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1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邓元  张学斌  张群岭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4):257-259,i0004
目的 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讨论。方法 收集18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18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中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34—75岁,平均55.9岁。病变主要发生于鼻腔,或鼻腔和鼻窦同时受累。肿瘤由上皮样、梭形及未分化小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构成,通常血管周围细胞呈瘤样结构。免疫组化标记瘤组织HMB45、S-100和Vim均(+)。结论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与皮肤黑色素瘤相比具有不同的组织形态学特征,通常诊断较困难,根据其组织学改变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有助于与鼻腔其他原发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2.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2例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方法对2例该类肿瘤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2例患者均以进行性脾肿大和左上腹疼痛为主要症状。2例瘤细胞CD45、CD20均弥漫(+),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瘤细胞CD79a部分(+),CD30、CD3、CD45-RO、CD43均(-),脾边缘区淋巴瘤瘤细胞CD79a、IgM(+),CD5、CD10、CD23、CD43、CD138、CyclinD1、κ、λ均(-)。结论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一类较罕见肿瘤,应与脾内其他原发性或继发性小细胞恶性肿瘤进行鉴别,通过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观察对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10例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MM)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0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0例平均56.5岁,以“痔疮出血”就诊7例、体检发现2例、无意中发现1例。镜检示肿瘤结构复杂,细胞形态多样,瘤细胞类型可分为大透明细胞、小透明细胞、大上皮(样)细胞、小上皮(样)细胞、瘤巨细胞和梭形细胞6种。免疫组化示HMB45、S-100和Vim(+)。结论AMM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应及早发现,并治疗。HMB45和S-100是恶性黑色素瘤较为敏感的标记物,与Vim及CK联合应用对恶黑的诊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讨论,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我院1995年至2007年4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病例,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4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37~77岁,70岁以上3例,37岁1例,病变主要发生于鼻腔,其中左鼻腔1例,右鼻腔3例,肿瘤由上皮样、梭形及未分化小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构成,通常血管周围细胞呈瘤样结构.免疫组化标记瘤组织HMB45、S-100和Vim均( ).结论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是鼻腔的罕见疾病,通常诊断较困难,根据其组织学改变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有助于与鼻腔其他原发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鼻腔小圆细胞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2例鼻腔小圆细胞性恶性黑色素瘤,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进行观察。结果鼻腔小圆细胞性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呈弥漫、片状或巢状分布,瘤细胞形态较为一致,瘤细胞小、圆形、胞质稀少,无色素。大部分病例肿瘤细胞围绕小血管呈血管外皮瘤样排列。免疫组化vimentin、S-100、HMB45和melan-A为(+)。结论鼻腔小圆细胞性恶性黑色素瘤罕见,需要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特点作出正确的诊断,并同鼻腔其他小圆细胞性恶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SMMM)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SMMM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1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75.5岁(65~9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出血及鼻腔新生物,镜下瘤细胞形态多样,异型性较明显,以上皮样细胞和小圆细胞为主,伴有局部少量梭形细胞样细胞,仅部分显示黑色素.其中1例可见黏液样变,1例色素性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局部复发后细胞体积明显增大,色素减少,多数细胞胞质透明,呈气球样变.免疫组化示HMB45、vimentin、S-100均不同程度(+),NSE、LCA、sMA、CD99和desmin(-),局部CK、CD68弱(+)各1例,Ki-67程度不一.结论 鼻腔原发性黑色素瘤少见,恶性程度较高,形态多样,免疫组化对诊断及鉴别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6例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分析其病理组织形态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组织形态学结合免疫组化,对6例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点进行探讨。结果本组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病例均为中老年患者;病变由多种类型细胞组成,如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和未分化细胞等;瘤组织呈巢状、结节状等方式分布;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病变组织表达S-100、HMB45和Pan-melanin。结论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易误诊为其他鼻腔原发性肿瘤,导致临床处理不当,延误治疗;较之皮肤黑色素瘤,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更具有侵袭性,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30例经组织学诊断为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的组织切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DOG1、CD117、CD34、S-100、vimentin、SMA、CD68、Ki-67和desmin等的表达.结果 EGIST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或发现腹部包块.肿瘤源于肠系膜15例,网膜6例,腹膜后5例,其他部位4例.肿瘤平均直径12 cm,其中梭形细胞为主型23例,上皮细胞为主型3例,混合型4例.免疫组化:DOG1、CD117、CD34、vimentin、Ki-67、SMA、CD68和S-100(+),desmin(-).结论 EGIST的病理诊断必须依据大体形态、组织学、免疫组化以及基因检测结果综合判断.DOG1和CD117在EGIST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EGIST需与相同部位的平滑肌肿瘤、恶性神经鞘膜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神经束膜瘤的病理形态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1例正中神经恶性神经束膜瘤(MP),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复习文献。结果肿瘤来自神经束膜细胞,呈上皮样排列,局部可见旋涡状排列方式,在肿瘤周边可见残留的神经轴索;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表达上皮标记物,CK和EMA均强(+),CD34(+),而S-100(-)。结论恶性神经束膜瘤罕见,预后较差,临床需注意与恶性神经鞘瘤、丛状神经纤维瘤、上皮样肉瘤、滑膜肉瘤鉴别,可以根据其形态学特点及与神经的关系结合免疫组化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67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观察其免疫组化标记物CD117、CD34、SMA、S-100、Nestin的表达。结果胃肠道间质瘤形态结构多样,基本形态以梭形细胞及上皮细胞样为主,呈编织状、栅栏状排列,免疫组化67例中62例CD117阳性、52例CD34阳性、63例Nestin阳性、部分病例有SMA、Desmin、S-100的表达,多为局灶性弱阳性。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以上皮细胞样及梭形细胞为主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CD117、CD34、Nestin的表达是确诊该病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瘤41例免疫病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41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kit,CD34,Actin,S-100,Vim,SMA,NSE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表达。结果:发生于胃和小肠的间质瘤达82.9%(34/41),形态由梭形细胞和(或)上皮样细胞构成。根据免疫组化分型41例中平滑肌分化型占41.5%,神经分化型14.6%,双向分化型占14.6%,未分化型占29.3%。免疫标记C-kit,CD34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7.8%,68.3%。免疫组化检测与间质瘤良恶性无相关性。结论: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其光镜下形态相似,但免疫表型呈异源性,需根据免疫组化特征与平滑肌等肿瘤鉴别。C-kit,CD34对诊断胃肠间质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女性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结果:尿道恶性黑色素瘤以尿道外口包块就诊.病理学特点:瘤细胞呈巢状或片状分布,大小不一,形态多样,细胞内外可见粗大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HMB45、vimentin及S-100呈阳性表达.结论:女性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少见,易误诊,病理诊断应结合病史,早期诊断,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李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8):7005-7006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特点,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16例胃肠道问质瘤标本临床资料及病理学形态进行分析,观察肿瘤部位,大小,核分裂像及异型性等,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CD34等表达情况。结果:GIST平均年龄52.2岁,发生在食管2例,胃5例,小肠8例,大肠1例。镜下基本形态为上皮细胞型,梭形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免疫组化:CD117阳性,CD34阳性。结论:GIST形态结构多样,肿瘤大小,细胞异犁性,核分裂等作为判断良恶性依据,免疫组化CD117,CD34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5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分析其免疫组化特点。结果GIST基本病理组织形态大部分为梭形细胞型,其中3例在梭形细胞间可见上皮样细胞。免疫组化染色CD117、CD34、Vim为弥漫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88.57%、80.00%和65.71%,S-100阴性,SMA呈灶状阳性。免疫标记物表达与肿瘤部位、恶性程度无关(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肿瘤细胞形态多变,排列方式多样,免疫组化染色为CD117,CD34和Vim阳性,S-100阴性,SMA呈灶状阳性。GIST良、恶性诊断上仍需结合肿瘤的大体、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形态。方法标本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S-100、HMB45、Male—A)进行观察。结果肿瘤组织位于腮腺一侧,瘤组织呈推挤性边缘浸润至腮腺组织中,瘤细胞分布弥散,有窦样血管及少许纤维间质分隔,瘤细胞有异型性,核异型明显,边缘区个别肿瘤细胞细胞质内及肿瘤间质内有棕黄褐色素颗粒。免疫组化:瘤细胞S-100、HMB-45及Male-A强阳性;NSE、Vimentin弱阳性;LCA、CD15、CD30、Cytokeratin、EMA、Desmin、SMA、PLAP、Synapsin及Chromogranin A均为阴性。结论腮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极为罕见,组织起源尚有争议,可能起源腮腺导管甚或腺泡中DOPA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组织发生和生物学行为。方法:报道2例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并进行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研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和组织来源进行探讨。结果: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中老年,临床症状多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肿瘤多位于食管中下段,大体形态多呈息肉状,Fontana 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显示出嗜银性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S-100 和 HMB45均为阳性。结论:食管中下段息肉样肿物在中老年患者应想到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最后确诊特别是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需要靠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或电镜的支持。该肿瘤的组织发生可能来自食管粘膜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形态.方法 标本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S-100、HMB-45、Male-A)进行观察.结果 肿瘤组织位于腮腺一侧,瘤组织呈推挤性边缘浸润至腮腺组织中,瘤细胞分布弥散,有窦样血管及少许纤维间质分隔,瘤细胞有异型性,核异型明显,边缘区个别肿瘤细胞细胞质内及肿瘤间质内有棕黄褐色素颗粒.免疫组化:瘤细胞S-100、HMB-45及Male-A强阳性;NSE、Vimentin弱阳性;LCA、CD15、CD30、Cytokeratin、EMA、Desmin、SMA、PLAP、Synapsin及ChromograninA均为阴性.结论 腮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极为罕见,组织起源尚有争议,可能起源腮腺导管甚或腺泡中DOPA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形态.方法 标本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S-100、HMB-45、Male-A)进行观察.结果 肿瘤组织位于腮腺一侧,瘤组织呈推挤性边缘浸润至腮腺组织中,瘤细胞分布弥散,有窦样血管及少许纤维间质分隔,瘤细胞有异型性,核异型明显,边缘区个别肿瘤细胞细胞质内及肿瘤间质内有棕黄褐色素颗粒.免疫组化:瘤细胞S-100、HMB-45及Male-A强阳性;NSE、Vimentin弱阳性;LCA、CD15、CD30、Cytokeratin、EMA、Desmin、SMA、PLAP、Synapsin及ChromograninA均为阴性.结论 腮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极为罕见,组织起源尚有争议,可能起源腮腺导管甚或腺泡中DOPA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恶性胃肠神经外胚层肿瘤(GNE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GNET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肿瘤位于胃壁黏膜下层及肌壁间,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至梭形,片状或巢状分布。局部瘤细胞排列成假腺样和假乳头样,瘤细胞中等大小,胞质丰富、淡嗜酸;核呈空泡状,部分瘤细胞有小核仁及核内包涵体,核分裂象4个/10HPF。间质内可见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散在分布。免疫组化:瘤细胞vimentin和S-100(+),HMB-45、melan-A和CD117等均(-);破骨样多核巨细胞CD68(+)。FISH信号异常(如1F1G1R等)的细胞比例为71%(阈值15%),EWSR1基因断裂。结论恶性胃肠神经外胚层肿瘤可能为一独特临床病理单元,应与原发于胃肠道的透明细胞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MGNE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改变、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报道1例罕见的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WSRl基因融合情况。结果肿瘤位于小肠,病变在黏膜下,周界不清,明显浸润性生长。肿瘤组织主要呈弥漫片状、巢状、假乳头状排列;瘤细胞呈上皮样、卵圆形、梭形,胞质嗜酸或透明,核圆形或卵圆形,呈空泡状,核仁不明显,偶见小核仁,核分裂象可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一致性SOX10、S-100和vimentin(+),部分瘤细胞CD56、Syn和NSE(+),Ki-67增殖指数30%。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EWSRl基因重排。结论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罕见,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差。对该肿瘤确诊主要依靠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且需要与其他肿瘤如单相型滑膜肉瘤、胃肠间质瘤以及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等鉴别。EWSRl融合基因检测有助于确诊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