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6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寰枢椎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在寰枢椎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3例寰枢椎损伤患者的16层螺旋CT资料。结果:33例寰枢椎损伤中12例为多处骨折,4例单纯性寰枢关节半脱位,C1骨折13例共17处,C2骨折16例24处,C2齿状突Ⅱ型骨折致寰枢椎脱位6例。轴位CT、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T)显示单纯性寰枢椎关节脱位3、4、4、4处以及C1骨折17、16、17、16处以及C2骨折22、24、24、19处以及齿状突Ⅱ型骨折致寰枢椎脱位5、6、6、6处。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寰枢椎骨折及脱位情况,可作为寰枢椎损伤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图像后处理及MR扫描在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中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及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检查的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24例,观察X线、CT及后处理、MRI对于24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齿状突是否居中、齿状突断裂、横韧带及脊髓损伤等表现的显示情况。结果 X线检查发现12例患者寰枢关节齿状突不居中,CT扫描、CT图像后重建处理、MRI分别发现22例、24例、20例,CT图像重建及MRI显示齿状突断裂情况较X线及CT扫描更加明显,24例患者寰枢关节处未见骨折征象,脊髓未见明显受压征象;横韧带位于双侧侧块内侧和齿状突后方,T_2WI显示均匀低信号影,MRI显示3例横韧带损伤。结论单纯依靠CT显示寰枢关节齿状突不居中并不能明确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MRI可以良好的显示横韧带等软组织结构损伤等情况,对寰枢关节半脱位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维后处理技术对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儿临床及CT检查资料.扫描范围包括C1~33个完整椎体及附件,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层面重建法(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表面遮盖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 SSD) 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法.结果 50例均出现寰椎侧相移位,其中4例合并寰椎前后相移位,28例合并寰椎旋转.MPR、SSD、MIP 三维重建及横断面图像对寰枢关节半脱位不同征象的显示情况及显示率不同.结论 螺旋CT三维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时,应以横断面扫描图像为依据,同时结合MPR、MIP、SSD等多种后处理方法全方位观察,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CT3D重建诊断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寰枢关节不全脱位69例患者的三维影像特点及诊断结果。并比较多层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显乐寰枢关节结构及病变的优缺点。结果三维CT重建诊断寰枢关节不全脱位69例,诊断符合率100%,其中,旋转脱位37例,后脱位18例,前脱位14例,脱位合并骨折10例,显示寰枢关节上、下关节面错位69例,寰齿间隙增宽36例及齿突侧距不对称31例,并骨折29例?与MPR或MIP比较,VR与SSD法三维图像显示征象最直观清楚。结论CT3D重建能直观显示脱位的各种征象,准确诊断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的类型及脱位程度,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CT诊断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研究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CT表现并探索其诊断价值。方法  3 6例寰枢关节旋转脱位患者行CT扫描 ,9例同时行平片侧位或张口位检查 ;6例正常人行功能性CT扫描。结果  3 6例寰枢关节旋转脱位CT均可清晰显示寰枢椎间固定角度及寰椎移位、寰枢椎骨折、骨性椎管的形态及周围病变等。平片不能显示寰枢椎之间的旋转情况。正常人寰枢关节可向左右旋转 3 3°~60°。结论 CT可以清晰显示寰枢椎之间旋转情况 ,而寰枢之间旋转固定是诊断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螺旋CT在寰枢椎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三维CT重建对寰枢椎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24例寰枢椎病变的三维CT重建图像,并与常规CT和X线平片比较. 结果 124例寰枢椎病变中,骨折42例,旋转性脱位73例,齿状突发育不良4例,先天性畸形5例.其中X线诊断89例,常规CT诊断109例,MIP诊断121例,SSD诊断122例,MPR及VR诊断124例.结论 三维CT重建能发现轻微旋转脱位及伴发的齿状突畸形,是诊断寰枢椎旋转性脱位的最佳方法;寰枢椎骨折的3D和MPR重建是轴位CT扫描有价值的补充,与常规CT和X线平片结合,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齿状突骨折伴脱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评价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Ⅱ型骨折13例,Ⅲ型骨折5例,均伴寰枢关节前脱位。15例行经皮齿状突螺钉内固定,3例行经皮前路C。关节突螺钉内固定。结果 寰枢关节及骨折复位满意,动力位X线片显示无寰枢椎不稳。16例达到齿状突骨性愈合,1例寰枢关节融合,另1例不愈合。结论 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等特点,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寰枢椎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寰枢椎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3例寰枢椎损伤患者,均行16排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重建(包括SSD,MPR,VR),平扫层厚2.5mm或5.0mm,重建层厚0.625mm或1.25mm,其中22例患者行普通X线检查,10例行MR检查。结果:33例患者中,单纯横韧带损伤1例,寰椎骨折5例,寰枢关节脱位8例,枢椎骨折19例,多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可以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及分型,寰齿间隙的改变。平片漏诊率为22.7%(5/22),轴位图像漏诊率为6.1%(2/33),结合三维后处理漏诊率为0%,MR能清晰显示脊髓损伤情况。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诊断寰枢椎损伤的首选方法,结合MR可以进一步了解脊髓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枕寰枢复合体(C_0-C_1-C_2)创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枕寰枢复合体创伤的X线、三维CT及MRI表现。结果:X线平片发现枕寰枢复合体骨折共15例,寰枢关节脱位7例,枢椎滑脱2例。三维CT发现枕寰枢复合体骨折28例,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10例,寰枕关节半脱位5例,寰枢关节无骨折型脱位或半脱位8例。X线、CT检查阴性4例。MRI检查示28例枕寰枢骨折患者椎体有骨髓挫伤水肿表现,18例延髓或颈髓形态或信号异常,15例椎旁软组织及韧带损伤。结论:联合X线、三维CT及MRI诊断枕寰枢复合体创伤,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伸直型齿状突骨折并寰枢关节半脱位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12月-2006年12月,采用后路寰楸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伸直型齿状突骨折并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1~59岁,平均39.2岁.齿状突骨折均为Anderson Ⅱ型新鲜骨折,术前神经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8.6~14.9分,平均10.7分.术前均行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及颅骨牵引术.均于全身麻醉下采用枢法模Vertex寰枢椎椎弓根钉系统,直视下行C1、C2复位固定术.结果 本组患者未发生椎动脉、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寰枢椎骨折脱位均完全复位,术口均Ⅰ期愈合;术后3~6 d(平均4 d)颈托保护下离床活动.随访12~36个月(平均22个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X线片示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所有骨折均呈骨性愈合.神经功能JOA评分13.5~16.9分,平均15.8分.结论 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具有术中复位、固定可靠、骨愈合率高等特点,为齿状突骨折合并伸直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 T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寰枢关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5例临床类风湿性关节炎确诊病例的寰枢关节CT图像,并利用工作站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M PR)和容积再现(VR)成像等进行CT图像的三维后处理,分析寰枢关节骨质、关节间隙、是否半脱位及方向等CT表现。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寰枢关节的主要CT表现为骨质稀疏(6/15),骨质破坏(9/15),关节间隙的变窄或增宽;半脱位7例,其中前半脱位3例,侧方半脱位2例,前后脱位伴侧方脱位2例;2例出现颅底凹陷伴神经病变和椎动脉供血不足,4例因寰枢关节前半脱位引起椎管狭窄,造成脊髓压迫。结论 CT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寰枢关节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重建技术在寰枢椎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寰枢椎创伤应用64层螺旋CT重建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普通X线平片对比。结果:43例中,X线平片显示枢椎骨折19处、脱位14例(单纯脱位9例),未显示寰椎骨折;MSCT共显示寰枢椎骨折35处(寰椎骨折5例、枢椎骨折30处)、脱位18例(单纯脱位11例):其中MPR显示寰枢椎骨折35处、脱位16例,VRT显示寰枢椎骨折32处、脱位18例。X线和MSCT两种方法对检出寰枢椎骨折阳性率比较的χ2检验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4.06,P〈0.01)。结论:MSCT重建图像与普通X线平片相比,在寰枢椎创伤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是对X线平片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重建后处理对寰枢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寰枢椎隐匿性骨折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X线平片检查后未发现骨折而临床怀疑有骨折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通过Vitrea工作站对其进行后处理(MPR、MIP、VR及SSD),重建图像由2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以共同意见为准.结果 38例X线平片中未显示骨折的患者经螺旋CT重建后,28例显示有隐匿的细小骨折.结论 多层螺旋CT二维和三维重建对环枢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寰枢关节脱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寰枢关节脱位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后处理,包括容积再现(VR)法,多层面重建(MPR)法,平扫层厚 7.5mm,重建层厚0.625mm,其中34例患者行普通X线检查,5例行MRI检查.结果:52例患者中,外伤性脱位35例,先天性畸形脱位5例,自发性脱位11例,病理性脱位1例.也可分:寰枢关节旋转脱位31例,其中术后2例,前、后脱位21例.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清晰、立体、直观显示骨折、脱位的部位及分型,结合三维后处理漏诊率为0%.而平片漏诊率26.5%(9/34),常规CT漏诊率13.5%(7/52).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VR、MPR是诊断寰枢关节脱位的可靠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寰枢椎损伤的CT诊断(附50例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 探讨CT对寰枢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寰枢椎损伤4 CT扫描资料。结果 寰椎骨折8例,齿状突骨折24例,枢椎椎体骨折4例,枢椎椎弓骨折11例,单纯性寰枢关节间脱位3例。CT全部诊断正确;X线平片诊断正确34例。结论 CT能够清楚地显示寰枢椎骨折和脱位的情况,能准确确定骨折的类型和骨折的稳定性。CT是寰枢椎损伤最好的检查方法,应该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刘娜嘉  马荣  马强 《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2):896-898
目的 探讨颌面部骨折合并颅颈交界区损伤的影像学特点及多层螺旋CT诊断。方法 收集10例颌面部外伤合并颅颈交界区损伤的螺旋CT重建扫描资料,比较常用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结果 上、下颌骨双骨折并颧弓骨折者5例,下颌骨骨折5例。其中3例合并颞颌关节脱位,3例合并有轻、中度颅脑损伤。合并颅颈交界区损伤有:枕颈脱位2例,枕骨髁撕脱骨折2例,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6例,结论 颌面部外伤骨折合并上颈椎损伤多为韧带型损伤,影像学特点为小片的撕脱性骨折及枕颈半脱位、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是诊断本病的最佳方式;提高对本病的警惕,重视颅颈交界区解剖标志间关系的画线测量是防止漏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CT扫描在环枢椎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环枢椎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 7例环枢椎损伤病例均行X线检查及CT扫描 ,采用螺旋CT薄层扫描并作二维重建。结果 :3 7例中 ,环椎骨折 5例 ,齿状突骨折 18例 ,枢椎椎弓根骨折 11例 ,枢椎椎体骨折 2例 ,单纯性环枢关节旋转脱位 1例。CT全部正确诊断 ,X线平片正确诊断 2 6例 ( 70 .2 %)。结论 :螺旋CT能对环枢椎损伤作出全面而准确的评价 ,是环枢椎损伤最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可复性寰枢椎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复位、融合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可复性寰枢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27例齿状突骨折伴可复性寰枢椎骨折脱位的患者经术前颅骨牵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行寰枢椎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结果 患者寰枢椎椎间稳定性得到恢复,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2-48个月(平均24个月),27例患者均获骨性融合.结论 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可为齿状突骨折伴可复性寰枢椎骨折脱位的患者提供牢固的三维固定,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扫描在环枢椎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环枢椎损伤病例均行X线检查及CT扫描,采用螺旋CT薄层扫描并作二维重建。结果:42例中,环椎骨折12例,齿状突骨折24例,枢椎椎体骨折5例,单纯性环枢关节旋:转脱位1例。CT全部正确诊断,X线平片正确诊断29例(69.4%)。结论:螺旋CT能对环枢椎损伤作出全面而准确的评价,是环枢椎损伤最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寰枢椎后路三种组合固定技术治疗C1~2不稳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2002年8月至2008年3月,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寰枢关节不稳68例.(1)采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32例,其中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20例(陈旧骨折7例,新鲜骨折13例),Ⅲ型新鲜齿状突骨折6例,寰椎横韧带断裂4例,先天性游离齿突并寰枢椎不稳2例;(2)采用经寰椎后弓椎弓根螺钉联合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治疗20例,其中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关节向后脱位8例,向前脱位4例,齿状突骨折不愈合2例,Ⅲ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关节不稳3例,寰枢关节前脱位伴横韧带断裂3例;(3)对16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经牵引已达复位的可复型及经口前路松解后牵引复位的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经颈后路Apofix椎板夹和C1~2关节突螺钉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结果 (1)采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32例患者共置入寰枢椎椎弓根螺钉120枚,其中有3例在置入寰椎椎弓根螺钉时,因后弓细小发生破裂,改用寰椎侧块固定.术中无一例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术后CT显示2例一侧枢椎椎弓根螺钉部分进入椎动脉孔,另1例枢椎螺钉偏内致椎弓根内侧皮质破裂,均无症状,未发现与螺钉有关的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32例患者均获随访6~42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JOA评分13.2~16.8分,平均14.8分.无内固定松动或断钉现象,均已达到骨性融合.(2)采用寰椎经后弓椎弓根螺钉联合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治疗20例患者共置入枢椎椎板螺钉32枚,枢椎椎板螺钉位于椎板中,无偏斜.术中无一例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20例随访6~14个月,平均11.2个月.术后X线片未见明显颈椎不稳、无内固定松动或断钉现象,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性愈合.(3)16例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无神经症状加重表现.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6例随访8~26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患者在3~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后脊髓功能改善优5例,良8例,有效2例,无变化1例,无加重患者.内置物无松动、断裂.结论 寰枢椎后路三种组合固定技术是治疗上颈椎疾患的有效方法,具有固定牢固、固定节段短和三维固定的优点,在临床应用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组合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