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补肾化瘀糖肾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气阴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气阴虚夹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基础降糖、保肾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肾化瘀法中药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血肌酐(S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中医症状积分,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各指标治疗前后升降率.结果 中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8.05%,对照组为58.54%,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FPG、HbA1c、TG、UA、S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 <0.01).中药组FPG、HbA1c治疗前后升降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UA、SCr、24 h尿蛋白定量、中医症状积分升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补肾化瘀糖肾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气阴虚夹瘀证疗效确切,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具有保护肾功能、改善脂代谢和临床症状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化瘀法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案,将62例符合纳入标准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的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治疗组,两组均以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减乙癸方,治疗12周,观察4、8、12周时24 h尿蛋白定量(UP)、尿红细胞计数(URBC)、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中医证候积分等疗效指标及肝功能和不良事件等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83.87%,26/31)优于对照组(61.29%,19/31,P<0.05)。12周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UP、URBC、ALB均明显改善(P<0.01、P<0.01、P<0.01、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Scr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肝化瘀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气阴两虚证的IgA肾病,与单独西医基础治疗相比可更有效减少中医症候积分,降低UP、URBC、Scr,且可以升高ALB,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泻火解毒方对紫癜性肾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7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紫癜性肾炎患者84例纳入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方法分为观察组(补肾泻火解毒方治疗)及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各42例。比较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免疫功能指标(CD_4~+、CD_8~+、CD_4~+/CD_8~+)、肾功能指标(尿红细胞、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炎症因子(CRP、TNF-α、TGF-β)、CD_8~+、肾功能指标(尿红细胞、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_4~+、CD_4~+/CD_8~+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提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泻火解毒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紫癜性肾炎有良好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消除炎症因子,提升免疫功能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陈辉  孙锋  邵跃斌  徐刚 《新中医》2015,47(7):95-97
目的:观察补肾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中无蛋白尿者30例设为DM组,有蛋白尿者60例设为DN组;DN组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补肾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疗程均为3月。观察比较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变化。结果:DN组血浆TGF-β1和尿MCP-1均高于DM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hs-CRP、TGF-β1、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MCP-1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TGF-β1、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MCP-1下降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补肾法可有效减轻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炎症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固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阴阳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补肾固精方口服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48%(22/27),对照组为64.00%(16/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UA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固精方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肾脏损害程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益肾化瘀汤对进展性IgA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为益肾化瘀汤治疗IgA肾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IgA肾病患者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18例,对照组口服替米沙坦,治疗组采用替米沙坦联合益肾化瘀汤,每日2次,两组各治疗24 w,通过比较中医临床症状综合评分、中医证候疗效、24 h尿蛋白定量值、血清CRE、eGFR和ALB水平,评估进展性IgA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指标之前前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具备可比性(P>0.05);治疗后:(1)中医临床症状综合评分:4 w、12 w、24 w时,两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疗效: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8.10%、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4 h尿蛋白定量值:4 w、12 w、24 w时对比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血清CRE、eGFR水平:12 w、24 w时,治疗组血清CR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eG...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火把花根片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尿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临床期D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厄贝沙坦胶囊每次150 mg早晨空腹口服,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火把花根片,每次4片,每日早中晚饭后30 min口服。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尿微量白蛋白(m ALB)、肝酐(Cr)、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值(ACR)、24 h尿蛋白定量(UTP)、TGF-β1及血清HGF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仅夜尿增多、口干症状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倦怠乏力、水肿、腰酸痛、尿频、口干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改善(P均0.01),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1);2组治疗后尿ACR、UTP、TGF-β1均下降(P均0.05),血清HGF水平均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GF和尿TGF-β1呈负相关(r=-0.264,P0.05)。结论火把花根片联合厄贝沙坦胶囊可显著改善DN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尿ACR、UTP及TGF-β1水平,提高血清HGF水平,可能延缓DN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气化瘀固肾法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肾失固摄证的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补气化瘀固肾方,对照组予厄贝沙坦胶囊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6个疗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下降,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化瘀固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肌酐、降低24h尿蛋白水平,可以有效控制Ⅳ期糖尿病肾病病情,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9.
费梅  熊佩华  陈爱平  张玲 《陕西中医》2007,28(4):407-409
目的:观察活血养阴类中药治疗IgA肾病(IgAN)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血养阴方(生地黄、茜草、赤芍、玄参、丹参、川芎)治疗本病2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下降,24h尿蛋白定量(UTP)下降,血TGF-β1水平下降(P<0.01)。治疗前血TGF-β1水平与UTP、Scr呈正相关。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抑制TGF-β1的分泌和表达,从而延缓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进程可能是其治疗IgAN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生津化瘀泄浊复方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期早期糖尿病肾病(肾阴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3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60例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加用补肾生津化瘀泄浊复方;8周后比较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B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UAER、CRP均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治疗后血清肌酐、FBG、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生津化瘀泄浊复方联合贝那普利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AER及CRP的排泄,使肾脏损伤程度减低,较单用贝那普利作用显著,且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1.
文辉  易桂生  胡小慧 《新中医》2018,50(2):32-35
目的:观察益肾养阴通络方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降糖、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益肾养阴通络方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2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观察疗效,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尿蛋白排泄率(UA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微量白蛋白(TP/24 h)、C-反应蛋白(CRP)、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72.5%,对照组3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P/24 h、UACR、肌酐(Cr)、CRP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TP/24 h、UACR、Cr、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A1c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养阴通络方能有效减少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尿蛋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固肾宁血合剂对IgA肾病疗效、安全性、VEGF及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IgA肾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固肾宁血合剂。观察两组疗效、安全性及VEGF、TGF-β1表达。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尿红细胞、24h尿蛋白定量、尿NAG、尿β2微球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上述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血清VEGF及TGF-β1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上述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固肾宁血合剂能够显著改善IgA肾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主观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有效减少IgA肾病尿红细胞、24h尿蛋白定量、尿NAG、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本方能降低IgA肾病血清VEGF及TGF-β1表达有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自拟补肾化瘀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Uβ2-MG、UAE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SCr、BUN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肾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光明中医》2021,36(4)
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病对患者肾功能及β_2-MG、Cys-C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地黄汤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尿蛋白含量、中医证候积分及CRP、β_2-MG、Cys-C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尿蛋白含量、中医证候积分及CRP、β_2-MG、Cys-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80.49%(P 0.05);治疗过程中2组恶心呕吐、腹泻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可通过降低CRP、β_2-MG、Cys-C水平改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化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将10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所有入组病例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管理饮食,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观察组在以上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益气补肾化瘀汤,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共治疗8周。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总积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检测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24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GFR)、血尿酸(UA)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G、24h尿蛋白定量、U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F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bAlC、FPG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补肾化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延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的速度,改善肾功能和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6.
刘瑶  王赛 《江苏中医药》2019,51(9):27-29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清泄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肾虚血瘀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慢性肾脏病3-4期肾虚血瘀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联合加味芪黄四物汤口服,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UPQ)、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e GFR)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P0.05);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治疗后肾功能、UPQ、e GF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西医治疗基础上运用以补肾化瘀清泄法立方的加味芪黄四物汤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肾虚血瘀湿热证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胡倩倩  冯源  王峰  程锦国 《新中医》2019,51(9):129-132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方水煎剂治疗,2组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肾功能、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及安全性指标,并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间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且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SCr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为6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气养阴方可有效降低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尿红细胞计数、蛋白尿,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化裁方对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及其对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73例气阴两虚夹瘀型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当时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8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参芪地黄汤化裁方,治疗12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2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并测定临床指标以及进入MogensenⅣ期病例数。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8%,优于对照组的65.7%(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糖、血脂、UA、HCY及SOD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P<0.01),部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UACR及UTP较治疗前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2例患者(5.2%)进入糖尿病肾病IV期,与对照组8例(2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化裁方能有效改善Ⅲ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型患者症状积分、降低其UACR、UTP、HCY水平及升高SOD的含量,保护肾脏,延缓疾病进一步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化裁方对III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及其对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73例气阴两虚夹瘀型III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当时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8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参芪地黄汤化裁方,治疗12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2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并测定临床指标以及进入MogensenⅣ期病例数。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8%,优于对照组的65.7%(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糖、血脂、UA、HCY及SOD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P0.01),部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UACR及UTP较治疗前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2例患者(5.2%) 进入糖尿病肾病IV期,与对照组8例(2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化裁方能有效改善III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型患者症状积分、降低其UACR、UTP、HCY水平及升高SOD的含量,保护肾脏,延缓疾病进一步进展。  相似文献   

20.
边东  刘慧  石蒙  王新爱  郭登洲 《河北中医》2015,(2):209-211,316
目的观察在激素治疗基础上应用益气补肾化瘀通络中药治疗儿童激素依赖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激素维持量阶段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激素依赖型RNS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在激素治疗基础上应用益气补肾化瘀通络中药治疗,对照组25例予单纯激素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每2周查尿常规1次,每2个月查24 h尿蛋白定量1次,并计算终点事件(疾病复发)发生率。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腰脊痠痛、神疲乏力、水肿、尿频、夜尿多、面色黧黑(晦黯)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除夜尿多积分外,其余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治疗4、6个月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1,P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肾化瘀通络法联合激素在治疗儿童激素依赖型RNS激素维持量阶段,可以明显减轻患儿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