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鼻中隔偏曲是一种常见鼻内畸形,发病率达12.7%~81.2%[1].变应性鼻炎与鼻中隔偏曲常同时存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常可缓解甚至使变应性鼻炎症状消失.我科2003年3月~2005年9月,采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加微波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6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慢性肥厚性咽炎1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NdYAG激光治疗加复方甘桔袋泡剂代茶饮,每次2袋,每日3次,共14d.对照组单纯给予复方甘桔袋泡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激光加中药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诸类型不外乎咽干、灼痛、吞咽异物感、痒、干咳、不适感等症候群,治疗方法甚多收效不理想,根据中医学说;“咽食道胃同属胃系,相通而经络相连,互相为用,互相影响,即烟为冒之苗,胃为咽之本”,采用西药加自拟咽炎散咽胃并治518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中男389例,女性129例.年龄20至25岁107例,26至30岁278例,31至49岁98例,50岁以上35例。病程1年以内78例,2至3年279例,4年103例,5年以上58例。表现均以咽后壁粘膜充血,干燥.淋巴滤泡增生,或成颗粒状,或呈片状,或有…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 1998年 7月~ 1999年 7月采用微波凝固结合中药代茶饮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 160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慢性肥厚性咽炎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60例 ,男 91例 ,女 69例 ,年龄 8~ 71岁 ,病程 0 .5~ 2 0年 ,平均 2 .1年 ;对照组 138例 ,男89例 ,女 4 9例 ,年龄 9~ 68岁 ,病程 1.0~ 15年 ,平均 1.9年。治疗方法 :微波治疗组 (对照组 )采用南京市启亚微波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MTC - 4微波手术治疗仪 ,微波频率 2 4 50MHz,输出功率 2 0~ 30W ,持续时间 1~ 3s。病人取坐位 ,用 1%的卡因行咽部粘膜表面麻醉 3次后 ,选用Z…  相似文献   

5.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我科对住院及门诊病人采用微波凝固结合中成药喉咽清口服液治疗(治疗组)慢性肥厚性咽炎52例,与单纯微波治疗(对照组)45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allergic fungal sinusitia,AFS)是真菌性鼻窦炎的一种,1983年由katzetein等首次报道.系真菌作为变应原在特应性人群中发病,发病与Ⅰ型,Ⅲ型变态反应有关[1].2002年我们收治AFS 3例,通过内窥镜手术与药物治疗,获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半导体激光加辛芩冲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8年6月至1998年10月用半导体激光加辛警冲剂治疗变应性鼻炎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亚临床资料按1997年修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1],选择变应世界炎患者40冽,其中男11例,女29例;年龄5岁~68岁;病史1年~40年不等;临床症状有鼻痒、喷嚏、鼻塞、流涕,重度患者15例,中度21例,轻度4例。2治疗方法用由上海科申光电技术研究所试制的HM-2型半导体激光治疗器,功率smw,经鼻孔行鼻腔照射,每次每侧10分钟,共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同时口服辛革冲剂5克每天3次。治疗期间不用其他抗组胺药及激素。治疗前后…  相似文献   

8.
射频加养阴清热汤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年10月~1999年4月,我们采用华南牌SHP-Ⅱ型五官科射频治疗仪加养阴清热汤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特别是对咽异物感、口干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无任何毒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1年3月至2003年6月,我们应用口服开端坦加微波热凝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变应性鼻炎96例,随访1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变应性鼻炎与食物因素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 (AR)的发病与食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AR组 10 1例 (其中并发支气管哮喘 10例 )与非变应性鼻炎 (NAR)组 112例作食物频率问卷调查。主要询问含脂肪、盐、糖类较多的食物进食情况 ,得出饮食总分。并将组胺配制成不同的浓度 ,滴入下鼻甲 ,检测鼻高反应性。结果 :AR组的饮食总分与NAR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AR组的鼻高反应性强度与NAR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饮食总分与组胺剂量间①单纯AR组和②AR、NAR两组合并均存在负相关关系 (P <0 .0 5 )。结论 :AR发病与饮食因素存在相关性。鼻高反应性随食物中脂肪、盐、糖类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1.
咽炎为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全身抗生素治疗对急性咽炎疗效明显,但对慢性咽炎疗效甚微,目前临床治疗慢性咽炎方法甚多,但疗效不明显。我们自 1993年 6月至 1996年 6月采用咽炎合剂咽后壁注射方法治疗急、慢性咽炎472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l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急性咽炎组162例,男124例,女38例;年龄12~74岁;病程l~3天。主要症状为咽部灼痛、咳嗽、头痛、畏寒发热等;主要体征为咽部粘膜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充血肿大,咽侧索红肿,软腭及扁桃体亦充血。 慢性咽炎 310例,男 186…  相似文献   

12.
非变应性鼻炎与变应性鼻炎临床特点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反应性非变应性鼻炎(hyperreactivity non-allergic rhinitis,HNAR)与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在性别、年龄分布、发病季节、诱因及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 选择2009年1-8月398例以高反应性鼻部症状首诊的诊断为HNAR及AR的连续患者,以SPSS 17.0软件对其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分型、诱发因素及临床症状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NAR与AR的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5,P=0.01),HNAR女性患者居多,AR以男性为主;在发病年龄上,HNAR以中青年为主,高发年龄在30~39岁(χ2=51.533,P=0.00),AR以青少年为主,高发年龄在10~19岁(χ2=12.772,P=0.00);HNAR发病无明显季节性,AR发病多在秋季.AR变应原以艾蒿和豚草为主.AR以中-重度持续性为主(χ2=123.991,P=0.00),HNAR以中-重度间歇性为主(χ2=97.420,P=0.00);除鼻痒外,AR较HNAR鼻部及眼部的临床症状重(P值均<0.05);非特异性诱发因素在AR与HNAR患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大致相似(统计值,P>0.05).结论 AR与HNAR在性别构成、主要发病年龄、鼻炎分型及发病季节上有明显差异,除鼻痒外AR鼻部及眼部临床症状较HNAR重,但在发病诱因上呈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手术治疗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AR)患者手术矫正中隔治疗AR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常年性AR且愿意行手术治疗的113例患者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了解鼻腔变异情况后分成2组,分别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前筛开放术和(或)息肉摘除术,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随访,根据常年性.AR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合并鼻中隔偏曲的113例AR患者手术后短期(3个月)有效率为94.7%(107/113例),长期(1年)有效率为90.3%(102/113例).结论 对经过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AR患者,手术矫正中隔,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AR)患者手术矫正中隔治疗AR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常年性AR且愿意行手术治疗的113例患者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了解鼻腔变异情况后分成2组,分别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前筛开放术和(或)息肉摘除术,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随访,根据常年性AR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合并鼻中隔偏曲的113例AR患者手术后短期(3个月)有效率为94.7%(107/113例),长期(1年)有效率为90.3%(102/113例)。结论对经过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AR患者,手术矫正中隔,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卫气虚与变应性鼻炎相关性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采用制作卫气虚模型和卫气虚变态反应性鼻炎证病复合模型的方法.并采用具有益卫固表作用的“加味苍耳子丸”进行治疗.试图探寻卫气虚体质与变态反应性鼻炎发病的内在联系。在实验中.分别采用健康豚鼠和卫气虚豚鼠(用高温发汗加风寒刺激方法造模.从行为外观,壳温与核温变化、耗氧量变化三方面观察).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致敏原.对豚鼠行鼻内给药法建立了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观察其鼻部症状、鼻粘膜表面细胞学变化.结果发现两组动物均有典型的鼻超敏反应出现.鼻粘膜出现大量噬酸性细胞及肥大细胞,而且气虚动物上述情况的出现较健康动物显著提前,显示卫气虚动物更易于造成变应性鼻炎模型,并用加味苍耳子丸对卫气虚变应性鼻炎模型进行治疗.一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动物进行鼻粘膜激发试验.发现治疗组鼻部症状较对照组轻.血EOS计数两组有显著差异,显示加味苍耳子丸对卫气虚变应性鼻炎模型有一定治疗效应。建立卫气虚变应性鼻炎证病复合模型.从症状表现及免疫学角度探讨卫气虚与变应性鼻炎发病之同的相关性.一方面把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纳入中医基础研究,另方面为中医进一步研究变应性鼻炎,为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理学、药效学打下基础。可以说.本研究在思路和方法上均有一定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与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发病的内在关系。方法 8~10周龄雄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AR模型组和"脾胃湿热+AR"组,比较观察三组鼠的行为学、病理改变,以及关键细胞因子IL-4、IFN-γ水平的组间差异。结果各组小鼠的行为评分、病理改变及细胞因子IL-4、IFN-γ的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脾胃湿热状态与变应性鼻炎发病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小鼠变应性鼻炎合并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合并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的方法.方法 清洁级C57BL6/J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A组(卵清蛋白+肺炎链球菌);B组(卵清蛋白+生理盐水);C组[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肺炎链球菌];D组(PBS+生理盐水),每组各10只.①实验第1~9天,A组和B组每天腹腔注射200μl 10%卵清蛋白,第10~17天A、B组用6%卵清蛋白鼻腔局部激发建立变应性鼻炎模型,C组和D组用等量PBS替代,步骤同前;②于实验第13天A组和C组鼻腔接种肺炎链球菌ATCC 49619 200μl;B组和D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接种后第6天处死动物,处死前各组动物行内眦静脉采血,以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白介素5水平.取鼻面骨,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行HE染色和0.5%甲苯胺蓝染色,计算机辅助显微镜下观察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并计算每平方毫米鼻窦黏膜中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的数量.结果 A组和B组分别有9只和8只动物变应性鼻炎建模成功,鼻部症状、黏膜水肿和黏膜下微血管明显扩张,C组症状轻微,D组无任何症状.A组鼻窦黏膜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密度(-x±s)为(139.3±26.5)个/mm2,高于B组(70.7±16.7)个/mm2、C组(63.0±14.7)个/mm2和D组(40.2±14.1)个/mm2(P值均<0.01);A组和B组嗜酸粒细胞密度和白介素5水平(-x±s)分别为(134.6±25.5)个/mm2、(48.2±13.9)pg/ml和(116.2±25.2)个/mm2、(40.8±7.8)pg/ml,均高于C组(16.7±2.7)个/mm2、(23.9±8.7)pg/ml(P值均<0.05)和D组(13.4±4.9)个/mm2、(24.6±6.5)pg/ml(P值均<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合并细菌性鼻窦炎造模成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中隔软骨及骨性鼻中隔中的神经肽含量较正常个体有无变化,从而探讨鼻中隔矫正手术对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意义。方法:接受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患者45例,其中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20例,单纯性鼻中隔偏曲患者25例。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手术切除的鼻中隔软骨及骨性鼻中隔中的神经肽SP、VIP及cGRP含量,并比较其差异。结果:正常组骨性鼻中隔中SP、VIP及CGRP含量较鼻中隔软骨高(P〈0.05);鼻炎组鼻中隔软骨与骨性鼻中隔中SP、VI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鼻中隔软骨中CGRP含量较骨性鼻中隔高(P〈0.05);鼻炎组鼻中隔软骨中SP、VIP含量较正常组高(P〈0.05),CGR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骨性鼻中隔中SP、VIP及CGRP含量较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中隔中神经肽含量较正常个体增高,主要是鼻中隔软骨中的神经肽增高,因此鼻中隔黏骨膜下切除术后,变应性鼻炎能够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用罗红霉素缓释片治疗的效果。方法 2020年11月-2022年11月,从本院收治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患者中选择72例,回顾病历资料,用随机分组依据将其分2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联合罗红霉素缓释片治疗,比较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咽痛、发热、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脓性分泌物等症状缓解时间相比,试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比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即TNF-α、IL-1、IL-6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而且试验组TNF-α、IL-1、IL-6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4.4%,对照组为75.0%,两组相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在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治疗中,采用罗红霉素缓释片治疗,可以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对提升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0.
CO2激光加中药代茶饮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150例分析管恩静1耿光红1刘长霞1郝永波1慢性肥厚性咽炎诊断不难,治疗方法颇多但效果不佳,许多患者经久不愈。从1994年6月~1996年6月我科采用CO2激光加中药代茶饮用于治疗150例慢性肥厚性咽炎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