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近年来,发射型正电子断层-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技术发展迅速,其在宫颈癌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价、预后评估以及精确放疗计划等方面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18 F-FDG PET/CT(18 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在宫颈癌诊断和治疗上的价值以及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借此使临床医生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分子成像技术,提高宫颈癌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18)F-FDG PET/CT对不明原因发热病因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斌青  张永学  吴涛  孙逊  安锐   《放射学实践》2010,25(6):694-696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对不明原因发热(FUO)的影像学表现及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规检查未能明确诊断FUO病因的45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资料,根据病理检查或临床随访结果分析^18F-FDG PET/CT显像结果,测量异常摄取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SUVmax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45例患者中35例^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发现至少有1处异常放射性浓聚灶,随访证实其中9例为恶性肿瘤,26例为感染或炎性病变,二者病变的SUVmax分别为6.09±1.46和2.57±1.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67,P〈0.05);10例^18F-FDG PET/CT显像阴性患者,6例病因不明,4例为风湿性疾病。^18F-FDGPET/CT显像有助于临床FUO病因诊断。结论:全身^18F-FDG PET/CT显像在其它检查方法未能明确诊断FUO病因时,可为临床进一步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吴江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8):1190-1193
食管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18F-FDG PET/CT集功能和解剖信息于一身,这种医学影像技术在食管癌的应用优势日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18F-FDG PET/CT在食管癌的诊断、分期、复发、疗效和预后评估、放射治疗计划制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骨髓瘤的~(18)F-FDG PET/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氟18-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显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82009-06经骨髓穿刺或病理活检证实的3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PET/CT影像特征。结果:MM18^F-FDG PET/CT表现出一定特征,大致可分为:骨质破坏型(28例),表现为不同程度骨质破坏,而无骨髓外脏器侵犯,代谢不同程度活跃,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介于2.515.4,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avg)介于2.011.3;②髓外侵犯型(2例),除骨质不同程度破坏外,另有髓外脏器(肝脏、脾脏及淋巴结等)侵犯,代谢均有不同程度活跃,SUVmax介于2.28.3,SUVavg介于1.76.5;③骨髓弥漫型(1例),全身骨髓弥漫代谢活跃,SUVmax为13.4,SUVavg为8.8,但未见明显骨质破坏。结论:18^F-FDGPET/CT能较准确显示MM的病灶形态、范围及肿瘤活性,为MM的诊断和准确分期提供帮助。个别需与溶骨型多发骨转移癌及骨淋巴瘤鉴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北美、日本、欧洲甚至全球,发射型正电子断层-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已经成为心血管领域的一项重要评估检查工具。对于临床疑似或已知的冠心病患者来说,PET心肌灌注显像是一项非常精确的诊断技术,它还可以帮助检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或微血管功能障碍,甚至通过使用~(18)F-FDG(~(18)F-fluorodeoxyglucose)的心肌代谢灌注成像以准确评估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心肌缺血病因的危险等级,及持续性左心室功能低下状态等等。本综述总结了目前~(18)F-FDG PET/CT在心肌显像方面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中对临床实践过程中放射性药物的使用、冠心病的评估以及PET与其他成像方式的比较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风湿性疾病(RD)是一组可以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为基础。~(18)F-FDG PET/CT可以通过半定量分析从分子水平提供功能和代谢信息,反映活动性RD的炎症程度及受累范围,且能够评估疗效。就~(18)F-FDG PET/CT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关节病、风湿性多肌痛、复发性软骨炎、系统性血管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成人斯蒂尔病等活动性RD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18F-FDG PET显像在发热待查患者中筛查淋巴瘤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1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在长期发热患者中筛查淋巴瘤的价值。方法 对 5 9例长期发热患者 (发热持续时间至少 3周 ,测 3次体温超过 38 3℃ )的18F FDGPET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18F FDGPET显像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 9例长期发热患者中有 8例PET显像示恶性淋巴瘤可能 ,最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淋巴瘤 ,其中 2例为霍奇金淋巴瘤 ,6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PET显像示长期发热的淋巴瘤患者其病变淋巴结可在正常范围内 (<1 0cm或在体内较深部位 )。对长期发热患者 ,18F FDGPET显像可初步筛查淋巴瘤及排除其他肿瘤 ,可为穿刺活组织检查提供定位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无症状人群中~(18)F-FDG PET/CT筛查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PET-CT中心行~(18)F-FDG PET/CT检查的无不适主诉人群PET/CT影像资料及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51例受检者中,PET/CT检出肿瘤320例,其中检出25例恶性肿瘤均经病理确诊;诊断良性肿瘤295例,其中3例经随访证实为恶性肿瘤;余631例病例中,后证实其中2例为恶性。结论 PET/CT在无症状人群中可发现多部位的肿瘤,尤其对恶性肿瘤的检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骨淋巴瘤患者35例,其中原发性骨淋巴瘤4例,继发性骨淋巴瘤31例,分析其18F-FDG PET/CT表现。结果 4例原发性骨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单骨发病,表现为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放射性摄取增高,SUVmax 7.9~17.9。31例继发性骨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6例,单骨发病2例,多骨发病29例,骨质密度异常表现多样,具体分为:(1)骨质破坏型20例,表现为不同程度溶骨性骨质破坏,邻近可伴或不伴有软组织肿块,放射性摄取不同程度增高,SUVmax 2.5~15.0;(2)骨质硬化型3例,以骨质硬化为主,病变区域骨质密度高于正常骨骼,不伴有邻近的软组织肿块影;放射性摄取无异常增高或轻度增高,SUVmax 1.0~5.6;(3)骨髓浸润型8例,全身骨髓弥漫性放射性摄取增高,SUVmax 1.7~9.8,无骨质密度异常。结论骨淋巴瘤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分析其表现,对原发性和继发性骨淋巴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Ⅲ/Ⅳ期黑色素瘤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病理证实的黑色素瘤的9例患者行PET/CT检查,随访经3月的影像或病理资料证实为AJCC分期为Ⅲ/Ⅳ期,计算PET/CT与常规CT对于淋巴结及转移灶的检出率,应用SPSS 17. 0软件行配对资料X2检验,比较检出率的差异,并分别计算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之比。结果 PET/CT对淋巴结转移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分别为91. 67%和37. 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 231,P=0. 014),真假阳性率之比分别为5. 50和1. 12。PET/CT对远处转移灶的检出率(92. 11%)也高于常规CT(64. 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 944,P=0. 018),真假阳性率之比5. 83及1. 26。结论 PET/CT能是一种较好的检测黑色素瘤转移灶的方法,较常规CT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分析和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甲状腺病变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检查发现甲状腺病变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18例患者资料,以同一患者对侧正常甲状腺或周围颈部血池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甲状腺恶性病变组、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的SUVmax进行统计并进行差异性分析,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SUVmax行ROC曲线分析,同时观察病灶的CT形态及密度改变,综合分析并计算PET、PET/CT诊断甲状腺病变的效能指标。结果 1)18例患者共21个病灶,恶性病变14个,良性病变7个,甲状腺恶性病变组、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的SUVmax分别为10.12±9.42、5.47±2.97和1.43±0.38,甲状腺恶性病变组与良性病变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35,P=0.435),甲状腺恶性、良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SUV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748和18.270,均有P0.01);2)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病变SUVmax的ROC,该指标的AUC为0.515(0.70),诊断准确性不高;3)~(18)F-FDG PET扫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71.43%(10/14)、42.86%(3/7)、71.43%(10/14)、42.86%(3/7)、61.90%(13/21),而~(18)F-FDG PET/CT扫描的诊断效能分别为92.86%(13/14)、71.43%(5/7)、86.67%(13/15)、83.33%(5/6)、85.71%(18/21)。~(18)F-FDG PET扫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功效与标准组一致性很差(Kappa=0.143,μ=0.644,P=0.513),而~(18)F-FDG PET/CT扫描与标准组基本一致(Kappa=0.762,μ=4.792,P0.01)。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中SUVmax不能作为甲状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指标,同时结合PET代谢特点和CT形态学改变,可以初步诊断甲状腺病变性质,并且能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如转移或者合并其他良恶性疾病。  相似文献   

12.
~(18)F-脱氧葡萄糖(FDG)、~(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或~(111)In-奥曲肽(octreotide)和~(11)C、~(13)N、~(15)O、~(82)Rb等同位素标记物作为肿瘤细胞或病变细胞的显像剂。~(18)F-FDG利用肿瘤细胞或病变组织的葡萄糖代谢增高或降低的原理进行显像,其定性诊断准确率高,而得以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在剖宫产切口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切口妊娠组织位于宫颈内口水平或偏下水平,大小差异较大;信号特点多变,26例中9例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4例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1例呈略短T1、短T2信号,12例呈混杂信号。11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7例可见不同程度强化;26例中3例峡部发生破裂,其中2例显示妊娠组织突出于峡部,未发生破裂者峡部厚度为0.1~0.4cm,平均(0.23±0.14)cm。MRI正确诊断22例,诊断符合率为84.62%。结论:MRI对切口妊娠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可明确妊娠组织部位、大小、峡部厚度及与周边结构的关系,对切口妊娠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18F-FDG PET/CT在黑色素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黑色素瘤诊断、临床分期及监测治疗后肿瘤复发与转移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黑色素瘤患者61例,均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所有PET、CT及PET/CT融合图像均通过融合软件进行帧对帧对比分析.肿瘤病灶根据病理学检查、多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诊断.结果 18F-FDG PET/CT显像对黑色素瘤病灶检出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9%(40/44)、88.2%(15/17)和90.2%(55/61).其中12例治疗前患者中,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灵敏度为83.3%(10/12).在黑色素瘤病灶局部切除、尚未进行其他治疗的9例患者中,5例残余病灶18F-FDG PET/CT显像检出3例;4例远处转移灶患者全被检出,提高了临床分期,改变了治疗方案.首先发现转移性黑色素瘤病灶并且手术切除后,寻找原发灶的7例患者中,18F-FDG PET/CT检出原发灶2例,4例其他转移灶全被检出.黑色素瘤患者根治术后监测肿瘤复发或转移患者33例,18F-FDG PET/CT显像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0%(19/19)、85.7%(12/14)和93.9%(31/33).与同期临床其他影像学检查比较,18F-FDG PET/CT显像发现更多,33例患者中,16例(48.5%)病灶提高临床分期;7例(21.2%)排除可疑病灶,降低临床分期;10例(30.3%)检出病灶与临床一致.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于黑色素瘤的诊断,残余病灶、复发病灶及转移灶的检出,临床分期的明确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SP)的~(18)F-FDG PET/CT及增强CT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SP的临床、~(18)F-FDG PET/CT及增强CT资料,平均(50.4±11.6)岁。对PSP病人的PET/CT表现、病灶的分布、伴随征象、CT值、绝对强化CT值及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值)、病理类型等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SUV_(max)值与病灶最长径、CT值及绝对强化CT值的关系,不同病理类型间SUV_(max)值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结果 17例PSP病人CT上均为单发病灶,边缘清晰,15例呈圆形或类圆形,2例呈不规则形;病灶平均最长径为(16.1±5.8)mm。CT伴随征象中,6例(35.2%)有浅分叶征,7例(41.2%)显示边缘或内部的砂粒状钙化;5例(29.4%)显示病灶内见小斑片状稍低密度影,3例(17.6%)显示尾征,5例(29.4%)伴有周围空气潴留征;全部病灶均未见毛刺或空洞。增强CT多表现为轻中度强化,少部分可呈明显强化。PET/CT影像可见9例(52.9%)病灶呈结节状FDG摄取增高,8例(47.1%)呈低或无FDG摄取,平均SUV_(max)值为2.4±2.3,且与绝对强化CT值呈线性相关。线性与二次曲线拟合方程分别为y=8.547+0.298x、y=12.114+0.801x+0.014x~2(均P0.05),曲线拟合效果优于直线(分别R~2=0.653,R~2=0.599)。以乳头状区和实性区为主型PSP的SUV_(max)值高于以硬化区和血管瘤样区为主型(P0.05)。结论 PSP在PET/CT上可呈不同程度摄取FDG,增强CT多表现为轻中度强化。SUV_(max)与绝对强化CT值呈线性相关,随着绝对强化CT值的增加,SUV_(max)值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偶发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临床及~(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6年7月间的CT扫描偶然发现的106例SPN病例,汇总其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资料。结果在106例患者中,71例确诊为肺癌,35例为良性病变,男44例,女62例,平均年龄(57.5±17.1)岁,结节最大标准化摄取值(3.62±3.50)(SUVmax值),均经病理学诊断或者随访3年以上;~(18)F-FDG PET/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6%、62.9%、82.1%,肺癌结节中,年龄≥55岁较年龄55岁的明显多,SPN是否具有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牵拉征在良恶性结节诊断中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DG糖代谢SUVmax值良恶性数据无差异。结论~(18)F-FDG PET/CT对偶发性SPN良恶性鉴别有重要价值,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资料能够明显提高诊断效能,并能够初步评估肺腺癌的分化程度,可为无法通过穿刺获得病理结果患者提供无创性的诊断手段,同时PET/CT能够修正SPN的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18)F-FDG PET/CT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月间经病理活检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前的PET-CT检查资料,统计分析骨病变及髓外浸润性病变在~(18)F-FDG PET/CT显像中的形态、分布特点,通过半定量法(SUV_(max))描述病变的代谢特点。结果 1)骨病变累及部位的分布:最常累及部位依次为脊柱29例(87.9%),骨盆27例(81.8%),肋骨26例(78.8%);2)骨病变PET-CT的表现:最常见为溶骨性骨质破坏30例(90.9%),SUV_(max) 2.3~12.7,均值为6.75±4.21;骨髓腔内或骨旁伴有软组织肿块形成者17例(51.5%),SUV_(max) 3.2~11.6,均值为7.12±4.84;3)髓外浸润病变的表现:5例患者伴有骨髓外浸润病变,其中3例表现为腹膜后或小网膜囊淋巴结肿大,SUV_(max) 4.6~9.7,均值7.1±3.14。结论~(18)F-FDG PET/CT对MM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一次性明确全身骨髓病变的分布及代谢状态,同时也能显示髓外浸润性病变的情况,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18)F-FDG PET/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IM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18)F-FDG PET/CT显像资料,男2例,女5例,年龄16~79岁,中位年龄57岁。结果 7例IMT中,5例单发,2例多发,共20个病灶。5例单发病灶,位于肺部3例,小腿1例,盆腔1例; 2例多发病灶中,1例累及纵隔、腹部及盆壁,1例位于腹壁及盆壁。15个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或肿块,5个病灶形态不规则,可见分叶;大部分病灶边界清楚、密度均匀。~(18)F-FDG摄取不同程度增高,SUVmax为13. 1(5. 9,19. 5),病灶最大径为2. 6(2. 0~4. 4) cm,病灶最大径与SUVmax无相关性(r=0. 411,P=0. 072)。5例患者行Ki-67检测,Ki-67与病灶SUVmax呈正相关(r=0. 794,P=0. 001)。结论 IMT的~(18)F-FDG PET/CT表现缺乏特异性;肿瘤~(18)F-FDG摄取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9.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屁像以及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结合是当代最先进的检测仪器之一,它能够将解剖和功能的图像融合在一起.在分子水平上对疾病进行诊断。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和正电子药物的问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以及计算机断层扫描已经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分期及观察疗效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本文主要介绍^18F-氯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以及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肺部肿瘤诊断、治疗中的作用和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 60例经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于术前进行PET/CT检查,在PET/CT工作站上,测量腋窝淋巴结SUVmax(SUV-LN)和原发灶SUVmax(SUV-PT),并计算二者之比值LN/PT,利用ROC曲线计算SUV-LN及LN/PT诊断ALN转移的最佳截断点,并比较二者诊断效能。此外,比较LN/PT和SUV-LN相结合的综合PET/CT分析法、常规PET/CT分析法及视觉分析法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结果 LN/PT和SUV-LN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0.27(敏感性91%,特异性80%)和1.7(敏感性82%,特异性64%)。LN/PT和SUV-LN的两者AUC分别为0.86和0.79,无统计学差异。以LN/PT≥0.27且SUV-LN≥1.7为标准的综合PET/CT分析法来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83%,而使用常规PET/CT分析法及视觉分析法准确率分别为63%、61%。综合PET/CT分析法的准确率高于常规PET/CT分析法及视觉分析法(P0.05)。结论 LN/PT及SUV-LN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均有一定价值。结合LN/PT和SUV-LN的综合PET/CT分析法对腋窝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常规PET/CT分析法及视觉分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