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人群中合并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分析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将其划分为单一性高血压组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分析高血压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及相应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患者当中,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34例(15.45%);在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面,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发生率为52.9%,明显高于单一性高血压组17.2%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诱发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一项重要因素,对此应当加强对患者血压、血糖的控制,以促使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得以有效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增高对老年高血压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健康体检、年龄60~80岁的老年高血压人群5021例,行血清hs-CRP检测,从hs-CRP 0~5mg/L 3321例中随机选500例为正常组;从hs-CRP>5mg/L且≤10mg/L的1700例中随机选500例为增高组。随访3年,随访期每6个月收集1次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情况。比较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增高组新发心脑血管事件、脑梗死、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4%vs 8.0%,7.0%vs 3.8%,5.2%vs 2.6%,P<0.05,P<0.01)。增高组累计无事件生存率明显低于正常组,随时间延长而逐渐明显,至随访3年结束时,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hs-CRP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3.67。结论 hs-CRP水平增高的老年高血压人群发生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增加,尤其是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升高对老年非高血压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健康体检的60~80岁的老年非高血压人群6124例,均行血浆Hcy检测,其中Hcy≤13μmol/L者4122例,Hcy13μmol/L者2002例,分别随机选择500例作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6个月收集1次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情况,随访3年。比较2组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2组性别、年龄、吸烟、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及LDL-C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68±12.87)μmol/L vs(8.12±4.36)μmol/L,P=0.001]。3年随访结束时,研究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脑梗死、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8%vs 10.2%,P=0.001;9.0%vs 4.6%,P=0.025;5.8%vs 3.0%,P=0.034)。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Hcy水平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β=0.78,95%CI:1.76~4.12,P=0.003)。结论 Hcy水平升高的老年非高血压人群发生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增加,尤其是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神压力对老年高血压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健康体检的老年高血压人群2056例,年龄60~80(68.52±7.94)岁,其中男性1085例,女性971例。根据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和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评分分为精神压力异常组(412例)和精神压力正常组(1644例),2组平均随访(3.5±0.5)年,记录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分析精神压力对老年高血压人群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精神压力异常组发生心脏性猝死、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脑出血、脑梗死和总心脑血管事件概率均明显高于精神压力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校正男性、吸烟、收缩压、空腹血糖、TC、LDL-C、HDL-C、同型半胱氨酸后,精神压力异常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脑梗死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相对危险分别为精神压力正常组的1.72倍(95%CI:1.31~2.62,P=0.003),1.63倍(95%CI:1.42~2.39,P=0.018)和2.54倍(95%CI:1.22~3.67,P=0.002)。结论精神压力水平可预测老年高血压人群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精神压力异常者发生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增加,尤其是脑梗死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03年12月至2009年5月老年住院患者(≥60岁)326例,根据临床主要诊断分为高血压组(104例)、糖尿病组(5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109例)以及健康对照组(55名)。空腹测定血清TC、TG、HDL-C、LDL-C,non-HDL-C应用公式(TC-HDL-C)计算。对所有入选者出院后完成至少1年的临床随访。结果高血压组、糖尿病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TC、TG、LDL-C和non-HDL-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HDL-C水平则相反,而non-HDL-C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4±1.02)mmol/L比(2.88±0.84)mmol/L,P<0.05]。随访结果显示,前3组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明显多于健康对照组,特别是non-HDL-C>2.59mmol/L的患者,除糖尿病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Non-HDL-C是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预测因子,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也有着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07-2007-10健康查体的30~70岁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101510人中,符合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7)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30027人)和理想血压诊断标准(15614人)的人群作为观察队列。随访38.0~53.0(47.6±3.2)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1次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情况。观察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并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心脑血管事件的因素。结果与理想血压人群相比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平均年龄较大;男性比例较高;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体质量指数水平高(均P<0.05)。随访期间共发生461例心脑血管事件。高血压前期人群中总心脑血管事件、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和心脑血管病致死事件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19%、0.57%、0.20%、0.23%和0.23%,高于理想血压人群的0.67%、0.27%、0.12%、0.17%和0.15%,其中总心脑血管事件、脑梗死和脑出血累积发生率两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校正其他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高血压前期人群发生总心脑血管事件和脑梗死的RR分别较理想血压人群增加37%(95%CI1.10~1.70)和56%(95%CI1.10~2.20)。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的总心脑血管事件、脑梗死和脑出血累积发生率高于理想血压人群;高血压前期是总心脑血管事件和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社区控制技术对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根据《高血压社区控制技术对心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基地建设的影响研究》实施方案选择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为干预组、王店镇为对照组,对干预组3 2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对照组5 68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常规管理。比较二组高血压控制率及心脑血管病急性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高血压控制率分别为80.37%和59.85%,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011—2013年十预组心脑血管急性事件205例(721/10万),心脑血管事件死亡50例(176/10万),对照组心脑血管急性事件607例(1 282/10万),心脑血管事件死亡139例(293/10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高血压社区控制技术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减少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其成效是非常显著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非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升高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收集体检中心定期体检的老年患者,且实验室检查确诊Hcy升高的患者670例,随机选取400例纳入研究组;另随机选择同期体检、Hcy无升高老年患者400例,纳入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3年(每6个月电话随访一次)随访,主要询问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3年后,对比2组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差异。结果 3年随访结束后,研究组失访42人,对照组失访30人。研究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9.8%(71/358,19.8%),明显高于对照组9.2%(9.2%,34/370);脑梗死发生率为8.9%(32/358,8.9%),明显高于对照组4.1%(4.1%,15/370);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7.0%(25/358,7.0%),明显高于对照组1.9%(1.9%,7/370)。结论老年非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升高对心脑血管事件有明显相关性,临床应对非高血压Hcy升高患者进行控制,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12例,根据ACE水平分为ACE较高组157例和ACE较低组155例,测定基线ACE水平、收集基线资料后平均随访73.3个月,比较2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CE较高组脑梗死(14.66/千人年vs5.30/千人年)和总心脑血管事件(24.08/千人年vs 9.53/千人年)发生率明显高于ACE较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肌梗死(4.19/千人年vs 2.12/千人年)、心源性猝死(2.09/千人年vs 1.06/千人年)和脑出血(3.14/千人年vs 1.06/千人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校正协变量后,ACE水平较高仍是总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RR=1.27,95%CI:1.04~3.18,P=0.042)。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ACE水平升高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后24h动态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情况,为临床降压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1074例患者分为两组,高血压组748例,非高血压组326例。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监测血压,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高血压组降压治疗后24h动态血压水平与非高血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大部分患者血压控制良好,动态24h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值在正常范围,但均高于非高血压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有高血压家族史、吸烟、糖尿病、既往患有心脑血管病史等人数比率以及体重指数、左心室重量指数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结论高血压组较非高血压组更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脉压是其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应注意适度降压。  相似文献   

11.
辛伐他汀对血脂异常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血脂异常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853例血脂异常人群分为预防组(693例)和对照组(2160例),预防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睡前口服。分析2组血脂变化、心脑血管事件、脑卒中等差异。结果预防组受试者糖尿病患病率比对照组高,预防组随访率98.7%,对照组随访率96.2%。预防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低[(2.54±1.01)mmol/L vs(4.12±1.29)mmol/L,P<0.05],5年生存率高(94.13% vs 83.47%,P<0.01),缺血性脑卒中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2组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感染。吸烟、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是脑卒中和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结论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脂异常人群的心脑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及 2 0 0 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标准诊断的空腹血糖受损 (IFG)与糖尿病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 ,从而探讨中国人IFG切点下调的合理性。方法 对 1999年上海华阳社区 40岁以上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 (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血脂紊乱 )的横断面调查人群在 2 0 0 2~ 2 0 0 4年进行随访。随访对象接受了 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并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血压、体重指数、腰围与腰臀比等。调查了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基线资料中无糖尿病人群共170 4例 ,完成随访 12 92例。 3年糖尿病累积发生率为 4.64 % ,年发病率 1.5 5 %。 (2 )正常糖调节及糖调节受损人群的糖尿病年发病率分别为 0 .97%及 6.97%。 (3 )随访空腹血糖 (FPG) 5 .6~ 6.0mmol/L、6.1~ 6.9mmol/L而餐后 2h血糖 (2hPG) <7.8mmol/L的人群见到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分别增加 3 .71及 2 8.12倍 (P <0 .0 0 1) ,但未见到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 (4 )在FPG <5 .6mmol/L且 2hPG 7.8~ 11.0mmol/L人群中 ,发生糖尿病及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对风险分别显著增加 4.3 1及 3 .40倍 (P <0 .0 0 1)。结论 FPG 5 .6~ 6.0mmol/L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将空腹血糖受损的下限调整至 5 .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对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07-2007-10健康查体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101510人中年龄≥60岁,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ISH诊断标准(5321例)和正常血压诊断标准(2226例)的人群作为观察队列。随访38~53(49.5±2.7)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1次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情况。观察ISH在老年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并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心脑血管事件的因素。结果①与正常血压组相比,ISH组的平均年龄较大,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和体质量指数水平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随访期间共发生383例心脑血管事件。在老年人群中,ISH组中总心脑血管事件、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和心脑血管病死亡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5.84%、1.32%、2.89%、0.66%和1.50%,高于正常血压组的3.23%、0.49%、1.66%、0.27%和1.21%,其中总心脑血管事件、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脑出血的事件累积发生率两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表明,校正其他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ISH组发生总心脑血管事件、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RR分别是正常血压组的1.69倍(95%CI1.21~2.35),2.30倍(95%CI1.02~5.23)和1.64倍(95%CI1.03~2.61)。结论老年ISH是总心脑血管事件、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内科》2021,(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OH)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OH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是否发生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将患者分为事件组(52例)和无事件组(8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是否抽烟、是否饮酒、有无糖尿病、脉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根据SBP和LDL-C水平预测高血压合并OH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价值;对高血压合并OH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事件组患者的BMI≥24 kg/m~2、抽烟、合并糖尿病比例显著高于无事件组,事件组患者的SBP、LDL-C水平显著高于无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根据SBP和LDL-C水平预测高血压合并OH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5、0.723;诊断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41.647 mmHg和1.791 mmol/L。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抽烟、合并糖尿病、SBP≥141.647 mmHg、LDL-C≥1.791 mmol/L是高血压合并OH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根据SBP和LDL-C水平预测高血压合并OH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接收的24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中的125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列为糖尿病组,将另外115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列为对照组,然后对两组患者全部进行心电、脑CT及肌酐和血脂等检查,观察其合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糖尿病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发生冠心病、脑梗塞、高脂血症和肾功能衰竭的概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比较高,是单纯高血压患者的2~4倍,明显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活,因此应加强对其病情的控制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蛋白尿对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参加2006~2007年开滦集团健康体检中年龄≥60岁、无心脑血管等病史、蛋白尿测定资料完整的20 427例职工为观察对象。采用尿常规试纸法检测晨尿,以蛋白尿水平分3组:蛋白尿阴性组(-)17 740例、微量蛋白尿组(±/+)1607例、大量蛋白尿组(≥2+)1080例,随访至2013年12月31日。采用SAS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连续性变量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SNK法),分类变量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事件发生率。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蛋白尿对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随访期间共发生心脑血管事件1621例,其中蛋白尿阴性组1326例,微量蛋白尿组162例,大量蛋白尿组133例;共发生全因死亡事件2824例,3组分别为2239例、293例和292例。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与蛋白尿阴性人群相比,微量蛋白尿组与大量蛋白尿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OR值分别为1.16(95%CI 0.97~1.39)、1.30(95%CI 1.07~1.58),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OR值分别为1.32(95%CI 1.16~1.50)、2.02(95%CI1.77~2.30)。结论大量蛋白尿是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对30例健康者,40例高血压患者,32例高血压合并IFG患者的平均脉压(MPP)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高血压+IFG组脉压升高明显,与单纯高血压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高血压+IFG组CVD及LVH事件明显增加(P<0.05).结论脉压增高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IFG组患者脉压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有助于指导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紊乱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脂指标,包括TC、TG、LDL、HDL及载脂蛋白B(ApoB)。将观察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分为两个亚组,即发生心脑血管事件24例(阳性组)和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21例(阴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指标。结果观察组TC、TG、LDL及ApoB水平高于对照组,而H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阳性组患者TC、TG、LDL及清蛋白(Alb)水平均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脂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联系,临床治疗时应对脂代谢紊乱进行干预,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肾功能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 0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以病人1年内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为依据将其分为事件组和无事件组,事件组368例,无事件组632例,对比分析两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肾功能情况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 368例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病人中,脑血管病发生率最高,达21.74%。事件组病人年龄较大、舒张压低、脉压高、空腹血糖值高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与无事件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人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特别是当肾小球滤过率40mL/(min·1.73m~2)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而言,肾小球滤过率是导致病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蛋白尿对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人群。采用尿常规试纸检测晨尿。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随访至2013年12月,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发病风险。结果共有8297例糖尿病患者入选,随访期间共发生心脑血管事件683例,全因死亡事件766例。校正传统危险因素后,多因素分析显示,与蛋白尿阴性者比较,微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2+)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HR分别为1.02(95%CI:0.79~1.30,P0.05)和1.34(95%CI:1.07~1.68,P0.01),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HR分别为1.51(95%CI:1.21~1.87,P0.01)和2.52(95%CI:2.09~3.04,P0.01)。结论尿常规试纸法检测的蛋白尿是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