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妇科腹腔内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科2015年6—12月收治的妇科腹腔内出血患者56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选取2016年1—6月患者60例为观察组,采用定位协作模式,优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时间、总救护时间短于对照组,近期预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抢救效率、抢救效果、救护技术、服务意识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能够提高妇科腹腔内出血患者的抢救效率,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改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朱瑜 《当代护士》2017,(11):62-64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宫外孕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5月~9月收治的采用65例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宫外孕患者为观察组;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4月收治的采用58例实施常规护理流程的宫外孕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抢救情况、出血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急诊室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抢救效率、救护技术、沟通协调、服务意识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有利于提高宫外孕患者的抢救效率,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固定站位抢救小组对急诊宫外孕患者中的抢救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7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42例为观察组,实施固定站位下小组抢救。选取2016年6—12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比较2组的救治效果、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压力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时间、总救护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及医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身心压力和风险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定站位抢救小组能够提高急诊宫外孕患者的抢救效果,降低护理人员的身心压力,改善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季红  姚湘 《当代护士》2018,(1):131-133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在AMI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AMI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共29例;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共29例。对两组的抢救用时、抢救成功率、复发率、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抢救用时为(41.08±30.5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8.37±32.11)min(P0.05);抢救成功率93.1%,明显高于对照组72.4%(P0.05);复发率为3.4%,明显低于对照组24.1%(P0.05);患者满意度为96.5%,明显高于对照组72.4%(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可明显缩短AMI患者的抢救用时、提高抢救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效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后的80例急诊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实施急诊常规护理流程的80例急诊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抢救效率以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接收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心电监护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治疗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业务水平、服务态度、病情解释等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能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效率和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宫外孕患者流程化护理抢救措施的应用及预后。方法选取急诊科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06例,按随机对照、双盲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2组抢救成功率、急诊室停留时间、抢救时间及手术出血量、急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抢救成功率均高达100%;观察组急诊室停留时间、抢救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分别将2015年3月-2015年10月和2015年11月-2016年4月收治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在抢救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两组的急救时间,抢救效果等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评估时间、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抢救成功率、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进行护理流程优化,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缩短急救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70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流程进行抢救;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急诊科收治的70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措施。比较两组急救效率,抢救效果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诊及评估时间、检查时间、静脉通路开放时间、确诊专职专科或手术治疗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出急诊科前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缩短了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第一救治时间,提高了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月~2019年9月30日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救时间、抢救效果、护理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建立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抢救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HAMD、HAMA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标准化急救护理,可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ACI患者3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抢救时间、分诊及转诊时间、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总时间、分诊时间和转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卒中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可明显提高急救效率,促进ACI患者神经功恢复,疗效确切,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临床抢救中实施护理的不同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 01),急救成功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1),院内心肌梗死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1),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后心功能Ⅰ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Ⅲ级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对护理实施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升患者救治效果,改善预后,减少疾病复发,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张静  朱彩霞  严伟倩 《妇幼护理》2022,2(23):5461-5463
目的 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9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收治的 82 例急诊 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1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实 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急诊科停留时间、治疗时 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 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胸痛患者的抢救护理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时间,减少 不良事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再造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以提高急诊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3~9月我院急诊科接收的98例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实施流程再造后护理;对照组则采用流程再造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和出院时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再造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分诊、采血、建立静脉通道、出急诊室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生命体征变化及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8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经抢救后,两组患者呼吸、心率、血压均较抢救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诊、采血、建立静脉通路、患者出急诊室和介入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干预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改良全程急诊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中对急救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改良全程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急救时间、急诊反应时间、死亡率、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总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头颅CT时间和急救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反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全程急诊护理运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中可缩短急救时间,减少急诊反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提升护理总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后对照回顾分析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实施抢救,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接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输液通道建立时间、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呼吸道误吸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及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接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输液通道建立时间、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呼吸道误吸发生率及患者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快捷护理流程能有效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效率,提高患者救治效果及满意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3例。观察组采取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进行抢救,对照组采取传统抢救护理流程进行抢救,对比两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接诊至心电图、导管室、给药、PCI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3 h内相关导联ST段降低率、抢救成功率分别为64.15%、96.2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7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23%,相对于对照组的81.13%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医患、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in farction,AMI)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09年1月本院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0例为对照组,2009年2月-2010年2月5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抢救程序,实验组应用优化后的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1);院内AMI复发率、院内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提高AMI患者的抢救效果,缩短PCI前各环节时间,从而挽救缺血心肌,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另选取2012年以前实施常规护理流程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抢救效果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分诊时间、静脉用药时间、病情缓解时间、急救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病种知识缺陷、分诊经验欠缺、处理流程欠缺、项目记录遗漏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效率,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流程再造理论优化急救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抢救的98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本院优化流程护理实施前收治的AMI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后收治的AMI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流程再造理论优化急救流程干预。比较两组急救效率及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急诊用时、急救总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急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院内复发率、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AMI患者采用基于流程再造理论优化急救流程干预,能够缩短急诊时间和急救总用时,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院内复发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