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应用。方法对49例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患儿行MRI检查,所有病例均行轴位T1WI、T2WI、FLAIR及SWI扫描,观察SWI上的所见并和常规MR图像对照,比较MRI不同序列对出血灶检出率和脑白质HIE病灶在SWI上的表现。结果 HIE所致深部白质病变在T1WI上为点片状高信号,在SWI上为中等稍高信号,与周围组织信号无明显差异。出血灶在T1WI上大部分为高信号,少部分为等信号,T1W上显示67个硬膜下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灶,脑实质内出血13个、脑室内6个;在SWI上出血灶为明显低信号,分别可显示84、19、12个病灶,T1WI、T2WI、FLAIR、SWI序列的出血灶检出率分别为65.8%、53.8%、70%、100%。结论 SWI提高了HIE颅内出血诊断敏感性,为早期诊断HIE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察新生儿颅内出血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与超声检查中的表现,探讨SWIESWAN序列与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ESWAN序列、常规MRI序列及超声对150例新生儿进行检查,比较三者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检出率、分布区域及病灶检出个数之间的差异.结果 ESWAN、常规MRI序列及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检出率分别为32.7%、25.3%和22.0%,且均以室管膜下-脑室内(SEH/IVH)出血发生率最高.三者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WAN序列对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对于出血灶检出个数ESWAN序列明显高于常规MRI序列.结论 ESWAN序列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可作为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诊断方法。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住我院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32例,住院期间均行1.5T超导磁共振检查,32例患者均行横轴位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扫描以及横轴位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扫描,比较分析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对脑深部及皮质异常扩张静脉的显示情况,并与常规序列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检出出血灶83个,出血灶直径1-14mm。影像表现:出血灶呈斑块状、索条状或小圆点状低信号,其中硬膜下以及脑室内出血灶呈弯月状或条索状低信号。TIWI、T2WI及FLAIR分别检出出血灶数量为42个、31个和54个。在图像质量方面,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可清晰显示出血灶的边界、大小和范围。在脑深部及皮质异常扩张静脉显示中,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共检出57处,其中在轻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中检出率最低,而在重度患者中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可有效检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出血灶及脑内静脉扩张,效果优于常规磁共振扫描,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应用价值,可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脑白质病变磁共振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安科0.2TOPEN MARK II型MR机,用轻T2加权序列T2WI=TR1600-1800ms/TE60-80ms,重T2加权序列T2WI=TR5000ms/TE102ms,对126例临床拟诊的新生儿HIE者进行了MR成像对比分析。结果共检出正常者60例,脑内血肿12例,硬膜下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38例(含7例合并脑内血肿者),脑白质水肿病变21例,广泛脑水肿2例。脑白质病变的MR征象为病变区呈片絮状长T2高信号。结论对拟诊新生儿HIE者宜采用有水抑制作用的轻T2加权成像序列或反转回波(IR)序列,有利于HIE中脑白质病变的早期检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多回波采集重度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SWAN)研究脑卒中患者与正常人群中脑微出血灶(CMBs)的发生率与分布的差异及ESWAN在诊断脑微出血中的优势。方法:采用ESWAN检测30例脑梗死、30例脑出血和30例健康老年人的CMBs,按照CMBs数目将其分为无、轻、中和重度4级,对不同组之间CMBs严重程度的差异以及ESWAN与T2*GRE序列、常规MRI序列(T1WI、T2WI、FLAIR)对微出血灶检出敏感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出血组的CMBs发生率为76.6%,以中重度为主;脑梗死组为36.7%,以轻中度为主;正常老年人为6.7%。各组间CMB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MBs最常见于大脑半球深部区域 ,其次是脑叶皮层和皮层下区。ESWAN序列对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2*GRE及常规序列。结论:CMBs在脑卒中患者中发生率较高,ESWAN序列在脑微出血的诊断中与T2*GRE及常规序列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黄文雅  陈桦  周晶  王海  伍光春  金科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1):2112-2115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 (MRI )和扩散加权成像 (DWI )鉴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急性胆红素脑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伴有基底节累及的HIE新生儿28例和急性胆红素脑病新生儿患者30例的常规MRI及DWI特点.[结果]在T1WI上,HIE患儿苍白球和底丘脑高信号的出现率分别为35.7%(10/...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扫描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且行MRI扫描的5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E)患儿资料,评估不同扫描序列在该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MRI联合SWI、DWI联合应用的必要性。对比T1 FLAIR、T2WI、T2 FLATR、DWI、SWI序列下HIE病灶检出率;对比以上序列在出生1~7d和出生8~14d新生而中病灶检出率;对比不同序列联合应用诊断HIE患儿阳性率;分析不同序列下影像学特征。结果:①50例患儿共检出138枚病灶,主要分布在大脑皮质,其次以室管膜分布较多。SWI病灶检出率为83.23%,DWI为70.29%,其次为T2 FLAIR(57.25%)、T1 FLAIR(47.83%)、T2WI(29.71%),P0.05。DWI对大脑皮质损伤的检出例数最多,SWI对室管膜、小脑、硬膜下和硬膜外损伤检出例数较多。②DWI在出生1~7d的患儿中检出率为76.68%,在出生8~14d患儿病灶检出率为65.08%,P0.05。③常规MRI+DWI+SWI诊断HIE阳性率为90.00%,较常规MRI(46.00%)、常规MRI联合DWI或联合SWI高,P0.05。④不同序列下病灶部位影响表现有所不同。结论:MRI联合SWI、DWI能提高HIE诊断准确性,尤其适合用于出生1~7d的新生儿HIE筛查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及磁敏感成像(SWAN)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1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所有患者均行MRI常规及弥散、磁敏感扫描,对比不同成像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准确率,并进行分析。结果:116例患儿中cMRI共检出48例,其中25例表现为脑部皮层、皮层下和深部白质T1WI高信号,4例有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表现,31例为颅内出血[包括新生儿脑室内出血(NIVH)、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NSAH)和新生儿硬膜下出血(NSDH)],33例为慢性脑水肿(T2WI弥漫性高信号,大脑半球灰白质界限略显模糊)。与cMRI相比,DWI序列对皮层、皮层下白质和深部脑白质发生缺血性损害的显示更加明显,DWI序列检出的71例患者中有25例在cMRI检查中未见异常。SWAN序列对颅内出血各时期的血液代谢产物均比较敏感,以低信号为表现,主要分布于小脑、丘脑、基底节或蛛网膜下腔,可呈现为点状、扇形或斑片状,SWAN序列检出的79例患者中有28例在cMRI检查中未见异常。结论:应用MRI+DWI+SWAN扫描序列诊断HIE,可较为全面地反映病变的范围、类型和病理变化,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为优化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价提供了重要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SWAN技术在检测肝硬化铁沉积结节(SN)中的价值。方法:使用GE Signa HD 1.5T双梯度超导MR仪对3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T1WI、T2WI、T2^*WI和ESWAN检查,比较各序列对SN的检出率以及SN与肝实质对比度。结果:30例肝硬化患者ESWAN序列显示SN总数最多,与其它几个序列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WAN图像上SN信号更低,与肝实质背景信号强度对比更加明显。结论:1.5T磁共振中ESWAN序列较常规序列能更敏感地检出肝硬化SN,有望能成为肝硬化磁共振检查的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常规MRI不同序列与DWI在DAI诊断和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34例临床诊断为DAI的患者行常规SE-T1WI、FSE-T2WI、FLAIR-T2WI、平面回波弥散加权(DWI)成像和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T2WI/FFE扫描,比较各系列脑内病变显示率,分析其信号特征。结果34例患者总计检出246个病灶,其中出血性病灶89个。在DWI上检出182个病灶,包括高信号病灶161个;15个高信号灶和21个低信号灶为出血性病灶。67.1%的高信号病灶ADC值降低,21.2%的ADC值增高,11.7%的ADC值正常;12.6%病灶在其它序列上未能检出。FLAIR-T2WI检出153个病灶,FSE-T2WI检出131个病灶;T2WI/FFE检出112个病灶,89个为出血灶;其中53个在其它序列上未显示。对DAI病灶以DWI的检出率最高,其次为FLAIR-T2WI。对出血性病灶以T2WI/FFE为最高,但该序列对非出血灶检出率很低,与其它3个序列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DAI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DWI检出DAI病灶的总敏感性最高,T2WI/FFE在检出出血性DAI病灶上具有优势。DWI、FLAIR/FSE-T2WI和T2WI/FFE结合应用能够较全面的对DAI作出诊断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检出脑微出血灶(CMB)及隐匿性CMB(rCMB)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有脑CMB患者的MR影像资料,观察病灶大小、部位等特征,比较常规MR成像序列及SWI序列的检出率。检查序列包括常规MR成像序列(T1WI、T2WI、FLAIR及DWI)及SWI序列。SWI采用Ven-Bold-HR三维梯度回波序列。结果共检出197个CMB,常规MR序列检出162个,SWI检出191个,SWI的CMB检出率是常规序列的1.18倍,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0,P<0.01)。SWI序列可以检出常规序列不能检出的隐匿性CMB(rCMB)。结论 SWI在检出CMB及rCMB中优于常规MRI序列,建议作为MRI检查的常规序列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式分析46例CMBs患者完整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序列(T1WI、T2WI、T2Flair、DWI)及SWI检查,观察其影像结果,统计微出血灶的数量、病灶所处位置,比较常规序列与SWI序列对微出血灶检出率的差异,分析SWI序列对CMBs的诊断意义。结果 46例患者,共检出微出血灶211处,大小2~8 mm,皮层及皮层下白质区107处,占50.71%;基底节区69处,占32.70%;丘脑23处,占10.90%;小脑7处,占3.31%;脑干5处,占2.37%。微出血灶主要集中在皮层及皮层下白质区以及基底节区。SWI、T1WI、T2WI、T2FLAIR及DWI分别检出的微出血灶数目211处、31处、37处、43处、101处,检出率分别是100%、14.69%、17.54%、20.38%、4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序列较常规序列对微出血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及检出率,能更清晰直观地显示出病灶,对于临床及时发现治疗,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CT阴性的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4例CT为阴性而临床可疑为DAI的患者在外伤后3 d内常规在3.0T磁共振行SWI和常规序列T1WI、T2WI、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LAIR)扫描,比较它们对DAI的检出率和检出病灶数目,评价SWI在诊断中的作用。结果:SWI可清楚显示27例DAI的颅内异常小出血灶,检出率达79.41%,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对DAI检出率分别为20.5%、26.47%和41.17%;SWI、T1WI、T2WI、FLAIR各序列检出微小出血量分别为261、39、61、89,SWI与T1WI、T2WI和FLAIR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SWI对DAI出血性病灶的检出具有极高的敏感性,能够检出更多、更小病灶,且病灶显示更加清晰,在临床上可疑为DAI的患者应尽早行SWI序列扫描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的血管成像(ESWAN)序列显示颅内常见肿瘤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在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CT扫描发现颅内占位68患者进行研究。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ESWAN扫描及常规MR平扫(T1WI、T2WI、T2-flair)加MR增强扫描。将ESWAN图像与常规MR序列比较,评估各个序列在显示肿瘤边界、瘤周水肿、肿瘤内部结构、出血及血管结构形态学特征方面的差异。采用ESWAN序列对胶质瘤内磁敏感信号的大小及比率进行评分,研究磁敏感信号同胶质瘤良恶性的关系。结果肿瘤边界五种序列显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的瘤周水肿、内部特征、出血及血管结构的评分五种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T2-flair、T2WI显示瘤周水肿效果最好,增强T1WI显示肿瘤内部特征最好,ESWAN显示肿瘤内出血及血管结构最好。高级别胶质瘤的磁敏感低信号区占肿瘤病灶区的比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结论 ESWAN序列可以更好地显示颅内肿瘤的内部出血及血管结构,胶质瘤内磁敏感低信号的比例可为胶质瘤的术前分级诊断提供重要的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15.
近年,先进的磁共振(MR)技术和3特斯拉磁体(3T)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新生儿,拓宽了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知识.本文介绍了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肺病在3T磁共振的表现,其中包括常规和先进的成像技术,如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和磁共振波谱(MRS);重点强调了每种技术发现病灶的时间过程,以及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脑内微出血(CMBs)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5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T1WI、T2WI、T2FLAIR及SWI检查.分析比较常规序列与SWI对CMBs的检出率,探讨CMBs发生部位的特点,CMBs与脑白质变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共发现21例患者有CMBs,CMBs灶总数为179个,在各部位的分布按数目依次为丘脑基底节区、皮质及皮质下、脑于、小脑.CMBs分级与脑白质变性的级别程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SWI在诊断CMBs的检出例数及病灶数上都显著优于常规序列.CMBs多发部位与所患疾病导致受累血管相关.CMBs的发生与脑白质变性、小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0 T 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检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所并发出血病变(ACI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67例ACIH患者行MRI扫描,比较T1WI、T2WI、FLAIR和DWI等常规序列与SWI序列对ACIH中出血灶检出率的差异。结果67例ACIH中,常规序列检出伴有出血的病例59例,检出率88.06%;SWI序列检出伴有出血的病例67例,检出率100%;SWI序列对ACIH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序列,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常规序列未检出的隐匿性出血灶均表现为与脑梗死一致的信号影,而在SWI序列表现为明显的低信号影。SWI所显示脑梗死中出血灶的平均面积[(4.32±0.67) cm2]均大于MR常规序列所显示的平均面积[(2.87±0.48) cm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SWI序列较MRI常规序列能准确检出ACIH中更多的出血性病变,应作为大面积脑梗死检查的补充序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磁共振成像(MRI)与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02月至2020年09月疑诊HIE的患儿6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MRI组和CT组,各30例。MRI组采用MRI检查,CT组采用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下HIE患儿诊断结果、HIE检出率及颅内出血检出率。结果:MRI组检出率为100.00%,明显高于CT组检出率83.33%;MRI组诊断符合率为86.67%,明显高于CT组56.67%(P0.05);CT组对HIE患儿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为43.33%,高于MRI组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对HIE患儿脑室周围出血检出率为26.67%,显著高于CT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室出血、基底节区出血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检出与诊断及脑室周围出血检出率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但C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敏感性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MR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北京京都儿童医院2020年2月—2021年4月纳入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0例,所有患儿分别实施CT与MRI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并对比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符合率,比较基底节区出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情况,最后绘制RO...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常规磁共振特征及磁共振波谱成像特征。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间35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为观察组,同时段健康新生儿35例为对照组,均接受磁共振平扫及波谱成像,测量和比较两组苍白球T1WI、T2WI信号强度、ADC值及磁共振波谱参数N-乙酞基天门冬氨酸/肌酸复合物(NAA/Cr)、胆碱复合物/肌酸复合物(Cho/Cr)、乳酸/肌酸复合物(Lac/Cr)、谷氨酰胺复合物/肌酸复合物(Glx/Cr)和肌醇/肌酸复合物(mI/Cr)。结果对照组脑实质形态及信号未见异常,观察组双侧苍白球显示斑片状对称性T1WI高信号,T2WI、T2FLAIR及DWI序列未见明显异常。观察组苍白球区T1WI信号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WI信号强度及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示典型的NAA(2.02)、Cr(3.03)及Cho(3.20)主峰,但其Glx及mI峰较高,经相关参数测量,观察组Glx/Cr和mI/C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代谢物相关参数NAA/Cr、Cho/Cr、Lac/Cr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常规磁共振T1WI及波谱成像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