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确保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减低CT扫描的照射剂量以及降低对比剂的浓度(双低)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方法随机抽取65例下肢动脉CTA的患者,用双低剂量做下肢动脉CTA检查,管电压80kvp,对比剂使用威视派克(270mgl/ml),图像重建使用迭代重建算法。结果 65例下肢动脉CTA患者的扫描图像均达到了诊断要求,与双高下肢动脉CTA患者图像的对比无差异。辐射剂量平均值为6.34mSv,碘摄入量平均值为332mgl/kg。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均明显低于常规方法。腹主动脉(肾动脉以下水平)平均CT值为520HU,高于常规方法。结论下肢动脉CTA使用低管电压及低浓度对比剂同样可以提供给临床满意的影像图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减少了患者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碘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低扫描方案对冠脉支架显示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同类型8枚支架放置于模拟冠脉血管的体外模型中,分次注入不同碘浓度对比剂(浓度分别为270和350 mg I/mL),管电压分别为80和120 kV,记为双低扫描组和常规扫描组,行新双源CT冠状动脉扫描,并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结果:双低扫描组与常规扫描组在图像质量主观评分(P=0.102)及背景噪声(P=0.068)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双低扫描可以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冠状动脉CTA图像;晕状伪影程度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4);双低扫描组支架内腔衰减差异明显低于常规扫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扫描组支架腔内与支架CT值差异更大,更有助于对支架内再狭窄形成的诊断.双低扫描组支架内径差异明显低于常规扫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扫描组对支架形态、管径的显示优于常规扫描组.双低扫描组辐射剂量为0.32 mSv,常规扫描组为0.47 mSv,双低扫描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结论:采用低浓度对比剂配合低管电压的扫描方式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对冠脉支架内腔及支架形态的显示优于常规扫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剂量在320排容积CT左心室功能评价中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拟诊为冠心病,应用320排容积CT冠脉CTA检查后排除冠心病的患者,按照不同扫描条件随机分为3组(60例/组,共180例)。A组:120kV,碘海醇350mgI/ml;B组:120kV,碘克沙醇270mgI/ml;C组:100kV,碘克沙醇270mgI/ml。将3组冠脉CTA图像质量、心功能数据、左室噪声及对比噪声比、有效辐射剂量及平均碘剂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三组间冠脉CTA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各心功能数据、噪声及对比噪声比和辐射剂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碘平均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各心功能数值、噪声、碘平均剂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辐射剂量及对比噪声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低法一站式320排容积CT可以获得可靠的CTA图像和心功能参数,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采用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行冠脉CTA检查的可行性分析。方法搜集我院行冠脉CTA检查、BMI28kg/m2的患者17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85例为双低组,管电压100k V,管电流500m As,对比剂威视派克270mg I/ml,ASiR40%迭代重建;B组85例为常规组,管电压120k V,管电流500m As,对比剂欧乃派克350mg I/ml,FBP重建。两组均采用前置性门控成像序列,扫描后将图像传入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图像质量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进行双盲法主观评分。客观评价为测量主动脉根部(AO)、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近端的CT值及噪声,计算信号噪声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记录辐射剂量(CTDIvol,DLP,ED)、碘摄入量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2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辐射剂量上,双低组的CTDIvol、DLP、ED及碘摄入量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而图像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双低组在主观评分上略优于常规组。客观评价中,双低组中一半指标(10个)的图像质量有显著提高(P0.05),特别是CT值,在5个部位的比较中均有显著提高。另外,双低组中,多个部位的相关性分析提示CNR、SNR与BMI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在常规组中,尚不能认为有相关性存在。结论采用低管电压100k Vp,低浓度对比剂威视派克270mg I/ml联合ASiR40%行冠脉CTA检查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图像,而且大幅度降低了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小剂量团注测试法在稳定冠状动脉CTA衰减值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0例行MSCT冠状动脉CTA成像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常规冠脉A组采用阈值触发法,B组采用改良小剂量团注测试法,用统计学比较A、B组冠脉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碘对比剂用量以及CT值。结果 A、B组图像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碘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无统计学差异(P值 0.05); A组右冠近段CT数值为(374.32±56.67)HU,B组右冠近段CT数值为(410.43±32.51) HU,两组CT值有统计学差异且B组标准差较小。结论采用改良小剂量团注测试法,较常规成像方法,能够获得右冠近段比较稳定的400 HU左右CT衰减值,并且该方法不受碘对比剂规格、设备机型、设定目标值的限制,为进一步改善冠脉CTA成像质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近年人们对CT辐射危害及对比剂肾病越来越重视,"双低"CT血管成像(CTA)技术逐步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所谓的"双低"CTA技术即同时采用低辐射剂量及低对比剂的CTA技术,使用该技术需在保证影像质量足够诊断的前提下降低CT检查时病人接受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就"双低"CTA常用的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在冠状动脉 CTA 成像应用过程中降低 X 线辐射剂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取CCTA 检查患者80例,分为4组,每组20例:Ⅰ组和Ⅱ组采用120 kV,350 mA,碘海醇350 mg I/mL,Ⅰ组使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FBP),Ⅱ组使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Ⅲ组和Ⅳ组采用100 kV,350 mA,威视派克270 mg I/mL,Ⅲ组使用 FBP 算法,Ⅳ组使用 ASIR 算法,4组病例均使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根据原始图像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评价冠状动脉各分支的图像质量,分别测量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LM)、左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的 CT 值进行比较。比较4组病例中的对比剂碘的用量、噪声、对比噪声比(CNR)、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优选后的双低组(Ⅳ组)与对照组(Ⅱ组)比较,图像中各支血管 CT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双低组 DLP 值、ED 值与对照组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电压、低浓度对比剂结合适当的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 CTA 应用中可满足临床诊断需要,降低 X 线辐射及碘对比剂对患者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电压、低碘对比剂浓度(双低)在冠状动脉 CTA 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76例行冠状动脉 CTA 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 A、B 2组,A 组38例为双低组,采用100 kVp 管电压+等渗对比剂威视派克270 mg I/mL+迭代重建技术(ASIR 40%)重建,B 组38例为常规组,采用120 kVp 管电压+低渗对比剂欧乃派克350 mg I/mL+滤波反投影技术(FBP)重建,图像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进行双盲图像评分。评价主动脉根部(AO)、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近端的图像质量,包括 CT 值、噪声、信号噪声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的测量及计算,并采用 Paired t-test 进行对比分析,记录辐射剂量(CTDIvol,DLP,ED)并用 Paired t-test 进行比较。结果双低组的 CTDIvol,DLP,ED 比常规组分别下降了35.7%,38.6%,38.6%,碘摄入量下降了22.9%,而2组的图像质量没有明显差别,所有病例图像质量都能满足临床需求,A 组在主观评分上要略优于 B 组。结论管电压100 kVp+低碘对比剂浓度270 mg I/mL 完全可以满足诊断需求,而且大幅度降低了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20排冠脉CTA评价动脉间型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窦的价值。方法 320排冠脉CTA检查中发现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窦且右冠状动脉近段走行于升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动脉间型)8例患者纳入本组,同时分析8例右冠状动脉起始正常的冠脉CTA资料作为对照组。运用MPR、MIP以及VR等技术显示右冠状动脉的起源、开口和走行。利用测量工具评价收缩期和舒张期右冠状动脉近段管径的变化以及升主动脉右前壁与右冠状动脉近段之间的夹角,计算收缩期狭窄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患者年龄、射线剂量、右冠状动脉近段管径在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变化以及升主动脉与右冠状动脉之间夹角的差异。结果 8例动脉间型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窦通过VR和薄层MIP重组均可以确诊,VR重组显示该变异最为直观。两组患者年龄和射线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组右冠状动脉近段收缩期管径为(2.1±0.3)mm,舒张期为(2.6±0.7)mm,升主动脉与右冠状动脉之间夹角为(18.4°±1.4°),较对照组[收缩期(4.7±0.7)mm,舒张期(4.9±0.6)mm,夹角(60.7°±9.4°)]均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0排冠脉CTA能清楚显示右冠状动脉的异常起源和走行,动态评价近段血管在心动周期内的变化,为查明心肌缺血原因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CT血管成像(CTA)扫描方案间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差异较大,如何以最小的辐射剂量及最少的对比剂用量(双低剂量扫描)获得满意的CTA图像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以受检者为中心的双低剂量个性化扫描方案倍受推崇,在血管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个性化双低CTA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 Stellar 光子探测器双源 CT 70 kV 管电压联合30 mL 低对比剂前瞻性大螺距扫描在冠状动脉 CTA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体质量指数(BMI<24.9 kg/m2)正常行冠状动脉 CTA 检查者,随机分为2组(A 组:管电压70 kV、对比剂30 mL;B组:管电压100 kV、对比剂50 mL),每组30例,2组均采用 Stellar 光子探测器双源 CT 前瞻性大螺距螺旋式扫描技术进行扫描。A组采用 SAFIRE 迭代重建技术,B 组采用滤过反投影(FBP)技术重建;客观评价包括测量 CT 值、计算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记录有效辐射剂量(ED),并用4分法对图像质量评分。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38±0.942)分、(3.50±0.682)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562,P >0.05);A 组患者冠状动脉各节段 CT 值高于B 组(P 均<0.01),2组间 SNR、CNR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辐射剂量为(0.19±0.023)mSv ,B 组患者辐射剂量为(0.81±0.101)mSv,A 组较 B 组下降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光子探测器双源 CT 70 kV 管电压联合30 mL低对比剂在正常 BMI 患者冠状动脉 CTA 检查中,在获取满足诊断要求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 ED 及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平静呼吸下右心房触发多层螺旋CT"双低"扫描在肺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连续入组的方式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行CT肺动脉造影的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采用常规肺动脉CTA扫描参数,阈值触发监测点选择在肺动脉干;B组采用双低扫描,监测点选择右心房上腔静脉注入处。分别测量两组的右上肺静脉(RUPV)、右下肺静脉(RLPV)CT值,并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ED)进行评分。数据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秩和检验。结果 1)B组RUPV、RLPV的CT值分别为(116.92±29.85)HU、(132.74±55.72)HU,显著低于A组的(294.32±39.87)HU、(284.61±42.87)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图像质量平均(4.60±0.58)分,B组平均(4.40±0.8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患者肺动脉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分别为(10.81±1.42)分、(9.95±1.79)分,B组分别为(9.22±1.92)分、(8.26±1.8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B组ED为(2.09±0.26)mSv,显著低于A组的(3.35±0.36)mS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静呼吸下右心房触发"双低"扫描肺动脉CTA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CTA“双低”扫描模式(低电压联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临床怀疑头颈部血管病变、于本单位行CTA检查的7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5例。A组:100kV,对比剂为碘克沙醇270mgI/ml,B组:120kV,对比剂为碘海醇350mgI/ml;所有患者对比剂用量均为0.9ml/kg体重,注射流率5ml/s,使用智能跟踪触发扫描。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采用三级评分法对所有CTA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估,并对照比较两组的碘摄入量、对比噪声比(CNR)以及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54例患者被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A组29例,B组25例),所有患者的颈动脉及其分支均可清晰显示,两组患者颈动脉强化程度及对比噪声比无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低于B组(1.18±0.08)mSv vs(1.58±0.14)mSv,P<0.05;(15.87±4.10)gI vs(19.35±5.14)gI,(P<0.05)。结论使用100kV和碘克沙醇270mgI/ml进行头颈部动脉CTA可获得与120kV、高浓度碘对比剂同样的图像质量,并能较大幅度降低碘摄入量及辐射剂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下行低管电压、低对比剂剂量(双低)头颈部血管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50例患者分为两组,25例患者行双低头颈部血管成像(CTA),管电压为100k V,对比剂用量为35ml;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管电压为120k V,对比剂用量为50ml,分析和对比两组间在辐射剂量、感兴趣层面上CT值、图像质量和静脉对比剂堆积情况上的差异。结果双低组剂量长度乘积(DLP)平均值为(458.81±19.99)m Gy/cm和有效剂量(ED)平均值为(1.43±0.06)m Sv,常规组DLP平均值为(776.43±22.67)m Gy·cm和ED平均值为(2.42±0.08)m S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主动脉弓层面,双低组与常规组的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CT值高于常规组,在颈动脉分叉层面和大脑中动脉M1层面,两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评分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对比剂堆积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的静脉对比剂堆积情况好于常规组。结论 256层螺旋CT下行低管电压,低对比剂剂量(双低)头颈部CTA检查所得图像能够满足诊断的要求,同时可以降低辐射剂量与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低浓度对比剂Flash双源CT大螺距冠状动脉成像联合应用低kV和迭代重建算法对血管强化程度、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120例体重指数(BMI)<25 kg/m2、心率≤65次/分且稳定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双源CT冠状动脉扫描,检查者随机分成低浓度对比剂组(A组,60例)和高浓度对比剂组(B组,60例).A组对比剂使用碘克沙醇(浓度为270mg I/mL),管电压为80 kV,图像重建采用迭代重建算法(SAFIRE);B组对比剂使用碘普罗胺(浓度为370mg I/mL),管电压为100 kV,图像重建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FBP).两组图像均测量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升主动脉根部及心底层面的胸主动脉CT值,并比较两组图像的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和有效辐射剂量.结果:碘克沙醇270组各解剖部位平均强化CT值均明显高于碘普罗胺370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克沙醇270组图像噪声、SNR、CNR较碘普罗胺370组略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1.62±0.69)和(1.51±0.65),差异克统计学意义(P>0.05).碘克沙醇270组有效辐射剂量较碘普罗胺370组明显降低[分别为(0.25±0.05) mSv和(0.55±0.11) mSv,P<0.001],低浓度组辐射剂量较高浓度组降低了54.5%.结论:当联合应用低kV和迭代重建算法时,即使使用低浓度对比剂(270 mg I/mL)进行Flash双源CT大螺距冠状动脉成像,依然可以提高血管的对比强化效果且不降低图像质量,还能大幅度降低有效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低剂量CT血管成像(CTA)评估颅内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于神经内科住院的表现有缺血性脑卒中(CIS)症状的病人42例,其中男29例,女13例,平均年龄(62.3±7.69)岁。将病人随机分为双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组21例。两组管电压、碘对比剂剂量分别为80 k V、50 m L和120 k V、100 m L。对2组病人分别进行CTA检查,并进行相应后处理以显示颅内动脉斑块。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2组影像噪声、血管强化程度、影像质量评分及X线辐射剂量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间斑块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双低剂量组的噪声显著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两组间CNR及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管电压组大脑中动脉M1段及椎基底动脉监测点的CT值均高于常规管电压组(均P0.05)。双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的影像质量评分均显示良好(均2分),两组间各种影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斑块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剂量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辐射剂量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均P0.05)。结论双低剂量组CTA检查能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粥样斑块形态及成分,可对其稳定性做出较精确的判断,并能有效降低X线对人体的电离辐射剂量及碘对比剂的肾毒性。双低剂量CTA评估颅内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可行,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源CT Flash Spiral扫描模式下,270碘对比剂结合低管电压及正弦确认迭代重组(SAFIRE)技术在改善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及降低辐射剂量中的价值.方法 将平均心率< 65次/分的82例疑诊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2例,采用管电压120 kV、350 mgI/mL的对比剂,重组图像采用滤过反投影(FBP)法;B组40例,采用管电压80 kV或100 kV、270 mgL/mL的对比剂,重组图像同时采用FBP法(BI组)和SAFIRE法(B2组).A、B两组均采用Flash Spiral模式扫描,采集图像时间为R-R间期60%.记录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测量A组与B组两种重组法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及右冠状动脉起始部血管内CT值和图像噪声(SD),计算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A、B两组的ED分别为(1.18±0.21) mSv、(0.55±0.19)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2,P<0.01);A组与B组两种重组法B1、B2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1.57 ±0.60、1.85±0.59、1.55 ±0.60,SD分别为(17.62±2.44) HU、(27.25±8.06) HU、(19.21 ±6.21) HU,B1与B2组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A与B2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内强化CT值、SNR、CNR B2组均高于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双源CT Flash Spiral扫描模式下,270碘对比剂结合低管电压及SAFIRE技术能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并能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碘浓度对比剂(300 mgI/ml)结合低管电压(100 kV)联合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在肾动脉CT血管成像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并分析在我院行肾动脉CTA检查的94例患者资料,随机分为标准组(52例)及双低组(42例)进行扫描,常规组扫描方案:管电压120 kVp,对比剂浓度350 mgI/ml。双低组扫描方案:管电压100 kVp,对比剂浓度300 mgI/ml;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图像质量主、客观评价指标、CT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结果常规组及双低组别年龄及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6,P=0.621)。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及分支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4,0.526),双低组血管衰减、信噪比、CNR明显高于标准组组(均P<0.05)。两组肾动脉分支的图像质量和显示情况相似(P>0.05)。与标准组相比,双低组CTDIvol、DLP和ED分别降低26.43%、35.22%和为32.76%。结论在100 kVp、欧乃派克300 mgI/ml条件下应用于肾动脉血管成像,可以提供良好的图像质量,同时较常规方案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李玮  刘建新  王霄英  朱颖   《放射学实践》2013,28(5):482-485
目的:探讨低电压、低碘对比剂剂量(双低)头颈CTA的可行性。方法:30例患者行双低头颈CTA检查,对比剂剂量为0.3mL/kg,管电压100kVp。30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CTA检查,对比剂剂量为60mL,管电压120kVp。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对比剂剂量、剂量长度乘积(DLP)、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值(SSDE);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图像质量等级、头颈动脉各段的CT值等级。结果:双低组对比剂剂量均值为(28.13±2.76)mL,对照组为60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SSDE均值为(24.29±0.98)mGy,对照组为(31.77±2.27)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DLP均值为(889.24±62.00)mGy.cm,对照组为(1185.04±140.05)mGy.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颈部血管CT值等级评分中大脑中动脉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血管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0kVp、低对比剂剂量头颈CTA检查所得图像能够满足诊断需求,同时降低了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分析100 k V条件下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差异,为低剂量个性化冠脉CTA扫描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临床疑诊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100 k V前瞻性(A组)与回顾性心电门控(B组)扫描;所有患者心律平稳,心率≤65次/min,体质量指数25 kg/m2。记录2组的辐射剂量,计算噪声、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并对图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A组和B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1.63±0.26)m Sv和(4.90±0.93)m Sv。A组的辐射剂量较B组降低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SNR及CNR低于B组(P0.05)。2组冠脉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回顾性心电门控相比,100 k V前瞻性冠状动脉CTA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可以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