腺的CT表现特点及MSCT对胃部异位胰腺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部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患者扫描前均做好胃部充盈及低张准备,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三期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从病变位置、大小、形态及强化方式分析该类病变的CT特点.结果 37例胃部异位胰腺病理切片所见均为正常胰腺组织,患者平均年龄为(47±1)岁,CT表现均为单发病灶,大小为0.8~4.7 cm,与胃壁呈广基底相连.18例(48.7%)发生于胃窦,29例(78.4%)起源于胃黏膜及黏膜下层,27例(73.0%)为卵圆形,18例(48.7%)的病变强化方式近似于正常胰腺组织.结论 胃部异位胰腺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熟悉其特点有助于与胃部良恶性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与其它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各种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 27例经超声检查发现29个病灶,超声提示20个为胃肠道间质瘤,6个超声仅提示肿瘤存在,3个误诊为其它疾病;其中9例行CT检查发现9个病灶,7个提示为胃肠道间质瘤,1个仅提示恶性肿瘤,1个误诊为外生性胃癌;4例行MRI检查发现4个病灶,3个提示为胃肠道间质瘤,1个误诊为胰腺囊腺癌;6例行消化道钡餐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具体病灶,3例提示胃肠道外压性改变,1例误诊为胃窦部溃疡并窦道形成,2例仅提示胃炎。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具有较典型超声、CT和MRI表现,据囊实性成分多少分为3型:Ⅰ型实性,Ⅱ型囊实性以实性为主,Ⅲ型囊实性以囊性为主,其中Ⅱ型最多见,增强扫描时实性部分多不均匀性强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筛查手段,CT与MRI对其定位及定性具有重要价值,消化道钡餐检查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CT表现和病理相关性,提高CT对该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GIST的CT征象,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8例GIST(胃11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2例,回肠1例,肝胃韧带1例,腹膜后1例,乙状结肠系膜1例)。病理诊断良性7例(38.9%),病灶长径1.5-5cm,平均4cm;交界性3例(16.7%),病灶长径3-6.5cm,平均5.8cm;恶性8例(44.4%),病灶长径5-25cm,平均10.3cm。CT表现为大小不等圆形或类圆形分叶状影。其中,原发胃肠道肿瘤15例(哑铃型3例,腔内型4例,腔外型8例),密度均匀9例,病灶直径平均4.5cm,密度不均匀6例,病灶直径平均9cm,胃肠道外肿瘤3例,密度均匀1例,病灶直径平均5cm,密度不均2例,病灶直径平均14.9cm,增强扫描直径小于5cm或良性GIST,强化均匀,直径大于5cm或交界性、恶性GIST,强化不均,内见大小不等不规则或囊状低密度影。与病理学对照,CT判断GIST良恶性符合率为77.8%。结论GIST影像表现与病理特征相关,肿瘤体积较大,密度不均,边界模糊,包膜强化不连续,分叶状生长,是提示恶性间质瘤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20.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MS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敏  胡道予  王秋霞  肖明 《放射学实践》2007,22(10):1055-1057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14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M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资料,并结合三维重组进行观察.结果:14例十二指肠间质瘤肿瘤中降部7例,水平部4例,升部3例.良性间质瘤5例,均向腔内生长,呈圆形或类圆形,与肠壁等密度、密度均匀,边界清.恶性间质瘤6例,向腔外生长5例、腔内外生长1例,肿瘤边缘有分叶,密度不均匀,2例可见囊变坏死及气体影,明显不均匀强化5例,明显均匀强化1例,周围组织侵犯或远处转移5例.潜在恶性3例,向腔外生长2例,腔内外生长1例,平扫等密度、密度均匀,临近肠壁增厚,不均匀强化.CT检查的敏感度为100%,定位准确率为92.1%(13/14),定性准确率78.6%(11/14).结论:MS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重建技术能准确显示十二指肠间质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供血血管,对鉴别肿瘤良恶性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