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良保留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更好的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住院符合条件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保留灌肠14d。观察组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灌肠药物保留时间分别为(7.02±1.89)h和(5.23±2.11)h,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灌肠后腹泻、腹痛、脓血便、血沉和C反应蛋白均较之前好转(P<0.05);灌肠后观察组腹痛、腹泻、脓血便症状和C反应蛋白积分较对照组减轻,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灌肠后的血沉积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操作方便,能尽可能避免因保留灌肠前肠道清洁准备不足而导致的疗效差异,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盘丽娟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4):2441-2442
目的:探讨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我们运用结肠途径治疗机对55例2004年6月~2006年3月入住我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结肠清洗,再注入药物保留灌肠治疗。结果:经结肠途径机治疗后,治愈时间明显缩短,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脓血便症状明显消失。结论:护士熟练运用结肠途径治疗机进行结肠清洗,再配合药物保留灌肠,能迅速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周丽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3):8272-8272
随着社会的发展,溃疡性结肠炎逐年增多,溃疡性结肠炎所致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是常见症状,它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带来难题,本文通过口服健脾灵加苦参槐花汤保留灌肠来解决溃疡性结肠炎所致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经过5 a的临床应用,达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既减轻了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以结肠黏膜弥漫性炎性损害为特征的非特异性肠道疾病,中国UC患者有逐年增加趋势[1],临床症状以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为主,常伴里急后重、便意不尽等直肠刺激征,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UC病程长,易复发,通常迁延不愈,治疗效果不理想,药物保留灌肠仍是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方法之一[2-3]。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类病因不明的局限于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症状[1].小剂量保留灌肠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简便有效方法.但是,普通肛管插管时患者有疼痛不适及灌肠过程中药液外溢药物不能有效利用,影响治疗效果.本院采用气囊硅胶尿管保留灌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其病情顽固,病势缠绵,难于根治,临床实践证明,灌肠治疗对该病有可靠的疗效。但在具体操作中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操作不当,会直接影响疗效。下面谈一下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结肠粘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临床上常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治疗比较困难.1997~2000年我科采用中西药混合液行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4例,疗效明显,且无不良反应,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丁青 《中国疗养医学》2012,21(4):350-350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肠炎疾病,是与免疫相关的炎症性肠病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病情易复发,且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通常是采用药物治疗控制症状。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常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1]。一般口服、静脉给药效果不佳,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方法之一。常规保留灌肠法药物为水剂,易外溢,同时由于肛管粗短,对肛门  相似文献   

10.
中药口服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黏膜层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与大肠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临床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为主要特征,病情缠绵,易复发。笔者运用中药口服兼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慢性结肠炎性疾病,临床为腹痛、腹泻、黏液性脓血便、里急后重等,其病程较长,此病病程长且易复发,因缺乏特异的治疗手段,治疗十分困难。我院2004-03至今笔者采用复方丹参针保留灌肠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63例均符合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会议修改的UC诊断标准[1]。病程3个月~20 a,平均(8±2.3)a。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等,3例伴有发热症状。2次及以上大便培养未发现致病菌。结肠镜检查:肠黏膜轻、中度充血,水肿,多发性溃疡,血管纹理  相似文献   

12.
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慢性反复发作、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多年来治疗效果不佳,复发率高。思密达是法国博福一益普生制药集团生产的消化道粘膜保护剂,我们应用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均为住院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7岁。病程最长者20年以上,最短者半年。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30例患者均经钡剂继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病变在直肠、乙状结肠门倒;全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真人养脏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并与美沙拉嗪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确诊的87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4例,治疗组以自拟真人养脏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美沙拉嗪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形寒肢冷、里急后重等症状以及综合疗效方面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个月内治疗组复发率(27.03%)与对照组(35.4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真人养脏汤在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疗效确切且安全,与美沙拉嗪治疗比较,在改善患者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形寒肢冷、里急后重等症状更有优势,在防止复发方面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结肠粘膜浅表溃疡,病变多在乙状结肠和直肠,亦可侵犯全部结肠,临床以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和发热为主要表现。我科自1994年10月以来用药物保留灌肠为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  相似文献   

15.
锡类散联合三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溃疡性结肠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直肠和结肠性疾病,可能与自身免疫、痢疾杆菌感染、神经、精神等因素有关。病变多在直肠及乙状结肠,也可波及全结肠。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的脓血便、腹痛等表现。我们2003-2006年来用锡类散联合三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02例,效果良好。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溃结方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99例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口服中药溃结方或联合灌肠,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的中医证候和Baron结肠黏膜溃疡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4.5%(188/199)。治疗3个月后,199例患者腹泻、腹痛、脓血便、里急后重的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0.41±0.82)分、(0.24±0.43)分、(0.39±0.92)分、(0.06±0.24)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16±1.92)分、(1.46±1.57)分、(3.08±1.94)分、(0.74±0.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199例患者Baron结肠镜评分为(0.74±0.64)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29±0.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中药溃结方或联合应用灌肠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确切,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症状改善明显,肠黏膜的炎症损伤缓解明显。  相似文献   

17.
对嗜酸性胃肠炎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40岁。因间断腹泻伴黏液脓血便1a,呕吐腹泻5d来我院。患者近1a劳累后出现腹泻,每天大便3~10次,为不成形黏液脓血便,每次量不多,无腹痛及里急后重感。无发热。行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与中药及中药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18.
笔者于2005-2008年采用抗风湿中药复方(改良愈疡汤)保留灌肠法配合护理干预治疗30例左半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4~65(平均35.3)岁.患者均有轻重不一的腹泻,轻者每日排便2~4次,重者每日排便6~12次.黏液便8例,大便隐血(+)6例,黏液脓血便16例.3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病程6个月~12 a,平均5.7a.均经电子肠镜十病理证实为溃疡性结肠炎(左半结肠型).  相似文献   

19.
林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6):8865-8866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该病一般呈慢性过程,大部分患者反复发作,疗效不满意。我院2005-03/2008-03应用康复新液联合黄连素、地塞米松等保留灌肠治疗UC,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目前该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难治病症之一,在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我院自2002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