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并辅以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在我院进行心血管介入术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后产生的不良情绪,辅以心理护理。对比分析患者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后实施护理的效果。结果对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后,Ⅰ级恐惧心理22例,Ⅱ级7例,Ⅲ级1例。对心血管病患者实行护理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结论对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产生的不良情绪辅以心理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恐惧情绪,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前的心理状态,探讨焦虑情绪对介入治疗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80例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前及术后两周进行汉密尔顿焦虑评分,根据评分分为焦虑组与对照组,探讨两组病例特点及术后临床效果.结果 冠脉造影患者术前焦虑发生率达43.8%,女性及有冠心病家族史者发病率更高.焦虑组临床有效率为62.9%,对照组有效率达88.9%(P<0.05).结论 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发生率高,其中女性与冠心病家族史患者发病率更高,焦虑患者术后临床缓解率低于正常,应对其及时进行抗焦虑治疗.  相似文献   

3.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2006年11月至2010年11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03例患者进行入院时的首次焦虑、抑郁程度的测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2周,出院前对患者再次焦虑、抑郁程度的测评。比较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焦虑[(8.3±2.0)分眠(13.2±1.1)分,P〈0.01]、抑郁[(7.6±1.5)分眠(12.7±1.0)分,P〈0.01]程度比干预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临床上要重视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发心房颤动(房颤)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近期和远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 893例,根据有无房颤分为无房颤组(A组,3 802例)和并发房颤组(B组,91例),分析房颤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住院和随访期间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影响。结果:A组与B组院内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随访时间中位数分别为535d、520d,B组MACCE发生率较A组有增高趋势(15.4%∶11.4%),主要为全因死亡率较高(5.7%∶1.7%,P=0.019),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相当。结论:并发房颤的冠心病患者接受PCI术后的远期死亡率明显高于无房颤患者,房颤是预测PCI术后远期死亡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心理状况及"双心"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行PCI的CHD患者128例,根据症状自评量表90(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筛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PCI前2 d及PCI后30 d SCL-90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PCI后30 d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PCI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本研究128例CHD患者围术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为60.9%(78/128)。两组患者PCI前SCL-90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PCI后SCL-90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PCI前LVEF、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PCI后LVEF高于对照组,BNP低于对照组(P0.05)。(3)干预组患者PCI后SAQ 5个维度评分及总分、CQQ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PCI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患者围术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为60.9%,而"双心"护理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PCI围术期负性情绪,还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心肌梗死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对左心收缩功能和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30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 2 2例 ,经 PTCA、支架术治疗 ,术后随访 3个月 ,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 (L VEd)、左心房内径 (L Ad)、左室舒张末容积 (L 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 VESV)、左室射血分数 (L 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 (L VFS) ,比较治疗前后各参数的变化。结果 :PCI治疗后L VEd、L Ad、L VEDV、L VESV显著减少 (P<0 .0 1)、L VEF和 L VFS显著增高 (P<0 .0 1) ,尤以 AMI组明显 ,并且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时间越早 ,心功能恢复越好。结论 :心肌梗死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尽早 PCI治疗可明显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可部份阻抑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湖南湘潭中心医院心血管科CCU收治的13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7例,女性63例,年龄47~70岁。患者均予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对比患者手术前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结果术前所有患者IMR水平为(20.41±4.49)U,PTCA后为(27.99±7.05)U,支架置入后为(28.48±4.97)U,支架置入后和PTCA后较术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比较,患者的股动脉、冠状窦hs-CRP水平在PTCA后与支架置入后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CI后冠心病患者IMR与hs-CRP水平升高,考虑与手术器械压迫及血管内皮损伤相关,从而导致短期内冠状动脉的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以及心理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血管病患者资料100例,全部接受介入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的缓解情况。结果两组焦虑情况、护理满意度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心血管病接受介入治疗患者,为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缓解不良情绪,降低医疗缺陷与差错的出现,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的临床转归。方法11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NEF)组和射血分数减低(DEF)组。NEF组共61例患者,男47例,女14例;DEF组共49例患者,男42例,女7例。记录PCI术后患者的重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再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再次心绞痛和心功能不全)。结果经过6~54个月随访发现,同NEF组相比,DEF组中术前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多见,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较大,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二组间重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PCI和积极药物治疗后,近中期临床预后接近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内皮功能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共入选1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及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有无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基线及3个月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及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8.29±5.11比10.64±3.82,P=0.029),而两组间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无明显差别(20.37±9.29比18.41±5.83,P=0.226);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术后3个月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较术前明显降低(5.26±7.20比7.86±5.51,P=0.037),而药物治疗组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前后对比无明显变化(7.14±6.99比7.91±4.52,P=0.401);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在两组之间及各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存在内皮功能受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一步加重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367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分为两组:糖尿病组(719例)及非糖尿病组(1648例),通过COX回归分析研究糖尿病对PCI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男性更少,甘油三酯、N端B型利钠肽原更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低,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脑卒中的比例更高。糖尿病组患者冠状动脉3支病变比例、慢性闭塞比例、Gensini评分更高,平均支架个数更多,平均支架长度更长。术后随访显示,两组患者的全因死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计划再次血运重建均无显著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与PCI患者长期预后无显著相关。结论合并糖尿病的PCI患者在临床方面存在特殊性,但长期预后并无显著不良。  相似文献   

12.
万艳芳  张军  王长厚 《山东医药》2012,52(41):72-73
目的探讨晚餐饱食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542例按其饮食习惯分为晚餐饱食组408例、晚餐无饱食组134例,对两组进行7年随访,观察晚餐饱食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晚餐饱食组的再次冠脉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术、心力衰竭及猝死发生率明显高于晚餐无饱食组(P均<0.05)。结论晚餐饱食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连续入组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定安县人民医院诊断并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心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接受PCI治疗的936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ET组,n=836)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SCH组,n=100);SCH组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组:SCH组1(TSH 4.5~6.9 mIU/L)和SCH组2(TSH≥7.0 mIU/L)。比较各组之间PCI后不良临床结局(包括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心原性死亡以及上述终点的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差异,并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SCH与不良临床结局之间的独立相关性。结果:中位随访321天(170~473天),SCH组心原性死亡(3.0%vs 1.2%,P=0.006)、非致命性心肌梗死(4.0%vs 3.1%,P=0.018)、再次血运重建(17.0%vs 16.1%,P=0.017)和复合心血管事件(20.6%vs 3.0%,P=0.002)的发生率均高于ET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SCH与复合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独立相关(HR=1.52,95%CI:1.04~2.22,P=0.0293)。血清TSH≥7.0 mIU/L与复合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相关(OR=2.07,95%CI:1.28~3.34,P=0.0029)。结论:SCH患者PCI术后预后较差,TSH≥7.0 mIU/L时复合心血管事件风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低血压的处理及护理.方法 分析52例急诊PCI治疗患者[38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59±18)岁],术中一经确诊血压下降即常规给予升压或预防性升压治疗.结果 52例中22例按照常规治疗的患者术中均出现血压一过性下降,21例收缩压下降至7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经升压或抗心律失常治疗后血压回升;预防性应用升压治疗的30例患者中仍有28例术中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但收缩压能维持在75 mm Hg以上,经调节血管活性药物的速率后血压即刻回升至90 mm Hg以上.结论 急诊PCI治疗时预防性给予小剂量升压药能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和预后。方法收集入住本院的61例行PCI术的高龄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8例,女性23例,年龄为80~88(82±2)岁。19例行急诊PCI术,42例为择期PCI术,观察近期(住院期间)和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和临床预后。结果61例患者中3支血管病变39例(64%),双支血管病变16例(26%),单支血管病变6例(10%);完全闭塞病变25例(41%);14例(34%)患者合并肾动脉狭窄。手术操作成功率97%,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3级达9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其中造影剂肾病6例(10%)。住院期间MACCE发生率3%,均为心源性死亡,4个月至4年9个月随访期间MACCE发生率22%,包括3例心脑源性死亡、2例其他原因死亡。结论高龄ACS患者行PCI术手术操作成功率高,住院期间病死率和随访期间MACCE发生率较低,但患者病变重,并发症尤其是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和分析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A组(n=51)和B组(n=51)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A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干预,而B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评价护理干预对患者PCI的影响。结果护理干预后,A组患者的焦虑(SAS)、抑郁(SDS)以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优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治疗的痛苦,让患者能更加配合治疗,使PCI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对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于该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抽取66例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双盲法分组,纳入实验组的33例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纳入对照组的33例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常规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血糖控制结果均显著改善(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可有效疏导患者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行择期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28例,随机分为标准他汀组(n=115)和强化他汀组(n=113).于PCI术前7 d,纪录PCI后的TIMI血流、纠正的TIMI计桢数(CTFC)以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等.于PCI前后测量肌酸磷酸激酶(CK)、CK同工酶MB(CPK-MB)、肌钙蛋白I(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水平.结果 强化他汀组支架置入后TIMI血流0~1级显著少于标准他汀组,3级显著多于标准他汀组(P<0.05).强化他汀组无复流发生率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P<0.001).CTFC在强化他汀组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P<0.001).强化他汀组的TMPG也显著优于标准他汀组(P=0.001).PCI术后24 h,CPK-MB和TnI在强化他汀组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CPK-MB:(18.74±8.41) ng/ml vs (21.78±10.64) ng/ml,P=0.018;TnI:(0.99±1.07) ng/ml vs (1.47±1.54) ng/ml,P=0.006].标准治疗组CK-MB升高者占27.8% (32/115),强化他汀组则只有15.9%(18/113)(P=0.030).标准他汀组TnI升高者显著多于强化他汀组[36.5% (42/115) vs 19.5%(22/113),P=0.04],其中,标准他汀组的心肌坏死发生率为13%(15/115),而在强化他汀组仅为4.4%(5/113)(P=0.021).PCI术后24 h,强化他汀组的hs-CRP、P选择素及ICAM水平均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P<0.001).结论 PCI术前使用强化他汀治疗比标准他汀治疗能更有效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肌灌注、减轻心肌损伤.同时伴有hs-CRP、P选择素和ICAM-1水平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地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近5年来高龄(≥80岁)急性心肌梗死病例78例。其中PCI治疗40例,药物保守治疗3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住院期间临床疗效以及PCI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与药物保守治疗组相比,PCI治疗组住院期间心肌梗死症状缓解率明显提高(52.63%vs 75.00%,P<0.05),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降低(39.47%vs 15.00%,P<0.05)。出院后6个月内再次心绞痛(42.86%vs 18.42%)和心肌梗死(22.86%vs 5.26%)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再次心血管事件和猝死的发生率也有一定下降(25.71%vs 10.52%,P=0.09)。结论 PCI治疗可以改善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由此可见,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 PCI治疗是安全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