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CT影像特点,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研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多形性腺瘤及9例腺淋巴瘤的CT表现,并做对比分析。结果13例多形性腺瘤均为单发,11例位于腮腺非后下象限,增强11例表现为持续性或延迟强化,呈“慢进慢出”改变;9例腺淋巴瘤3例多发共13个病灶,9个病灶位于腮腺后下象限,增强9个病灶动脉期显著强化,延迟期强化减退,呈“快进快出”表现。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 CT 影像表现各有特点,掌握各自特征性影像表现并结合临床资料,绝大多数病灶术前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CT影像学表现,探讨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双期增强CT表现及其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例腮腺腺淋巴瘤(A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CT影像学表现,并与同期23例腮腺多形性腺瘤(B组)患者比较。结果 A组腮腺腺淋巴瘤:多发于50岁以上男性,多位于腮腺后下象限,边界清楚光整,呈均匀稍高密度或伴囊变坏死低密度,增强扫描多呈"快进快出"表现;B组多形性腺瘤:多发于中年,多位于腮腺非后下象限,边界清楚光整,呈均匀稍高密度或伴囊变坏死及钙化,增强扫描呈缓慢渐进性强化。A、B两组患者在病灶部位、分叶状病灶所占比例、增强扫描后CT值上升平均值比较,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病灶大小、密度对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双期增强CT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两者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MSCT、病理对照分析提高MSCT对两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和32例腺淋巴瘤的MSCT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评价MSCT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结果多形性腺瘤多单发,腺淋巴瘤可多发;MSCT双期增强扫描多形性腺瘤呈延迟强化,腺淋巴瘤动脉期强化明显,延迟密度减低,符合其病理学基础;对鉴别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有较高的价值。结论多形性腺瘤及腺淋巴瘤的MSCT影像学资料有一定的特征,MSCT对鉴别两者有重要的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朱娟  李葆青  张宁   《放射学实践》2012,27(10):1073-1078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的CT增强特点及其病理基础,提高对不同病理类型腮腺肿瘤的影像特征认识。方法:搜集本院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的CT检查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行64排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分析肿瘤的CT增强特征,测量平扫和双期增强的CT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类型腮腺肿瘤平扫均为等或稍低密度结节,其中腺淋巴瘤平扫密度最高,腺淋巴瘤和基底细胞瘤可见明显的囊变。增强特点:多形性腺瘤表现为缓慢持续强化,腺淋巴瘤表现为早期显著强化及快速流出,基底细胞瘤表现为早期显著持续强化,恶性肿瘤表现为延迟显著持续强化;腺淋巴瘤的动脉期CT值明显高于较其他类型的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型肿瘤静脉期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基底细胞瘤及恶性肿瘤各有其不同的强化特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动态增强特点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MSCT灌注成像特征,以提高两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19例腮腺肿瘤患者术前行常规MSCT平扫后立即进行灌注扫描,采集数据输入Philips EBW后处理工作站,使用Perfusion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动态分析模块获得肿瘤感兴趣区时间-密度曲线(TDC),计算肿瘤血容量(BV)、达峰时间(TTP)和强化峰值(PEI),并根据色阶分别获取相应的伪彩图。所有患者最终均经手术病理学明确诊断。结果:1手术病理:19例腮腺肿瘤中,多形性腺瘤6例,腺淋巴瘤12例(其中2例因图像伪影明显不计入研究),腮腺癌1例(排除研究)。2MSCT灌注TDC特征:9例腺淋巴瘤呈"快进快退"型,1例呈"快进缓降"型,6例多形性腺瘤均呈"缓慢上升"型。3腺淋巴瘤的BV和PEI值均高于多形性腺瘤,而TTP值低于多形性腺瘤(P均<0.05)。4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BV和PEI值在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间具有统计学差异,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和0.97,而TTP值在两者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MSCT灌注成像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MS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彩超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12例、腺淋巴瘤10例、缺乏恶性形态学CT表现特征的恶性肿瘤13例的术前MSCT双期增强扫描和CDFI影像资料,研究CT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和限度以及CDFI诊断恶性肿瘤的阻力指数(RI)阈值,评价2种影像学手段相结合的诊断价值.结果 ①腺淋巴瘤与恶性肿瘤和良性多形性腺瘤的双期增强CT值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 异(P<0.05),而后二者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MSCT双期增强扫描对腺淋巴瘤的定性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极高(分别为90%和100%),对良性多形性腺瘤和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敏感度、特异度较低(分别为60.00%、65.21%和46.15%、59.10%);以RI≥0.77作为CDFI诊断恶性肿瘤的阈值标准,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30%、83.33%; ③采用MS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CDFI对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62%、100%.结论 MS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CDFI能弥补前者的不足,明显提高缺乏恶性形态学CT表现特征的腮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CT和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的12例腮腺淋巴瘤的CT表现,主要观察病灶大小、数目、形态、位置及其密度。结果:12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均为男性,7例病灶单发,5例多发(其中3例为双侧腮腺腺淋巴瘤),共21个病灶,其中13个(61.9%)病灶位于腮腺后下象限;CT表现病灶呈类圆形、椭圆形及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边界清,密度均匀(12个)或不均,CT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CT值增高10~65HU,其中13个(61.9%)病灶内见小血管通过或包绕。结论:年龄50岁以上男性患者,CT表现腮腺浅叶后下象限病灶,边界清,强化明显,特别是多发病灶和(或)病灶内见小血管进入时应首先考虑腮腺腺淋巴瘤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的多层螺旋CT图像特点。方法对60例腮腺肿瘤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进行分析,并分别测量平扫和双期增强的CT值,判断其强化程度。结果 60例患者中发现良性肿瘤57例,恶性肿瘤3例。腺淋巴瘤发病平均年龄最高,且均为中老年男性。混合瘤以中年女性多见,发病平均年龄各组最低。腺淋巴瘤平扫密度最高。增强特点:腺淋巴瘤表现为早期显著强化及快速流出,多形性腺瘤表现为延迟式强化,基底细胞瘤表现为显著持续强化,内见点状及裂隙状低密度;表皮粘液样癌增强表现缺乏特异性。结论 CT能对腮腺肿瘤进行准确定位,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在发病年龄、部位,平扫及增强后的强化程度及方式有一定的特异性,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  相似文献   

9.
常规MRI联合DWI在腮腺常见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常规MRI联合DWI对腮腺常见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2例腮腺肿瘤的MRI图像,根据其DWI图行ADC图重建,测量肿瘤的ADC值。按发病率将62例病例分成3组: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恶性肿瘤。多形性腺瘤31例,全部单发;腺淋巴瘤19例,9例单发,10例多发,共30个病灶;恶性肿瘤12例,3例淋巴瘤多发,其余均为单发,共18个病灶。比较分析3种肿瘤的ADC值。结果: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多发生于腮腺浅叶(43个,70.5%),肿瘤边界多清楚,体积一般较恶性肿瘤小;恶性肿瘤位于深叶者8个(44.4%),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多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10例,83.3%)。多形性腺瘤及恶性肿瘤平均ADC值均高于腺淋巴瘤(P=0.000、0.002),且多形性腺瘤平均ADC值高于恶性肿瘤(P=0.001)。结论:腮腺肿瘤的常规MRI征象具有一定特点,联合DWI能为腮腺常见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源CT对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33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腮腺腺淋巴瘤17例共22个病灶,腮腺多形性腺瘤16例共17个病灶,均完成双源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合病理,对其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腮腺腺淋巴瘤与腮腺多形性腺瘤在发病部位、生长轴线、肿瘤内低密度或囊变坏死、平扫及增强扫描CT值、肿瘤内或周边血管影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肿瘤形态、大小、左右叶分布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双源CT除能显示腮腺多形性腺瘤及腺淋巴瘤的数目、部位、形态及周围结构情况,尤其对肿瘤内低密度组织成分或囊变坏死、增强血管影等显示有较好优势,对两者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1.
腮腺腺淋巴瘤的CT及MRI诊断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3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CT及MR的影像学特征及其相关病理学改变,影像学分析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为了探讨腮腺腺淋巴瘤发病部位特征,在腮腺矢状面将其分成4个象限。30例中男29例(96.67%),女1例;50岁以上者26例(86.67%)。结果30例患者37侧发病,共44个病灶,其中病灶位于腮腺后下象限者25个(56.82%);多发者10例(33.33%);42个病灶边界清楚;22例行CT检查共发现32个病灶,其中增强CT值上升的平均值为(29.27±14.11)HU,3例CT延迟扫描显示3个病灶强化延迟。8例行MR检查,共发现12个病灶,其内信号全不均匀。结论>50岁的男性患者,CT和(或)MRI发现腮腺浅叶的后下象限病灶,边界光整,内部密度或信号不均匀,有明显强化,而且多发者,诊断时应首先考虑腺淋巴瘤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SCT对腮腺混合瘤和腺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25例腮腺混合瘤及18例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比较两者的影像学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混合瘤多发于年轻患者,病灶单发,多位于腮腺叶非后下极,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匀,伴坏死囊变,囊变常为大片状;腺淋巴瘤多发于中老年男性,单发或多发,多位于腮腺浅叶后下极,形态规则或呈浅分叶状,边界清楚,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匀,可伴裂隙样囊变,可见血管贴边征。2组在发病年龄、性别、病灶数目、象限、形态、囊变方式及血管贴边征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SCT对腮腺混合瘤及腺淋巴瘤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结合病史有助于提高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的显示。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adenolymphomas)的影像资料及其相关病理学改变,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分成4个象限)、形态、大小;平扫、增强CT值及强化特征;下颌后静脉移位情况。结果21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5例,50岁以上者17例,吸烟者18例。17例病灶单发,4例多发(其中1例为双侧腮腺腺淋巴瘤),共25个病灶,其中病灶位于腮腺后下象限者14个,下颌后静脉前外侧移位16个,病灶边界清楚24个,密度不均匀13个,内可见小血管影15个,增强CT值平均上升31.3Hu。结论〉50岁的男性患者有吸烟史,CT发现腮腺浅叶的后下象限具有良性肿瘤病灶特征,内部密度不均匀有小血管影,强化较明显,且病灶多发时,诊断时应首先考虑腺淋巴瘤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 16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全部为男性吸烟者,16例患者共发现18个肿瘤(其中单侧单发14例,单侧多发1例2个病灶,双侧多发1例2个病灶)。肿瘤居腮腺后下象限13例15个病灶,非后下象限3例3个病灶。肿瘤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囊实性或实性,边缘光整;增强后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CT值>100Hu,平均增加约64Hu,静脉期密度减低。14个肿瘤边缘可见贴边血管影。结论腮腺腺淋巴瘤有一定的影像特点,测量肿瘤动脉期强化后的CT值>100Hu和肿瘤边缘贴边血管影显示对于诊断腮腺腺淋巴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BCA)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腮腺BCA病例的CT资料,对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CT平扫和双期增强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搜集的31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和19例腮腺腺淋巴瘤进行比较。结果:9例BCA均为单发病灶,6例位于腮腺浅叶,3例病灶跨浅叶及深叶。病灶均边缘清楚,4例肿瘤内见囊变,其中3例囊变区≥50%,1例瘤体边缘见弧形钙化。所有病例增强双期均显著强化,动脉期BCA增强幅度高于多形性腺瘤,静脉期BCA增强幅度高于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腮腺BCA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点有助于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3.0T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对腮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2017年3月-2020年1月因腮腺肿物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MR平扫及ASL扫描,测量ASL序列图像上肿瘤组织的肿瘤血流量(TBF),并将计算出的标准化肿瘤血流量(nTBF)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总共纳入4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患者。其中良性肿瘤28例,包括腺淋巴瘤14例,多形性腺瘤14例;恶性肿瘤共17例。测量并经计算得出腺淋巴瘤、多形性腺瘤、恶性腮腺肿瘤的nTBF分别为:3.71±1.65、0.89±0.25、1.55±0.60。腺淋巴瘤的nTBF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P<0.01)和恶性肿瘤(P<0.01),但是多形性腺瘤和恶性肿瘤的nT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ASL能将腮腺腺淋巴瘤从多形性腺瘤及恶性肿瘤中鉴别出来,但是无法鉴别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ASL诊断腮腺腺淋巴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5,nTBF的诊断阈值为2.03,诊断腺淋巴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93.5%。结论:3.0T MR ASL技术可以无创地、定量地评价腮腺肿瘤的TBF,并对腺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MSCT探讨腮腺多发结节状病变的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腮腺多发结节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43例中,位于双侧21例(49%)、单侧22例(51%);腺淋巴瘤最常见,占24例(55%),多发生于双侧(15/24),病灶囊变坏死少见(5/24);多形性腺瘤8例(18%),单侧多见(6/8);慢性腮腺炎3例,结节较小,直径0.2~1.5cm,边缘欠清晰;结核性肉芽肿2例、病灶呈环形强化,中心密度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影像表现无特异性;腮腺多发结节恶性肿瘤少见(5/43),为继发性,其中恶性淋巴瘤3例、转移瘤2例,皆有颈部淋巴结肿大或原发灶病史。结论腮腺多发结节状病变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病变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规MRI联合DWI对腮腺常见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2例腮腺肿瘤的MRI图像,根据其DW1图行ADC图重建,测量肿瘤的ADC值.按发病率将62例病例分成3组: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恶性肿瘤.多形性腺瘤31例,全部单发;腺淋巴瘤19例,9例单发,10例多发,共30个病灶;恶性肿瘤12例,3例淋巴瘤多发,其余均为单发,共18个病灶.比较分析3种肿瘤的ADC值.结果: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多发生于腮腺浅叶(43个,70.5%),肿瘤边界多清楚,体积一般较恶性肿瘤小;恶性肿瘤位于深叶者8个(44.4%),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多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10例,83.3%).多形性腺瘤及恶性肿瘤平均ADC值均高于腺淋巴瘤(P=0.000、0.002),且多形性腺瘤平均ADC值高于恶性肿瘤(P=0.001).结论:腮腺肿瘤的常规MRI征象具有一定特点,联合DWI能为腮腺常见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19.
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附9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学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患者9例。观察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将腮腺矢状面分成4个象限。结果:9例患者,15个病灶,病灶位于腮腺后下象限者10个,1例双侧均为腮腺腺淋巴瘤,14个病灶边缘清楚,病灶大小1.1~3.2cm,平均CT值48HU。结论: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CT显示腮腺浅叶的后下象限病灶,边界光整、多发时应首先考虑腮腺腺淋巴瘤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双期扫描强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9例共33个病灶腮腺腺淋巴瘤的CT平扫及增强影像学特征,影像学分析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形态、大小、密度及强化特点.19例均为男性,50岁以上者17例(89.5%).结果 19例患者23侧发病,共33个病灶,其中病灶位于浅叶27个(81.82%),深浅叶同时受累6个; 27个(81.82%)病灶边界清楚,密度均匀19个,14个病灶内有多发小低密度影;增强后明显强化29个,CT值上升平均为60.3 HU;12例行双期扫描者中,10例表现为动脉期快速明显强化.结论 M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有助于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