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宫颈癌术后预防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在本院宫颈癌术后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服务,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较对比组呈低凝状态(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为10.67%,SAS评分为(40.77±5.36)分,SDS评分为(46.52±6.34)分;对照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为29.33%,SAS评分为(51.48±7.55)分,SDS评分为(55.81±5.38)分;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比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后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地改善预后,降低发生下肢DVT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直肠癌术后采用循证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行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加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凝血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为低(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采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减少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浅析循证护理在预防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CI患者5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93例。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方式进行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循证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的水平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为2.73%,SAS评分为42.64±4.55分,SDS评分为46.58±6.05分;参照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为22.23%,SAS评分为56.76±5.44分,SDS评分为56.81±5.3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措施对ACI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预防直肠癌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作用。方法随机抽选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住院直肠癌手术患者,共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每组34名患者,对照组患者手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手术后采取循证护理方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不同护理模式下肢DVT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常规护理,循证护理下直肠癌患者手术后下肢DVT发生率降低,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下肢DV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直肠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经临床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75例,本组75例患者按照给予护理方式的差异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给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7例给以循证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护理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2.70%,对照组为18.42%;护理后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P 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直肠癌术后患者下肢DVT,改善抑郁、焦虑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综合性护理在预防剖宫产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的2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产妇负性心理状态(SAS、SDS)。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SAS评分(35.9±2.1)分、SDS评分(33.6±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92.2±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应用在剖宫产术后患者中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7.
叶向柳  李桂珍 《广西医学》2011,33(8):1064-1065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150例直肠癌术后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概念和实施步骤制定措施,并进行具体指导,预防DVT发生.结果 通过循证护理的干预,本组有3例患者发生DVT,发生率为2.0%.结论 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清丰县中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6例卵巢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以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均干预7 d。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抑郁自估量表(SDS)和焦虑自估量表(SA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情绪变化。结果干预后7 d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7 d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采取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风险,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间歇充气加压预防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了间歇充气加压预防下肢DVT,并观察其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明显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为21.67%(P0.05)。而且凝血四项指标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趋向低凝(aPTT、PT、TT上调,Fbg下调)。结论应用间歇充气加压可显著地改善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预后,减少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PDCA循环护理干预法预防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研究共计纳入91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入组患者均由我院2017年4月~2019年3月收治,予以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临床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PDCA循环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手术前后凝血四项变化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VAS)及护理质量评分、干预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及抑郁量表评分(SDS)、WHOQOL-BREF生活量表评分变化、干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8.89%)(P0.05);术前各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凝血四项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凝血四项指标优于对照组而趋向低凝;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各组患者SAS、SDS、WHOQOL-BREF评分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82.22%)(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下肢DVT发生率,患者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各有36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实施普通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凝血功能较参照组患者为低凝(P0.05);实验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为2.78%,生活质量总评分为(89.24±2.67)分;参照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67%,生活质量总评分为(77.21±2.0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肿瘤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有利于预防下肢DVT,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间歇式充气加压预防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2O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以及医院加压弹力袜进行辅助护理,研究组患者术后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给患者的下肢进行间歇式充气加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DVT的发生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癌手术后采用间歇式充气加压的方法来预防患者的下肢DVT效果显著,发病率降低,并且提高了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伴2型糖尿病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形成的循证护理预防实践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给予参照组患者传统护理措施,给予研究组患者循证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预防术后血栓形成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0%,髋关节功能评分为(93.58±2.67)分;参照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00%,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2.74±3.12)分,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围手术期间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助于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预防外伤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作用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8例脑出血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和实验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脑出血患者下肢DVT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前后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DP[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浓度]、D-D(D二聚体)、AT(抗凝血酶)。结果实验患者护理后aPTT、FDP、D-D、AT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外伤脑出血术后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预防下肢DVT。  相似文献   

15.
李素华 《中外医疗》2016,(24):172-174
目的:观察和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骨科病房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94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诊疗方案,干预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知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复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1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知情况评分为(81.32±7.2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骨科患者术后护理中,对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积极临床意义,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节化护理管理用于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围术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胃癌手术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种各31例。对照组就用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对症护理下再进行细节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术后护理质量评分、心理状态SAS与SD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4.5±15.2)分,心理状态SAS与SDS分别为(52.7±8.3)分、(50.7±13.2)分;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53±5.6)分,心理状态SAS与SDS分别为(57.3±9.6)分、(53.1±12.6)分。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胃癌手术细节化护理的过程中,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临床护理的服务质量,使其积极配合手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栓专科护理对高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双盲将120例高危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血栓专科护理,比较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手术前后下肢周径差值、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分别为1.7%、96.7%,较对照组的11.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下肢腿围膝上10cm、下肢腿围膝下10 cm周径差值分别为(3.12±0.88)cm、(2.46±0.88)c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1.25)cm、(3.25±1.0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评估、血栓知识宣传、血管专科护理及预防技能指导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栓专科护理能明显降低高危骨折患者术后DVT发生率,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预防腹腔镜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2例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给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92.16%)高于对照组(68.63%)(P0.05);观察组下肢DVT的发生率(1.96%)低于对照组(19.61%)(P0.05)。结论患者在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时,将循证护理应用在其中,能够对护理人员预见性护理的意识进行强化,并将护理计划有效的落实从有效地预防了术后DVT,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骨科术后采用预见性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方城县人民医院骨科手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DVT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2周、4周患肢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4周观察组患者患肢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术后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在改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精神科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59.75±5.31)分,SDS评分为(58.52±2.47)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59.41±5.23)分,SDS评分为(58.45±2.65)分,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51.18±4.47)分,SDS评分为(51.26±1.21)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54.23±4.56)分,SDS评分为(55.37±1.24)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在改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