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应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74例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研究组76例在腹腔镜下进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切口长度较短,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首次下床活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结石清除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机率为2.63%,远低于对照组的12.1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穿孔、急性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还可缩短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二次手术与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 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胆总管再发结石的疗效评估.方法:选取2007-01/2013-01 1372例行胆总管结石切开取石患者,其中符合标准的单纯胆总管再发结石68例,35例行腹腔镜手术,33例行ERCP术,观察患者术后肝功能,住院时间、费用等,同时评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 w k肝功能指标率(P>0.05)、住院费用(t=1.515,P=0.135)、手术时间(t=1.923,P=0.059)、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t=1.807,P=0.0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与ERCP组相比,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9,P<0.001);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ERCP组(P=0.025).结论:对于单纯胆总管再发结石患者,腹腔镜行二次手术和ERCP相比更为合理,而ERCP治疗胆总管再发结石的手术指征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2年8月行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一期胆总管缝合≥65岁老年病人35例。完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通过胆道镜置入取石网篮取石,术毕一期缝合胆总管。结果本组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57~170 min,出血量10~100 ml,术后住院时间5~10 d,发生胆漏2例,再次手术1例。术后随访4月至2年,残余胆总管结石1例。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认真评价术前影像学,术中熟练胆道镜操作,精准缝合的前提下,老年病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70岁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24例作为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收集同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病人2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病人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程度轻,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6年67例接受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行一期缝合,33例放置T管引流,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一期缝合组肛门排气时间(2.0 d±0.6 d)、术后住院时间(9.6 d±2.2 d)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一期缝合组患者术后出现胆漏1例、结石复发1例,T管引流组术后出现水电解质紊乱2例、残余结石1例.结论对于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在LCBDE后,如严格掌握适应证、操作技术熟练,一期缝合是安全、有效的,且相对T管引流,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C+LCHTD)在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共117例,其中行LC+LCHTD(LC+LCHTD组)57例,同期行传统开放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OC+OCHTD组)的患者60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2组患者的术后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不同时间点的测量值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LC+LCHTD组和OC+OCHTD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LCHTD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水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OC+LCHTD组(t值分别为11.765、2.978、5.876,P值均0.05);LC+LCHTD组的术后24 h、3 d、7 d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OC+OCHTD组(t值分别为2.403、3.205、2.032,P值均0.05);LC+LCHTD组患者的总住院费用显著高于OC+OCHTD组(t=5.664,P0.001)。LC+LCHTD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和Alb下降幅度低于OC+OCHTD组(χ~2=4.173,t=10.766,P值均0.05)。结论 LC+LCHTD在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中,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加速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07~2016-03该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0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观察组采用LC+LCBDE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成功率及残余结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期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取石率高,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二次手术的风险,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对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胃肠功能、临床疗效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7年7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53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与对照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腹术后T管引流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LCBDE后一期缝合治疗后。经不同方式治疗后,对比两组应激反应、胃肠功能、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or、A、CRP、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但观察Cor、A、CRP、IL-6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腹痛缓解时间、术后肠鸣音消失时间及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引流不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56%,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1.33%(P0.05)。治疗前1天,两组GIQL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两组GIQL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GIQ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行LCBDE术后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患者应激反应,促进其胃肠功能改善和机体恢复,因此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微创化理念的迅速普及, 微创设备的高速发展, 外科医师可以熟练的运用各种微创化器械使患者在短期内迅速康复. 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由传统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 转变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或胆囊切除, 术前或术后应用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的三镜联合应用将会是今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现代外科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胆总管取石、胆道支架置入及胆总管Ⅰ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月,因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04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4组,A组(n=29):先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再行LC;B组(n=29):行LC+胆道镜胆总管取石+T管引流;C组(n=17):行LC+胆道镜胆总管取石+胆总管Ⅰ期缝合;D组(n=29):行LC+胆道镜胆总管取石+胆道支架置入+胆总管Ⅰ期缝合。对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胆总管结石复发率,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胆瘘发生率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5),A、B、D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住院费用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5),B、C、D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LC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取石、胆道支架置入及胆总管Ⅰ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在避免患者遭受二次手术打击的同时,并不会明显延长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也不会明显增加住院费用,而且可以有效减少胆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规范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消毒隔离、器械准备、仪器设备、配合技能及手术安全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术后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P0.01)。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93%(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78%(P0.01)。结论对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实施规范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在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118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行常规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组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取石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抗感染治疗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IL-1、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探查及一期胆管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8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LC、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观察组行Lc、胆总管探查及一期胆管缝合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00±15)ml,手术时间为(136.5±25.0)min,住院时间为(10.5±2.0)d;对照组分别为(110±20)ml、(152.0±27.5)min、(13.5±2.5)d。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LC、胆总管探查及一期胆管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对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2例行开腹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86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开腹组术中结石取净率为94.8%,住院时间为23.8±7.6d,术后并发胆瘘2例,肝功能衰竭1例,腹腔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内镜组有4例取石失败,改行开腹手术,余均取石成功,取石成功率为94%,住院时间为10.2±5.3d,并发胆道感染2例,十二指肠乳头出血3例。结论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相比,EST 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效果可靠。EST与LC的联合应用可替代大部分开腹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术式对老年胆总管结石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老年胆总管结石病人135例,根据胆总管的缝合方式分为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分别对2组病例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一期缝合组64例,T管引流组71例。2组病人术前相关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胆总管直径、管壁厚度、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平均术程时长较T管引流组更短(P<0.05)。2组病人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术后胆瘘发生率分别为7.81%和4.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出现严重胆瘘后再次手术1例;T管引流组无严重胆瘘致二次手术病例,但有1例病人出院后T管不慎滑脱,另有3例病人来院拔除T管时出现胆瘘。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不会导致并发症增多,同时可降低病人术后护理负担,病人治疗后舒适度和满意度高,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一项安全、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7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并发症及粘连复发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止痛药物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或χ~2值=3.051,11.886,23.762,22.029,P0.05);术后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7.834,11.357,10.381,P0.05);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26%vs 23.68%,0.00%vs 15.79%,χ~2=5.208,6.514,P0.05);满意度(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84.21%,χ~2=3.943,P0.05)。结论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能够减轻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手术创伤,改善胃肠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取石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01/2006-12我院160例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胆道镜取石的临床资料.结果:159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胆总管一期缝合68例,置T管92例,术中取尽结石156例,术后胆道镜取石4例.手术时间70-120(平均115)min,术后住院时间4-11(平均6)d.无胆道出血及腹腔感染,无手术死亡.术后胆漏2例.经再次腹腔镜下缝合与引流治愈.120例随访6-36(平均18)mo,无结石复发和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内置引流管、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用16F普通硅胶管制作胆道内置引流管,对过去5年开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道内置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放置T管引流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结果自2001年9月至2006年2月共156例术中明确无残余结石、无肝内胆管结石及胆道狭窄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其中107例患者放置胆道内置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其余49例仍按传统方法放置T管引流。2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15·2±26·7min、127·5±24·2min(P<0·05),术后住院4·8±0·92d、8·4±1·48d(P<0·05),术后平均输液量7278·5±1381、11270·2±2026ml(P>0·05),平均住院费用8932·7±1553·6元、10242·9±1594·5元(P<0·05),恢复日常工作时间14·44±1·89d、31·93±3·52d(P>0·05)。2组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2组病人随访1~51月,平均28月,均未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及其它胆道相关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后放置胆道内置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胆道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内镜下单纯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的安全性。方法对65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进行内镜下取石治疗,其中35例行单纯EPBD术后取石,30例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sEST)联合EPBD取石。比较两组取石取净率、术中出血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取石取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EPBD组术后无出血,明显少于EST+EPBD组(P=0.04)。术后胰腺炎及胆管炎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穿孔。结论单纯EPBD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比EST联合EPBD安全,且操作方便,能够减少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老年急腹症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行内镜及腹腔镜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0.65,P>0.05);但是观察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4.2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或χ2=5.11、9.28、7.48、7.89,均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13±1.52)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33±1.37)d,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7.21,P<0.05)。结论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伤口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具有较高的优越性和临床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