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失调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密切相关,针刺能够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改善FD症状。本研究从肠道微生态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肠道菌群失调参与FD的发病机制、针刺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可行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检索近5年国内关于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文献,从分子生物学、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代谢组学和基因组学5个方面整理并归纳,以探讨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发现针刺可以促进脑肠肽的分泌并引起边缘系统-大脑的协同响应,对胃电节律、分子代谢物、基因表达也有调节作用。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是多途径的,而调节脑肠轴的功能活动是其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针刺疗法作为传统中医中最具特色的治疗手段之一,在治疗胃肠道疾病具有广泛优势,临床疗效明显。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epsia,FD)在现代人生活中发病具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由于机制探究不明确,药物滥用等原因,临床治疗效果不佳。针刺可以有效的改善胃动力,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胃肠,使胃肠功能得到恢复,改善患者因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多种症状,这为临床选取和运用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对近10年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机制进行整理,以期为针灸治疗疾病提供科学化的依据提供参考资料, 为临床制定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合理治疗方案做出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刺疗法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理和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箱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组,采用针刺配合艾箱灸治疗;选取同期收治的62例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吗丁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研究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艾箱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肝气犯胃证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4例。针刺组予针刺治疗,西药组予多潘立酮片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胃促生长素(Ghrelin)含量变化。结果: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91.18%,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均下降,血清Ghrelin含量均升高(P0.05,P0.01),组间比较,针刺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肝气犯胃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血清Ghrelin含量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症状显著的FD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针刺疗法是目前一种治疗FD有效的干预措施.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脑肠肽、脑肠互动机制在F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从脑肠轴理论探讨针刺治疗FD的研究思路,并为针刺治疗FD提供更确切的临床理论依据和诊断依...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6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将9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表明,针刺治疗能明显减轻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上腹疼痛、腹胀、嗳气、烧心、反酸、恶心等症状,疗效明显,总有效率达84.8%,优于对照组(P<0.01).由此说明,针刺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4例。针刺组予针刺治疗(主要取穴为内关、期门、中脘、天枢、足三里、太冲、行间),西药组予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星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胃促生长素(Ghrelin)含量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1.2%,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P0.05),血清Ghrelin含量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针刺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血清Ghrelin含量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肝气犯胃证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4例。针刺组予针刺治疗(主要取穴为内关、期门、中脘、天枢、足三里、太冲、行间),西药组予多潘立酮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胃促生长素(Ghrelin)含量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91.18%,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均下降,血清Ghrelin含量均升高(P0.05,P0.01),组间比较,针刺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肝气犯胃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血清Ghrelin含量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调中饮是否具有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胃动力障碍的作用。方法: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调中饮口服治疗,对照组予吗丁啉糖浆口服。以临床主要症状,胃电图,血胃泌素、生长抑素为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多存在胃电节律紊乱。调中饮能改善大部分FD患儿的胃电节律紊乱,改善临床症状,干预胃肠激素的分泌。结论:胃动力异常在儿童FD的发病机制中起有重要作用。调中饮具有改善儿童胃动力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辨证针刺改善腹膜透析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52例维持性腹膜透析且合并功能性能消化不良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辨证针刺组和莫沙必利组,每组26例.辨证针刺组以消痞五穴:脾俞、胃俞、建里、太乙、足三里为主穴,辨证分虚实,实证配内庭穴、太冲穴,虚症配阴陵泉穴、公孙穴,行普通针刺治疗;莫沙必...  相似文献   

13.
《四川中医》2021,39(3):9-11
"坛城针法"是左常波教授创制的系列气化针法之一,具有调心疏肝、健脾化痰功效,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笔者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分析,坛城针法的针法法理、穴位组成、针刺操作、针刺后气化反应等进行逐一探析,并附上验案一则,以期为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赵立军 《河北中医》2003,25(9):691-692
目的 观察针刺加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1 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1 2 0例采用针刺加中药治疗 ,对照组 6 0例单用西药对症治疗 ,2组均治疗 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 .8% ,对照组为 83.4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针刺加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辨证取穴针刺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南通瑞慈医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人口特征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40例患者单纯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应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40例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进行辨证取穴针刺法,比较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利兹消化不良症状评分(LDQ)、尼平消化不良指数症状评分(N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LDQ、ND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辨证取穴针刺法能够有效提升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提升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疏肝调脾针刺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琳 《吉林中医药》2010,30(10):885-886
目的:研究疏肝调脾针刺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5例,采用疏肝调脾针刺法治疗;对照组35例,口服吗丁啉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痊愈2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对照组痊愈8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疏肝调脾针刺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根据临床症状来诊断,病因学尚未完全阐明,临床疗效欠佳,因此医生和患者都迫切地探求一种另类疗法.最近几年,大量的研究对于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潜在的机制进行了探讨.本研究主要就文献资料中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认为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并且有一定前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加味越鞠丸配合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加味越鞠丸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西沙比利片口服,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越鞠丸配合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针刺配合拔罐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奕丽 《新中医》2003,35(10):45-4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拔罐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取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华佗夹脊穴(T9-12)等为主穴,行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并配合拔罐疗法;对照组31例以吗丁啉口服治疗,2组治疗30天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对照组痊愈8例,好转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4.5%,2组有总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拔罐疗法具有明显调理脾胃功能作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吗丁啉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20.
张维  李颂伊 《北京中医》2011,(6):446-447
目的验证针刺安神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区组随机法,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成针刺安神和胃治疗组和非穴点浅刺对照组。治疗4周后,采用水负荷试验和胃肠道症状评分表评价2组疗效。结果针刺安神和胃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阈值饮水量和饱足饮水量,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优于非穴点浅刺法。结论针刺安神和胃法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方法,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样本量并增加对照组以验证其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