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确保母婴健康,防止异常出血和DIC的发生,对孕妇产前凝血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本院住院临产孕妇(实验组)360例与门诊12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临产孕妇组与对照组的PT、APTT和FIB值比较除APTT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项指标在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产孕妇抗凝活性减弱,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等产科意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的测定是判断机体止血与凝血系统病理变化,术前筛查出、凝血性疾病的重要指标、及时了解临产孕妇血液的凝血状态,减少临床产科某些出血性、血栓疾病的发生提供重要依据。1材料和方法1.1检测对象1.1.1对照组体检健康的非孕女性40例,年龄21~36岁,平均25.5岁,无妊娠,无出血性疾病者。1.1.2实验组100例我院住院待产妇女。孕期38~40周,心、肝、肾功能正常,无其他合并症,年龄21~40岁,平均26.6岁。1.2试剂仪器与检测方法1.2.1试剂仪器采用德国MC一1000半自动血凝仪,试剂与质控品购于上海太阳生物有限公司。1.2.2标本收集采用专用凝血真空管,采取1.8ml与109mmol/L枸橼酸钠1:9比例混合,立即颠倒混匀,3000r/min离心15min取血浆测定(血浆无脂血、溶血及黄疸,采血后2小时内检测完毕),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测定。1.3统计学处理检测结果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2结果100例临产孕妇PT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FI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T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孕妇分娩前的凝血功能,探讨临产孕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20例临产孕妇和130例健康非孕妇女的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产孕妇与健康非孕妇女比较,PT、APTT、TT显著降低,Fib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预防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全球平均体质量指数(BMI)正以每年0.4~0.5 kg/m~2的速度升高~([1])。随着BMI的上升,循环、内分泌、生殖、运动、呼吸、消化和神经等系统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研究~(~([2-3]))显示,肥胖导致凝血功能亢进、抗凝纤溶功能减退。本研究探讨超重和肥胖对临产期孕妇凝血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检测,分析不同临床症状下孕妇的凝血功能。方法根据临床诊断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健康体检的非孕期女性)、正常临产组、妊娠期高血压(HDCP)组、妊娠期糖尿病(GDM)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组、乙型肝炎组,对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正常临产组与对照组比较,PT值缩短(P0.05),APTT值明显缩短(P0.01),FIB值明显增高(P0.01),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临产组与妊娠各合并症组比较:HDCP组较正常临产组FIB值明显增高(P0.01),GDM组、乙型肝炎组和ICP组FIB值较正常临产组均增高(P0.05),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妊娠合并症的临产孕妇相对于健康临产孕妇拥有更高的FIB,而APTT和PT有缩短趋势。因此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凝血四项对预测止凝血功能、预防产科并发症及降低产妇病死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7.
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临产孕妇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的临床意义,笔者对本院156例临产孕妇及93例门诊就诊的正常非妊娠女性的PLT、PT、APTT、TT和FIB值进行检测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研究对临产孕妇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与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健康临产孕妇300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时间段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结果示健康的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中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测可及时了解孕妇的纤溶及凝血功能,对预防临产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可能出现的大出血以及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和诊断有重要意义,为母婴的安全提供可靠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凝血功能检测在临产孕妇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181例临产孕妇和83例非孕健康妇女进行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检测和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的Fib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T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及T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临产前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对预防临产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可能出现的大出血以及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和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产首胎和二胎孕妇的凝血功能差别,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临产二胎孕妇凝血功能差别。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定期产前检查的临产孕妇进行凝血4项检测,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首胎孕妇及二胎孕妇各200例,另同时选取同期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体检的200例健康非孕妇作为对照组,也进行凝血4项检测,将3组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将二胎孕妇按照年龄分为以下3组:年龄小于29岁组、29~34岁组、年龄大于或等于34岁组,将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组研究对象的凝血功能检测数据显示,首胎孕妇组、二胎孕妇组APTT、PT、TT、FIB检测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PTT、PT、TT检测均值均为:对照组大于首胎孕妇组大于二胎孕妇组,而FIB检测均值则为:对照组小于首胎孕妇组小于二胎孕妇组;首胎孕妇组与二胎孕妇组进行比较:两组仅APTT检测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胎孕妇组检测均值较小。不同年龄段二胎孕妇检测均值比较:年龄小于29岁组与29~34岁组APTT检测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较小;年龄小于29岁组与大于或等于34岁组APTT、PT、FIB检测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APTT、PT检测均值较小,FIB检测均值较大。结论首胎孕妇、二胎孕妇体内促凝功能均较健康非孕妇强,尤其是二胎孕妇体内促凝功能活跃更为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二胎孕妇体内促凝功能有所减弱。临床上需重视孕妇产前凝血功能检测,高龄的二胎孕妇或多胎孕妇更应引起重视,并且应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结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分别测定257例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和257例门诊体检正常未孕育龄期妇女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和凝血酶时间测定(TT)。结果临产孕妇组的PT、APTT和TT均低于对照体检组,Fg高于对照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常未孕女性相比,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进行凝血四项检测有助于提高临产孕妇的安全,降低DIC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李庆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861-7861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ACL TPO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189例临产孕妇(实验组)和158例健康育龄非孕妇女(对照组)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PT、APTT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Fib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T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孕妇临产前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对预防和早期治疗产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的测定是判断机体止血与凝血系统功能,术前筛查出凝血性疾病的重要指标。妊娠晚期体内凝血成分和抗凝成分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出现明显改变,并可能发生某些出血性、血栓性疾病。为了了解本地临产孕妇  相似文献   

15.
临产孕妇全血细胞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全血细胞参数、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K-4500血细胞分析仪、法国STA-R全自动凝血仪,对530例临产孕妇和140例健康妇女进行全血细胞参数、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和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白细胞计数、粒细胞百分比、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纤维蛋白原等指标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淋巴细胞百分比、中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细胞平均体积、凝血酶时间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孕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且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相似文献   

16.
妊娠是一种生理过程,在妊娠期间,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血清雌孕激素水平逐渐升高,并于妊娠晚期达到高峰,这些性类固醇激素影响肝脏的代谢、合成和分泌功能[1],从而导致临产孕妇体内凝血成分和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出现明显改变.临产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往往伴有大量出血,极易诱发DIC等意外情况.为了解临产孕妇血液凝血功能出现的变化,本文通过对145例临产孕妇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分析,为临床诊治产科意外提供一定的检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是一种生理过程,在妊娠期间.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血清雌孕激素水平逐渐升高,并于妊娠晚期达到高峰,这些性类固醇激素影响肝脏的代谢、合成和分泌功能,从而导致临产孕妇体内凝血成分和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出现明显改变。临产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往往伴有大量出血,极易诱发DIC等意外情况。为了解临产孕妇血液凝血功能出现的变化,本文通过对145例临产孕妇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分析,为临床诊治产科意外提供一定的检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建华  赵瑞云 《江西医学检验》2007,25(2):191-191,106
妊娠后,由于胚胎及胎儿生长的需要,在胎盘产生的激素的参与下,在神经内分泌的影响下,孕妇体内各系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孕妇体内凝血成分和抗凝血成分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均发生明显改变,检测临产孕妇血浆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等四项指标,可了解临产孕妇体内凝血状况,预防和治疗产中、产后异常出血及防治DIC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对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出现大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出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CL Elite Pro血凝仪对50例正常妊娠临产孕妇及50例正常健康非妊娠妇女检测四项凝血指标值,并对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纤维蛋白原(Fg)明显高于正常妇女(P<0.05),临产孕妇血液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明显低于正常妇女(P<0.05),两组间的凝血酶时间(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孕妇血液高凝状况加剧,加强临产孕妇凝血指标检查,对于预防和治疗分娩期间异常出血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产前凝血功能的检测与分析,探讨正常妊娠临产孕妇组与有不良妊娠史(包括死胎、脊拄裂、脑积水、唇腭裂、肾积水等)临产孕妇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雏蛋白原(FIB)四项指标变化情况,为防止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产后大出血或血栓的形成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Sysmex-50凝血分析仪对448例临产孕妇与50例健康非妊娠妇女为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妊娠史组与有不良妊娠史组临产孕妇的PT、TT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FIB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册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有利于产后快速有效的止血,临产前及时检测凝血四项指标对预防产科异常出血及并发症(如:DXC)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